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7-4 宇宙探秘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分类练
知识点01 更小的微粒
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2)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3.原子核的构成:
(1)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被称为核子。
(2)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
【微点拨】
1.原子结合成许多物质的分子,如:两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氢气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有些物质的分子是由单个原子构成的,例如氦分子就是一种单原子分子。
2.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里。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10-14m。
3.物质的微观结构:
【经典例题】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 质子 B. 电子 C. 中子 D. 原子核
【经典例题】2.质子的直径大约为______。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______,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具有______的。
【经典例题】3.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______;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经典例题】4.如图为中性原子,由粒子、构成,粒子带正电,则是(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知识点02 宇宙探秘
1.“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的中心的“地心说”。
2.“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3、银河系: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
4、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1光年(l.y)1i.y=9.46×1015m。
【知识拓展】
1、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亿千计的恒星中的一颗,而银河系又只是浩瀚宇宙中普通的一员。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2、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行星和恒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
3、根据哈勃定律的推断,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提供了宇宙在膨胀的有力证据。
【经典例题】5.在图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经典例题】6.年月,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逝世,引发全球悼念、他证明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说明宇宙是一个______ 有无起源的天体结构系统,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常用______ 做长度单位;宇宙也是有层次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_ 恒行卫星。
【经典例题】7.科学家______创立了“日心说”;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在不断地______靠近、远离我们,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证据;宇宙探索中常用的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规律方法整合练
8.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
A. 质子和电子 B. 中子和电子 C. 质子和中子 D. 质子、中子和电子
9.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 )
A. 西红柿 B. 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
10.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
A. 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乙是电子云模型
B. 甲是行星模型,乙是电子云模型
C. 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乙是行星模型
D. 甲是电子云模型,乙是行星模型
11.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12.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做出了卓越贡献。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______提出了相对论,冲击了经典时空观;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组成的。
13.物质是由______ 组成的,分子又是由______ 组成的。原子是由______ 和绕核运动的带______ 电的______ 组成。原子核包含有______ 和______ 两种粒子,它们都是由称为______ 的更小粒子组成。
14.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在太阳系中,行星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 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 就相当于行星。
15.宇宙是一个有______ 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______ 选填“行星”或“恒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这说明宇宙在______ 填“膨胀”或“减小”。
规律方法提优练
16.在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中,、、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和数量不相等
B. 决定原子种类
C. 质量集中在上
D. 和之间存在吸引的力
17.世纪与世纪之交,放射现象和电子先后被发现,不仅将人们的视线引入了原子的内部,而且更进一步驱使人类积极探索原子核的内部组成。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有以下四种说法: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下列组合中,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8.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随着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列符合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 )
A. 实心球模型 B. 西瓜模型
C. 面包模型 D. 行星模型
19.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
A. 地球上个小时前的景象 B. 地球上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 地球上现在的景象 D. 地球上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B.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
拓展提优创新练
21.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
金箔包含了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_。
22.列文虎克利用玻璃发明制作了世界第一台光学显微镜。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一端使其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玻璃是______ 晶体非晶体;如图乙是某种病毒在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则图中刻度尺读数为______ ;从微观世界到宇宙,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 。
23.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______ 选填“托勒密”“哥白尼”或“伽利略”。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太阳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宇宙的中心。如图所示,向粘有金属小颗粒的气球中打气时,任一金属小颗粒与周围的其他小颗粒都相互远离。同理,我们观察到所有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就会得出宇宙正在______ 选填“膨胀”或“收缩”的结论。
24.科学理论的建立要有一个又一个的证据。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卢瑟福揭开了原子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请回答:
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粒子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多数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
C.极少数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大
