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版八上期末冲刺之期末模拟(八)(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华师大版八上期末冲刺之期末模拟(八)(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09 16:0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期末冲刺之期末模拟(八)
一、选择题(每空2分,总计40分)
1. 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N,竖直向上 B.等于600N,竖直向下
C.大于600N,竖直向下 D.大于600N,竖直向上
2. (2023 余姚市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水>ρ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
A.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不相等 B.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3. 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而且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如下的两个图像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 如图是某生物小组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操作或分析,不切合实际的是( )
A.甲装置需进行暗处理后再放在光下照射
B.将乙装置中的叶片进行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C.丙装置中需向1、2内分别盛放酒精、清水
D.丙装置两保温瓶中的种子应大小相似、数量相同
5.(2023西岗区模拟)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C.锤柄向下撞击,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6. 如图是某同学做的模拟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及丙图均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B.甲图中曲线BC段与乙图都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C.甲图中曲线AB段与乙图都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D.图甲中A、B、C三个点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进出气体平衡
7. (2023 白云区二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 B.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
C.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铁块受到的重力:G甲>G乙
8. 生物体的诸多生命活动因为具有方向性而显得有条不紊,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根→茎→叶
B.胎儿排放代谢废物:母体→胎盘和脐带→胎儿
C.氧气在人体内利用:外界→肺循环→体循环→组织细胞
D.血液在肺部的流向: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
9. 上学途中,小青看到小兰走在他前面,然后开始追小兰,最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若以小青的位置为起点开始计时,则如图中s﹣t图像可以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10.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实验选小卡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卡片较轻,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C.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可以减小摩擦,提高可见度
D.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可将卡片翻转一定的角度
11.如图所示是工厂房顶安装的无动力风帽,其凸起的球状体为涡轮,在自然风的推动下,快速旋转,能有效将室内气体向外抽出的通风设施。下列与它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覆杯实验 B.吸盘挂钩
C.真空压缩袋 D.飘出的窗帘
12.(2023长葛市期末)如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概念图,图中②③处应依次填写( )
A.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 B.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C.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D.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
13.(2023定海区期中)现有石墨、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明参照二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a只含一种物质……21b含有多种物质……甲2a只含一种元素……乙2b含有多种元素……33a▲…………………丙3b白色固体…………丁
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乙表示的是石墨
C.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14.(2023诸城市期中)下列农业生产中的措施及其所蕴含生物学原理中,不相符的是( )
A.栽种植物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给农作物适时松土——为农作物的根提供充足的氧气
C.大棚种植需适时通风透气——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D.给移栽后的树苗遮荫——减弱蒸腾作用
15.(2023 潍城区二模)三个棋子a、b、c叠放在一起,用木棒将中间的棋子b打飞,对此过程中三个棋子所受摩擦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棋子a、c受到棋子b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B.棋子a、c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C.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D.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相同
16.血型鉴定的原理如表:
待测血清 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
A型血清 无凝集 有凝集 无凝集 有凝集
B型血清 有凝集 无凝集 无凝集 有凝集
在一次小范围血型鉴定活动中,检测者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对10份血液样品进行了鉴定,发现共有6份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有2份与两种标准血清有凝集反应,有1份与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那么血型为A型、B型、AB型和O型的份数依次为( )
A.3、4、2、1 B.4、3、2、1 C.3、4、1、2 D.1、2、3、4
17.(2022 蓬江区一模)小明买了一杯奶茶,发现杯子里有很多冰块漂浮在奶茶上,他想了解冰熔化后的情况。于是他在家用盐水(密度大于水)代替奶茶进行探究,将冰块放入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中,观察冰块熔化后情况(整个实验过程没有水溢出烧杯),则( )
A.液面下降,液体对杯底压强减小 B.液面不变,液体对杯底压强不变
