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小学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抽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水分、阳光和空气等
B.阳光和空气
C.水分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以及适宜的温度,另外土壤,虫害,肥料也影响植物的生长。
2.植物是由( )把水分输送到各个部位的。
A.叶 B.根 C.茎
【答案】C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把下列物体放入清水中会下沉的是( )。
A.气球 B.泡沫 C.鸡蛋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气球、泡沫在水中会上浮,鸡蛋在水中会下沉。
4.有些人在游泳时会带一块浮板,目的是( )。
A.好看 B.保证自身安全 C.装饰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人在游泳的时候,带一块浮板的目的保障自身安全,在危急时刻利用浮板的浮力脱险。
5.潜艇在军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 )的主要舰种之一。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潜艇的认识,潜艇在军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
6.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没有发生物质变化的是( )。
A.蚊香燃烧 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蚊香燃烧、食物腐烂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没有发生物质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白醋和煮沸的牛奶混合后生成的沉淀物具有( )。
A.制冷性 B.可塑性 C.腐蚀性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通过牛奶变塑料的实验,热牛奶与白醋混合后产生了许多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具有可塑性。
8.(2020五上·新会月考)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 )。
A.水运动 B.水循环 C.水流动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水循环。
9.三角洲的形成与( )关系密切。
A.流水 B.降水 C.地下水
【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成因是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水顶托,形成三角洲;地貌特征是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10.用米汤在信纸上写字,当米汤晾干后,字迹消失,然后在信纸上滴上( ),会出现蓝色的字迹。
A.酒精 B.碘液 C.白醋
【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 米汤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米汤干后,字迹消失,我们可以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在白纸上滴碘液,让字迹显现。
二、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
11.不同环境下,植物的根的分布情况不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根与生长环境的关系,不同的环境中,植物的根为了吸水水分、养料和固定植物,其分布的情况也不同。比如水分充足的地方根分布较浅交广,水分缺乏的地区植物的根扎的比较深。
12.将植物插入染色的液体中一段时间后,植物的叶子一定毫无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把一段带叶的茎的下端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这时候叶片也映红了。这时切开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中的导管。这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同时也说明茎中的导管和叶中的导管是上下相通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13.土壤中有可溶于水的物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中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如无机盐等。题目说法正确。
14.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通过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可知,液体性质的改变能影响物体的沉浮。
15.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的燃烧不需要氧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炭黑、二氧化碳等新物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支持。
16.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能侵蚀地表,还能搬运泥土和沙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的力量很大,可以侵蚀地表,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能够搬运泥土和砂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7.纸在燃烧的过程中变成了灰烬,生成了新的物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纸烧成灰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8.空气湿度不会影响人体的舒适程度。(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于湿的程度。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会影响人体的舒适程度。
19.水蒸气在冷的环境中会变成小水珠或小冰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液滴,水蒸气有时遇冷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挂在树枝上。
20.雨水的流动是受地面颗粒间的空隙影响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大,水容易渗入地下,不易流动;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小,水不容易下渗,易流动。故水的流动受地面颗拉间的空院影响。
三、填空题。
21.植物的 在土壤里分布越广,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就越强。
【答案】根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 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分布越广,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就越强。
22.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会通过 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
【答案】蒸腾作用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23.空气湿度常用 来表示。
【答案】相对湿度
【知识点】水的蒸发;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稀有气体组成。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干湿的程度。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2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组成它的 有关。
【答案】材料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材料的密度越小越容易浮。
25.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了 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叫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图形题。
26.将下列植物与其叶片排列规则用直线连接起来
【答案】(从左到右)轮生排列;对生排列;互生排列;互生排列
【知识点】叶的特征;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对生、互生、轮生主要指叶片在枝条上生长的位置。例如:在同一枝条上,一左一右生长的叶片叫对生。一左一右交错生长的叶片叫互生,在同一位置上转圈生长3——9片叶叫轮生。
根据对叶片在枝条上的位置,有的植物在茅的每个节上着生一片叶,叶子之间为互生排列,有的植物在茅的每个节上相对地着生两片叶,叶子之间为对生排列;有的植物在茎的每个节上着生三片或以上的叶才,叶子间为轮生排列。
夹竹桃叶片为轮生排列;薄荷叶片为对生;杜鹃为互生排列;华灰莉属于互生排列。
五、探究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7.如图是科学小组探究铁生锈与水和空气的关系的实验设计。认真观察1号、2号、3号实验装置中铁钉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的铁钉所在的实验装置是( )。
A.1号 B.2号 C.3号
(2)只与水接触的铁钉所在的实验装置是( )。
A.1号 B.2号 C.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锈蚀最严重的铁钉所在的实验装置是( )。
A.1号 B.2号 C.3号
(4)实验证明,铁生锈( )。
A.与水和空气都有关 B.只与水有关 C.只与空气有关
(5)通过上面的探究,推测下列方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 )。
A.完全浸入食用油中
B.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
C.粉刷油漆
【答案】(1)C
(2)B
(3)C
(4)A
(5)B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1)根据题干可知,3号的铁钉,能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
(2)2号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
(3)由于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根据上题可知,3号试管中的铁钉锈比较严重,而2号和1号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
(4)通过此实验可知,铁锈是在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5)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保持干燥、表面涂油漆、制成不锈钢合金
