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其评析(含评析,word版试卷,后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其评析(含评析,word版试卷,后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9 13: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1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将能力测试和
(?http:?/??/?www.21cnjy.com?)学科特点相结合,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核心,在历史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思路、考查的途径与方法、能力目标的层次构建、答案制定与评价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考查目标明确,学科特色鲜明。
一、基于时空意识——试题设计和考查的基本路径
时间和空间是在历史进程中对历史事物进行定位
(?http:?/??/?www.21cnjy.com?)的两大维度,它们都表述了一种“序”的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考生具有时空意识,是正确认知和解读历史现象,建立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第16题勾勒出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发
(?http:?/??/?www.21cnjy.com?)展脉络,对要求考生作答的问题则以“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和“洋务学堂”这一社会空间概念加以定位,明确考生的思维方向。第19题中“1949-1978年”是一种时序的表达,“国内史学界”则是提示考生将问题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社会空间中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第40题材料一中人们对英国
(?http:?/??/?www.21cnjy.com?)优越地位的不同认识,体现了时序的变迁;第(2)题答案中“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侧重时间维度的观察,世界“政治革命的一部分”则是以时序为基础,侧重于从空间维度上对英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进行审视;考生要作答第(3)题,首先必须将问题放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这一时序概念中,然后从空间上去探求西方和亚非拉地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试题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进行情境和问题设
(?http:?/??/?www.21cnjy.com?)置,有效建立起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考生需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解读。
二、基于历史思维——学科能力考查的视角和方法
历史思维既是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也
(?http:?/??/?www.21cnjy.com?)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方法,其本质是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具体地再现逝去的历史,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要求。2015年试题将历史学科特点和高考能力考查目标紧密结合,从三个方面实现了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2·1·c·n·j·y
1.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概括思维,它
(?http:?/??/?www.21cnjy.com?)要以史料证据与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历史事件提出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解释说明,建立事实发展的因果意义。
以选择题为例,第16题涉及的史实包括了近代西
(?http:?/??/?www.21cnjy.com?)学东渐历程的各个阶段,第17题考查了1871-1921年5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趋势等,这些题目展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考生需要以时间为轴,考察史实之间纵向的因果联系。第19题以建国初期的史学研究状况设置情境,第21题美苏在1929-1938年间经济发展的对比等,是从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角度对史实进行综合,侧重于让考生从横向上把握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第38、39、40题等将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块的内容进行了大跨度的整合,力图让考生在所学的史实与史实之间、史实与史料之间、史料与问题之间建立逻辑关系,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试题通过对各类历史信息的综合,构建了多角度、多层次、结构相对复杂的历史情境,进而考查了考生对历史事物进行综合理解、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强调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运用——考查考生基本的历史研究能力
批判性历史思维是一种创新思
(?http:?/??/?www.21cnjy.com?)维,是一种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视野和工具。第38题、第39题和第40题重视史料的运用,从不同的侧面关注了考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强调对考生批判性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要求考生重视史料,具
(?http:?/??/?www.21cnjy.com?)有证据意识。史料是构建历史事实的材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没有它历史认识就是无本之木。第38题第(1)题要求考生能正确利用史料,在史料和史实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第(2)题“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则要求考生具有证据意识,学会鉴别和选择史料。
——要求考生关注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现场
(?http:?/??/?www.21cnjy.com?)。历史是一种过往的客观存在,我们无从直接观察、感受和体验,只能从史料出发,从历史细节中理解历史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探究历史的真相。例如,第39题选择了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幅现场照片、事件当事人和见证人的回忆作为材料,力求帮助考生走近历史现场,关注历史细节,从细节中审视和反思历史过程。
——要求考生具有多重视角,强调求异思维
(?http:?/??/?www.21cnjy.com?)。创造性是批判性历史思维的特征之一,它要求考生不囿于定论,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和反思历史。第38题第(2)题就是要求考生能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究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第40题材料二中两部著作的摘目则反映了历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视野、观念和方法。21
cnjy
com
3.强调对历史信息的整合与重组——考查考生的历史阐释与表述能力
历史阐释和历史表述是考生根据考试要
(?http:?/??/?www.21cnjy.com?)求对自己所具备的历史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的过程。它不是对既有观点的背诵,也不是对史实的简单堆砌,而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重新构建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考生所具备的历史知识、历史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方法、历史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中展示。
例如,作答第39题时,考生需要提取、调动
(?http:?/??/?www.21cnjy.com?)和整合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材料所提供的新信息,二是以往所学和试题问题相关的时代背景信息。考生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性的重组,才能在情境、问题和史实之间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关系,从而产生全面、正确的历史认识,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进行历史表述时,要做到史论结合,不能空发议论,也不应简单的罗列史实;要运用恰当的历史思维,立论正确,观点鲜明,逻辑条理;要采用正确的历史方法,使表述符合题目要求,语言通顺,表述完整、准确。
三、基于历史态度——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能是一种形
(?http:?/??/?www.21cnjy.com?)式化、表面化的思想教育。试题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与对考生认知领域、技能领域的考查目标结合起来,即观察考生能否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的历史态度来认知历史知识、评价历史现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21
cnjy
com
——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让考生通过试题了
