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2、认识本课“想、告、诉”等13个生字,写“会”字。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要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北京风光图片、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
师:黑板上的字你认识吗?谁想读?
生:“我想去看看”(评:你瞧,轻声和停顿读准了)
同学们,你想去哪里看看呢?(生答)
原来你们有这么多想去的地方呢!“想”字里就藏着你们的心愿呢。
2、出示“想”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吗?
生:上面是一个“相”下面是一个“心”
师:想是心字底,心说明和心里的计划有关,是我们心里所想。
我们还要把它的读音读准确呢,想是一个三拼音节,它还是后鼻音(点人读)
3、读课题
师:现在题目加一个“多”字,请读一读,你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生:感觉我十分想特别想非常想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那我们带着这种特别想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中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借助插图,知道了有两个小朋友。)
3、再读读文字,这两个小朋友分别要走出哪里?他们又想去哪里呢?(生答)
师:你还从“...走出天山,...走出北京”知道了第一个小朋友的家在新疆天山,他想去北京。第二个小朋友的家在北京,他想去新疆。
小结:原来,借助插图,读读文字,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找出了答案。
4、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
(二)学习生字,理解内容
1、学习第1句
(1)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个小朋友的心愿,是谁告诉他?沿着怎样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呢?(生答)
①读准和理解“告诉”
师:听你朗读,读准了平舌音,你还注意到了“告诉”读轻声。
“告”下面一个口,我们用口——说话,“诉”的偏旁是?言字旁,和说话有关。告诉的意思就是把你的想法说给他人听,那你的家人告诉过你什么呢?
(生:我的妈妈告诉我要好好学习。爷爷告诉我今天下雨要记得带伞。)
②理解“弯弯的”
师:我们看,(出示图片)在这座高高的天山上,人们开凿出来这样一条小路,这是怎样的小路呢?——(弯弯的)。
拿出词语条“弯弯的小路”,谁来再读读这个词语,你再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要读出弯弯的感觉。(生读)
评价:前面加一个弯弯的,听你们读,仿佛眼前就出现了这条弯弯的小路呢!
③读好偏正短语
师:文中还有一条路(出示图),这是怎样的公路呢?——(宽宽的公路)
拿出词语条“宽宽的公路”边做动作边读,读出宽宽的感觉。
师:看到这两个短语,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中间都有一个“的”(把“的”标红)
师:那我们想要把这样的短语读好,有诀窍呢!“的”读轻声,并且读时“连前不连后”,跟老师一起读。(请学生读)
④拓展词语
课文中也有这样的词语呢,找出来读一读。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短语,如:(火红的)太阳、(美丽的)花朵
2、学习第2句
(1)随文识字,理解内容
①学习“北京城”
师:新疆的小朋友要沿着弯弯的小路去到遥远的?——北京城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词卡,你来读,你读准了“京、城”的后鼻音。一起读。
师:在古代“京”像什么呢?——生:像一座城楼,
师引导:上面尖尖的顶是一点一横,城楼中间这扇城门就是下面的“小”字,有高高的城楼才叫大城市,北京就是一座大城市,是我们中国的首都。
京字记住了,怎么记住“城”呢?(用加一加的方法,提土旁加成功的“成”)
②理解“遥远”
师:新疆的小朋友想要去北京路途远吗?你从课文中哪个词语看出距离很远呢?
(生:遥远的北京城。)
师:遥远是什么意思呢?遥远是很远很远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看地图,新疆和北京相距3000多公里,如果是乘坐火车的话,从新疆到北京需要四十多个小时,也就大约是两天一夜的时间,你们说远不远呀?(远)
所以我们说他是(遥远的)北京城。
(出示词语条,请学生读,你拖长了读,读出遥远的感觉)
③感受“雄伟” 和“壮观”
师:那么遥远的北京城,都有什么吸引着新疆的小朋友这么想去看看呢?