1 / 1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小学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抽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水分、阳光和空气等
B.阳光和空气
C.水分
2.植物是由( )把水分输送到各个部位的。
A.叶 B.根 C.茎
3.把下列物体放入清水中会下沉的是( )。
A.气球 B.泡沫 C.鸡蛋
4.有些人在游泳时会带一块浮板,目的是( )。
A.好看 B.保证自身安全 C.装饰
5.潜艇在军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 )的主要舰种之一。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6.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没有发生物质变化的是( )。
A.蚊香燃烧 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7.白醋和煮沸的牛奶混合后生成的沉淀物具有( )。
A.制冷性 B.可塑性 C.腐蚀性
8.(2020五上·新会月考)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 )。
A.水运动 B.水循环 C.水流动
9.三角洲的形成与( )关系密切。
A.流水 B.降水 C.地下水
10.用米汤在信纸上写字,当米汤晾干后,字迹消失,然后在信纸上滴上( ),会出现蓝色的字迹。
A.酒精 B.碘液 C.白醋
二、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
11.不同环境下,植物的根的分布情况不同。( )
12.将植物插入染色的液体中一段时间后,植物的叶子一定毫无变化。( )
13.土壤中有可溶于水的物质。( )
14.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
15.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的燃烧不需要氧气。( )
16.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能侵蚀地表,还能搬运泥土和沙石。( )
17.纸在燃烧的过程中变成了灰烬,生成了新的物质。( )
18.空气湿度不会影响人体的舒适程度。( )
19.水蒸气在冷的环境中会变成小水珠或小冰晶。( )
20.雨水的流动是受地面颗粒间的空隙影响的。( )
三、填空题。
21.植物的 在土壤里分布越广,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就越强。
22.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会通过 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
23.空气湿度常用 来表示。
2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组成它的 有关。
25.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了 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图形题。
26.将下列植物与其叶片排列规则用直线连接起来
五、探究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7.如图是科学小组探究铁生锈与水和空气的关系的实验设计。认真观察1号、2号、3号实验装置中铁钉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的铁钉所在的实验装置是( )。
A.1号 B.2号 C.3号
(2)只与水接触的铁钉所在的实验装置是( )。
A.1号 B.2号 C.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锈蚀最严重的铁钉所在的实验装置是( )。
A.1号 B.2号 C.3号
(4)实验证明,铁生锈( )。
A.与水和空气都有关 B.只与水有关 C.只与空气有关
(5)通过上面的探究,推测下列方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 )。
A.完全浸入食用油中
B.放在潮湿的地下室中
C.粉刷油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以及适宜的温度,另外土壤,虫害,肥料也影响植物的生长。
2.【答案】C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气球、泡沫在水中会上浮,鸡蛋在水中会下沉。
4.【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人在游泳的时候,带一块浮板的目的保障自身安全,在危急时刻利用浮板的浮力脱险。
5.【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潜艇的认识,潜艇在军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
6.【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蚊香燃烧、食物腐烂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没有发生物质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通过牛奶变塑料的实验,热牛奶与白醋混合后产生了许多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具有可塑性。
8.【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水循环。
9.【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成因是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水顶托,形成三角洲;地貌特征是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10.【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 米汤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米汤干后,字迹消失,我们可以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在白纸上滴碘液,让字迹显现。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的根与生长环境的关系,不同的环境中,植物的根为了吸水水分、养料和固定植物,其分布的情况也不同。比如水分充足的地方根分布较浅交广,水分缺乏的地区植物的根扎的比较深。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把一段带叶的茎的下端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这时候叶片也映红了。这时切开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中的导管。这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同时也说明茎中的导管和叶中的导管是上下相通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中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如无机盐等。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通过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可知,液体性质的改变能影响物体的沉浮。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炭黑、二氧化碳等新物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支持。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的力量很大,可以侵蚀地表,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能够搬运泥土和砂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纸烧成灰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于湿的程度。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会影响人体的舒适程度。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液滴,水蒸气有时遇冷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挂在树枝上。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大,水容易渗入地下,不易流动;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小,水不容易下渗,易流动。故水的流动受地面颗拉间的空院影响。
21.【答案】根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 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分布越广,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就越强。
22.【答案】蒸腾作用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23.【答案】相对湿度
【知识点】水的蒸发;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稀有气体组成。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干湿的程度。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24.【答案】材料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材料的密度越小越容易浮。
25.【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叫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6.【答案】(从左到右)轮生排列;对生排列;互生排列;互生排列
【知识点】叶的特征;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对生、互生、轮生主要指叶片在枝条上生长的位置。例如:在同一枝条上,一左一右生长的叶片叫对生。一左一右交错生长的叶片叫互生,在同一位置上转圈生长3——9片叶叫轮生。
根据对叶片在枝条上的位置,有的植物在茅的每个节上着生一片叶,叶子之间为互生排列,有的植物在茅的每个节上相对地着生两片叶,叶子之间为对生排列;有的植物在茎的每个节上着生三片或以上的叶才,叶子间为轮生排列。
夹竹桃叶片为轮生排列;薄荷叶片为对生;杜鹃为互生排列;华灰莉属于互生排列。
27.【答案】(1)C
(2)B
(3)C
(4)A
(5)B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1)根据题干可知,3号的铁钉,能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
(2)2号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
(3)由于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根据上题可知,3号试管中的铁钉锈比较严重,而2号和1号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
(4)通过此实验可知,铁锈是在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5)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保持干燥、表面涂油漆、制成不锈钢合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