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第六单元1.2从种到界—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北京市模拟)北京市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城市,仅鱼类就有78种之多,为宣传保护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同学们制作了物种信息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宽鳍鱲 中华多刺鱼 高体螃鲛 细鳞鲑
★Zaccoplatypus ★鲤形目 ★鲤科 ★鱲属 ★Pungitiussinensis ★刺鱼目 ★刺鱼科 ★多刺鱼属 ★Rhodeusocetlatus ★鲤形目 ★鲤科 ★螃鲛属 ★Brachyrmystaxienok ★鲑形目 ★鲑科 ★细鳞鱼属
A.生物的物种名由属名+种加词构成,Zacco是宽鳍鱲的属名
B.宽鳍鱲与细鳞鲑的亲缘关系更近
C.高体螃鲛与宽鳍鱲的共同特征最少
D.仅根据鱼类的形态结构就可以将鱼类分为不同的类群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物种的正式名称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即由属名+种加词构成,所以,Zacco是宽鳍鱲的属名,A说法正确。
B、宽鳍鱲与细鳞鲑同目不同科,宽鳍鱲和高体螃鲛同科不同属,亲缘关系更近一些,B说法错误。
C、高体螃鲛与宽鳍鱲同科不同属,共同特征最多,C说法错误。
D、对动物分类除了比较外部形态外,往往还需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2.(2022·揭东期末)某同学在植物园中看到四种植物,其分别是: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茄(Solanummelongana)和卷心菜(Brassicaoleracea),这四种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两种植物?( )
A.马铃薯与番茄 B.马铃薯与茄
C.番茄与茄 D.卷心菜与番茄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按照林奈的双名法命名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最后是命名者,双名法命名格式为:属名+种加词(种小名)+命名者,由题干可以看出,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和 茄(Solanummelongana )的属名相同,亲缘关系最近,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3.(2023八下·休宁期中)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并被尊称为“分类学之父”。例如林奈给向日葵的命名是Helianthus annuus L,其中annuus是向日葵的( )
A.种名 B.属名 C.科名 D.纲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林奈发明的双名制命名法,即生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所以,向日葵的命名是Helianthus annuus L,其中annuus是向日葵的种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双明名命名法,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学上的成就是发明了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
4.(2023八上·广州期末)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足印,请根据足印来判断哪种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
A.狐 B.猫 C.鹿 D.狐和猫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根据图可以看出,狗的足印有五瓣,狐的足印有五瓣,形态也和狗的足印很相似,猫的足印有五瓣,形状和狗的足印不同,鹿的足印是两瓣,瓣数不同,形状也不同,近似圆柱形,所以,可以推测,狗和狐亲缘关系最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5.(2021·丰台模拟)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牛年话牛”,同学们参观了自然博物馆的牛年特展,并且收集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带“牛”的一级保护动物制作了检索表。
中文名 门 纲 目 科 学名
野牛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Bos gaurus
野牦牛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Bos mutus
羚牛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Budorcas taxicolor
(1)这三种动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
A.具有脊柱 B.体表被毛 C.胎生哺乳 D.体温不恒定
(2)分析检索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科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 B.偶蹄目动物种类比牛科少
C.Budorcas 是羚牛的属名 D.野牛和羚牛的亲缘关系近
【答案】(1)D
(2)C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野牛、野牦牛和羚牛共同特征有:哺乳动物,身体内有脊椎,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故答案为:D。
(2)分析检索表,可知:
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A不符合题意。
B.分类等级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生物的数量越少;分类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数量就越多,B不符合题意。
C.林奈的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羚牛的学名为Budorcas taxicolor,Budorcas 是羚牛的属名,C符合题意。
D.野牛、野牦牛和羚牛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牛科,所以它们的亲缘关系一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6.(2022八上·江城期中)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已知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则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题干中说: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由题意可知:甲、丙同属,甲、乙同科,甲、丁同目,甲、戊同纲,纲、目、科、属中属最小,因此与甲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丙,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7.(2023八上·郑州期中)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是同纲不同科。所以青蒿和向日葵之间共同特征多,青蒿和棉花之间共同特征少。题干出现分级单位纲、科、属,最小单位是属。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8.(2023·延庆模拟)“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 豆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D.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最大分类单位是界,A错误;
B、水稻和小麦同纲,大豆和小麦同门,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所以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B错误;
C、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C正确;
D、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水稻,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9.(2023·聊城)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科、属、种
B.亚门是介于界与门之间的一个分类等级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此同一属的各种生物间亲缘关系最密切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题干中少了目这一等级,A错误;
