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含答案)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含答案)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0 14:0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大于3000的算式是( )。
A.293×9 B.5×595 C.6×508
2.下列物品大约重1千克的是( )。
A.20个鸡蛋 B.一袋大米 C.一筐梨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
A.2 B.4 C.8
4.君君有16颗糖,他计划第一天吃掉一半,以后每天吃掉前一天剩下的一半,第( )天后剩下1颗糖。
A.2 B.3 C.4
5.下面图中箭头所指的“4”表示( )。
A.已经分了4个一 B.已经分了4个十 C.要分4个十
6.甲瓶里有果汁400克,乙瓶里有果汁800克,应从乙瓶向甲瓶倒( )克,两瓶果汁就一样重。
A.400 B.300 C.200
二、填空题
7.学校操场的跑道每圈长250米,小华每天跑4圈是( )米,5天跑了( )米。
8.6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3千克400克=( )克
4600克-600克=( )千克 4千克+2千克500克=( )克
9.从一块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玻璃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玻璃,剩下长方形玻璃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0.组装一辆玩具汽车用4个轮子,45个轮子最多可以组装( )辆玩具汽车。
11.1厘米的是( )毫米;1米的是( )厘米。
12.乐乐的体重是30千克,爸爸的体重比他的2倍还多1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 )千克。
三、判断题
13.小刚好朋友的体重大约重30克。( )
14.□×32,若积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3。( )
15.长方形和正方形没有易变性的特性。 ( )
16.丁丁做4道口算题用了32秒,芳芳做6道口算题用了42秒,因为32<42,所以丁丁的速度快一些。( )
17.把一块蛋糕分成8份,吃了5份,吃了。(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600÷3= 210×3= 123×2= 77÷7=
370×2×0= 50×4= 24×5= 4000÷4=
61×5≈ 499×6≈ 1千克–400克= 700克+1300克=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
*
20.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五、解答题
21.小明有7张邮票,小红有28张邮票,小林的邮票是小明的5倍。
(1)小林有几张邮票?
(2)小红的邮票是小明的几倍?
22.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水一共重700克,喝了半杯后再称,连水一共450克。这个杯子重多少克?
23.一张长方形纸,长9分米,宽7分米,如果把它裁成一张最大的正方形纸(如下图),这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剩下的部分的周长又是多少分米?
24.把144名三年级学生平均分成3个方队,每个方队排成4排,平均每排有多少人?
25.希望小学三年级同学一共做了60个中国结,送给幼儿园小朋友24个,剩下的平均分给一年级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26.小林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 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还剩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乘积,再看哪个乘积大于3000。
【详解】A. 293×9=2637
B. 5×595=2975
C. 6×508=3048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20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一袋大米的重量大约是10千克,一筐梨的重量大约是20千克。
【详解】由分析得:
A.20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
B.一袋大米大约重10千克;
C.一筐梨大约重20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
3.A
【详解】试题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扩大2倍后的边长是2a,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求出周长,即可知道扩大了多少倍.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扩大2倍后的边长是2a,
原正方形的周长=4a,
扩大后的周长=2a×4=8a,
周长扩大:8a÷4a=2倍;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4.C
【分析】用16连续除以2,商为1是时,除了几个2就要几天,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2=8(颗)
8÷2=4(颗)
4÷2=2(颗)
2÷2=1(颗)
故答案为:C
【点睛】前一天剩下的颗数除以等于当天剩下的颗数。
5.B
【分析】竖式中箭头所指的“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再结合题意,选出正确的答案。
【详解】图中箭头所指的“4”表示已经分了4个十。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除法算式的计算法则,思考竖式中箭头所指的“4”表示的含义。
6.C
【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用减法计算出甲、乙两瓶果汁的重量差,然后用甲、乙两瓶果汁的重量差除以2,即可计算出要使两瓶果汁一样重,应从乙瓶向甲瓶倒的重量,依此计算。
【详解】800-400=400(克)
400÷2=200(克)
应从乙瓶向甲瓶倒200克果汁。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甲、乙两瓶饮料的重量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1000 5000
【分析】操场每圈长度乘4等于每天跑的米数,再乘5等于5天跑的米数。
【详解】250×4=1000(米)
1000×5=500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8. 6000 8 3400 4 6500
【解析】略
9. 15 10 50
【分析】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长方形的宽,即正方形的边长是15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玻璃长是15,宽是10,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解答。
【详解】25-15=10(厘米)
(15+10)×2
=25×2
=50(厘米)
所以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50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白:剪下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
10.11
【分析】用45除以4即可解答。
【详解】45÷4=11(辆)……1(个),所以可以组装11辆。