(?http:?/??/?www.21cnjy.com?)解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深刻体会一定的观念、价值观、行为和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例如,第39题让考生深刻体会到了改革的艰巨性和改革者“敢为天下先”的智慧与勇气,极具现实意义。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第49题让考生了解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反思战争,珍爱和平。面对当前一些国家右翼势力的抬头,这一选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发挥了历史鉴古知今的学科功能。
——与历史认识相结合,考查考生
(?http:?/??/?www.21cnjy.com?)运用内化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客观地对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和阐释的能力,进而独立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例如,第40题第(3)题要求考生能从全球史的视角探讨东西方的关系,使考生认识到西方
“优势地位”的确立,除其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外,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国家掠夺基础上的。世界近代史是一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整体史,而非是一部以西欧为中心的欧洲史。
四、基于历史认识——试题答案制定与评价策略
考生对试题的作答即是一种历史认识。历史
(?http:?/??/?www.21cnjy.com?)认识的主观性体现在试卷上就是考生答案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更多表现为一种层次水平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是非之分。因此,试题尽量避免以一个固定的、封闭的标准对考生进行评判。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评价既关注考生所得的结论,也关注考生答题的思维过程。试题注意了问题设计和参考答案的开放性和层次性,以评价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强调对考生个性的关注。例如,第39题借鉴了PTA评分法(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对考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
(?http:?/??/?www.21cnjy.com?)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http:?/??/?www.21cnjy.com?)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一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
(?http:?/??/?www.21cnjy.com?)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日本
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
(?http:?/??/?www.21cnjy.com?)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
(?http:?/??/?www.21cnjy.com?)响。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
B
C
D
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
(?http:?/??/?www.21cnjy.com?)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http:?/??/?www.21cnjy.com?)(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39.(14分)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图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14分)
40.(16分)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
(?http:?/??/?www.21cnjy.com?)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界欧洲主要国家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也纳会议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
科学革命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菱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4分)
(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6分)21·世纪
教育网
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
(?http:?/??/?www.21cnjy.com?)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出处:21教育名师】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
48.(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以下为1912年5月孙中山与香港《士茂西报》记者的一段谈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10分)
49.(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
(?http:?/??/?www.21cnjy.com?)贵财富。图15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16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据图15和图16,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10分)
历史部分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B
A
D
C
C
D
A
B
C
38.(16分)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21教育网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
(?http:?/??/?www.21cnjy.com?)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1cnjy.com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21·cn·jy·com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9.(14分)
提取历史信息
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
(?http:?/??/?www.21cnjy.com?)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www-2-1-cnjy-com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
进行历史解释
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
(?http:?/??/?www.21cnjy.com?)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
(?http:?/??/?www.21cnjy.com?)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
历史表述
层次一: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层次二:基本符合逻辑,条理较清晰,语言较流畅。
层次三:缺乏逻辑,条理不清,辞不达意。
40.(16分)
(1)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
(2)前者强调英国革命的开创性,把它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后者也承认英国革命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
(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
(?http:?/??/?www.21cnjy.com?)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西方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都领先于世界),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的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www.21-cn-jy.com
47.(10分)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
(?http:?/??/?www.21cnjy.com?)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2-1-c-n-j-y
48.(10分)
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
(?http:?/??/?www.21cnjy.com?)民族的利益。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来源:21cnj
y.co
m】
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版权所有:21教育】
49.(10分)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
(?http:?/??/?www.21cnjy.com?)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表2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722

287

614

96
图11
“写好了,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
陌生人都不敢见呢。”
——肖开文(新牌子书写者,时任向阳公社文化站站长)
“这(幅照片)是后来补拍的。因为摘牌很低调,当时广汉县委定了三条纪律: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
——陈武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研究员,1980年前后曾长驻广汉作农村改革调查与研究)
注:以上文字材料摘编自《四川日报》(2009年8月13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