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联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联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9 16:31:35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2008年,德国柏林市历史上的重要机场——滕珀尔霍夫机场关闭,相关部门将机场改造成大型开敞绿地以满足周边住户的休闲需求。2019年以来,该机场开展了一个为期5年的试点项目,每年约有80只“斯库德”绵羊在春天被送到机场绿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滕珀尔霍夫机场的更新改造方案主要考虑(  )
①空间优化 ②建筑重造 ③经济效益 ④社会效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滕珀尔霍夫机场引进“斯库德”绵羊主要的生态价值是(  )
A.促进绵羊繁育 B.发展羊毛加工
C.满足休闲需求 D.维护生态平衡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下图示意2010-2020年珠三角地区四类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单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信息显示,2010-2020年珠三角地区四类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单元”中(  )
A.a集中在珠三角西部 B.b分散且面积较小
C.c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D.d集中且面积较大
4.根据图示信息,未来东莞南部地区应(  )
A.建大型工业园区 B.增加文教设施
C.鼓励青壮年迁入 D.增设康养设施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向国内市场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有色金属。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方案》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初级产品进口。下图示意国家储备的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将国家储备的有色金属投放国内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价格 B.获取利润 C.鼓励消费 D.应对急需
6.我国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初级产品进口,可以(  )
①保障我国资源安全②提升产品质量③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④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通过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年份的杭州中心八区半城市化地区进行研究,根据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将半城市化街道单元划分为四种类型: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波动型半城市化地区、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最先转变为城市化地区的类型是(  )
A.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 B.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
C.波动型半城市化地区 D.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
8.图中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核心建成区建设用地不足 B.外围农村三大产业融合
C.核心建成区的产业空心化 D.外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潼关断面位于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上游113.5千米处,为渭河下游河道和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侵蚀基准面。潼关高程是指潼关断面流量为1000m3/s的水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进行了蓄清排浑工程,对潼关高程升降产生了一定影响,1973~2000年潼关河段高程升降不断变化。渭河河道摆动不定,会造成河势多变、河床易冲易淤,对河道两岸的堤防及下游生产生活造成威胁。下图为潼关断面位置示意图及潼关高程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
9.1973年以来,潼关高程的变化特征有(  )
①潼关高程总体升高②潼关高程总体下降③汛期潼关高程升高
④汛期潼关高程下降⑤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高⑥非汛期潼关高程下降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0.下列关于渭河下游河道摆动幅度与潼关断面高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河道变浅变宽,河道摆动幅度增大
B.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河道变浅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
C.潼关高程下降,渭河河道加深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增大
D.潼关高程下降,渭河河道加深变宽,河道摆动幅度减小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白垩纪时期,噶顺戈壁仍为淡水湖泊,后因气候变化,湖泊干涸。在长期风力作用下,该地风蚀残丘广泛分布。一些大规模残丘地带,两侧崖壁分层现象明显,呈现出奇特的“千层饼”景观。下图为噶顺戈壁区域图及风蚀残丘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噶顺戈壁风力强盛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亚洲高压近,风力较强
B.山口利于西北风进入,“狭管效应”强
C.气流翻越山地后,在重力作用下风力加速
D.该地风蚀残丘广泛分布,风力作用强
12.该地残丘崖壁“千层饼”景观的形成过程中未经受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
A.沉积作用 B.地壳的水平运动
C.侵蚀作用 D.地壳的垂直运动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光学天文观测台址是稀缺资源,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专家认为,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下图示意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是指(  )
A.白天观测时间长 B.更好的观测东半球天空
C.位于高海拔地区 D.可以观测到南半球天空
14.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该地区可能对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泥石流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农村部文件显示,2003—2020年中国耕地流转率从4.75%上升到36.15%。然而,中国目前耕地流转市场尚不完善,存在较多无效流转和零租金流转,威胁着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地区村庄耕地流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调查区域 调查村庄数量(个) 耕地流转率(%) 零租金流转比例(%)