你们可知道北京城里有什么?(生答)
出示图,“天安门”这里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谁来读
师:你读准了“安”的前鼻音,一起读。
“安”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宝盖头加女就是安。
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个字呢?(生:学校、家门口的对联...)
(出示图:安全告示牌,认识安)
师:古人认为
家中有女人就是安定幸福,给这座城楼取名为天安门,就是希望国家安定幸福,——读一读这个幸福的词语。
师:天安门前有个广场就叫——天安门广场,一个很大很宽的场地,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广场呢?(生答)
想一想,“广”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字很像,(生答)出示“厂”,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呢?(厂加一点变成广)
还可以用加一加、编口诀的方法记住它。
天安门广场它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物,高有34米,相当于我们10个教室这么高,广场也非常的大,可以容纳100多万人,特别宽广,特别有气势,所以说这是怎样的天安门。(雄伟的)
谁再读读这个词,(出示词语条)要读出天安门的雄伟。
(评价:听你们读完,老师好像看见这雄伟的天安门就在眼前!)
④理解“壮观”
师:在这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会升起国旗,你们看过升旗仪式吗?(生答)
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都会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更加庄严有气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全体起立)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答:人多、整齐、庄严、很激动兴奋、比学校的壮观多了......
这样的场面,我们可以说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起读
师:是呀,我们身为中国人,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我们的内心都热血澎湃,无比激动,祖国如此伟大,我们为之自豪。
⑤师:“非常”是什么意思呢?(非常就是十分、特别的意思,表示程度很深)
你能用非常来说一句话吗?(生答:我非常喜欢画画。)
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无比自豪和骄傲的心情再来朗读这句话。
(评:重读了“非常”如果声音再强一点就更好了,读出壮观的感觉。)
(2)指导朗读
读好长句子:红色的字是我们学过的生字宝宝,把它放进长长的句子中,再来读一读。
3、学习读好感叹号
①师: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还有壮观的升旗仪式,看到这些,你们想不想去北京看看 你会怎么说?
生答: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连说了两遍,我听出了迫切的感觉,你比他更想呢!
②出示两句对比,能去掉一句吗?不能
师:那他连着说了两次,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当时非常激动、急切的想要去看看。
师:后面这一句“我多想去看看”要怎么读?
我们发现第二句是!(感叹号)第二句要读的响而长,!表示情感非常强烈。他越说越激动,感情越来越强烈。
评:(感叹号)!的秘密也被你们发现了,真了不起。
③指名学生再读,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的情感读出来。
4、师生合作朗读:老师一句,你们一句。
5、创设情景,体会情感
师:这两句“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听出了新疆的小朋友美好的心愿,那遥远的北京城,可不仅仅只有这些,你瞧,在北京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他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崇山峻岭上,此刻你们想对老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在北京还有风景优美的颐和园,碧波荡漾的湖水和古老的阁楼构成了一副别样的风景图,此时你们想对老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在北京还有这么一个神圣的地方,他形如鸟巢,造型独特,如孕育生命的摇篮,此时你们想对老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当然,除了北京之外,在西藏还有巍峨雄伟的布达拉宫,在大西北有广阔无垠的青春牧场,在海南有椰林碧海,在新疆大漠收残阳,在江南明月醉荷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多么美丽,让我们不禁赞叹,让我们无比向往。
此刻你想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成长,我们为可爱的祖国骄傲。
三、书写练习
1、观察“会”字,强调写字有三看。
①先看“会”是什么结构?
②有哪些笔画是需要注意的呢?(撇、撇折从竖中线起笔,撇捺往下舒展到横中线,两横在横中线上下方。)
③笔顺:先写上面的人,再写下面的云。
2、教师范写: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边读口诀边书写。
3、学生练写
4、展示学生书写,评价修改。
四、总结
孩子们,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了遥远的北京,沿途看到了许多美景,回家之后把你的所见所闻说给爸爸妈妈听,希望以后有机会,大家可以走出家门,到祖国的各地去看看,领略更多优美的风光!
五、作业
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下节课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