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计算题综合强化训练-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1.先化简,再求比值。
24∶16 0.25∶1.25
2.化简比并求比值。
4.8∶0.160 0.375∶ 公顷∶30平方米
3.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8∶0.875 1.8∶0.09
4.先化简,再求比值。
50分∶时 ∶0.25
5.先化简下面各比,再求比值。
20∶8 ∶ 3.6∶0.16
6.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7.计算下面各题。
8.计算下面各题。
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11.怎样简便怎样算。
12.脱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
0.65×101-65% 87×
1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12.5%×32×25%
14.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5.解方程。
16.解方程。
17.解方程。
18.解方程。
19.解方程。
x-20%x=24
20.解方程。
21.解方程。
22.解方程。
23.求下面各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
24.求下图的表面积和体积。
25.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计算原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6.计算如图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缺口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形状,单位:dm)
参考答案:
1.3∶2;;8∶9;;1∶5;0.2
【分析】(1)化简比的方法:
①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②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也可以利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分数比。
③小数比的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使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再按照整数比的化简方法进行化简。
(2)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商。
【详解】24∶16=(24÷8)∶(16÷8)=3∶2
24∶16=24÷16==
==8∶9
===
0.25∶1.25=(0.25×100)∶(1.25×100)=25∶125=(25÷25)∶(125÷25)=1∶5
0.25∶1.25=0.25÷1.25=0.2
2.;;
【分析】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化简比:64∶7;比值:;
化简比:24∶25;比值:;
化简比:20∶1;比值:20
【分析】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即可化简;之后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结果即是比值。
【详解】8∶0.875
=(8×8)∶(0.875×8)
=64∶7
比值:64÷7=
=(×40)∶(×40)
=24∶25
比值:24÷25=
1.8∶0.09
=(1.8×100)∶(0.09×100)
=180∶9
=(180÷9)∶(9÷9)
=20∶1
比值:20÷1=20
4.;;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详解】(1)50分∶时
=50分∶45分
=(50÷5)∶(45÷5)
=10∶9
50分∶时
=50分÷45分
=
(2)
=28∶21
=(28÷7)∶(21÷7)
=4∶3
=
(3)∶0.25
=(×8)∶(0.25×8)
=5∶2
∶0.25
=÷0.25
=
5.最简整数比:5∶2;24∶25;45∶2;
比值:;;
【分析】(1)把20∶8写成分数形式,化简即可;
(2)将∶按照分数除法计算即可
(3)把3.6∶0.16写成分数形式,化简即可。
【详解】20∶8===5∶2
最简整数比:5∶2;
比值:;
∶==24∶25
最简整数比:24∶25
比值:;
3.6∶0.16==45∶2
最简整数比:45∶2;
比值:
6.1∶2;16∶49;5∶1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0.35∶0.7
=(0.35×100)∶(0.7×100)
=35∶70
=(35÷35)∶(70÷35)
=1∶2
=(×28)∶(×28)
=16∶49
=(0.25×100)∶(×100)
=25∶5
=(25÷5)∶(5÷5)
=5∶1
7.;12;
【分析】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
=
=
=
=
=
=
=
=
8.;;
【分析】第一小题是分数的连乘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得出答案;第二小题是分数的连除运算,解题时除以等于乘,除以等于乘,再从左到右进行分数乘法运算得出答案;第三小题中除以等于乘,从左到右计算分数乘法得出答案。
【详解】
=8×
=
=×
=
=×
=
9.;;6
【分析】(1)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2)把()改写成()形式,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掉小括号,再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1)
(2)
(3)
10.;;
【分析】(1)(2)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详解】(1)
(2)
(3)
11.;;15
【分析】(1)同级运算可以带符号交换位置,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2)化除法为乘法,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
=(÷)×(×)
=1×
=
÷7+×
=×+×
=×(+)
=×1
=
(-+)×12
=×12-×12+×12
=8-2+9
=6+9
=15
12.11;65;
【分析】12×(-+),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12×-12×+12×,再进行计算;
0.65×101-65%,把百分数化成小数,65%=0.65,原式化为:0.65×101-0.65,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0.65×(101-1),再进行计算;
87×,把87化为(88-1),原式化为:(88-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88×-1×,再进行计算。
【详解】12×(-+)
=12×-12×+12×
=4-3+10
=1+10
=11
0.65×101-65%
=0.65×101-0.65
=0.65×(101-1)
=0.65×100
=65
87×
