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地貌的观察
第四章 第二节
新课导入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线路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
图4.20 “人字形”线路示意图
“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路的?
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了解地貌观察的基本顺序,熟悉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
通过资料,分析坡度和坡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会在生活中利用地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高原上可能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中可能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开阳十里画廊
贵州
.
漓江渔火
广西
.
张家界风光
湖南
.
长白山天池
吉林
.
魔鬼城雅丹地貌
新疆
.
四姑娘山
四川
.
羊八井附近
西藏
.
石林
云南
.
地貌类形千奇百怪,我们该如何观察一个地方的地貌?
(一)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光线沿直线传播,因此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障碍物比较少。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山谷
山脉
不可见区
图4.21 地貌观察者的视野范围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次级地貌单元:柴达木盆地
局部地貌单元:柴达木盆地某地
从宏观到微观
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
(二)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
①观察视野内大地貌,判断属于五类基本地形哪类。
②观察和描述次一级的地貌,例如山岭、河谷等。
③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三)辅助观察手段
地形图、遥感影像、无人机等。
高 度
坡 度
坡 向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一)高度
甲
乙
海平面
1000米
1500米
500米
等高线
等深线
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起伏状况。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 形 海 拔 相对高度 地 形 特 征
平原 宽广平坦
高原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和缓
山地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地势起伏大
丘陵 地势起伏较大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200-500米
不 定
思考
陡崖
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某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①如果两地的海拔数值精确则:
H相=| H甲-H乙|
②如果两地的海拔数值不明确则:
(n-1)*d<H相<(n+1)*d
n:指两地之间相隔的等高线数量
d:指图示等高线地图的等高距
相对高度:885.4-879.0=6.4m
思考
陡崖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某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①如果两地的海拔数值精确则:
H相=| H甲-H乙|
②如果两地的海拔数值不明确则:
(n-1)*d<H相<(n+1)*d
n:指两地之间相隔的等高线数量
d:指图示等高线地图的等高距
80<H相<100
最大相对高度约100m
(二)坡度
划分坡的重要标准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
坡度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行业、部门,例如建筑、林业、农业等,均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有关坡度的标准和要求。
坡度角示意图
林业调查中坡度的分级
(1)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坡地上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尤其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种植,雨季的土壤侵蚀非常严重,我国坡地种植引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所以我国法律规定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禁止发展种植业。
在一些山地丘陵地区,为了保持水土以及增加耕地面积,大力 发展梯田种植。
7°<坡度<15°,适合修筑梯田
(1)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虑到行车安全和机车牵引动力,铁路线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到3%。
对于不同牵引动力的火车,要求也不同,内燃机车为2.5%,电力机车为3%。
(2)坡度对交通的影响: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是,设计“人”字形线路,就是为了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2)坡度对交通的影响:
(三)坡向
观察坡向应重点从光水热角度观察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坡向的水热条件差异,进而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阳坡、迎风坡,降水较多、温度较高、光照较好
阴坡、背风坡,降水较少、温度较低
秦岭(左边为南,右边为北
拓展:凸坡凹坡
思考
图中站在C处可以看见山脚的A吗?可以看见山脚的B吗?为什么?
C
A
B
C到A,从高处C往低处等高线A先密后疏,坡度先陡后缓,构成凹坡(坡体向内凹),视野畅通
C到B,从高处C往低处等高线B先疏后密,坡度先缓后陡,构成凸坡(坡体向外凸),视野被遮挡
所以C看不到B,可看到A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峭
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四)地貌观察的其他内容
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横断山区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内容
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
辅助观察手段
高度
坡度
坡向
地貌观察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