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昏》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节奏和歌词,学会正确地发音和吐字。
2.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来演唱歌曲,同时能够了解并体验歌曲中的音乐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1. 年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2. 已有知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符、节奏等,但在音乐表达和理解方面仍有待加强。
3. 兴趣与需求:学生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通过音乐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
2.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意境和情感,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三、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 学生向老师问好!
2. 复习演唱上一课时的歌曲做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与黄昏相关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黄昏的感受。
2、引出课题《美丽的黄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看图理解歌词
1.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图上有些什么景物?你们能讲出这些景物所组成的美丽黄昏的景色吗?(生自由说)太阳慢慢下山了,天边出现了晚霞,霞光照在教堂上,教堂的影子很长很长。教堂里传来阵阵歌声,“当当当”,这歌声随着微风飘向远方,给整个黄昏增添了多少诗意!这是傍晚景色图(出示风景画)你再看看那些歌词中所描写到的景色:街上的路灯、晚霞、教堂、飞翔的小鸟、教堂里飘出的歌声和钟声。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富有诗意的黄昏景色画。你们说黄昏美不美呀?(美)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黄昏呢?(轻柔、优美)好!我们再来听听这歌,看书上的歌词把所有的景物连起来想想黄昏的美景。你们会唱了吗?(会)那我们就来唱一唱。
2. 范唱《美丽的黄昏》(出示小字1) (出示歌谱)老师唱一遍给你们听听,听的时候可以看书上的歌谱,轻声的跟着哼一哼。
3. 学生跟琴哼唱。学生跟琴轻唱。学生齐唱。
4. 同学们唱得很好,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的伴奏音乐(播放音乐),你们可以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可以跟着音乐轻轻的摇摆。学生听音乐后说感受(快乐、优美、平静……)。请你们在书上找出描写这种感受的歌词。(学生找歌词)
(四)学唱歌曲
1. 我们把《美丽的黄昏》完整地唱一唱,在唱的时候注意音的高低变化,还要注意声音的轻柔、优美。
2. 学生跟琴模唱5—6小节歌曲的旋律,(跟伴奏音乐用la唱)。学生自己把简谱填入。再唱简谱。
3. 我们来唱唱歌词!学生跟琴轻声地唱歌词。
4. 同学们唱得真好!可是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得更好呢?你们发现歌中每段歌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讨论:第一句歌词在每段的开头都出现了!知道了这个特点,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一句歌词我们应该怎样唱?学生回答:用轻柔、优美的声音唱!师总结:对!我们要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同时还要用饱满的情绪来唱,这样就能把这首歌表现得更好了。
5. 学生跟琴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6. 请同学们再唱唱这首歌曲,这次要唱得更好些!你们觉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呢?讨论后回答:领唱与齐唱!对!请每组的两个同学来领唱,其它的同学来合唱。先分小组练唱,再集体展示。
7. 同学们唱得太美了!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谢谢你们!
(五)为歌曲创编动作
1.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学生自由回答:画画、朗诵、打击乐器等等。画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来画这首歌曲的景色你们会画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后师总结:对!可以画街道、路灯、教堂、晚霞、小鸟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画小鸟吧!小鸟怎样飞呀?我们一起来做小鸟飞的动作!(师在黑板上贴上小鸟的图片)同学们飞得真好!看来我们的同学都很聪明,做得非常不错!今天回家后请同学们完成这个作业:把我们的教室布置一下,下节课我们来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下课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