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
从原子变化上看,上述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
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时,会使荧光物质发出有色荧光。我们通过监测这种荧光可判断出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等信息,该方法通常被称为光谱分析法。
核酸检测是阻击新冠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如图甲所示是采集核酸样本时的情景。由于采样样本的初始病毒含量极低,检测仪检测不出,需要对样本进行培养扩增。
医护人员对核酸样本进行多次培养过程中,对病毒进行荧光标记。如图乙所示,当紫外线照射到被标记荧光物质的新冠病毒时,组成病毒的原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使电子加速偏移向高能轨道,原子发出荧光,发出的荧光强度与病毒含量成正比,检测人员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判断病毒含量。
若病毒初始值为,扩增次数为,病毒扩增后的含量与扩增次数的关系是,医学上将称为值。检测时以病毒含量扩增至某一值称做阈值时的值作为判断是否阳性的依据。我国规定,新冠病毒含量达到阈值时,值小于为阳性,达到或高于为阴性,如图丙所示为病毒含量与值的关系图线。为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率,要连续多天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采样检测。
样品中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增强,则___________越高;
原子被紫外线照射后,使电子偏移向高能轨道,此过程中___________;
A.电子能量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增大
B.电子能量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减小
C.电子能量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增大
D.电子能量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减小
利用光谱分析来进行核酸检测,此过程中___________;
A.获得能量传递信息 获得信息传递能量
C.获得能量并传递能量 获得信息并传递信息
下列是几个样本的荧光强度与值的关系图,其中属于阳性的是___________;
为了降低新冠病毒检测标准,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
控制阈值一定,降低值 控制值一定,降低阈值
A.只有 只有 都行 不都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故选:。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及粒子的带电情况,很简单。
2.【答案】;电子;结构
【解析】解:质子很小,质子的直径大约为;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故答案为:;电子;结构。
质子的直径大约为;
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本题考查了质子的大小、原子的构造,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
3.【答案】分子 ;乙
【解析】解: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如图乙所示。
故答案为:分子;乙。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结构及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
【解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故AB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
【解析】解: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是宇宙最大,银河系较大,太阳最小。
故选:。
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宇宙最大,太阳系最小。
本题考查了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
6.【答案】有光年行
【解析】解: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根据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可知宇宙是一个有起源的天体结构系统;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常用光年做长度单位;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故答案为:有;光年;行。
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它的层次结构:行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即是长度的单位;
太阳是恒星,地球绕太阳转,是行星。
能正确的认识宇宙起源,恒星和行星、并理解光年是一个长度的单位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7.【答案】哥白尼;远离;长度
【解析】解:
世纪初期,以哥白尼为代表的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既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后来科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运动;
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指的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故答案为:哥白尼;远离;长度。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红移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
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此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光年的含义,检验的是我们对物理常识的积累,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
【解析】解:、电子与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不含电子;故A错误。
B、电子与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不含电子;故B错误。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正确。
D、质子、中子和电子共同组成了原子,而不是原子核;故D错误。
故选C。
该题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结构,比较简单。
9.【答案】
【解析】解: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而绕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就像太阳系当中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故选:。
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在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结合本题的太阳系图形来记忆比较形象。
10.【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它是由汤姆生提出的;乙是原子的核式模型又叫行星模型,中间是原子核,核外是电子在绕核旋转,它是由卢瑟福提出的。
故选:。
汤姆生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步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哪些正电荷相互抵消,这种模型叫做葡萄干蛋糕模型。
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饶核做圆周运动,这一模型被称为核式模型或行星模型。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组成问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1.【答案】
【解析】解:、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这与西瓜的结构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故A错误;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但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只有电子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故B错误;
C、微观粒子非常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故C错误;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故D正确。
故选:。
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中子运动;
微观粒子,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识和对微观尺度的认识,对这些知识要有所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2.【答案】爱因斯坦 核外电子
【解析】解: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动摇了人们所熟悉的时间与空间等概念;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其中原子核又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故答案为:爱因斯坦;核外电子。
