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猪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设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禽流感病毒对常用消毒剂十分敏感,容易将其杀灭。下列不能杀灭禽流感病毒的方法或物质的是( )
A.高温蒸煮 B.用纯净水多次洗涤
C.双氧水 D.过氧乙酸
2.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举办。“绿色”是成都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是世大运的组织理念。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都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均是烃类
B.兴建世大运场馆所用到的金属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3.下列物质沸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
A.1-丙醇>丁烷 B.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C.乙醇>乙二醇 D.1-氯丙烷>丙烷
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NaOH B.浓硫酸 C.O2 D.酸性KMnO4溶液
5.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如图所示。则乙醇在催化氧化时,化学键断裂的位置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分子都是平面结构
B.苯和乙烯分子中都含有C=C双键,它们的性质相似
C.苯属于不饱和烃,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7.和的结构均与水相似,且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已知:
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HCIO的电子式:
C.的球棍模型:
D.的结构示意图:
8.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代物的数目不对应的是()
A.4个,可能生成3种一氯代物
B.3个,可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
C.3个,可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D.2个,可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9.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是同分异构体
B.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
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苯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
D.向2 mL苯中加入1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可观察上层呈紫红色
10.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11.有机物在反应中,常有原子间的共价键全部或部分断裂,如 C—H、C—C、C=C、C—O、C=O 等。下列各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断裂键的排列,正确的组合是
化学反应 乙醇酯化 乙醇与钠 乙醛氧化 乙醛加氢
A O-H C-H C-H C-O
B O-H O-H C-H C=O
C C-O C-O C-H C=O
D C-O C-H C-C C-O
A.A B.B C.C D.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乙烯和丁烷互为同系物
C.金刚石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3.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
A.2,3—二甲基—3—丁基丙烷 B.2,3,4—三甲基己烷
C.2,3—二甲基4—乙基戊烷 D.壬烷
二、填空题
14.有机碱,例如二甲基胺()、苯胺(),吡啶()等,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普遍,目前“有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F的合成路线:
已知如下信息:
①H2C=CH2
②+RNH2
③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有_______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15.交警检验司机是否酒驾时,通常使用酒精检测仪,学习小组分别对酒精检测仪的原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1)一种传统的酒精检测仪利用乙醇与酸性溶液的反应进行检测,甲组同学进行模拟实验,向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由橙色变绿色,查阅资料发现在溶液中显绿色,该实验体现乙醇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者“还原性”)
(2)目前常用的是燃料电池型呼气酒精检测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被测者呼出气体中所含的酒精被输送到电池中反应产生微小电流,该电流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其酒精含量。
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电池反应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进一步探究催化氧化反应。
为检验反应产物,该小组同学分别取少量试管中的液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可以用检验葡萄糖的方法检验乙醛。
实验序号 检验试剂和反应条件 现象 结论
a 酸性溶液 紫红色褪去 产物含有乙醛
b 新制悬浊液,加热 _______ 产物含有乙醛
c 浅红色含酚酞的溶液 浅红色褪去 产物可能含有乙酸
①热水浴的作用_______。
②实验b得出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③实验a~c中的结论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
16.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其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__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 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
17.I.下列物质中:①钠,②硫酸,③氨水,④,⑤干燥的空气,⑥氯气,⑦石墨,⑧硫酸钡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3)能导电的是_______。
(4)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
(5)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
II.下列几组物质中:①和,②金刚石和,③和,④和,⑤和,⑥T和D,⑦氯气和液氯,⑧和
(6)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
(8)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
(9)属于同一种物质且状态不同的是_______。
18.(1)现有下列有机物:A.苯B.乙烷C.乙醇D.乙酸E.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常温下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气体有______。
(2)下述物质①葡萄糖②植物油③淀粉④聚乙烯中,属于糖类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能水解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A.淀粉与纤维素;B.乙烯与聚乙烯;C.甲烷与丁烷;D.乙醇与甘油;E.与;F.葡萄糖与果糖;G.蔗糖与麦芽糖
19.A~E等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分子式为________,A的二氯取代物有_______种,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有关有机物E的结构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是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交替的结构
b.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褪色
d.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或氧气反应
(3)已知有机物C能与HCN反应,原理与其和H2O反应类似,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
20.Na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与NaCl有关的实验。
