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9 18: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实验中学高二(上)
期末生物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B.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纯合子和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2.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则F2代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 B. C. D.
3.水稻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粒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粒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个个体,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通过鉴别花粉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②和③杂交
B.②和④杂交得到F1,取其花粉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种形状,比例为1:1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可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
D.若通过鉴别花粉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
4.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后,DNA数目加倍
B.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C.减数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减数分裂的细胞中都没有染色单体
5.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合子 B.根尖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6.用显微镜观察一个二倍体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整齐排列于赤道板上,则此细胞(  )
A.正在着丝点分裂
B.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下一个时期会形成16条染色体
7.关于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最终都形成4个生殖细胞
B.染色体行为不同
C.卵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D.卵细胞要经过变形
8.对某个体AaBbDd进行测交时,发现它可产生如下8种配子及比例:ABD:aBD:ABd:aBd:AbD:abD:Abd:abd=4:1:4:1:1:4:1:4.根据该结果,可判断连锁基因为(  )
A.A与B B.A与D C.B与D D.A与B和D
9.将某一经3H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DNA均含3H;
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DNA均含3H;
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④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0.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B.核酸是由C、H、O、P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11.5′和3′代表DNA单链的两个方向,若DNA自我复制时以5′﹣ATGC﹣3′为模板链,则其新合成的互补子链为(  )
A.5′﹣TACG﹣3′ B.5′﹣GCAT﹣3′
C.5′﹣UACG﹣3′ D.5′﹣GCAU﹣3′
12.将含轻氮(14N)DNA的细菌在含重氮(15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两次后,细菌DNA组成是(  )
A.轻氮型、中间型 B.轻氮型、中间型
C.中间型、重氮型 D.轻氮型、中间型
1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表叙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方法
A 施旺和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 物理模型法
D 蔡斯和赫尔希 DNA是遗传物质 同位素示综法
A.A B.B C.C D.D
14.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双链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可以只有1种
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D.双链DNA分子中,A+T=G+C
1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的子链由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核苷酸的聚合过程需要DNA连接酶
B.构成DNA子链的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时,ATP为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能量
C.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先完成解旋后再进行复制
D.DNA复制过程中若出现错误,生物出现的新性状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
16.下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链。
“甲硫氨酸一脯氨酸一苏氨酸一缬氨酸一甘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肽链中脯氨酸可由几种不同的转运RNA运输到该肽链所处位置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UA、GGG
C.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一CO﹣NH﹣”的结构
D.若发生基因突变,该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
17.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序列为GUA,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组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三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  )
A.GUA B.GTA C.UGA D.GAT
18.如图表示细胞中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过程的模板相同
B.①、③过程的酶相同
C.②过程中遗传信息由mRNA流向tRNA
D.③过程中的母链与子链反向平行
19.如图是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的是(  )
A.过程①在植物细胞中能发生在叶绿体内
B.过程①是转录过程,产物包括mRNA、rRNA和tRNA
C.过程②在核糖体上进行,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D.图中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DNA→RNA→蛋白质
20.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结构不能直接影响性状
B.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
C.基因结构的改变一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21.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则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B.DNA甲基化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性状改变
C.蜂王浆可能会使蜂王细胞中DNMT3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
D.DNA甲基化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对DNA相关区域的作用
22.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
A.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
B.危害身体健康
C.由于遗传而贻害子孙后代
D.通过传染危害他人
23.在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的染色体片段排列顺序为,“o”表示着丝粒.
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后是,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
A.重复 B.缺失 C.易位 D.倒位
24.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DNA数目依次为8、8、4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2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必然改变利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
B.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投粉,则三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D.诱变育种通过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定向改良生物性状
26.人类出生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就能检测出来的遗传病是(  )
A.21 三体综合征 B.苯丙酮尿症
C.白化病 D.红绿色盲
27.如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Ⅱ3的致病基因位于另一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Ⅱ2不含Ⅱ3的致病基因,Ⅱ3不含Ⅱ2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致病基因均为隐性基因
B.导致Ⅱ3患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Ⅲ1正常的原因是无来自Ⅱ3的致病基因
D.若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Ⅱ2和Ⅱ3所生孩子也可能出现聋哑症状
28.禽流感病毒和HIV病毒的生存和复制繁殖的场所必须是(  )
A.无机环境 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
C.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D.生物体的细胞间质内
29.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各种生物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C.所有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30.科学研究证实氟虫腈是一种对生物有害和对生态环境不友好的一种化学杀虫剂。如图表示施用氟虫腈以后,某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类个体被淘汰说明氟虫腈诱发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B.②③类个体的抗药性基因可能直接来源于变异或遗传
C.若连续使用氟虫腈,该昆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不会变化
D.氟虫腈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基因型
二.解答题(共4小题)
31.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①表示某植株(由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一个体细胞。则形成该植株的亲本属于   倍体生物,其体细胞中一般含有   条染色体。
(2)细胞②是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该细胞处于   分裂的   时期。
(3)细胞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   ,在产生此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个四分体。
(4)如图2的柱形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   ,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   。
32.如图1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图2为DNA分子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
(2)图1中若3是鸟嘌呤,4的中文名字应该是   .