C.液面上升,液体对杯底压强变大 D.液面上升,液体对杯底压强不变
18.如图是食物经过消化道时淀粉、脂肪、蛋白质被消化程度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最终消化产物是麦芽糖 B.结构④内消化液种类最多
C.结构③、④依次是胃和小肠 D.Z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
19.如图甲所示,将一实心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待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8N。如图乙所示,当把小球的三分之一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3N。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1.3×103kg/m3且足够多的另一液体中待其稳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  )
A.小球的体积为7.8×10﹣4m3 B.小球的密度为1.1×103kg/m3
C.小球漂浮,受到浮力为7.8 N D.小球沉底,受到浮力为7.5N
20.(2023 大庆一模)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的质量为1kg,水的深度为0.1m。实心圆柱体质量为m克(m的取值不确定),底面积为5×10﹣3m2,高度为0.12m。实心圆柱体不吸水,将圆柱体竖直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圆柱体的质量m满足的函数关系图像为(g取10N/kg)( )
A. B.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
2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的s﹣t运动图象,仔细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5分钟,甲车和乙车相距   m.在距离O点   m的时候,两车相遇。
22.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并压紧,然后将杯悬空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落下,是因为________的作用。若此时在杯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水会洒落”“水不会洒落”或“水会从小孔喷出”)。
23.人体内各系统间是密切相关、协调统一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淀粉经A系统后转变为  ,并进入C系统的过程为吸收。
(2)经B系统所排出的废物主要是    。
(3)   是D系统的主要器官。
24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不好。
(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生命活动实验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如果用手接触A图的玻璃瓶,会感到微热,说明种子释放出    。
(2)实验过程中,发现B图的玻璃罩内壁出现了大量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该生理过程主要是通过植物的    进行的。
(3)如果将B图中玻璃内的物叶片取下,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能观察到叶片变蓝,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    。
26.(2023乐清市月考)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实验。
(1)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
(2)如图1所示,图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其中起引流作用的是    (填字母)。
(2)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2中的    (填字母)。
27.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端都连接毛细胞血管的结构是   。
(2)正常人体内,与[④]内的液体相比,[⑤]内的液体成分的显著特点是   。
(3)与[①]内的液体成分相比,[③]内的液体成分除含氧量和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外,最显著的特点是   。
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28分)
28.(2023 衢州)小科发现汽车启动时,车内挂件总是向后摆动,而汽车刹车时,挂件又总是向前摆动。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用乒乓球、实心铁球(体积与乒乓球相同)、带轮子的透明有盖容器、细线、水等在水平地面上进行研究。
(1)如图甲,将一个乒乓球用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推动容器向右运动的瞬间,可观察到乒乓球向    摆动。这是因为向右推动容器时,细线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运动,由于乒乓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老师给出另一种解释:乒乓球与等体积的空气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大,惯性也大,所以乒乓球比空气更容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在容器被推动的瞬间,空气随容器一起运动,而乒乓球仍在原来位置,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2)小科将实心铁球也用等长的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继续实验。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观察到两球摆动方向相同(如图乙),但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不同,且最大角度α    β(选填“大于”或“小于”)。
(3)如图丙,将细线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铁球用另一等长细线悬挂在盖上,往容器中注满水,并盖上盖子。请你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画出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两球在容器中的大致位置,两球这样的摆动,则可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29.(2023东阳市月考)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钩码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有偏差。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他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活动,可改变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_______。
(3)小蒋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对此小蒋与同学小李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