北方土石山区 80 17.05 11.06
西北黄土高原区 80 7.26 42.25
东南山地丘陵区 212 21.93 18.17
西南山区 196 14.67 23.12
15.中国耕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大,对此影响最小的原因是(  )
A.城镇化快速发展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劳动力流失 D.国家政策鼓励
16.关于中国耕地流转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资源禀赋约束越大越容易出现零租金流转
B.零租金流转比例大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态势
C.耕地流转率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态势
D.耕地流转交易成本越低越容易出现零租金流转
二、综合题:共三小题,52分。
17.(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桃树在我国各省都有广泛种植。杨店古镇位于大别山南麓,距孝感市城区25千米,距武汉市黄陂区30千米。该镇自唐朝初年开始种植水蜜桃。现有桃农300余户,种植面积10000余亩,年收获鲜桃约3000万吨,卖桃是桃农收入的主要途径,水蜜桃销往全国,其保鲜期一般为3-5天。近年来随着乡村特色农业兴起,其品种虽不断改良、优化,水蜜桃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但知名度不高,产品销路竞争越来越大,桃农种植积极性降低。每年3月底的桃花文化艺术节吸引周边大量游客来此踏春赏花,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
(1) 简述杨店镇种植水蜜桃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 杨店镇是沿S310省道公路发展起来的呈东西延展的街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每逢节假日这条过境省道便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为此镇政府先后在镇北和镇南修建了辅线干道构成绕镇环线公路。简述绕镇环线公路对该镇的影响。
(3)列举当地政府为拓展水蜜桃销路可采取的措施。
18.(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长约340千米,宽135千米,面积约37600平方千米。亚速海平均深度约8米,最深约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冬季大范围封冻。下图示意亚速海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
(1) 推测亚速海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 一艘游轮自亚速海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黑海,指出该游轮吃水深度的变化状况,并简析原因。
(3)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淡水资源,但亚速海海冰开采较少,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19.(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全球最大的“碳容器”之一。耕地占陆地面积的1/3,准确掌握耕地有机碳的分布,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盆地周边的山地耕地分布少,二者耕作土壤有机碳差异明显。为进一步提高成都平原农业生产力,该区不断推进秸秆还田工程。近年来调查发现,早地和水早轮作的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的影响较大,进而导致不同耕作土壤有机碳差异大。
(1)判读X和Y所代表的地形区,并分析X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原因。
(2)说明与旱地相比,水早轮作的耕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有些大城市因为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根据材料信息,滕珀尔霍夫机场关闭,相关部门将机场改造成大型开敞绿地,以满足周边用户的休闲需求,实现了空间优化,带来了社会效益,①④正确。滕珀尔霍夫机场的改造较少考虑建筑重造和经济效益,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D。
2.根据材料信息,该机场开展了一个为期五年的试点项目,约有80只“斯库德”绵羊在每年春天送到机场绿地,主要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使得该绿地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状态,D正确。促进绵羊繁育、发展羊毛加工是经济效益,AB错误;满足休闲需求是社会效益,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3.C
4.B
【知识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少儿和老年人口比例双提高型“演变单元”,“一老一小”赡养与抚养问题将在未来逐一凸显,应重点考虑建设全龄友好型空间;年龄结构相对稳定型“演变单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年龄结构快速变化而对设施配置和空间建设带来的困境,但应依据人口增长趋势做出空间规划应对。
3.A、图中信息显示,少儿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a),集中在珠三角东部,A错误;
B、老年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b),集中且面积较大,B错误;
C、少儿和老年人口比例双提高型“演变单元”(c)在多地均有分布,但并未集中连片,空间分布较为分散,C正确;
D、年龄结构相对稳定型“演变单元”(d),集中且面积较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4.据图可知,2010-2020年东莞南部地区属于少儿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少儿人口结构提升,应进行儿童友好型空间建设,如建儿童活动场所、增加文教设施,B正确。少儿是非劳动力,建大型工业园区对少儿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没有帮助,A错误;老年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老年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和养老设施供给面临巨大压力,未来应增设康养设施,鼓励青壮年迁入,CD错误 。
故答案为:B。
【答案】5.A
6.C
【知识点】我国能源供需特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分为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两类,是影响工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前者包括矿产、土地、水与生物资源等;后者主要有工程与水文地质、地形、气候、陆地水文、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条件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地区已有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消费因素、经济管理体制、区域政策、价格及税收制度等。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企业选择最优区位有着重要作用。3、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和与它相适应的工艺流程与方法,以及劳动者掌握生产工具的技能,三者相辅相成。