根据我们对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和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了解进行解答。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13.【答案】分子 原子 原子核 负 电子 质子 中子 夸克
【解析】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
故本题答案为:分子;原子;原子核;负;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等几种微观粒子,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微粒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14.【答案】原子 电子
【解析】解: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是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
故答案为:原子;电子。
核式原子结构是年由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认识,属于基础题。
15.【答案】层次 恒星 膨胀
【解析】解: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宇宙在膨胀。
故答案为:层次;恒星;膨胀。
银河系中有大约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那么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在不断的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
本题考查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理解题目给出的信息,由所给信息得出正确答案。
16.【答案】
【解析】解: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转动,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A、在原子,带正电的质子和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的数目一定相同,对外不显电性,故A正错误;
B、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错误;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和上,故C错误。
D、带正电的质子和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之间由于带异种电荷而存在吸引的力,故D正确。
故选:。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转动,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解答;
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解答;
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解答。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组成,难度不大,掌握课本知识即可解答。
17.【答案】
【解析】略
18.【答案】
【解析】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而绕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就像太阳系中绕太阳运动的行星,故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
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中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
本题考查了对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的了解,以及对具体模型图的辨别,难度不大。
19.【答案】
【解析】略
20.【答案】
【解析】解:、固体间不仅存在斥力还存在引力,只不过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斥力,错。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对。
C、烟雾是大量分子组成的灰尘颗粒,它们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错。
D、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带电的是核外电子,故D错。
故选:。
本题考查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宇宙大爆炸理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及原子核的结构。
分子动理论指: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1.【答案】原子核
【解析】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通过上述实验,能说明原子结构是: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应如图。
故答案为:原子核;;。
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准确建立起原子结构的模型、记住并理解原子的结构是解答本题关健。
22.【答案】非晶体 宇宙
【解析】解:图甲中,在熔化时,温度持续性变化,所以是非晶体;
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图像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长度为。
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宇宙;
故答案为:非晶体;;宇宙。
根据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答题;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地球是太阳周围的八大行星之一;
此题考查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23.【答案】哥白尼 不是 膨胀
【解析】解: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地心说”;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观察到所有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此现象说明宇宙在膨胀,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故答案为:哥白尼;不是;膨胀。
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无边无际没有中心。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宇宙模型以及日心说的认识,属于天文学常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4.【答案】A、;质子;核变化中原子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变的
【解析】解:
、大多数粒子不改变方向就可以顺利穿过,是因为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原子核体积很小,故A正确;
B、有少部分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微粒,故B错误;
C、有极少数粒子被反弹回来,是因为原子内部有质量大体积小的微粒,故C正确;
年,卢瑟福从氮原子中打出了个质子和个电子,最终发现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打出了一个质子;
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都产生了新的物质;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在核变化中原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本身不变。
故答案为:、;质子;核变化中原子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变的。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进行分析解答,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原子内有质量大、体积小、带正电荷的微粒,据此解答。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本题考查了原子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5.【答案】病毒含量
【解析】从短文可知,荧光强度与病毒含量成正比,样本中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增强,则说明病毒含量越高。
原子被紫外线照射后,组成病毒的原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电子能量增加,故CD不符合题意;
电子能量增大后,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减小,这样电子就偏移向高能轨道,故A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B。
利用紫外线照射到被标记荧光物质的新冠病毒时,组成病毒的原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说明利用光获取了能量,使电子加速偏移向高能轨道,原子发出荧光,根据发出的荧光强度来判断病毒的含量,是利用光谱传递病毒的含量信息,故A符合题意。
检测时病毒含量需要扩增至某一值称做阈值,值作为判断是否阳性的依据,新冠病毒含量达到阈值时,值小于为阳性,故A符合题意;新冠病毒含量达到阈值时,高于为阴性,故B不符合题意;
根据短文可知,检测时病毒含量需要扩增至某一值称做阈值,而中病毒的含量没有扩充至阈值,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根据短文可知,若病毒初始值为,扩增次数为,病毒扩增后的含量与扩增次数的关系是,医学上将称为值,降低值,减小扩增次数,可以节约能源,故可行;
检测时以病毒含量扩增至某一值称做阈值时的值作为标准,控制值一定,降低阈值,即减小病毒含量,减小扩增次数,也可以节约能源,故可行,故AB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C。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