①把鸡蛋的一头敲破,倒出蛋清、蛋黄,洗净蛋膜内部,将另一头浸泡在稀醋酸中溶去部分蛋壳(中间的蛋壳留着,起固定作用):
②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将洗净了蛋膜外部的蛋壳架在小烧杯上,蛋膜浸入蒸馏水中(如图);
③向蛋膜内加入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④拿走蛋膜,检验烧杯中有无淀粉和食盐。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烧杯中有无淀粉,操作是_______。
(2)检验蛋膜内溶液中有无NaCl,操作是_______。
(3)请写出检验NaCl相关的原理方程式_______。
21.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或提纯物质,将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 B.蒸馏 C.蒸发结晶 D.分液 E.萃取 F.高温灼烧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___。
(2)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
(3)分离互溶的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
(4)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液中获得氯化钾:__。
(5)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__。
22.有机高分子材料
(1)塑料:____、____、____。
①组成
②性能:强度____、密度____、_____、易加工等。
③常见塑料及用途
名称 结构简式 用途
聚乙烯 ____ 可制成食品包装袋等
聚氯乙烯 可制成电线的绝缘层、管道等
聚苯乙烯 可制成泡沫包装材料、绝缘材料等
聚四氟乙烯 ____ 可制成实验仪器、化工用品等
聚丙烯 可制成管道、包装材料等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可制成飞机和车辆的风挡、光学仪器等
脲醛塑料(电玉) 可制成电器开关、插座等
(2)橡胶
①橡胶是一类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是制造汽车、飞机轮胎和各种密封材料所必需的原料。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____,结构简式为,其单体为;天然橡胶分子中含有,易发生____反应和____反应。
②橡胶的分类
橡胶
③性能: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耐低温等性能。
④用途:制造汽车、飞机轮胎;各种密封材料。
(3)纤维
①纤维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纤维
②合成纤维性能:强度____、弹性____、耐磨、耐化学腐蚀,不易虫蛀等。
③主要用途:制____、绳索、渔网等,广泛应用于工农业领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禽流感病毒属于蛋白质类,高温蒸煮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禽流感病毒;双氧水、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病毒;答案选B。
2.C
【详解】A.压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所以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故A正确;
B.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金属材料中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如生铁中含有碳元素,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不是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故C错误;
D.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3.C
【详解】醇分子存在氢建,所以同碳数的醇和烃比较,醇的沸点较高,1—丙醇在常温下为液体,而丁烷的气体所以A正取不选,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B正确;乙二醇分子中存在两个羟基形成的氢建较多,乙醇中只有一个羟基形成的氢建较少,所以沸点应该是乙二醇大于乙醇,C错误;相同碳原子数的卤代烃的沸点大于烃的沸点,则D正确;所以答案选C。
4.C
【详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导致甲烷性质较稳定,通常情况下和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但甲烷具有可燃性,能够与氧气反应;
本题答案C。
5.B
【详解】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并加热时,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乙醇分子中的H—O键以及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一个C—H键要发生断裂,即图示中的②键和④键,同时形成了碳氧双键,故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乙烯分子中的2个C原子和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12原子共平面,故A正确;
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完全相同,没有碳碳双键,也没有碳碳单键,故B错误;
C.苯的分子式为C6H6,属于不饱和烃,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故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为,A错误;
B.HCIO的电子式为,B正确;
C.的球棍模型为,C错误;
D.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4个甲基的(CH3)3CCH2CH3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A不选;
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3个甲基的(CH3)2CHCH2CH2CH3的一氯代物有5种,故B不选;
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3个甲基的(CH3CH2)2CHCH3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C不选;
D.的同分异构体中, 只有CH3(CH2)4CH3含2个甲基,而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D选;
故选D。
【点睛】有机物分子的甲基包括连在主链上的甲基,也包括碳链两端的甲基。如乙烷就可以看做是两个甲基相连构成的有机物,而新戊烷有4个甲基。
9.B
【详解】A. 苯环结构并非单双键交替,而是特殊的π键,即 与是同一种物质,A错误;
B. 苯的分子式中碳原子比例较大,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B正确;
C.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苯是芳香气味的液态烃,C错误;
D. 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的密度比水的小,因此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D错误;
答案为B。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A,注意苯环实质并非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位同取代基取代无同分异构体。
10.B
【详解】A、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不选A;
B、苯含有特殊的碳碳键,苯和氢气的反应是加成反应,选B;
C、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不选C;
D、苯和溴反应是取代反应,不选D。
故答案选B。
11.B
【详解】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脱去羟基中的H,断开的键为O-H键;
乙醇与Na反应生成H2,断开的是O-H键;
乙醛氧化生成乙酸,转化为,可知C-H断开;
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转化为,可知C=O断开与H相连;
综上B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2.C
【详解】A.和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丁烷不含碳碳双键,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金刚石和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由于聚合度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选C。
13.B
【详解】该烷烃最长的碳链为6个碳原子,命名为2,3,4—三甲基己烷;
故答案为B。
14. 6
【详解】已知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则其分子中也有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有、、、、、,共6种;
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