B、亚门是门以下,介于门和纲之间的一个分类等级,B错误;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如界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门多,C正确;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分类的目的: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3)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10.(2023八下·惠城期中)“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小麦和大豆在分类上属于同纲不同门的植物
D.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是同一科的植物,共同特征较多,不符合题意;
C、小麦和大豆在分类上属于同门不同纲的植物,两者都属于被子植物门,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纲,大豆是双子叶植物纲,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2023八下·惠州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的豆目部分植物的分类图解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菜豆与紫檀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的亲缘关系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C.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D.合欢与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与紫檀的共同点多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由图中分类索引可以看出,菜豆和紫檀同科,菜豆与合欢为同目,且科比目小,因此菜豆和紫檀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一些,A说法正确。
B、绿豆和菜豆属于同属,因此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B说法正确。
C、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C说法正确。
D、合欢与紫檀属于同目,绿豆和紫檀属于同科,所以,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比合欢与紫檀的共同点多,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12.(2023·恩施模拟)下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图中菜豆和松树的亲缘关系最近
B.⑤代表的动物其生殖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C.②③④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松树、菜豆、扬子鳄
D.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也越多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③菜豆和②松树都属于种子植物,是上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A正确;
B、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可见,⑤代表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B正确;
C、②松树是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③菜豆是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④是卵生的爬行动物扬子鳄,C正确;
D、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3.(2023八上·新会期末)新会盛产蒲葵,素有“葵乡”的美誉。图是某校在蒲葵树上挂的植物标牌,下列有关蒲葵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牌上的外文字是拉丁文
B.其生物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后面有命名者的姓名(缩写)
C.属于被子植物,种子裸露
D.属于棕榈科植物,分类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标牌上“蒲葵”是植物的名称,标牌上的外文字是拉丁文,A正确。
B.双名制命名法,即生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B正确。
C.标牌上“蒲葵”有花,属于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C错误。
D.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蒲葵属于棕榈科植物,分类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ophy Chun et Kuang。
14.(2023八上·南充期末)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动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门、纲、科、目、属、种
C.对细菌进行分类时,“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同界生物的相似程度最大,亲缘关系最密切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说法正确。
B、动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说法错误。
C、动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所以, 对细菌进行分类时,“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说法错误。
D、界的分类单位最大,同界生物的数量最多,相似程度最小,亲缘关系最远,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5.(2023八下·涡阳期中)校园里,同学们看到“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豆目”的植物标牌,标牌中的植物学名采用双名法命名,请判断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SopHora 属名 B.SopHora 种加词
C.japonica 属名 D.japonica 命名者姓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SopHora 是属名, japonica是种加词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学名必须有两个拉丁词或者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种名的各字母均小写;两个词的所有字母都要用斜体字书写。
二、判断题
16.(2021八上·三元月考)下图为桔梗目三种植物所属分类图解。判断小题的说法是否正确。
(1)青蒿与桔梗同属于桔梗目。
(2)图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
(3)青蒿与桔梗的亲缘关系更近。
(4)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更少。
【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由图片信息可知:青蒿与桔梗同属于桔梗目。题干描述正确。
(2)由图中信息可知: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题干描述错误。
(3)青蒿和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菊科;青蒿和桔梗同属桔梗目,亲缘关系较远。题干描述错误。
(4)青蒿与向日葵同科,共同特征更多。题干描述错误。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三、综合题
17.(2023八上·河东期中)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图一中甲和乙分别表示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图二是对甲分类的图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某同学将图一中的生物分成甲和乙两类,分类的等级是 。
(2)在被子植物中,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据图二的分类图解,把图一中生物字母代号写出:⑥ ,其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 。
(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油松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上述的 共同特征多。
【答案】(1)种;界
(2)花、果实、种子
(3)B;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油松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扁形动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生物分类主要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某同学将图一中的生物分成甲(都属于动物界)和乙(都属于植物界)两类,分类的等级是界。