5.根据材料“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向国内市场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有色金属”分析可知,此次将国家储备的有色金属投放国内市场主要目的是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稳定价格,A正确;据图可知,获取利润和鼓励消费不是国家储备的功能,应对急需虽是国家储备的功能,但却不是这次国家储备投放的主要目的,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进口初级产品对提升产品质量、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影响,提升产品质量关键是技术投入,②③错误。进口各种资源有利保障国家资源安全,①正确;进口初级产品,可以省去初级产品加工的环节,起到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7.D
8.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郊区城市化是在来自离心、向心以及自身的各种力量作用下导致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郊区化是指城市市区在总体上集聚扩张的同时,城市的人口、工业 、商业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尽管在现象上二者有相似之处,但概念并不一致,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结果,而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层面,是城市化尚未实现的过程。 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7.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2000~2015年,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距城区近、且呈现持续减少趋势,表明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已经实现了“完全城市化”,所以最先转变为城市化地区的是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波动型半城市化地区和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转变较慢,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的乡村发展不同于“完全的城市化”,独特的产业发展和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使近郊区能够保持半城市化的发展状态,B正确;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不利于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A错误;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区域的产业空心化并不能使郊区保持半城市化状态,C错误;外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9.B
10.A
【知识点】黄河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点评】随着进入雨季降水增多,河流逐渐进入汛期,此时大坝需要开闸放水,潼关和三门峡水库之间水位差变大,河流流速加快,河水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加强,潼关高程下降;非汛期,大坝蓄水,两地水位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淤积能力增强,潼关高程上升。
9.读图可知,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降值为正值,说明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高,⑤正确,⑥错误;汛期潼关高程升降值为负值,说明汛期潼关高程下降,④正确,③错误;汛末潼关高程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①正确,②错误。①④⑤组合正确。
故答案为:B。
10.潼关高程上升,下游河道侵蚀基准面上升,冲刷侵蚀能力减弱,河道变宽变浅,河道摆动幅度增大,A正确,B错误。潼关高程下降,下游河道侵蚀基准面下降,冲刷侵蚀能力加强,河道加深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B
【知识点】风沙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风成地貌是由风力对地表的作用而形成的地貌。风力是塑造风成地貌的主要动力。
11.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新疆,离亚洲高压近,风力较强;山口利于西北风进入,“狭管效应”强;与西北部有地势差,可形成流泄风,加强风速,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风蚀残丘为风力侵蚀后形成的地貌,是结果不是风力作用强的原因。
故答案为:D。
12.白垩纪时期该地形成湖泊相沉积岩,后由于气候变干,地壳抬升,湖水外泄,岩层出露,经过长期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图中岩石未发生弯曲变形,故未经受水平运动。
故答案为:B。
【答案】13.B
14.C
【知识点】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解析】【点评】天文观测站建设的区位条件:一、自然条件:1、纬度:纬度较低,观测星空范围广;纬度高,星空起落变化小,利于观测。2、季节:冬季,昼短夜长,连续观测时间长。3、气象:降水少,多晴天,大气透明度好;风速小,湿度低。4、地形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视野开阔;地势起伏大,利于排水。二、人文条件:1、远离城市,光污染小;2、人口稀少,观测干扰较小。
13.由材料“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可知,世界著名的光学观测台主要位于西半球,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可以更好地观测东半球天空,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B正确;白天观测时间受纬度、季节和天气限制,无法确定,A错误;天文观测台的选址一般都位于高海拔地区,C错误;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北半球,不能观测到南半球天空,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结合材料和读图可知,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周边沙漠广布,吹起的沙尘暴会降低能见度,影响观测,C正确;该地区气候干旱,空气干燥云量少,正是在此建设天文观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对其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A错误;受北部山脉阻挡,该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B错误;该地区降水较少,泥石流出现频率较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5.B
