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5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
(?http:?/??/?www.21cnjy.com?)主导,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理念。在立意上,注重考查考生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试题呈现形式上,体现了以图表为主的学科特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立足主干知识,兼顾考查内容的广度
试题坚持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正确导向,侧重对考
(?http:?/??/?www.21cnjy.com?)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内容均属于学科主干知识且知识点覆盖面广。选择题组考查了人口迁移、城市化、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空间结构、荒漠化、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质构造、自然带等核心知识。综合题考查了等高线图的判读、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农业区位、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区位、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等核心知识。
试题考查的内容以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地理规
(?http:?/??/?www.21cnjy.com?)律为主,如试题中人口迁移、城市化、荒漠化、地质构造、自然带等诸多地理概念,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布局影响因素等地理原理,自然带分布、昼夜长短的分布等地理规律。这些教材中的原理、规律是解答地理问题的基础,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二、注重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试题侧重对地理信息的获取,
(?http:?/??/?www.21cnjy.com?)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的运用,通过比较、判断、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的考查。考查了考生地理技能的熟练度与地理思维的敏捷性,凸显了新课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考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1.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
(?http:?/??/?www.21cnjy.com?)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对考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能力进行了考查,如第3~4题组、第7~8题组,首先引入教材中没有涉及的“钟摆交通”、“日照时数”的概念,考查立足试题信息,要求考生学习和理解新概念并迁移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分析解答问题。
2.突出了对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http:?/??/?www.21cnjy.com?),尤其是要求考生能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或发展过程。今年的试题较往年更加注重对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如选择题5~6题组,考查由于人类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绿洲边缘荒漠化问题,考生的思维过程应是:由于绿洲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从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流向绿洲区,从而使荒漠区一侧水分减少、植被减少、沙丘活化、风力侵蚀加剧,从而导致绿洲边缘荒漠化。
3.注重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
(?http:?/??/?www.21cnjy.com?)开放性强,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综合题第37题的第(3)问通过跨海大桥的选址问题考查考生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该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回答赞成或不赞成皆可,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关注社会热点,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地理试题最大的亮点是取材广泛,信息来源于
(?http:?/??/?www.21cnjy.com?)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实、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挖掘问题中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体现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考生生活的联系。如第1~2题组关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的农村空心化问题;第3~4题组关注北京市的城市空间结构所带来的“钟摆”交通问题;第5~6题组关注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活动导致绿洲边缘区“生态裂谷”的出现;第7~8题组涉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照时数、昼长等问题;选做题第44题关注我国冬夏季旅游人数差异问题;选做题第46题以利用废弃的锯泥生产加气砖为背景,关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图表形式,考查考生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的能力
2015年试题共有图表14
(?http:?/??/?www.21cnjy.com?)幅,其中包括第3~4题组的北京市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第5~6题组的绿洲专题图、第7~8题组的日照时数柱状图、第9~10题组的自然带分布图、第11~12题组的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和地质构造剖面专题图;综合题第36题的区域等高线图和气候资料的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综合题第37题的区域图;选做题第44题的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选做题第46题的工业流程图。以图表为载体,通过典型的、多样的图表和文字材料,突出了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的考查,同时为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尤其是第9~10题组,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打破了以往垂直带谱的呈现方式,呈现出不同地点垂直自然带类型组合的不同和相同自然带随海拔的分布特征差异,其呈现方式新颖,考查考生图形变换的思维深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创设新情境,综合题的区域性特征突出
综合题将区域地理的内容作
(?http:?/??/?www.21cnjy.com?)为分析地理问题的背景素材出现,基础化、图像化特色鲜明,设问角度新颖、巧妙、灵活。如综合题第36题,以美国海岸红杉为载体,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从不同的视角设置问题,首先考查了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域的地形特征,然后考查了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温和、湿润、多雾的气候的形成条件,让考生对海岸红杉生长的自然条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而分析我国在杭州引种海岸红杉与原产地相比的有利和不利的气候条件,最后探究海岸红杉大规模引种后的开发利用方向,让考生进一步了解海岸红杉在我国规模种植的社会、经济、生态的意义。设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体现了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以及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地理学科多层次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六、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运用多学科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第45题通过分析我国古代发生的地震关注
(?http:?/??/?www.21cnjy.com?)近期比较活跃的地震问题。以《明史·五行志》中对1556年发生的华县地震的记载为材料,要求考生分析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考生需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的地震灾害相关知识进行作答,解题过程涉及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能力素养;选择题第8题,要求考生计算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考生需要从柱状图中读取3月份的日照时数,同时估算3月份理论上的最大日照时数进而根据题干提供的概念计算日照百分率,解题过程不仅考查了主干知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使用了运算的基本技能;综合题第36题以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为背景,材料介绍了海岸红杉的相关资料,解答第(3)问和第(4)问时都涉及了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http:?/??/?www.21cnjy.com?)。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1教育网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1cnjy.com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http:?/??/?www.21cnjy.com?)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http:?/??/?www.21cnjy.com?)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http:?/??/?www.21cnjy.com?)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
3、A
4、D
(?http:?/??/?www.21cnjy.com?)4、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考点:“钟摆”交通现象的成因,城市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
(?http:?/??/?www.21cnjy.com?)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http:?/??/?www.21cnjy.com?)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5、C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
(?http:?/??/?www.21cnjy.com?)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2·1·c·n·j·y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
(?http:?/??/?www.21cnjy.com?)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考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cnjy
com
(?http:?/??/?www.21cnjy.com?)