(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据图二的分类图解可知:⑥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没有翅,身体也不分节,图一中的B涡虫符合以上特征。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油松同门不同纲,分类单位门大于纲,所以向日葵和油松的共同特征多。
【分析】(1)图一: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C螳螂属于节肢动物、D蜂鸟属于鸟类、E肾蕨属于蕨类植物、F水绵属于藻类植物门、G向日葵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H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I油松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图二中a恒温、①青蛙、③蜂鸟、⑤螳螂、⑥涡虫。
(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3)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血吸虫;少数自由生活,如涡虫。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常见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
18.(2023八上·莱阳期末)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 。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 ;小龙想把诗句中“青砖碧瓦暗苔”描述的生物归类到B类,则它和B类中的 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
(3)C类生物中有草履虫、鲫鱼、家兔,若按生物进化的历程排序,则这些生物排序应为: 。
(4)除病毒外,将其他生物归为D类,原因是这些生物都有 结构。
(5)樱桃、葡萄和草莓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三种生物中,樱桃与葡萄同纲不同目,与草莓同科不同属,则与樱桃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是 ,在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答案】(1)都是单细胞生物
(2)绿色植物;葫芦藓
(3)草履虫、鲫鱼、家兔
(4)细胞
(5)草莓;种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单细胞生物的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因此,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2)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都属于绿色植物,它们都具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青砖碧瓦暗苔”描述的生物是苔藓,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假根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苔藓和B类中的葫芦藓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
(3)C类生物中若按生物进化的历程进行排序应为:草履虫→鲫鱼→家兔。
(4)除病毒外,将其他生物归为D类是因为它们都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5)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樱桃与葡萄同纲不同目,与草莓同科不同属,则与樱桃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是草莓,在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析】(1)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生物的分类:
19.(2022八下·歙县期中)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素有“华东植物宝库”和“天然植物园”之称;有高等植物1805种,隶属于222科827属;国家级保护动物32种。
(1)请尝试将景区内的几种动植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生物名称:A 、B 、C 、D 。
(2)资料提到的不同等级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亲缘关系越 。
(3)景区内啮齿目松鼠科常见物种有: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松鼠(Sciurus vulgaris)、北花松鼠(Tamias sibiricus)和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nsis),请据学名判断与松鼠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4)景区内啮齿目动物主要取食辽东栎和山桃的种子,种子均包有外壳。如图为该保护区啮齿目动物对辽东栎(外壳薄而脆)和山桃种子(外壳厚而坚硬)的取食、搬运和贮藏情况。
据图可知,小种子的就地取食比例均 (选填“高于”或“低于”)大种子,被搬运后取食的比例均 (选填“高于”或“低于”)大种子。研究人员推测,啮齿目动物优先选择就地取食小种子,可能与除去外壳花费的时间有关。
(5)大多数啮齿目动物具有贮食行为是长期适应食物供应变化的重要策略,同时这种行为能够帮助植物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答案】(1)红腹锦鸡;金钱豹;掌叶铁线蕨;杜松
(2)种;多;近
(3)灰松鼠
(4)高于;低于
(5)传播种子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是红腹锦鸡,生殖方式是卵生;B是金钱豹,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C是蕨类植物,掌叶铁线蕨,用孢子繁殖;D是裸子植物杜松,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2)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资料中提到的最小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3)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灰松鼠和松鼠属于同一个“属”Sciurus,亲缘关系最近。
(4)分析图发现,小种子的就地取食比例均高于大种子;被搬运后取食的比例均低于大种子。那么啮齿目动物优先选择就地取食小种子,可能与除去外壳花费的时间有关。
(5)啮齿目动物在取食、贮食的过程中,同时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0.(2021八上·中山期末)图甲是部分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示意图,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给植物珙桐制作的名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甲中序号代表的生物名称:[①] 、[④] 和[⑥] 。
(2)珙桐与图甲中 (填序号)的相似程度最高。
(3)图甲中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依据 方面的特征。此外,动物的分类还可以比较形态结构,扬子鳄与朱鹮属于脊椎动物,因为体内都有 。
(4)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生物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 (填“疏远”或“密切”);生物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填“多”或“少”)。
(5)珙桐的学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该学名的第一部分Davidia是珙桐的 名(填一个分类等级名称)。
【答案】(1)扬子鳄;银杏;水绵
(2)③
(3)生理功能;脊柱
(4)种;密切;多
(5)属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朱鹮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月季属于被子植物。所以①是扬子鳄、②是朱鹮、③是月季、④是银杏、⑤是葫芦藓、⑥是水绵。
(2)珙桐与图甲中③月季都属于被子植物,相似程度最高。
(3)变温和恒温属于生理功能方面,则图甲中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依据生理功能方面的特征。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等类群。因此扬子鳄与朱鹮属于脊椎动物,因为体内都有脊柱。
(4)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5)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因此珙桐的学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则该学名的第一部分Davidia是珙桐的属名。