16.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15.由表格可知,地形因素对耕地流转影响小,B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耕地撂荒比比皆是,这是耕地流转的重要原因,AC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可知,国家政策鼓励是耕地流转的重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A、根据所学知识,耕地净收益的变化主要受种植业成本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种植业成本快速上涨主要是由非农工资上涨导致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引起的,农户会依据家庭生计、资源禀赋重新配置劳动力与耕地资源,将部分已无利可图的地块通过耕地流转市场转出甚至无偿转给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户或者直接撂荒,A正确。
B、据图所知,西北黄土高原区零租金流转比例最高,北方土石山区最低,大致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态势,B错误;
C、图表中,东南山地丘陵区耕地流转率最高,西北黄土高原最低,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态势,C错误;
D、高交易成本可能会加剧零租金流转,D错误。
故答案为:A。
17.【答案】(1)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专家指导,技术支持;交通便利,距离主要市场(武汉)近;劳动力丰富。
(2)有利:减少节假日交通拥堵;减少过境车流与镇内交通相互干扰;方便镇南和镇北居民出行。
(3)加强保鲜技术;开展网络销售,拓展销售渠道;结合旅游业发展,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材料中该镇自唐朝初年开始种植水蜜桃,故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近年来随着乡村特色农业兴起,其品种虽不断改良、优化,水蜜桃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说明有政策支持,有专家指导,技术支持;材料中距武汉市黄陂区30千米,说明距离主要市场(武汉)近;镇上的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2)绕镇环线公路对该镇的影响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有利方面:从题目中可知:“每逢节假日这条过境省道便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故修建辅线干道构成绕镇环线公路,能减少节假日交通拥堵;减少过境车流与镇内交通相互干扰;同时能方便镇南和镇北居民出行。不利方面:除了节假日,平常新线路行车少,利用率低;同时增加道路养护成本,增加财政负担。
(3)水蜜桃保鲜期一般为3-5天,容易腐烂变质,应加强保鲜技术;产品销路竞争大,可以开展网络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该地水蜜桃知名度不高,可以结合旅游业发展,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18.【答案】(1)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判断依据:亚速海南部表层海水受盛行西风的吹拂向东北方向流动,到亚速海东北部后,受陆地阻挡向西南方向流动,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变化状况:由深变浅。原因:亚速海沿岸河流较多,淡水汇入量大,稀释作用强,海水盐度较黑海小,游轮自亚速海进入黑海吃水深度变浅。
(3)周边地区淡水资源较丰富,基本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海冰开采季节性强,开采成本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当地纬度在北纬46度附近,受西风影响,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表层海水在西风推动下先沿亚速海南岸向东北运动;到亚速海东北部后,受陆地阻挡沿北岸向西南方向流动,综上亚速海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船只吃水深度和海水密度有关,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强吃水越浅,海水密度同海水盐度正相关,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浮力越强吃水越浅,反之盐度越低,密度越小,浮力越小吃水越深。据图文材料可知亚速海区域,纬度高蒸发量小,受西风影响降水多,周边发育河流多,注入淡水多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再加上海域封闭同黑海海水交换少,综上亚速海盐度较低。当一艘游轮自亚速海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黑海时,海水盐度增大,即密度增大,浮力增强,所以吃水深度由深变浅。
(3)据图文材料可知,当地淡水资源丰富,对海冰资源开发的需求少;海冰开发成本高,会增加用水成本;当地海水冬冻夏融,不能连续提供海冰资源也就不能连续满足用水需求;海水结冰时,会将盐分析出,增加海水盐度,将海冰取走后,融化的海冰减少,海水盐度升高,会破坏海洋环境等。综上,亚速海海冰开采较少。
【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温度、降水、陆地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
19.【答案】(1)X代表成都平原;Y代表盆周山地。原因:成都平原水热条件好,农业生产力水平高,耕地土壤有机碳(作物根系和凋落物)来源多;成都平原不断推进秸秆还田工程,秸秆还田量大;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壤有机碳堆积较多。
(2)水旱轮作使耕地水分条件更好,生物量较大;水旱轮作使土壤季节性渍水,微生物活性低,有机碳分解较慢。
【知识点】认识土壤;成土因素;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分析】(1)土壤有机碳可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进行分析。四川盆地内的地形分为平原和盆地周边的山地耕地。平原相对于山地地形更平坦,土壤侵蚀速率更慢,更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土壤有机碳堆积较多。而且平原处相对气候更为适宜,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力水平高,耕作物多,耕地土壤有机碳(作物根系和凋落物)来源多;成都平原不断推进秸秆还田工程,秸秆还田量大。故X代表成都平原,Y代表山地耕地。
(2)土壤有机碳可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进行分析。水早轮作是水田和旱地轮作,而旱地相对于水田土壤水分更差,因水旱轮作使耕地水分条件更好,适宜作物生长,生物量较大,有机碳来源广;水旱轮作使土壤季节性渍水,不利于微生物生存,微生物活性低,有机碳分解较慢,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点评】土壤碳库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有机碳本身就是养分的储藏库,同时深刻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于耕地而言,土壤有机碳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同时还是影响耕地质量和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