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8、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
B、62﹪
C、70﹪
D、78﹪
【答案】
7、A
8、B
【解析】
试题分析:
7、同一地区影响日照时数差异的
(?http:?/??/?www.21cnjy.com?)主要因素是天气。7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图门江是雨季,天空云量较多,日照时数少,A对。海拔、下垫面、正午太阳高度有影响,但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B、C、D错。
(?http:?/??/?www.21cnjy.com?)考点: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计算。
图4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http:?/??/?www.21cnjy.com?)
9、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答案】
9、C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
(?http:?/??/?www.21cnjy.com?),该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可能在每三阶梯,A、B错。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000千米,D错。www.21-cn-jy.com
10、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
(?http:?/??/?www.21cnjy.com?)。光照、热量少,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出处:21教育名师】
考点: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
及主要原因。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
(?http:?/??/?www.21cnjy.com?)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1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1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11、D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http:?/??/?www.21cnjy.com?)12、根据表格中信息,CDS岩层年龄由新-老,根据各点的经度判断,由S两点向两侧依次出现D、C岩层的点,所以该地质构造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C对。
考点:地质构造,岩层新老关系。
第Ⅱ卷(必做42分+选做10分,共52分)
【必做部分】
36、(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
(?http:?/??/?www.21cnjy.com?)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7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8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梳头图。
(?http:?/??/?www.21cnjy.com?)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8分)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8分)
【答案】
(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3)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
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4)提供工业原料;发展旅游;开发科学研究;改善环境。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读图,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2)读图7,根据图中分布状况,原生海
(?http:?/??/?www.21cnjy.com?)岸红杉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3)读图8分析,根据图中气温、降水资料
(?http:?/??/?www.21cnjy.com?),杭州夏季降水较多,有利于海岸红杉的生长。阿克塔气温变化小,气候温和。杭州是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不太适合海岸红杉生长。
(4)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可以提供工业原料。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适宜发展旅游业。可以用来开发科学研究。可以改善环境。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生物生长的条件,引种我国的开发利用方向。
3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
(?http:?/??/?www.21cnjy.com?)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9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21·世纪
教育网
(?http:?/??/?www.21cnjy.com?)
(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8分)
(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4分)
【答案】
(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
(?http:?/??/?www.21cnjy.com?)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
或答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1-c-n-j-y
【解析】
(?http:?/??/?www.21cnjy.com?)
【选做部分】
44.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图13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http:?/??/?www.21cnjy.com?)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6分)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
(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
(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来源:21cnj
y.co
m】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景区的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吸引游客到来。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所以游客数量多。www-2-1-cnjy-com
(2)在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而在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
考点:旅游活动的季节特征及原因,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45.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
(?http:?/??/?www.21cnjy.com?)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或一日数震,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版权所有:21教育】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判断,该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
(?http:?/??/?www.21cnjy.com?)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如水灾严重。所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考点: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危害严重的原因。
46.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
(?http:?/??/?www.21cnjy.com?)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14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http:?/??/?www.21cnjy.com?)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10分)
【答案】
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21
cnjy
com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
(?http:?/??/?www.21cnjy.com?)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节省能源。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考点:区域资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