(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则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   个,C和G共有   对.
(4)图2中的复制完成后A′链与   链相同、B′链与   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均保留了其清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这与复制过程中的   有关,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
33.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a、b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a过程所需的酶有   和   等.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④代表的氨基酸是   .
(3)如该DNA片段共含碱基100对,其中腺嘌呤40个,则第三次复制至少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4)某mRNA中含有1200个核糖核苷酸,在不考虑终止密码的情况下,则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   个.
34.选出正确选项填入横线:
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血友病的遗传方式    ;白化病的遗传方式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    ;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方式    。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遗传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23-2024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解答】解:A、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这是形成性状分离比的原因之一,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F1(YyRr),F1自交得到F2,则F2代黄色圆粒豌豆(Y_R_)占,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YYRR,即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故选:C。
3.【解答】解:A、若通过鉴别花粉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首先要制备Dd或者Aa杂合子,然后再让Dd或者Aa自交或者测交,通过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来验证,可选择亲本②和③杂交。A正确;
B、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其中花粉粒长形:圆形=1:1,B正确;
C、要培育糯性抗病(aaT_)优良品种,应选用①(AATTdd)和④(aattdd)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在F2中选择适合的表现型,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C正确;
D、若通过鉴别花粉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所选亲本杂交后要能得到基因型要同时含有AaDd的子代,所以可选择亲本①和与③或②和④杂交,D错误。
故选:D。
4.【解答】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后,DNA数目均加倍,A正确;
B、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减数第一分裂的间期会发生DNA复制,因此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完成染色体复制后会形成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A、合子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根尖细胞为体细胞,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该细胞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这说明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又已知这些染色体并列于赤道板上,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A、此时着丝点没有分裂,A错误;
B、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
D、该细胞下一个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16条,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A错误;
B、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
C、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极体发生细胞质的均等分裂,C正确;
D、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阶段,但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阶段,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BD:ABd:abD:abd=4:4:4:4,这四种配子的比例较大,并且A和B基因在一种配子中,a和b基因在一种配子中,因此可以确定A与B基因是连锁基因。
故选:A。
9.【解答】解: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两次复制,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有DNA均含3H,①错误;
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了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子代DNA均含3H,②正确;
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其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③正确;
④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④错误;
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有一半的染色体含有3H,且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⑤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
B、核酸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B错误;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正确;
D、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若DNA自我复制时以5′﹣ATGC﹣3′为模板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方向相反的原则,其新合成的互补子链为3′﹣TACG﹣5′,即5′﹣GCAT﹣3′。
故选:B。
12.【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将含轻氮(14N)DNA的细菌在含重氮(15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后,细菌DNA组成均为14N、15N的DNA即中间型DNA;再复制一次,共形成4个DNA分子,而带14N标记的DNA链只有两条,所以子代有中间型,重氮型。
故选:C。
13.【解答】解:
A、施旺和施莱登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提出了“细胞学说”。故A错误。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故C正确。
D、蔡斯和赫尔希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故D正确。
故选:A。
14.【解答】解: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双链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可以有4种,A错误;
B、DNA分子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每条链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错误;
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C正确;
D、双链DNA分子中,A=T、G=C,A+T不一定等于G+C,D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A、新的子链由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核苷酸的聚合过程需要DNA聚合酶,A错误;
B、构成DNA子链的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时,ATP提供能量,DNA聚合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DNA复制过程中若出现错误,生物出现的新性状由环境进行选择,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A、该肽链中的脯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CCC,那只能与反密码子为GGG的转运RNA配对,所以也就只能有一种转运RNA转运,A错误;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UA、GGG、,B正确;
C、这条多肽链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4个肽键(﹣CO﹣NH﹣),C正确;
D、如果发生基因突变,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的简并性,所以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
17.【解答】解: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UA,它所转运的是组氨酸,所以组氨酸的密码子是CA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CAU)是由GTA转录而来的。
故选:B。
18.【解答】解:A、①表示转录,模板是DNA的一条链;③表示DNA的复制,其模板是DNA的两条链,A错误;
B、①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③过程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错误;
C、②过程中遗传信息由mRNA流向蛋白质,C错误;
D、③过程表示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母链和子链反向平行盘绕成双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D。
19.【解答】解:A、①是转录过程,在植物细胞中能发生在叶绿体内,A正确;
B、①是转录过程,产物包括mRNA、rRNA和tRNA,B正确;