1 / 1广东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2008年,德国柏林市历史上的重要机场——滕珀尔霍夫机场关闭,相关部门将机场改造成大型开敞绿地以满足周边住户的休闲需求。2019年以来,该机场开展了一个为期5年的试点项目,每年约有80只“斯库德”绵羊在春天被送到机场绿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滕珀尔霍夫机场的更新改造方案主要考虑(  )
①空间优化 ②建筑重造 ③经济效益 ④社会效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滕珀尔霍夫机场引进“斯库德”绵羊主要的生态价值是(  )
A.促进绵羊繁育 B.发展羊毛加工
C.满足休闲需求 D.维护生态平衡
【答案】1.D
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有些大城市因为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根据材料信息,滕珀尔霍夫机场关闭,相关部门将机场改造成大型开敞绿地,以满足周边用户的休闲需求,实现了空间优化,带来了社会效益,①④正确。滕珀尔霍夫机场的改造较少考虑建筑重造和经济效益,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D。
2.根据材料信息,该机场开展了一个为期五年的试点项目,约有80只“斯库德”绵羊在每年春天送到机场绿地,主要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使得该绿地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状态,D正确。促进绵羊繁育、发展羊毛加工是经济效益,AB错误;满足休闲需求是社会效益,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下图示意2010-2020年珠三角地区四类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单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信息显示,2010-2020年珠三角地区四类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单元”中(  )
A.a集中在珠三角西部 B.b分散且面积较小
C.c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D.d集中且面积较大
4.根据图示信息,未来东莞南部地区应(  )
A.建大型工业园区 B.增加文教设施
C.鼓励青壮年迁入 D.增设康养设施
【答案】3.C
4.B
【知识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少儿和老年人口比例双提高型“演变单元”,“一老一小”赡养与抚养问题将在未来逐一凸显,应重点考虑建设全龄友好型空间;年龄结构相对稳定型“演变单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年龄结构快速变化而对设施配置和空间建设带来的困境,但应依据人口增长趋势做出空间规划应对。
3.A、图中信息显示,少儿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a),集中在珠三角东部,A错误;
B、老年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b),集中且面积较大,B错误;
C、少儿和老年人口比例双提高型“演变单元”(c)在多地均有分布,但并未集中连片,空间分布较为分散,C正确;
D、年龄结构相对稳定型“演变单元”(d),集中且面积较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4.据图可知,2010-2020年东莞南部地区属于少儿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少儿人口结构提升,应进行儿童友好型空间建设,如建儿童活动场所、增加文教设施,B正确。少儿是非劳动力,建大型工业园区对少儿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没有帮助,A错误;老年人口比例加速提高型“演变单元”,老年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和养老设施供给面临巨大压力,未来应增设康养设施,鼓励青壮年迁入,CD错误 。
故答案为:B。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向国内市场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有色金属。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方案》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初级产品进口。下图示意国家储备的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将国家储备的有色金属投放国内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价格 B.获取利润 C.鼓励消费 D.应对急需
6.我国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初级产品进口,可以(  )
①保障我国资源安全②提升产品质量③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④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5.A
6.C
【知识点】我国能源供需特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分为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两类,是影响工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前者包括矿产、土地、水与生物资源等;后者主要有工程与水文地质、地形、气候、陆地水文、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条件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地区已有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消费因素、经济管理体制、区域政策、价格及税收制度等。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企业选择最优区位有着重要作用。3、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和与它相适应的工艺流程与方法,以及劳动者掌握生产工具的技能,三者相辅相成。
5.根据材料“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向国内市场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有色金属”分析可知,此次将国家储备的有色金属投放国内市场主要目的是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稳定价格,A正确;据图可知,获取利润和鼓励消费不是国家储备的功能,应对急需虽是国家储备的功能,但却不是这次国家储备投放的主要目的,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进口初级产品对提升产品质量、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影响,提升产品质量关键是技术投入,②③错误。进口各种资源有利保障国家资源安全,①正确;进口初级产品,可以省去初级产品加工的环节,起到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④正确。
