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海水的性质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海水的性质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9 19:1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海水的性质
第三章 第二节
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 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年“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关于该艇的失事原因有诸多猜测,其中之一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断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
新课导入
理解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重要的理化性质。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运用图表、案例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的理化性质
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海水蒸发支出热量
(一)海水热量的收支
一、海水的温度
水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深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保持低温
0
10
20
30
温度/℃
1
2
3
4
深度/KM
5
6
1KM
垂直分布规律:
(二)分布规律
不同纬度海区:
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水平分布规律:
图3.9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同一纬度海区:
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同一天中,午后水温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不同洋流海区:
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海洋表层温度还受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影响
60°
40°
20°

30
20
10
0
温度/℃
N
-10
60°
40°
20°
S
大洋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
为何南北半球的海洋表层温度随纬度变化的幅度不同?
思考
水平分布规律: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1.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三)海水温度与人类活动
不同纬度海区水温不同,生活的海洋生物的类型不同。
大西洋鳕鱼和蓝枪鱼分布海域示意图
1.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某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时间:同一纬度季节变化—海洋生物的季节性游动(追逐适宜的温度)
空间:不同纬度海区水温不同,生活的海洋生物的类型不同。
影响人类的渔业活动:
远洋捕捞、近海养殖
牡蛎养殖,最适宜水温:15-25℃
1.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图为“雪龙”号正在破冰前行。
2.影响海洋运输
海陆风示意图
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与同纬度陆地相比,海水温度变化幅度比陆地小;
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气温变化慢;沿海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四)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课本52页活动)
活动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2.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3.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课本52页活动)
活动
参考答案:
1.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寒冷,冬夏季节变化显著;
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
西沙:冬夏季节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2.葫芦岛: 7-9月;厦门: 5- -11月;西沙:全年皆宜。
3.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
原因: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适宜游泳的时间越长。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
氯化钠
中文别名:食盐
氯化镁
味苦微咸
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即所占的比重。
(一)概念
二、海水的盐度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域,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呈马鞍型曲线)
(二)分布规律
温度/℃
盐度/%
60°
40°
20°

20°
40°
60°
南纬
北纬
30
20
10
0
-10
3.6
3.5
3.4
3.3
3.2
盐度
副热带
副热带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
(二)分布规律
温度越高
盐度越高
降水越多
盐度越低
蒸发越大
盐度越高
(三)影响盐度的因素(外海或大洋)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随纬度变化
大洋表面温度分布规律与盐度分布规律最突出的差异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温度呈单峰分布,赤道附近海域最高;盐度成双峰分布,副热带海域最高,因为副热带海域与赤道海域的降水量、蒸发量、和太阳辐射量的不同造成。
思考
(三)影响盐度的因素(外海或大洋)
有河流入海,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入海径流
案例:右图中显示夏季长江人海水量巨大,使长江口海域等盐度线呈舌状或口袋状向外海凸出。
我国部分海域夏季盐度分布
如果是冬季,长江口海域等盐度线分布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
(三)影响盐度的因素(近岸地区)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河流和气候影响尤为明显
(三)影响盐度的因素(相对封闭海域)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课本54页活动)
活动
1.归纳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2.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3.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4.分析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红海: 全年炎热干燥;波罗的海: 全年温和湿润。
2.红海: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流量小,对海水稀释作用小;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河网密布,河流众多,流量大,对海水稀释作用大。
3.红海、波罗的海都比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弱,海水盐度受外海影响小。
4.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河流发育少,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纬度较高,全年温和湿润,蒸发弱,降水丰富;河流发育多,淡水注入量大。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课本54页活动)
活动
1.晒盐、制碱、提镁、溴
长芦汉沽盐场
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此外,还可以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浙江洞头海水养殖区
2.海水养殖
河北唐山曹妃甸海水淡化车间
3.海水淡化——淡水资源重要补充
工业冷却系统
4.工业冷却
(一)影响因素
三、海水的密度
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盐度越大,密度越大。
(一)影响因素
1.表层海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
纬度越高,密度越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4
S
N
60°
60°
40°
40°
20°
20°

20
21
22
23
25
26
27
密度m3/kg
(二)分布规律
密度由高纬向低纬递减,温度由高纬向低纬递增,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S
N
60°
60°
40°
40°
20°
20°

24
20
21
22
23
25
26
密度m3/kg
温度(℃)
0
10
20
30
(二)分布规律
思考
大洋表层的海水密度分布规律与温度分布规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低密度
高密度
2.垂直分布规律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海水跃层
海水密度等参数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变化的水层
低密度
高密度
密度跃层
(液体海底)
正常情况
2.垂直分布规律
知识揭秘
潜艇躲在密度跃层下方时,因下方海水密度较大,好像潜艇自己触摸海底一样,潜艇可以关闭发动机停靠在上面(故而称液体海底),密度跃层对声波具有折射作用,当敌人的军舰发射探测潜艇的声波时,常被跃层挡回,躲在跃层之下的潜艇就能避开敌人的耳目,从而达到完美的“隐身”效果。
低密度
高密度
密度跃层
(液体海底)
海水断崖
海水密度等参数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
低密度
高密度
特殊情况
2.垂直分布规律
事故真相
由于密度的急剧减小,浮力迅速下降,因此当潜艇进入海中断崖时,由于浮力不够,从而迅速发生急剧“掉深”。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由于遭遇海中断崖和强烈的海洋内波而迅速下沉,最终由于深度过深,水压过大导致潜艇解体,船员无一生还。
影响潜艇的航行,有可能发生“海中断崖”现象。
用于军事战争,躲避敌军侦察
(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密度
海水热量的收支
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与人类活动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概念
分布规律
影响盐度的因素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