C、②是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C错误;
D、图中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DNA→RNA→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20.【解答】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物性状,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B正确;
C、基因结构改变不一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因此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C错误;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B。
21.【解答】解:A、DNA甲基化并不会影响DNA的复制,故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A正确;
B、DNA甲基化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
C、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蜂王浆可能会使蜂王细胞中DNMT3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C正确;
D、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使得基因的表达有差异,D正确。
故选:B。
22.【解答】解:A、人类遗传病会给社会、家庭造成负担,A正确;
B、人类遗传病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B正确;
C、人类遗传病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C正确;
D、人类遗传病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D错误。
故选:D。
23.【解答】解:在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的染色体片段排列顺序为,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后是,多出了基因AB,说明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选:C。
24.【解答】解: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乙→丙→丁,A错误;
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DNA数目依次为8、8、4,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8、4、2,B正确;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B或Ab或aB或ab,C错误;
D、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级卵母细胞,根据乙的染色体分离情况,丁最可能为极体,D错误。
故选:B。
25.【解答】解:A、基因重组不一定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A错误;
B、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投粉,则三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有籽西瓜,该三倍体有籽西瓜再种植才能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B错误;
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而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
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能定向改良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C。
26.【解答】解:A、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A正确;
B、苯丙酮尿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B错误;
C、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C错误;
D、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D错误。
故选:A。
27.【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致病基因均为隐性基因,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Ⅱ3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导致Ⅱ3患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Ⅱ3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Ⅲ1肯定有来自Ⅱ3的致病基因,C错误;
D、若含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Ⅱ2和Ⅱ3所生孩子也可能出现聋哑症状,D正确。
故选:C。
28.【解答】解:A、病毒在无机环境中不能生存,A错误;
B、病毒在有机质的环境中也不能生存,B错误;
C、病毒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C正确;
D、病毒生活在生物体的细胞内而非间质内,D错误。
故选:C。
29.【解答】解:A、目前地球上存在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且都遵循中心法则,故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A正确;
B、各种生物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从细胞水平证明了生物都有共同祖先,B正确;
C、所有细胞都由ATP直接供能,这是生物界的共性,故所有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能够证明生物都有共同祖先,C正确;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细胞驱动的,D错误。
故选:D。
30.【解答】解:A、变异与选择无关,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①类个体大多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氟虫腈诱发的,A错误;
B、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②③类个体的抗药性基因可能直接来源于变异或遗传,B正确;
C、若连续使用氟虫腈,由于选择作用,该昆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C错误;
D、氟虫腈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共4小题)
31.【解答】解:(1)图①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
(2)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3)图③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若该细胞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则其名称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图③含有3条染色体,说明该生物体细胞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则卵原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时,可形成3个四分体。
(4)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与DNA含量之比为1:2,因此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Ⅱ、Ⅲ;Ⅱ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②。
故答案为:
(1)二  6
(2)有丝 中
(3)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3
(4)Ⅱ、Ⅲ②
32.【解答】解:(1)图1是DNA结构,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含氮碱基,1、2、3结合起来是的结构是脱氧核苷酸.
(2)若3是鸟嘌呤,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为胞嘧啶.
(3)设A有x个,则A=T=x,C=G=100﹣x,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2x+3×(100﹣x)=260,解得x=40,所以腺嘌呤共有40个,C有60个,故C和G共有60对.
(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与B链相同,B'链和A链相同,因此该过程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均保留了其亲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这与复制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关,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苷酸
(2)胞嘧啶
(3)40 60
(4)B 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半保留复制
33.【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为DNA的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翻译过程;a为D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
(2)tRNA能转运氨基酸,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因此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翻译过程;④对应的密码子是AUG,其代表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3)如该DNA片段共含碱基100对,其中腺嘌呤4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含有胸腺嘧啶60个,再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第三次复制至少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3﹣1×60=240个.
(4)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某mRNA中含有1200个核糖核苷酸,在不考虑终止密码的情况下,则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1200÷3=400个.
故答案为:
(1)复制 转录 解旋酶 DNA聚合酶
(2)C 甲硫氨酸
(3)240
(4)400
34.【解答】解:人类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属于Y染色体遗传病。
故答案为:
D D B A C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