故答案为:C。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通过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年份的杭州中心八区半城市化地区进行研究,根据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将半城市化街道单元划分为四种类型: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波动型半城市化地区、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最先转变为城市化地区的类型是(  )
A.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 B.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
C.波动型半城市化地区 D.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
8.图中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核心建成区建设用地不足 B.外围农村三大产业融合
C.核心建成区的产业空心化 D.外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答案】7.D
8.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郊区城市化是在来自离心、向心以及自身的各种力量作用下导致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郊区化是指城市市区在总体上集聚扩张的同时,城市的人口、工业 、商业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尽管在现象上二者有相似之处,但概念并不一致,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结果,而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层面,是城市化尚未实现的过程。 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7.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2000~2015年,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距城区近、且呈现持续减少趋势,表明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已经实现了“完全城市化”,所以最先转变为城市化地区的是减少型半城市化地区,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波动型半城市化地区和新增型半城市化地区转变较慢,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的乡村发展不同于“完全的城市化”,独特的产业发展和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使近郊区能够保持半城市化的发展状态,B正确;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不利于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A错误;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区域的产业空心化并不能使郊区保持半城市化状态,C错误;外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持续型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潼关断面位于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上游113.5千米处,为渭河下游河道和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侵蚀基准面。潼关高程是指潼关断面流量为1000m3/s的水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进行了蓄清排浑工程,对潼关高程升降产生了一定影响,1973~2000年潼关河段高程升降不断变化。渭河河道摆动不定,会造成河势多变、河床易冲易淤,对河道两岸的堤防及下游生产生活造成威胁。下图为潼关断面位置示意图及潼关高程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
9.1973年以来,潼关高程的变化特征有(  )
①潼关高程总体升高②潼关高程总体下降③汛期潼关高程升高
④汛期潼关高程下降⑤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高⑥非汛期潼关高程下降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0.下列关于渭河下游河道摆动幅度与潼关断面高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河道变浅变宽,河道摆动幅度增大
B.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河道变浅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
C.潼关高程下降,渭河河道加深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增大
D.潼关高程下降,渭河河道加深变宽,河道摆动幅度减小
【答案】9.B
10.A
【知识点】黄河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点评】随着进入雨季降水增多,河流逐渐进入汛期,此时大坝需要开闸放水,潼关和三门峡水库之间水位差变大,河流流速加快,河水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加强,潼关高程下降;非汛期,大坝蓄水,两地水位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淤积能力增强,潼关高程上升。
9.读图可知,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降值为正值,说明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高,⑤正确,⑥错误;汛期潼关高程升降值为负值,说明汛期潼关高程下降,④正确,③错误;汛末潼关高程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①正确,②错误。①④⑤组合正确。
故答案为:B。
10.潼关高程上升,下游河道侵蚀基准面上升,冲刷侵蚀能力减弱,河道变宽变浅,河道摆动幅度增大,A正确,B错误。潼关高程下降,下游河道侵蚀基准面下降,冲刷侵蚀能力加强,河道加深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白垩纪时期,噶顺戈壁仍为淡水湖泊,后因气候变化,湖泊干涸。在长期风力作用下,该地风蚀残丘广泛分布。一些大规模残丘地带,两侧崖壁分层现象明显,呈现出奇特的“千层饼”景观。下图为噶顺戈壁区域图及风蚀残丘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噶顺戈壁风力强盛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亚洲高压近,风力较强
B.山口利于西北风进入,“狭管效应”强
C.气流翻越山地后,在重力作用下风力加速
D.该地风蚀残丘广泛分布,风力作用强
12.该地残丘崖壁“千层饼”景观的形成过程中未经受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
A.沉积作用 B.地壳的水平运动
C.侵蚀作用 D.地壳的垂直运动
【答案】11.D
12.B
【知识点】风沙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风成地貌是由风力对地表的作用而形成的地貌。风力是塑造风成地貌的主要动力。
11.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新疆,离亚洲高压近,风力较强;山口利于西北风进入,“狭管效应”强;与西北部有地势差,可形成流泄风,加强风速,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风蚀残丘为风力侵蚀后形成的地貌,是结果不是风力作用强的原因。