【分析】(1)生物的分类:
(2)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1.(2021·通州模拟)海兔,别名海蛞蝓(/kuò yú/),属软体动物类腹足纲(Mollusca:Gastropoda)。两种海蛞蝓(Elysia marginata和Elysia atroviridis,缘边海天牛和缘深海天牛)能在自行断头(自切)后重新长出心脏及其他身体器官。
科学家猜测这可能与它们的盗食质体能力有关,这两种海蛞蝓都可以利用光合藻类生存。海蛞蝓具备盗食质体能力,可以整合所食用的藻类中的叶绿体。失去捕食能力的动物能通过整合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科学家表示这种自切可能是海蛞蝓应对寄生虫感染的一种方式。所有发生自切或自溶的个体都有寄生虫(至少在E.atroviridis中是这样的)。在E.atroviridis中,寄生虫主要占据在身体大部,终生抑制其繁殖能力。自切很可能会提高宿主的繁殖成功率。
一直以来,这些神奇的现象也给科学家们在再生医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带来启发。海蛞蝓可能是已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试验对象之一了,同时它们也具有成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潜力,对于人们了解身体重塑背后的遗传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海蛞蝓保持其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
(2)两种海蛞蝓Elysiam arginata和Elysia atroviridis的学名中相同部分表示了其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共同的 ,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
(3)海蛞蝓再生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细胞核一分为二 B.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C.细胞质分成两份 D.形成新的细胞壁
(4)自切后的海蛞蝓,消化系统尚未重建,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来自于 。
(5)据文中信息,海蛞蝓发生自切行为属于 (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答案】(1)细胞
(2)属;种
(3)D
(4)藻类光合作用
(5)先天性行为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分类的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除病毒外,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细胞。
(2)根据分析可知,生物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加词。两种海蛞蝓的学名分别为Elysiam arginata和Elysia atroviridis的,可见它们的属名是相同的,所以它们属于共同的属。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3)海蛞蝓属于动物。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随后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于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会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所以海蛞蝓再生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形成D.新的细胞壁。
(4)根据题干可知,失去捕食能力的海蛞蝓能通过整合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海蛞蝓体内的叶绿体是从所食用的藻类中的叶绿体整合来的。所以,自切后的海蛞蝓,消化系统尚未重建,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来自于体内藻类的光合作用。
(5)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蛞蝓的自切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分析】(1)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3)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22.(2023八下·揭东期中)资料分析
探秘大熊猫国家公园
2021年10月12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地跨川陕甘三省,栖息着全国总量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除了大熊猫,里面还生活看小熊猫、黑熊、雪豹、川金丝猴、朱鹮、绿尾虹雉、珙桐、红豆杉等多种野生动植物。朱鹮和绿尾虹雉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珙桐和红豆杉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万物生灵,美美与共。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着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资料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直接体现了 的多样性。分析资料中带下划线的部分,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2)下图表示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图中所示动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3)朱鹮和绿尾虹雉与大熊猫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选填: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珙桐和红豆杉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选填: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4)除本资料所涉及的珍稀动、植物以外,你知道的我国珍稀植物还有 (写出一种即可)等,珍稀动物还有 (写出一种即可)等。
【答案】(1)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
(2)种;黑熊;大熊猫与黑熊都属于熊科,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3)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种子植物门
(4)银杉(或银杏、水杉等);中华鲟(或东北虎、华南虎、雪豹、扬子鳄、白鳍豚等)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从资料中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着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说明生活在大熊猫公园的生物种类十分丰富,直接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措施,从资料中可知,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着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 人们一般依据不同生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对生物进行分类。人们所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一般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界是最高等级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图中所示动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熊。分类等级越低,彼此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因此,和图中其他动物相比,大熊猫与黑熊都属于熊科,亲缘关系最近。
(3) 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朱鹮和绿尾虹雉与大熊猫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红豆杉种子是裸露的,属于裸子植物亚门。因此,珙桐和红豆杉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子植物门。
