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它以古代中国民间传说里“牛郎和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为背景,写牛郎织女夫妇的离隔,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牛郎织女传说在故事发生地陕西一带,由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故其年代已无从稽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传说故事不断丰富、发展,附会、添加了各种内容,它以民间文学特有的方式,印证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诵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体味诗中浓郁的悲剧氛围及由此反映的当时社会的苦闷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本诗中常见的文言实词。
2. 难点:体会本诗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炎热的夏天,抬头仰望着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谁能够忍得住那份矜持与高傲?可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读得懂这漫天的雪呢?又有多少人能够了解那“终年独自行”的祁连雪心中的寂寞与苦楚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跨越历史的时空,来到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汉代,来解读一下《迢迢牵牛星》这部古老的诗歌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吧。
(二)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南朝梁代萧统编辑的一组五言古诗的总称。它最早出现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中。萧统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它代表了东汉末年开始的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新兴,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文选》以后历代都有类似十九首的仿作和续作,但都足并驾齐驱的。
(三)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试读)
(1)教师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字音和语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韵律。
(2)学生自读:学生自行朗读,熟悉诗句,标出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3)小组互读:小组内互相朗读,纠正字音,讨论不理解的词句。(四)细读课文(再读课文)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并勾画出有疑问的字词,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大屏展示重点词语和句子:
1. 纤纤擢素手——“纤纤”修饰“手”,“纤纤手”好象是一副画中人素手。
2. 札札弄机杼——“札札”叠词写出织机之繁忙,“弄”写尽织女双手摆弄织机之勤奋努力。且四字叠词连用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音乐美。
3. 终日不成章:“章”指布帛。“终日不成章”的原因是“泣涕零如雨”。牛郎织女两地分居相思之苦可见一斑。古诗中类似的还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赋得自君别后》) “想佳人妆楼隅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江楼月》) 这些诗句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诗人深重的别愁离恨。
4. 脉脉不得语:“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脉脉不得语”是说二人相视无语情无限。后来李清照《如梦令》中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传世名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告诉我们:离愁之深切无法排遣,只有深深埋于心底。
5. 盈盈一水间:“盈盈”是清澈的样子。“盈盈一水间”是牛女两星若即若离之状。“间”读作“隔”,写出两星间只隔着一条清浅的银河却不得相见之苦。
6. 理解情感: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望却无法相会的悲哀和无奈,通过描写他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交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束缚和爱情悲剧的深深无奈和痛惜。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体情感,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了解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理解了爱情在古代社会的困境与无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迢迢牵牛星》,感受了它的情感与艺术魅力,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更好地理解爱情的真谛与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