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10.《石灰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10.《石灰吟》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0 08: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灰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于谦十七岁时,以石灰为比喻,描述了石灰的烧制过程,表达了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便于学生诵读、理解。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锤炼、纯净、平坦、卓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3.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特点,领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诗句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石灰吟》创作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来到高大庄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目睹那飘扬在蓝天下的五星红旗时,心中一定会油然而生一种感慨。你知道那五星红旗是由什么染成的吗?它是由一种名叫“石灰”的材料染成的。说起“石灰”,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曾以它为题材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石灰吟》。(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 自由朗读《石灰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指名朗读古诗,正音正字。如“锤”,注意与形近字“锥”区别,“焚”是前鼻音。
3. 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教师适时点拨“若等闲”“不要人夸好颜色”等词语的意思。重点讨论诗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达到理解诗句意思的更高境界。
4. 指导朗读,体会诗意。让学生自由朗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5. 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背诵古诗。
(三)细读古诗,探究诗理
1. 再读古诗《石灰吟》,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可以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诗句中体会到。
3. 结合课文中的故事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锤”、“炼”、“烈火”、“若等闲”、“粉骨碎身”“清白”这些词语的运用都表现着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石灰形成的过程,探究“千锤万凿出深山”中“锤”“凿”分别代表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再让学生结合“石灰”的特点想象并讨论:“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是怎样的情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石灰岩经过高温的炼制可以获得石灰。然后学生想象:“若等闲”意思就是像平常一样从容镇定地面对熊熊烈火焚烧的情景;“粉骨碎身全不怕”意思就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石灰岩所具有的顽强毅力,毫不动摇的意志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质。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诗中的字词含义及蕴含的哲理,进一步让学生从中体会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并通过反复诵读使之内化为学生内心的情感。
4. 你还知道哪些借物言志的诗句?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学生交流后教师将这些诗句写在黑板上供学生积累。)
5. 想象拓展:假如你就是诗人于谦,面对腐败的大明王朝,你准备怎样做?(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相关资料强调于谦当年为官清廉,威武不屈的精神,为后面的总结和布置作业做好铺垫。
(四)教学总结
这节课,通过诵读、讨论和感悟,我们共同理解了《石灰吟》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诗人于谦借石灰这一自然物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关于石灰的知识,了解了石灰的烧制过程和特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像石灰一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石灰吟》。
2. 搜集关于借物言志的诗句,整理到摘抄本上,并进行简单赏析。
3. 课后阅读《于谦传》,了解于谦的生平事迹和品格特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古诗文理解能力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时,还需加强对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在拓展部分,可进一步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相关故事,以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兴趣。此外,我还需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确保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我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