【点睛】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注意余数要小于除数。
11. 2 13
【分析】1厘米=10毫米,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厘米的,每份1毫米,其中的2份是1厘米的,是2毫米;1米=100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米的,是1厘米,其中的13份是1米的,是13厘米。
【详解】1厘米的是(2)毫米;1米的是(13)厘米。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2.75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乐乐的体重乘2,再加15千克,即等于爸爸的体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0×2+15
=60+15
=75(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
【分析】根据对30克、30千克实际有多重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数据的大小,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用“千克”作计量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刚好朋友的体重大约重3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4.×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32=96,4×32=128,要使□×32的积是三位数,□里的数应大于3。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32,若积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运用代入法解答更简便。
15.×
【分析】除三角形外,其他多边形都不具有稳定性;据此解答。
【详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易变性的特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
16.×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丁丁每题用多少秒,芳芳每题用多少秒,再比较那个数小,用时少则快,据此解答。
【详解】丁丁每题用时:32÷4=8(秒)
芳芳每题用时:42÷6=7(秒)
7<8,芳芳用时少,速度快一点;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先求出丁丁和芳芳每题用时多少秒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7.×
【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8份,其中5份占这块蛋糕的。但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这块蛋糕是被平均分成8份,那么其中的5份不一定占这块蛋糕的。
【详解】把一块蛋糕分成8份,但不一定是被平均分成8份,吃了5份,就不一定是吃了。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18.200;630;246;11
0;200;120;1000
300;3000;600克;2000克
【详解】略
19.702;2080;78
1854;292;105……5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数字相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小于除数,商的首位在十位上,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首位在百位上。
【详解】702 2080 *78
验算:
1854 292 *105……5
验算:
20.68厘米
【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小长方形虚线部分的长和宽与实线部分的长和宽相等,计算出大的长方形周长即是图形的周长,由此解答。
【详解】长方形周长:
(16+18)×2
=34×2
=68(厘米)
21.(1)35张;(2)4倍
【分析】(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小明的邮票的数量乘5即可;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小红的邮票的数量除以小明的邮票的数量即可。
【详解】(1)7×5=35(张)
答:小林有35张票。
(2)28÷7=4
答:小红的邮票是小明的4倍。
22.200克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水一共重700克,喝了半杯后再称,连水一共450克。减少的重量就是喝了的半杯水的重量,整杯水的重量就是两个半杯水的重量,然后用总重量减去整杯水的重量,即可求出杯子的重量。
【详解】由题意得:
700-2×(700-450)
=700-2×250
=700-500
=200(克)
答:这个杯子重200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减少部分的质量是水的总质量的一半。
23.28分米;18分米
【分析】已知一张长方形纸,长9分米,宽7分米,如果把它裁成一张最大的正方形纸,那么这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是7分米,7乘4即可求出正方形周长。剩下的部分为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为7分米,宽是9与7的差,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求长方形周长。
【详解】7×4=28(分米)
9-7=2(分米)
=9×2
=18(分米)
答:这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是28分米,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18分米。
【点睛】在长方形纸上裁下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24.12人
【分析】根据题意,用144除以3,可以求出每个方队的人数,然后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平均每排有多少人。
【详解】144÷3÷4
=48÷4
=12(人)
答:平均每排有12人。
【点睛】关键是求出每个方队的人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5.12个
【分析】先求出剩下的中国结的个数,用60减24,因为要把剩下的平均分给3个班,所以用这个差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60-24)÷3
=36÷3
=12(个)
答:每班分得12个。
【点睛】解答此题注意列综合算式时,将减法写在小括号里。
26.
【分析】将这本书的页数看作一个整体,用1减去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再减去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求出还剩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看。
【详解】1--
=-

答:还剩这本书的没有看。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应用,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1可以看作任何一个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0除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