30.(2023任城区期末)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的甜瓜种植历史悠久,富硒甜瓜更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品种。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探究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的活动。图一为甜瓜植株的叶片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二为大棚中甜瓜植株一昼夜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植物叶的生理活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甜瓜种植户为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选择把甜瓜种植大棚规划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这有利于甜瓜植株进行图一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生理活动。甜瓜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是由图一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生理活动提供的。
(2)图一中甜瓜植株制造的糖类等,通过叶脉及茎中的    (选填“筛管”或“导管”)运输到甜瓜果肉中使瓜变甜。
(3)图二中    (填字母)点之后,甜瓜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填数字)时。
(4)为探究甜瓜叶的生理作用。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若将该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这说明    ;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液体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发现   (填字母A或B)叶片变成蓝色。
四、计算题(每题6分,总计12分)
31.[2022·绍兴]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1)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对雪地的压强__ __。
(2)若滑雪板与雪地总接触面积为0.4米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千克,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g取10N/kg)
(3)图甲是他在决赛中的完美飞行轨迹,AB是飞跃跳台的上升阶段,BC是下落阶段。请在图乙中画出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v0为A点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32.如图甲,漏刻是我国古代一种用滴水来计量时间的仪器。
如图乙所示是漏刻的简单模型。图乙中容器A是底面积为250厘米2,高为70厘米的圆柱形薄壁玻璃缸,容器顶盖上有大小两个孔;B是质量为32克,边长为4厘米的立方体塑料底托;C为质量忽略不计、总长度为60厘米的轻质塑料标尺,标尺的一端与底托相连,标尺上有均匀的刻度;D为固定于容器盖口处的指示箭头。通过均匀间隙滴水,水位上升带动塑料标尺上升,达到计时的目的。
某次模拟计时实验开始时,在容器A中加入适量水,使底托B浮于水面上,标尺C呈竖直状态且指示箭头D恰好指于标尺C的顶端零刻度处。然后将自来水龙头调至均匀间隙滴水状态,开始滴水计时。问:
(1)标尺和底托共受到浮力多少牛?
(2)模拟计时实验开始时,需往容器A中加入多少毫升的水,使指示箭头D恰好指于标尺C的顶端零刻度处?
(3)若要提高该模型计时的精确度,保证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有    (可多选)。
A.选用体积更大的托底 B.选用底面积更小的薄壁玻璃缸
C.选用密度更小的液体代替水 D.选用能均匀间隙滴出更大水滴的水龙头
2024期末冲刺之期末模拟(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方向竖直向上。故选:A。
2.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所以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且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压强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即同深度,利用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D、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A、C点以下部分的液体产生的压强是水中的压强大,煤油中的压强小。又因为两只量筒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强相等,总压强减去A、C点以下部分的压强就等于A、C点以上部分产生的压强,因此可得出,A点的压强小于C点的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 【答案】B
【解析】解:A:图A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则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体的密度越大,故A说法正确;
B:图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图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表示该物质的密度,故B说法错误;
C:图B是v﹣t图像,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说法正确;
D: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s=vt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4.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甲装置是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不需要进行暗处理,错误。
B、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将乙装置中的叶片进行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正确。
C、丙装置表示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2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正确。
D、丙装置是验证种子的萌发会释放热量,为控制单一变量,两保温瓶中的种子应大小相似、数量相同,正确。
故选:A。
5.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手虽然停止拍打,但灰尘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脱落,这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行驶中如遇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如果不保持车距,会发生车祸,这是典型的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故B符合题意;
C、锤柄向下撞击,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这是典型的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跳远助跑使自己具有一定的速度利用惯性跳得更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甲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图乙气球变小,表示呼气。图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
【解答】解:A、曲线AB段及丙图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胸廓扩大,肺舒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进入肺,A正确;
B、曲线BC段与乙图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出肺,表示呼气,B正确;
C、乙图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出肺,表示呼气,C错误;
D、图甲中A、B、C三个点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进出气体平衡,D正确。
故选:C。