=(88-1)×
=88×-1×
=23-
=
13.29;1;;1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
(2)将32分成4×8,根据125×8=1000,25×4=100,进行计算即可;
(3)将原式变为,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
(4)根据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内加法,再算中括号内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
=
=14+15
=29
12.5%×32×25%
=0.125×8×(4×0.25)
=1×1
=1
=
=
=
=
=
=
=1
14.1;;
【分析】25%×32×12.5%,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把32化成4×8,原式化为:0.25×4×8×0.125,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原式化为:(0.25×4)×(8×0.125),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换成乘法,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计算除法。
【详解】25%×32×12.5%
=0.25×4×8×0.125
=(0.25×4)×(8×0.125)
=1×1
=1
×-÷
=×-×
=×(-)
=×1
=
÷[×(-)]
=÷[×(-)]
=÷[×]
=÷
=×4
=
15.;;
【分析】(1)先计算,然后等号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45,即可解答;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再乘即可解答;
(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再乘即可解答。
【详解】
解:
解:
解:
16.x=0.8;x=0.6;x=
【分析】(1)先将原式变为0.75x=1-0.4,然后计算1-0.4=0.6,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75即可解答;
(2)先计算,然后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1.2即可解答;
(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号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再乘即可解答。
【详解】
解:0.75x=1-0.4
0.75x=0.6
x=0.8
解:0.8x+0.4x=0.72
1.2x=0.72
x=0.6
解:
17.;;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
方程两边同时加 ,再同时除以 ;
计算方程左边的式子,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5%。
【详解】
解:
解:
解:
18.;;
【分析】解方程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不变。把含有x的放在等号的一侧,不含x的放在等号的另一侧,然后把x前的数利用等式的性质2除过去,就能得出x是多少。
【详解】
解:
解:
解:
19.;x=30;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减 ,再同时除以 ;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方程左边的算式,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8;
方程两边同时减 ,再同时除以 。
【详解】
解:
;
x-20%x=24
解:0.8x=24
x=30;
解:
20.x=;x=2.1;x=50
【分析】,用÷,即可解答;
6x-4.6=8,先计算8+4.6的和,再除以6,即可解答;
x+20%x=60,先计算1+20%的和,再用60除以1+20%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
解:x=÷
x=×6
x=
6x-4.6=8
解:6x=8+4.6
6x=12.6
x=12.6÷6
x=2.1
x+20%x=60
解:1.2x=60
x=60÷1.2
x=50
21.x=;x=36;x=
【分析】解方程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不变。把含有x的放在等号的一侧,不含x的放在等号的另一侧,然后把x前的数利用等式的性质2除过去,就能得出x是多少。
【详解】
解:
x=
解:x=60
x=60÷
x=36
解:90%x=5
x=5÷90%
x=
22.x=9;x=;x=
【分析】x÷75%=12,用12×75%,即可解答。
x-x=,先计算出-的差,再用除以-的差,即可解答;
x×=,先计算÷的商,再除以,即可解答。
【详解】x÷75%=12
解:x=12×75%
x=9
x-x=
解:x=
x=÷
x=×
x=
x×=
解:x=÷
x=×
x=
x=÷
x=×
x=
23.长方体:312平方厘米;360立方厘米。
正方体:150平方厘米;125立方厘米。
【分析】已知题目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均为一般情形,故可直接套用公式计算。
S长方体=(长×宽+高×宽+长×高)×2;
V长方体=长×宽×高
S正方体=棱长×棱长×6
V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
【详解】(1)(10×6+10×6+6×6)×2
=(60+60+36)×2
=156×2
=312(平方厘米)
10×6×6
=60×6
=360(立方厘米)
(2)5×5×6
=25×6
=150(平方厘米)
5×5×5
=25×5
=125(立方厘米)
24.;
【分析】根据图形观察可知,表面积实际上就是这个原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就是原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是2厘米小正方体的体积,即可解答。
【详解】表面积:4×4×6
=16×6
=96(平方厘米)
体积:4×4×4-2×2×2
=64-8
=56(立方厘米)
25.;
【分析】由图可知:长方体的长是10分米,宽是8分米,高是6分米;将数据代入长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0×8+10×6+8×6)×2
=(80+60+48)×2
=188×2
=376(dm2)
10×8×6
=80×6
=480(dm3)
26.392平方分米;504立方分米
【分析】用平移法可以看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比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两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几何体的体积比大正方体减少一个棱长为2分米的小正方体。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解答。
【详解】表面积:8×8×6+2×2×2
=384+8
=392(平方分米)
体积:8×8×8-2×2×2
=512-8
=504(立方分米)
【点睛】仔细观察分析,找到表面积和体积的组成部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