15.(1)还原性
(2)
(3) 加快乙醇挥发 产生砖红色沉淀 a 乙醇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解析】(1)
橙色的被还原为绿色的,故体现乙醇的还原性。
(2)
①电极a上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故负极反应式为;
②由图可知,负极乙醇失电子生成乙醛,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故总反应式为。
(3)
①热水浴的作用为加快乙醇挥发;
②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将乙醛氧化为乙酸,本身被还原为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③实验①不合理,因为乙醇有挥发性,会混入生成的乙醛中,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产物中含有乙醛。
16. C4H4 1 d
【详解】(1)根据正四面体烷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其分子式为C4H4,根据甲烷分子的二氯代物有1种可知,正四面体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1种;
(2)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正确;
b.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碳三键,1 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两种官能团,正确;
d.乙炔与乙烯基乙炔的最简式相同,则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d错误;
答案选d。
(3)环辛四烯的分子式C8H8,则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17.(1)③⑤
(2)②⑧
(3)①③⑦
(4)⑧
(5)②④
(6)⑥
(7)②
(8)③⑧
(9)⑦
【详解】(1)③氨水为氨气溶于水形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⑤干燥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⑤。
(2)电解质为溶于水或熔融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硫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出离子导电,属于电解质;⑧硫酸钡属于盐,虽然难溶于水,单质熔融态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⑧。
(3)①钠为金属,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③氨水中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⑦石墨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也可以导电,故能导电的是①③⑦。
(4)⑧硫酸钡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离子晶体,故离子晶体的是⑧。
(5)硫酸、均为由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故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④。
(6)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⑥T和D互为同位素。
(7)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②金刚石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8)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故③和、⑧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9)氯气为气态的Cl2,液氯为液态的Cl2,故属于同一种物质且状态不同的是⑦。
18. A、E E ①③ ③④ ②③ E、F、G C
【分析】(1)苯、乙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2)葡萄糖是单糖;②植物油是油酯;③淀粉是高分子的多糖;④聚乙烯是高分子,由此分析解答;
(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
【详解】(1)苯、乙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的是苯、乙烯;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所以能和溴水反应,故答案为:A、E;E;
(2)葡萄糖是单糖;②植物油是油酯;③淀粉是高分子的多糖;④聚乙烯是高分子,属于糖类的是①③;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③④;能水解的是②③。故答案为:①③;③④;②③;
(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E.与;F.葡萄糖与果糖;G.蔗糖与麦芽糖;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互为同系物的是C甲烷与丁烷。故答案为:E、F、G;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涉及烯烃性质、原子共平面判断、基本概念等知识点,明确基本概念内涵、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概念区别,易错点(2)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19. C2H2 1 A、B bcd CH2=CH2+HCN→CH3CH2CN 加成反应
【分析】根据A~E等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可知A是甲烷,B是乙烷,C是乙烯,D是乙炔,E是苯,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
【详解】(1)D是乙炔,分子式为C2H2。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甲烷的二氯取代物有1种。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属于同系物的是甲烷和乙烷,答案选A、B。
(2)有机物E是苯,则:
a.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交替的结构,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独特的键,a错误;
b.苯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b正确;
c.苯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褪色,c正确;
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
答案选bcd;
(3)已知有机物C能与HCN反应,原理与乙烯和H2O反应类似,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因此乙烯与HCN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CN→CH3CH2CN。
20.(1)取样,加入碘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2)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NaCl
(3)AgNO3+NaCl=AgCl↓+NaNO3
【解析】(1)
利用淀粉与碘变蓝,故检验烧杯中有无淀粉,操作是取样,加入碘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2)
如果蛋膜内溶液中有NaCl则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检验蛋膜内溶液中有无NaCl,操作是: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NaCl;
(3)
根据(2)的分析可知,检验NaCl相关的原理方程式是:AgNO3+NaCl=AgCl↓+NaNO3。
21. A D B C F
【详解】(1)分离溶液和不溶性固体是利用过滤的方法,故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利用过滤,故答案为:A;
(2)由于水和汽油不互溶,故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利用分液法进行,故答案为:D;
(3)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是蒸馏,故分离互溶的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利用蒸馏法,故答案为:B;
(4)由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没有KNO3明显,故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液中获得氯化钾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答案为:C;
(5) CaCO3CaO+CO2,故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采用高温煅烧法,故答案为:F。
22.(1) 合成树脂 增塑剂 防老剂 高 小 耐腐蚀
(2) 聚异戊二烯 加成 氧化
(3) 天然 化学 再生 合成 丙纶 氯纶 腈纶 涤纶 锦纶、芳纶 高 好 衣料
【解析】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