【点评】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答案】C
【解析】【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压力.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图甲、乙,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和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物体质量的性质,可知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关系和铁块受到的重力关系。
【解答】解:A.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由图甲得,铁块的重力为:G物=F1;
由图乙得,铁块浸没在水中时的受到的拉力为F2,铁块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处于平衡状态,故有:
G物=F2+F浮 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F1﹣F2,故A错误;
B.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小烧杯中溢出水为铁块浸入水中排开的水,铁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
所以,小烧杯中溢出水的重力:G排=F1﹣F2,故B错误;
C.甲图中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G水+G杯,乙图中,水对铁块有竖直向上的浮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铁块对水有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为:F压=F浮=F1﹣F2 溢水杯乙对桌面的压力:
F乙=G剩+G杯+F压=G水﹣G排+G杯+F压=G水﹣(F1﹣F2)+G杯+(F1﹣F2)=G水+G杯,
所以F甲=F乙,故C正确;
D.铁块浸入水中前后,铁块的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G甲=G乙,故D错误。
故选:C。
8. 【答案】C
【解析】【解答】A.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运输方向是由上而下,A不符合题意。
B.胎儿排放代谢废物:胎儿→胎盘和脐带→母体,B不符合题意。
D.氧气在人体内利用:外界→肺循环→体循环→组织细胞,C符合题意。
D.血液在肺部的流向: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答案】C。
【解析】【解答】解:以小青的位置为起点开始计时,所以小青的s﹣t图像应从坐标原点开始,小兰走在他前面,所以小兰的s﹣t图像应高于坐标原点,最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所以两图像应在图像在终点相交,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D
11.【答案】D
【解析】【分析】(1)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速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2)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解:无动力风帽,在自然风的推动下,快速旋转是利用了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速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
A、覆杯实验中纸托住了水,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盘挂钩挂物件,是大气压将其压在墙上,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真空压缩袋是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刮风时,室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室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室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体现了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活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①是叶绿体、②是线粒体、③是二氧化碳和水、④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四种固体中石灰石属于混合物,则甲表示的是石灰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石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乙表示的是石墨,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氧化铜、硫酸钡中含有多种元素,硫酸钡是白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则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化铜、硫酸钡中均含有氧元素,不能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栽种植物时,合理密植,可以让植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A正确。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农作物适时松土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适时通风,有利于增加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提高产量,C错误。
D、给移栽后的树苗遮荫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树苗的成活,D正确。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考点】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解:三个棋子a、b、c叠放在一起,用木棒将中间的棋子b打飞,
A.棋子a、c相对于b都是向右运动,故受到棋子b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左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
B、棋子a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c上表面受摩擦力方向向左,而c静止,故受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棋子a、c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因b相对于ac向左运动,故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右的,故C错误;
D.棋子b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分别等于一个和两个棋子的重力,因压力大小不等,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6.【答案】A
【解析】【分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解答】解: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6人,所以说明B型和AB型的人一共有6人。因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2人,所以说明AB型的人有2人,B型的有4人。有1人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O型血有1人,A型血有10﹣4﹣2﹣1=3人。由此得出:A型的3人,B型的4人,AB型的2人,O型的1人。
故选:A。
【点评】熟记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必须明确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并会灵活运用.