(4)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繁多,例如银杉、银杏、水杉等。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种类繁多,例如东北虎、华南虎、藏羚羊、雪豹等。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 / 1【培优卷】第六单元1.2从种到界—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北京市模拟)北京市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城市,仅鱼类就有78种之多,为宣传保护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同学们制作了物种信息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宽鳍鱲 中华多刺鱼 高体螃鲛 细鳞鲑
★Zaccoplatypus ★鲤形目 ★鲤科 ★鱲属 ★Pungitiussinensis ★刺鱼目 ★刺鱼科 ★多刺鱼属 ★Rhodeusocetlatus ★鲤形目 ★鲤科 ★螃鲛属 ★Brachyrmystaxienok ★鲑形目 ★鲑科 ★细鳞鱼属
A.生物的物种名由属名+种加词构成,Zacco是宽鳍鱲的属名
B.宽鳍鱲与细鳞鲑的亲缘关系更近
C.高体螃鲛与宽鳍鱲的共同特征最少
D.仅根据鱼类的形态结构就可以将鱼类分为不同的类群
2.(2022·揭东期末)某同学在植物园中看到四种植物,其分别是: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茄(Solanummelongana)和卷心菜(Brassicaoleracea),这四种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两种植物?( )
A.马铃薯与番茄 B.马铃薯与茄
C.番茄与茄 D.卷心菜与番茄
3.(2023八下·休宁期中)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并被尊称为“分类学之父”。例如林奈给向日葵的命名是Helianthus annuus L,其中annuus是向日葵的( )
A.种名 B.属名 C.科名 D.纲名
4.(2023八上·广州期末)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足印,请根据足印来判断哪种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
A.狐 B.猫 C.鹿 D.狐和猫
5.(2021·丰台模拟)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牛年话牛”,同学们参观了自然博物馆的牛年特展,并且收集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带“牛”的一级保护动物制作了检索表。
中文名 门 纲 目 科 学名
野牛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Bos gaurus
野牦牛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Bos mutus
羚牛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Budorcas taxicolor
(1)这三种动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
A.具有脊柱 B.体表被毛 C.胎生哺乳 D.体温不恒定
(2)分析检索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科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 B.偶蹄目动物种类比牛科少
C.Budorcas 是羚牛的属名 D.野牛和羚牛的亲缘关系近
6.(2022八上·江城期中)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已知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则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7.(2023八上·郑州期中)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8.(2023·延庆模拟)“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 豆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D.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9.(2023·聊城)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科、属、种
B.亚门是介于界与门之间的一个分类等级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此同一属的各种生物间亲缘关系最密切
10.(2023八下·惠城期中)“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小麦和大豆在分类上属于同纲不同门的植物
D.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11.(2023八下·惠州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的豆目部分植物的分类图解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菜豆与紫檀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的亲缘关系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C.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D.合欢与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与紫檀的共同点多
12.(2023·恩施模拟)下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图中菜豆和松树的亲缘关系最近
B.⑤代表的动物其生殖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C.②③④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松树、菜豆、扬子鳄
D.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也越多
13.(2023八上·新会期末)新会盛产蒲葵,素有“葵乡”的美誉。图是某校在蒲葵树上挂的植物标牌,下列有关蒲葵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牌上的外文字是拉丁文
B.其生物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后面有命名者的姓名(缩写)
C.属于被子植物,种子裸露
D.属于棕榈科植物,分类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
14.(2023八上·南充期末)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动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门、纲、科、目、属、种
C.对细菌进行分类时,“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同界生物的相似程度最大,亲缘关系最密切
15.(2023八下·涡阳期中)校园里,同学们看到“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豆目”的植物标牌,标牌中的植物学名采用双名法命名,请判断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SopHora 属名 B.SopHora 种加词
C.japonica 属名 D.japonica 命名者姓名
二、判断题
16.(2021八上·三元月考)下图为桔梗目三种植物所属分类图解。判断小题的说法是否正确。
(1)青蒿与桔梗同属于桔梗目。
(2)图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
(3)青蒿与桔梗的亲缘关系更近。
(4)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更少。
三、综合题
17.(2023八上·河东期中)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图一中甲和乙分别表示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图二是对甲分类的图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某同学将图一中的生物分成甲和乙两类,分类的等级是 。
(2)在被子植物中,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据图二的分类图解,把图一中生物字母代号写出:⑥ ,其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 。
(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油松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上述的 共同特征多。
18.(2023八上·莱阳期末)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 。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 ;小龙想把诗句中“青砖碧瓦暗苔”描述的生物归类到B类,则它和B类中的 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
(3)C类生物中有草履虫、鲫鱼、家兔,若按生物进化的历程排序,则这些生物排序应为: 。
(4)除病毒外,将其他生物归为D类,原因是这些生物都有 结构。
