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9 12: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情况,中外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的名字。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的相同之处,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位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4.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日本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数、人数?代表人物?有何作用?
(2)中日交往的使者是谁?他有何贡献?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3)印度的古称是什么?玄奘西游的时间?目的?路线?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2)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朝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下列人物,为日本文字“平假名”创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空海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2.李白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中的“晁卿”是( )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吉备真备 D.玄奘
3.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讲授的是( )
A.《诗经》 B.唐诗 C.儒家经典 D.佛学理论
4.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到天竺学习佛学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晁衡
5.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日本人不包括( )
A.空海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6.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晁衡
7.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
A.波斯 B.大食 C.大月氏 D.天竺
8.下列对玄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曾历经艰险到天竺学习佛学
B.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C.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D.他生活在隋朝时期
9.753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0.看图1,回答问题。
(1)该图是中国古代哪位历史人物的塑像
(2)他到达哪个国家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3)他对该国有哪些贡献
图1 图2
11.看图2,回答问题。
(1)图中是中国古代哪朝哪位历史人物
(2)他曾到古代哪个国家去游学
(3)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如何评价他?
12.列举唐朝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四位人物。
【拓展延伸】
绘制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