17.【答案】D
【解析】【解答】解:冰漂浮于盐水面上,F浮=G冰,ρ盐水gV排=ρ冰gV冰,V排=,
冰块熔化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m水=m冰,ρ水V水=ρ冰V冰,V水=,
因为ρ盐水>ρ水,所以液面上升了,又因为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液体总重力不变,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根据p=可知,液体对杯底压强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中,横坐标①至⑤指的是消化道的相关器官,依次是口腔、咽和食道、胃、小肠、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由图示可知: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不同的,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
【解答】解:A、X淀粉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错误。
B、结构④小肠内消化液种类最多,正确。
C、结构③、④依次是胃和小肠,正确。
D、Z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9.【答案】C
【解析】解:(1)由图甲和题意可知,小球的重力:G=7.8N,当把小球的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5.3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7.8N﹣5.3N=2.5N;
当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原来的3倍,由F浮=ρ水V排g可知,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3F浮=3×2.5N=7.5N,
则小球的体积:V=V排水′===7.5×10﹣4m3,故A错误;
(2)小球的质量为:m===0.78kg,
小球的密度为:ρ球===1.04×103kg/m3,故B错误;
(3)把该小球放入密度为l.3×103kg/m3且足够多的另一液体,因为ρ球<ρ液,所以小球在另一液体中稳定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所受的浮力:F浮″=G=7.8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0.【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未放圆柱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根据公式ρ=可得:水的体积:V===1×10﹣3m3=1000cm3
容器的底面积等于水的横截面积:S===100cm2
(1)当圆柱体密度大于等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放入水中,假设圆柱体浸没,且水的深度为h2,由体积关系得:Sh2﹣V物=1000cm3 代入数据得:100h2﹣5×10﹣3m2×0.12m=1000cm3 解得:h2=16cm
因为h2=16cm>12cm,所以假设成立。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2=ρgh=1.0×103kg/m3×10N/kg×0.16m=1600Pa
此时圆柱体质量m物≥=ρ水v物=1.0g/cm3×5×10﹣3m2×0.12m=600g
即物体质量m物≥600g,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2=1600Pa
(2)当圆柱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放入水中,圆柱体漂浮,且水的深度为h2,由体积关系得:
Sh2﹣V排=1000cm3 代入数据得:h2=①
圆柱体漂浮,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m物的质量单位是g,有V排=②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2=ρ水gh2③
由上式①②③可得:P2=(1000+m物)Pa
所以当物体质量0<m物<600g,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2=(1000+m物)Pa
故选:A。
二、填空题
21.【答案】故答案为:大于;50;100。
【解析】【分析】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小,结合图象得到两车速度关系;
由图象知运动25m时两车运动时间,从而可得甲车比乙车多用的时间
【解答】解:由图知甲从5min开始运动,乙从0min开始运动,乙10min运动了100m,甲10min﹣5min=5min运动了100m,即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短,根据v=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v乙===10m/min。
故第5分钟时,乙车移动的距离为:s乙=v乙t′=10m/min×5min=50m,甲运动的距离为0,
故第5分钟,甲车和乙车相距50m;
由图知在距离O点100m的时候,两车相遇。
故答案为:大于;50;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匀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速度大小的判断,关键是从图象中能读出有用的信息。
22.【答案】大气压 水会洒落
【解析】大气压 水会洒落
23.【答案】故答案为:(1)葡萄糖 (2)二氧化碳 (3)肾(肾脏)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
【解答】解:(1)淀粉经A消化系统后转变为葡萄糖,并进入C循环系统的过程为吸收。
(2)经B呼吸系统所排出的废物主要是二氧化碳。
(3)肾脏是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1)葡萄糖 (2)二氧化碳 (3)肾(肾脏)
【点评】熟记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1)橡皮膜边缘有气泡冒出 (2)乙地
【解析】难度 中等 考点 大气压
【答案解析】(1)橡皮膜边缘有气泡冒出 (2)乙地
25.【答案】(1)能量。(2)蒸腾;叶片。(3)淀粉
【解析】【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光合作用利用光,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1)如果用手触摸盛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热,这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因此,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要是通过植物的叶片进行的。
(3)根据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
26.【答案】(1)5g;(2)B;(3)B。
【解析】【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5g。
(2)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则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2中的B。
故答案为:(1)5g;(2)B;(3)B。
27.【答案】故答案为:(1)②(2)不含葡萄糖(3)含氮废物减少(或者尿素尿酸等减少)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一、学会识图;二、明确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
【解答】解:(1)图中①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②是从肾小球流出的血管,叫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④是包在肾小球外的囊叫肾小囊腔,流有的液体为原尿;⑤肾小管,③肾静脉。肾小球是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所以②。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在于,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3)①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肾脏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把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给了组织细胞,因此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含量会降低。而尿素等废物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素浓度降低,③肾静脉里面的液体内含氮废物减少。