(5)樱桃、葡萄和草莓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三种生物中,樱桃与葡萄同纲不同目,与草莓同科不同属,则与樱桃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是 ,在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19.(2022八下·歙县期中)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素有“华东植物宝库”和“天然植物园”之称;有高等植物1805种,隶属于222科827属;国家级保护动物32种。
(1)请尝试将景区内的几种动植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生物名称:A 、B 、C 、D 。
(2)资料提到的不同等级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亲缘关系越 。
(3)景区内啮齿目松鼠科常见物种有: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松鼠(Sciurus vulgaris)、北花松鼠(Tamias sibiricus)和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nsis),请据学名判断与松鼠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4)景区内啮齿目动物主要取食辽东栎和山桃的种子,种子均包有外壳。如图为该保护区啮齿目动物对辽东栎(外壳薄而脆)和山桃种子(外壳厚而坚硬)的取食、搬运和贮藏情况。
据图可知,小种子的就地取食比例均 (选填“高于”或“低于”)大种子,被搬运后取食的比例均 (选填“高于”或“低于”)大种子。研究人员推测,啮齿目动物优先选择就地取食小种子,可能与除去外壳花费的时间有关。
(5)大多数啮齿目动物具有贮食行为是长期适应食物供应变化的重要策略,同时这种行为能够帮助植物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20.(2021八上·中山期末)图甲是部分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示意图,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给植物珙桐制作的名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甲中序号代表的生物名称:[①] 、[④] 和[⑥] 。
(2)珙桐与图甲中 (填序号)的相似程度最高。
(3)图甲中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依据 方面的特征。此外,动物的分类还可以比较形态结构,扬子鳄与朱鹮属于脊椎动物,因为体内都有 。
(4)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生物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 (填“疏远”或“密切”);生物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填“多”或“少”)。
(5)珙桐的学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该学名的第一部分Davidia是珙桐的 名(填一个分类等级名称)。
21.(2021·通州模拟)海兔,别名海蛞蝓(/kuò yú/),属软体动物类腹足纲(Mollusca:Gastropoda)。两种海蛞蝓(Elysia marginata和Elysia atroviridis,缘边海天牛和缘深海天牛)能在自行断头(自切)后重新长出心脏及其他身体器官。
科学家猜测这可能与它们的盗食质体能力有关,这两种海蛞蝓都可以利用光合藻类生存。海蛞蝓具备盗食质体能力,可以整合所食用的藻类中的叶绿体。失去捕食能力的动物能通过整合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科学家表示这种自切可能是海蛞蝓应对寄生虫感染的一种方式。所有发生自切或自溶的个体都有寄生虫(至少在E.atroviridis中是这样的)。在E.atroviridis中,寄生虫主要占据在身体大部,终生抑制其繁殖能力。自切很可能会提高宿主的繁殖成功率。
一直以来,这些神奇的现象也给科学家们在再生医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带来启发。海蛞蝓可能是已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试验对象之一了,同时它们也具有成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潜力,对于人们了解身体重塑背后的遗传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海蛞蝓保持其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
(2)两种海蛞蝓Elysiam arginata和Elysia atroviridis的学名中相同部分表示了其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共同的 ,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
(3)海蛞蝓再生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细胞核一分为二 B.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C.细胞质分成两份 D.形成新的细胞壁
(4)自切后的海蛞蝓,消化系统尚未重建,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来自于 。
(5)据文中信息,海蛞蝓发生自切行为属于 (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2.(2023八下·揭东期中)资料分析
探秘大熊猫国家公园
2021年10月12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地跨川陕甘三省,栖息着全国总量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除了大熊猫,里面还生活看小熊猫、黑熊、雪豹、川金丝猴、朱鹮、绿尾虹雉、珙桐、红豆杉等多种野生动植物。朱鹮和绿尾虹雉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珙桐和红豆杉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万物生灵,美美与共。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着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资料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直接体现了 的多样性。分析资料中带下划线的部分,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2)下图表示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图中所示动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3)朱鹮和绿尾虹雉与大熊猫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选填: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珙桐和红豆杉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选填: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4)除本资料所涉及的珍稀动、植物以外,你知道的我国珍稀植物还有 (写出一种即可)等,珍稀动物还有 (写出一种即可)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物种的正式名称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即由属名+种加词构成,所以,Zacco是宽鳍鱲的属名,A说法正确。
B、宽鳍鱲与细鳞鲑同目不同科,宽鳍鱲和高体螃鲛同科不同属,亲缘关系更近一些,B说法错误。
C、高体螃鲛与宽鳍鱲同科不同属,共同特征最多,C说法错误。
D、对动物分类除了比较外部形态外,往往还需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按照林奈的双名法命名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最后是命名者,双名法命名格式为:属名+种加词(种小名)+命名者,由题干可以看出,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和 茄(Solanummelongana )的属名相同,亲缘关系最近,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林奈发明的双名制命名法,即生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所以,向日葵的命名是Helianthus annuus L,其中annuus是向日葵的种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双明名命名法,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学上的成就是发明了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根据图可以看出,狗的足印有五瓣,狐的足印有五瓣,形态也和狗的足印很相似,猫的足印有五瓣,形状和狗的足印不同,鹿的足印是两瓣,瓣数不同,形状也不同,近似圆柱形,所以,可以推测,狗和狐亲缘关系最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5.【答案】(1)D
