(共27张PPT)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科学思维 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物理观念 1.能说出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能复述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速度的概念,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投影仪、视频资料等。
在春季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激烈地进行中,观众是看谁跑在前面,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观众和裁判各用的什么方法来得出结论
观众是看相同时间内谁跑得远谁就跑得快;裁判员是看跑相同路程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导学建议·
教师可以出示学生百米赛跑的图片或视频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观众和裁判各自所用的方法。
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相同 比时间,用时 的运动得快;二是相同 比路程,路程 的运动得快。
长
路程
短
时间
2.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
运动快慢
3.定义:在物理学中,把 与 之比,叫作速度。
时间
路程
4.计算公式: ;变形式:s= ;t= 。
v=
vt
5.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的,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m/s= km/h。
m/s
km/h
3.6
1.某飞机在5 s内匀速飞行了1000 m,它飞行的速度为
m/s,合 km/h。
720
200
匀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着 且 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速度不变
直线
2.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的直线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v=
不相等
2.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
B.在圆形跑道上快慢不变地行驶着的摩托车
C.从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
D.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
D
3.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C
运动快慢的比较
小组讨论:小聪同学的100 m跑成绩为20 s,小明同学的50 m跑成绩为8 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小聪的运动速度v1===5 m/s;小明的运动速度v2===6.25 m/s,则小明跑得快。
·学习小助手·
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拓展: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
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
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 。
1.1 m/s
7 m/s
5 m/s
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如图所示,这是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说出标志牌上这两个数据的含义,“80”的含义是
,“南京市60 km”的含义是 。
此地距离南京市60 km
此路段允许的最大速度为80 km/h
(2)从该处到南京市需要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小时
v=80 km/h, s=60 km
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市需要的时间为t===0.75 h。
请思考:平均速度应利用公式 计算,s和t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s一定是 通过的路程,t一定是
所用的时间。
v=
通过路程s
t时间内
练一练: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 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 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 m,则 ( )
A.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C.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D.后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
C
运动图像分析
运动图像有两种: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和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
在v-t图像中,反映出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甲所示。
在s-t图像中,反映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因此,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乙所示。
练一练:在学校田径运动会1000 m比赛中,甲、乙两同学前150 s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同学在100~150 s内的速度为
m/s,此后甲同学保持此速度直到终点,乙同学若要在到达终点前赶上甲同学,则他在150 s后的速度至少为 m/s。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