故答案为:(1)②(2)不含葡萄糖(3)含氮废物减少(或者尿素尿酸等减少)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探究题
28.【答案】故答案为:(1)左;(2)小于;(3)
【解析】【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据此分析。
【解答】解:(1)图甲中,推动容器向右运动的瞬间,细线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运动,由于乒乓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于是乒乓球向左摆动;
(2)由于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因此,当容器运动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不同,实心铁球摆动的角度更大,即α小于β;
(3)由于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当容器向左运动时,容器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右运动,由于同体积的水比乒乓球的质量大、惯性大,所以在水的挤压下,乒乓球向左摆动;而同体积的水比实心铁球的质量小、惯性小,所以铁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形成向后摆的效果,故两球的摆动情况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左;(2)小于;(3)见上图。
29.【答案】(1)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然后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2)C;;(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有摩擦。
【解析】【解答】解:(1)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然后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可以采用这一简单的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2)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C;
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3)根据p=知,压强偏大,其原因可能是拉力偏大,而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大。
故答案为:(1)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然后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2)C;;(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有摩擦。
30.【答案】(1)b;c;(2)筛管;(3)B;18;(4)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
【解析】【解答】解:(1)要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应设法促进甜瓜植株的光合作用,使积累的有机物增多;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选择把甜瓜种植大棚规划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这有利于甜瓜植株进行图一中b所示的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因此,甜瓜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是由图一中c所示的呼吸作用提供的。
(2)植物体内有导管和筛管两种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图一中甜瓜植株制造的糖类等,通过叶脉及茎中的筛管运输到甜瓜果肉中使瓜变甜。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呼吸作用的产物,通过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关系。图二中B点时,二氧化碳浓度不在升高,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之后,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开始积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18点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低点,则氧气浓度最高。
(4)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调节下都能进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图三中A、B装置内的叶片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装置能见光,叶片进行光合作,产生了淀粉;B装置不见光,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因此,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A叶片变成蓝色。
故答案为:(1)b;c;(2)筛管;(3)B;18;(4)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
四、计算题
31.【答案】(1)越小 (2)(2)F=G=mg=72千克×10牛/千克=720牛 p===1800帕
(3)如答图所示。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强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解析:(1)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由p=得,当压力保持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3)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不断变小,当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只保留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下落阶段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速度不断增大。]
故答案为 (1)越小 (2)(2)F=G=mg=72千克×10牛/千克=720牛 p===1800帕
(3)如答图所示。
32.【答案】(1)0.3136N;(2)1968mL;(3)BD。
【解析】【解答】解:
(1)因为标尺和底托是处于漂浮状态的,且标尺C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所以,根据漂浮条件可得,此时标尺和底托所受的浮力:F浮=G底托=m底托g=32×10﹣3kg×9.8N/kg=0.3136N;
(2)由题知,箭头D指于标尺C的顶端零刻度处,计时实验开始时,
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底托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排===3.2×10﹣5m3=32cm3,
此时底托浸入水里的深度为:h浸====2cm,
则计时实验开始时容器里水的深度为:h=hA﹣LC﹣LB+h浸=70cm﹣60cm﹣4cm+2cm=8cm,
容器里的水的体积:V水=SAh﹣V排=250cm2×8cm﹣32cm3=1968cm3=1968mL;
(3)该模型计时是利用水面升高的高度(标尺升高的高度)来判断的,则若要提高该模型计时的精确度,
即需要在相同的时间里容器的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大,根据Δh=可知减小薄壁玻璃缸的横截面积、增大滴入容器的液体的体积即可,所以,选用底面积更小的薄壁玻璃缸和选用能均匀间隙滴出更大水滴的水龙头,都能达到提高该模型计时精确度的目的,故选BD。
答:(1)标尺和底托共受到浮力是0.3136N;
(2)模拟计时实验开始时,需往容器A中加入1968mL的水,使指示箭头D恰好指于标尺C的顶端零刻度处;
(3)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子非鱼伴你成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