故答案为:D。
12.白垩纪时期该地形成湖泊相沉积岩,后由于气候变干,地壳抬升,湖水外泄,岩层出露,经过长期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图中岩石未发生弯曲变形,故未经受水平运动。
故答案为:B。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光学天文观测台址是稀缺资源,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专家认为,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下图示意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是指(  )
A.白天观测时间长 B.更好的观测东半球天空
C.位于高海拔地区 D.可以观测到南半球天空
14.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该地区可能对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泥石流
【答案】13.B
14.C
【知识点】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解析】【点评】天文观测站建设的区位条件:一、自然条件:1、纬度:纬度较低,观测星空范围广;纬度高,星空起落变化小,利于观测。2、季节:冬季,昼短夜长,连续观测时间长。3、气象:降水少,多晴天,大气透明度好;风速小,湿度低。4、地形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视野开阔;地势起伏大,利于排水。二、人文条件:1、远离城市,光污染小;2、人口稀少,观测干扰较小。
13.由材料“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可知,世界著名的光学观测台主要位于西半球,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可以更好地观测东半球天空,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B正确;白天观测时间受纬度、季节和天气限制,无法确定,A错误;天文观测台的选址一般都位于高海拔地区,C错误;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北半球,不能观测到南半球天空,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结合材料和读图可知,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周边沙漠广布,吹起的沙尘暴会降低能见度,影响观测,C正确;该地区气候干旱,空气干燥云量少,正是在此建设天文观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对其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A错误;受北部山脉阻挡,该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B错误;该地区降水较少,泥石流出现频率较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农村部文件显示,2003—2020年中国耕地流转率从4.75%上升到36.15%。然而,中国目前耕地流转市场尚不完善,存在较多无效流转和零租金流转,威胁着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地区村庄耕地流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调查区域 调查村庄数量(个) 耕地流转率(%) 零租金流转比例(%)
北方土石山区 80 17.05 11.06
西北黄土高原区 80 7.26 42.25
东南山地丘陵区 212 21.93 18.17
西南山区 196 14.67 23.12
15.中国耕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大,对此影响最小的原因是(  )
A.城镇化快速发展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劳动力流失 D.国家政策鼓励
16.关于中国耕地流转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资源禀赋约束越大越容易出现零租金流转
B.零租金流转比例大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态势
C.耕地流转率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态势
D.耕地流转交易成本越低越容易出现零租金流转
【答案】15.B
16.A
【知识点】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解析】【点评】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15.由表格可知,地形因素对耕地流转影响小,B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耕地撂荒比比皆是,这是耕地流转的重要原因,AC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可知,国家政策鼓励是耕地流转的重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A、根据所学知识,耕地净收益的变化主要受种植业成本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种植业成本快速上涨主要是由非农工资上涨导致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引起的,农户会依据家庭生计、资源禀赋重新配置劳动力与耕地资源,将部分已无利可图的地块通过耕地流转市场转出甚至无偿转给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户或者直接撂荒,A正确。
B、据图所知,西北黄土高原区零租金流转比例最高,北方土石山区最低,大致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态势,B错误;
C、图表中,东南山地丘陵区耕地流转率最高,西北黄土高原最低,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态势,C错误;
D、高交易成本可能会加剧零租金流转,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共三小题,52分。
17.(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桃树在我国各省都有广泛种植。杨店古镇位于大别山南麓,距孝感市城区25千米,距武汉市黄陂区30千米。该镇自唐朝初年开始种植水蜜桃。现有桃农300余户,种植面积10000余亩,年收获鲜桃约3000万吨,卖桃是桃农收入的主要途径,水蜜桃销往全国,其保鲜期一般为3-5天。近年来随着乡村特色农业兴起,其品种虽不断改良、优化,水蜜桃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但知名度不高,产品销路竞争越来越大,桃农种植积极性降低。每年3月底的桃花文化艺术节吸引周边大量游客来此踏春赏花,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
(1) 简述杨店镇种植水蜜桃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 杨店镇是沿S310省道公路发展起来的呈东西延展的街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每逢节假日这条过境省道便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为此镇政府先后在镇北和镇南修建了辅线干道构成绕镇环线公路。简述绕镇环线公路对该镇的影响。
(3)列举当地政府为拓展水蜜桃销路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专家指导,技术支持;交通便利,距离主要市场(武汉)近;劳动力丰富。