(2)C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野牛、野牦牛和羚牛共同特征有:哺乳动物,身体内有脊椎,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故答案为:D。
(2)分析检索表,可知:
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A不符合题意。
B.分类等级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生物的数量越少;分类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数量就越多,B不符合题意。
C.林奈的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羚牛的学名为Budorcas taxicolor,Budorcas 是羚牛的属名,C符合题意。
D.野牛、野牦牛和羚牛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牛科,所以它们的亲缘关系一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题干中说: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由题意可知:甲、丙同属,甲、乙同科,甲、丁同目,甲、戊同纲,纲、目、科、属中属最小,因此与甲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丙,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7.【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是同纲不同科。所以青蒿和向日葵之间共同特征多,青蒿和棉花之间共同特征少。题干出现分级单位纲、科、属,最小单位是属。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最大分类单位是界,A错误;
B、水稻和小麦同纲,大豆和小麦同门,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所以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B错误;
C、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C正确;
D、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水稻,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9.【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题干中少了目这一等级,A错误;
B、亚门是门以下,介于门和纲之间的一个分类等级,B错误;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如界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门多,C正确;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分类的目的: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3)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符合题意;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是同一科的植物,共同特征较多,不符合题意;
C、小麦和大豆在分类上属于同门不同纲的植物,两者都属于被子植物门,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纲,大豆是双子叶植物纲,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由图中分类索引可以看出,菜豆和紫檀同科,菜豆与合欢为同目,且科比目小,因此菜豆和紫檀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一些,A说法正确。
B、绿豆和菜豆属于同属,因此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B说法正确。
C、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C说法正确。
D、合欢与紫檀属于同目,绿豆和紫檀属于同科,所以,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比合欢与紫檀的共同点多,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1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③菜豆和②松树都属于种子植物,是上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A正确;
B、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可见,⑤代表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B正确;
C、②松树是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③菜豆是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④是卵生的爬行动物扬子鳄,C正确;
D、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标牌上“蒲葵”是植物的名称,标牌上的外文字是拉丁文,A正确。
B.双名制命名法,即生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B正确。
C.标牌上“蒲葵”有花,属于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C错误。
D.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蒲葵属于棕榈科植物,分类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ophy Chun et Kuang。
1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A、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说法正确。
B、动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说法错误。
C、动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所以, 对细菌进行分类时,“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说法错误。
D、界的分类单位最大,同界生物的数量最多,相似程度最小,亲缘关系最远,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分类单位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SopHora 是属名, japonica是种加词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学名必须有两个拉丁词或者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种名的各字母均小写;两个词的所有字母都要用斜体字书写。
16.【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由图片信息可知:青蒿与桔梗同属于桔梗目。题干描述正确。
(2)由图中信息可知: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题干描述错误。
(3)青蒿和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菊科;青蒿和桔梗同属桔梗目,亲缘关系较远。题干描述错误。
(4)青蒿与向日葵同科,共同特征更多。题干描述错误。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17.【答案】(1)种;界
(2)花、果实、种子
(3)B;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油松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扁形动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生物分类主要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某同学将图一中的生物分成甲(都属于动物界)和乙(都属于植物界)两类,分类的等级是界。
(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据图二的分类图解可知:⑥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没有翅,身体也不分节,图一中的B涡虫符合以上特征。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油松同门不同纲,分类单位门大于纲,所以向日葵和油松的共同特征多。
【分析】(1)图一: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C螳螂属于节肢动物、D蜂鸟属于鸟类、E肾蕨属于蕨类植物、F水绵属于藻类植物门、G向日葵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H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I油松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图二中a恒温、①青蛙、③蜂鸟、⑤螳螂、⑥涡虫。