(2)有利:减少节假日交通拥堵;减少过境车流与镇内交通相互干扰;方便镇南和镇北居民出行。
(3)加强保鲜技术;开展网络销售,拓展销售渠道;结合旅游业发展,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材料中该镇自唐朝初年开始种植水蜜桃,故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近年来随着乡村特色农业兴起,其品种虽不断改良、优化,水蜜桃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说明有政策支持,有专家指导,技术支持;材料中距武汉市黄陂区30千米,说明距离主要市场(武汉)近;镇上的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2)绕镇环线公路对该镇的影响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有利方面:从题目中可知:“每逢节假日这条过境省道便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故修建辅线干道构成绕镇环线公路,能减少节假日交通拥堵;减少过境车流与镇内交通相互干扰;同时能方便镇南和镇北居民出行。不利方面:除了节假日,平常新线路行车少,利用率低;同时增加道路养护成本,增加财政负担。
(3)水蜜桃保鲜期一般为3-5天,容易腐烂变质,应加强保鲜技术;产品销路竞争大,可以开展网络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该地水蜜桃知名度不高,可以结合旅游业发展,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18.(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长约340千米,宽135千米,面积约37600平方千米。亚速海平均深度约8米,最深约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冬季大范围封冻。下图示意亚速海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
(1) 推测亚速海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 一艘游轮自亚速海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黑海,指出该游轮吃水深度的变化状况,并简析原因。
(3)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淡水资源,但亚速海海冰开采较少,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判断依据:亚速海南部表层海水受盛行西风的吹拂向东北方向流动,到亚速海东北部后,受陆地阻挡向西南方向流动,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变化状况:由深变浅。原因:亚速海沿岸河流较多,淡水汇入量大,稀释作用强,海水盐度较黑海小,游轮自亚速海进入黑海吃水深度变浅。
(3)周边地区淡水资源较丰富,基本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海冰开采季节性强,开采成本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当地纬度在北纬46度附近,受西风影响,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表层海水在西风推动下先沿亚速海南岸向东北运动;到亚速海东北部后,受陆地阻挡沿北岸向西南方向流动,综上亚速海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船只吃水深度和海水密度有关,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强吃水越浅,海水密度同海水盐度正相关,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浮力越强吃水越浅,反之盐度越低,密度越小,浮力越小吃水越深。据图文材料可知亚速海区域,纬度高蒸发量小,受西风影响降水多,周边发育河流多,注入淡水多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再加上海域封闭同黑海海水交换少,综上亚速海盐度较低。当一艘游轮自亚速海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黑海时,海水盐度增大,即密度增大,浮力增强,所以吃水深度由深变浅。
(3)据图文材料可知,当地淡水资源丰富,对海冰资源开发的需求少;海冰开发成本高,会增加用水成本;当地海水冬冻夏融,不能连续提供海冰资源也就不能连续满足用水需求;海水结冰时,会将盐分析出,增加海水盐度,将海冰取走后,融化的海冰减少,海水盐度升高,会破坏海洋环境等。综上,亚速海海冰开采较少。
【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温度、降水、陆地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
19.(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全球最大的“碳容器”之一。耕地占陆地面积的1/3,准确掌握耕地有机碳的分布,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盆地周边的山地耕地分布少,二者耕作土壤有机碳差异明显。为进一步提高成都平原农业生产力,该区不断推进秸秆还田工程。近年来调查发现,早地和水早轮作的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的影响较大,进而导致不同耕作土壤有机碳差异大。
(1)判读X和Y所代表的地形区,并分析X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原因。
(2)说明与旱地相比,水早轮作的耕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原因。
【答案】(1)X代表成都平原;Y代表盆周山地。原因:成都平原水热条件好,农业生产力水平高,耕地土壤有机碳(作物根系和凋落物)来源多;成都平原不断推进秸秆还田工程,秸秆还田量大;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壤有机碳堆积较多。
(2)水旱轮作使耕地水分条件更好,生物量较大;水旱轮作使土壤季节性渍水,微生物活性低,有机碳分解较慢。
【知识点】认识土壤;成土因素;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分析】(1)土壤有机碳可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进行分析。四川盆地内的地形分为平原和盆地周边的山地耕地。平原相对于山地地形更平坦,土壤侵蚀速率更慢,更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土壤有机碳堆积较多。而且平原处相对气候更为适宜,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力水平高,耕作物多,耕地土壤有机碳(作物根系和凋落物)来源多;成都平原不断推进秸秆还田工程,秸秆还田量大。故X代表成都平原,Y代表山地耕地。
(2)土壤有机碳可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进行分析。水早轮作是水田和旱地轮作,而旱地相对于水田土壤水分更差,因水旱轮作使耕地水分条件更好,适宜作物生长,生物量较大,有机碳来源广;水旱轮作使土壤季节性渍水,不利于微生物生存,微生物活性低,有机碳分解较慢,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点评】土壤碳库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有机碳本身就是养分的储藏库,同时深刻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于耕地而言,土壤有机碳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同时还是影响耕地质量和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