(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3)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血吸虫;少数自由生活,如涡虫。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常见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
18.【答案】(1)都是单细胞生物
(2)绿色植物;葫芦藓
(3)草履虫、鲫鱼、家兔
(4)细胞
(5)草莓;种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单细胞生物的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因此,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2)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都属于绿色植物,它们都具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青砖碧瓦暗苔”描述的生物是苔藓,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假根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苔藓和B类中的葫芦藓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
(3)C类生物中若按生物进化的历程进行排序应为:草履虫→鲫鱼→家兔。
(4)除病毒外,将其他生物归为D类是因为它们都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5)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樱桃与葡萄同纲不同目,与草莓同科不同属,则与樱桃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是草莓,在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析】(1)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生物的分类:
19.【答案】(1)红腹锦鸡;金钱豹;掌叶铁线蕨;杜松
(2)种;多;近
(3)灰松鼠
(4)高于;低于
(5)传播种子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是红腹锦鸡,生殖方式是卵生;B是金钱豹,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C是蕨类植物,掌叶铁线蕨,用孢子繁殖;D是裸子植物杜松,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2)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资料中提到的最小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3)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灰松鼠和松鼠属于同一个“属”Sciurus,亲缘关系最近。
(4)分析图发现,小种子的就地取食比例均高于大种子;被搬运后取食的比例均低于大种子。那么啮齿目动物优先选择就地取食小种子,可能与除去外壳花费的时间有关。
(5)啮齿目动物在取食、贮食的过程中,同时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0.【答案】(1)扬子鳄;银杏;水绵
(2)③
(3)生理功能;脊柱
(4)种;密切;多
(5)属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朱鹮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月季属于被子植物。所以①是扬子鳄、②是朱鹮、③是月季、④是银杏、⑤是葫芦藓、⑥是水绵。
(2)珙桐与图甲中③月季都属于被子植物,相似程度最高。
(3)变温和恒温属于生理功能方面,则图甲中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依据生理功能方面的特征。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等类群。因此扬子鳄与朱鹮属于脊椎动物,因为体内都有脊柱。
(4)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5)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因此珙桐的学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则该学名的第一部分Davidia是珙桐的属名。
【分析】(1)生物的分类:
(2)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1.【答案】(1)细胞
(2)属;种
(3)D
(4)藻类光合作用
(5)先天性行为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分类的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除病毒外,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细胞。
(2)根据分析可知,生物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加词。两种海蛞蝓的学名分别为Elysiam arginata和Elysia atroviridis的,可见它们的属名是相同的,所以它们属于共同的属。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3)海蛞蝓属于动物。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随后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于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会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所以海蛞蝓再生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形成D.新的细胞壁。
(4)根据题干可知,失去捕食能力的海蛞蝓能通过整合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海蛞蝓体内的叶绿体是从所食用的藻类中的叶绿体整合来的。所以,自切后的海蛞蝓,消化系统尚未重建,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来自于体内藻类的光合作用。
(5)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蛞蝓的自切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分析】(1)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3)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22.【答案】(1)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
(2)种;黑熊;大熊猫与黑熊都属于熊科,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3)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种子植物门
(4)银杉(或银杏、水杉等);中华鲟(或东北虎、华南虎、雪豹、扬子鳄、白鳍豚等)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从资料中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着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说明生活在大熊猫公园的生物种类十分丰富,直接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措施,从资料中可知,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着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 人们一般依据不同生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对生物进行分类。人们所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一般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界是最高等级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图中所示动物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熊。分类等级越低,彼此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因此,和图中其他动物相比,大熊猫与黑熊都属于熊科,亲缘关系最近。
(3) 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朱鹮和绿尾虹雉与大熊猫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红豆杉种子是裸露的,属于裸子植物亚门。因此,珙桐和红豆杉共同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子植物门。
(4)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繁多,例如银杉、银杏、水杉等。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种类繁多,例如东北虎、华南虎、藏羚羊、雪豹等。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