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下列化学式或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
2.下列属于脂肪烃的是( )
3.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4.甲、乙两种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如下:
下列有关两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为同一物质
B.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甲、乙一氯取代物的数目不同
D.甲、乙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不同
5.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6.对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有机物CH2===CH—CHO可以简写为。则与键线式为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7.下列各物质中按碳的骨架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8.某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7H29O2
B.分子中有11个不饱和碳原子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分子中的C—O键为极性键
9.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谈“疫”色变。研制药物,保护人民的健康时间紧迫。药物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进展顺利。以下是利托那韦的结构,有关利托那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37H48N6O5S2
B.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
C.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强的化学键,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
10.(双选)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催化反应历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2和CH4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极性键
B.①→②过程中形成了C—C非极性键,并放出能量
C.CH4→CH3COOH过程中,所有C—H键发生断裂
D.乙酸分子中最多有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11.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中学阶段常见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类。①官能团异构(类别异构):是指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②官能团位置异构:是指由于官能团取代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③碳链异构:是指由于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已知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有很多同分异构体,下面给出其中的四种:
A.CH3—CH2—CH2—CH2—CH2OH
B.CH3—O—CH2—CH2—CH2—CH3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所含官能团判断A属于________类有机化合物。B、C、D中,与A互为官能团异构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碳链异构的是________,互为官能团位置异构的是________。
(2)写出与A互为官能团位置异构(但与B、C或D不重复)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互为碳链异构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除B、C或D中的一种外,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为,写出另外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藜芦醇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白藜芦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白藜芦醇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白藜芦醇的分类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它属于链状烯烃
B.它属于脂环化合物
C.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它属于烃的衍生物
(4)具备下列条件的白藜芦醇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碳的骨架和官能团种类不变
②两个苯环上都有官能团
③仅改变含氧官能团的位置
(5)乙醇(CH3CH2OH)和苯酚都含有与白藜芦醇相同的官能团,有关它们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醇和白藜芦醇属于同一类别的有机物质
B.苯酚与白藜芦醇互为同系物
C.三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D.三者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相同
课时作业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解析:在有机化合物中,C、Si能形成4个共价键,N能形成3个共价键,而O、S能形成2个共价键,据此分析,选项B中C、Si都只形成了3个共价键,其成键情况不合理。
答案:B
2.解析: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属于脂环烃;CH3CH2CH2CH3属于链状烃,链状烃又称为脂肪烃。
答案:A
3.解析: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和1个羧基,A项正确;结构中只有一个六元环,无苯环结构,B、D项错误;该有机物中无酯基结构,C项错误。
答案:A
4.解析:由甲、乙的球棍模型知,甲、乙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甲和乙中都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一氯取代物都有2种;两物质含共价键的数目相同。
答案:B
5.答案:B
6.解析:的分子式为C7H8O,A项分子式为C8H10O,B项分子式为C7H6O,C项分子式为C7H6O2,D项分子式为C7H8O,因此的同分异构体是,故D项正确。
答案:D
7.解析:含苯环的化合物为芳香族化合物,含非苯环碳环结构的化合物为脂环化合物,故A、B错误;只含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为烃,故C错误;碳原子之间形成直链的化合物为链状化合物,故D正确。
答案:D
8.解析:由键线式写分子式时,先找出碳原子的个数(拐点和端点为碳原子),再根据碳的四价原则找出氢原子个数,氧原子等其他原子写在最后,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7H30O2;分子中有1个碳碳双键,故有2个不饱和碳原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O键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为极性键。
答案:D
9.解析:芳香烃为含有苯环的烃类化合物,只含有C、H两种元素,而该分子中除C、H元素外还含有O、N、S等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D错误。
答案:D
10.解析:C===O键和C—H键均为极性键,A正确;由图可知,①→②过程中能量降低,形成了C—C键,B正确;CH4→CH3COOH过程中,3个C—H键不变,有1个C—H键断裂,C错误;乙酸分子的结构:,两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D错误。
答案:CD
11.解析:(1)A属于醇类有机物,B属于醚类有机物,与A互为官能团异构。C的碳链与A相同,但羟基位置不同,故A与C属于官能团位置异构。而D也是醇类有机物,但碳链与A不同,因此A与D属于碳链异构。
(2)C—C—C—C—C碳链中有三种碳原子,羟基位于端点即为A,位于第二个碳上即为C,当羟基位于中间的碳原子上时,即为满足要求的有机物。
(3)与A互为碳链异构,则必须是醇类有机物,且最长的碳链上碳原子数应该小于5,因此可由羟基分别取代CH3CH2CH(CH3)2和C(CH3)4中的一个氢原子而得,共有如下五种:(即D)、
答案:(1)醇 B D C
(2)
(3)C
12.解析:(1)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碳碳双键相当于两个共价键,补齐氢原子,然后分类数清碳、氢、氧原子个数,得分子式为C14H12O3。
(2)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
(3)白藜芦醇含有氧,不属于烃类,A项错误;白藜芦醇含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不是脂环化合物,B项错误,C项正确;白藜芦醇可以看成是烃类氢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D项正确。
(4)依题意,白藜芦醇的同分异构体只改变苯环上—OH位置,且—OH分别占据两个苯环,其他结构不变。2个—OH在左边苯环的位置有6种,—OH在右边苯环上位置有3种,故同分异构体共有6×3=18(种),减去本身一种,还有17种。
(5)白藜芦醇叫做醇,但不是醇,—OH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类,A项错误;苯酚和白藜芦醇的通式不同,不属于同系物,B项错误;它们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项正确;乙醇中碳、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苯酚中碳、氧原子个数之比为6∶1,白藜芦醇中碳、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4∶3,D项错误。
答案:(1)C14H12O3 (2)碳碳双键、酚羟基 (3)CD
(4)17
(或其他合理答案)
(5)C课时作业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1.“分子筛”,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将分子分开的“筛子”。它在有机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同漫画所揭示的分离原理相同的是( )
A.萃取B.分液
C.蒸馏D.过滤
2.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C.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4.二甲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鉴别它们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法
5.下列有关苯甲酸重结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粗苯甲酸过程中,加热、玻璃棒搅拌均能提高苯甲酸的溶解度
B.苯甲酸溶解时,若加水加热后仍有不溶物,说明该不溶物是不溶性杂质
C.过滤时,趁热过滤可防止苯甲酸晶体提前析出
D.冷却结晶时,温度过低杂质将析出,故此时温度不是越低越好
6.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该物质可能是( )
A.乙酸B.苯酚
C.丙醇D.乙酸乙酯
7.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含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3
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D.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
8.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苯
沸点/℃ 138 144 139 80
熔点/℃ 13 -25 -47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10.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其红外光谱图如下:
则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属于醚类
B.该有机物分子中共有5个碳原子
C.该有机物具有环状结构
D.该有机物分子中有四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11.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由其质谱图可以得知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综合分析其化学式为C2H6O,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
12.分子式为C2H4O2的结构可能有和两种,为对其结构进行物理方法鉴定,可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1)若为,则红外光谱中应该有________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该有________个峰。
(2)若为,则红外光谱中有________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_个峰。
13.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分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g,D管质量增加0.7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1.答案:D
2.答案:B
3.解析:A项,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B项,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正确;C项,酒精和水互溶,不能进行萃取;D项,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冷凝效果好,正确。
答案:C
4.解析:二甲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相对分子质量必然相同,用质谱法无法鉴别;乙醇能和Na、K反应放出H2,而二甲醚不能,A项可以鉴别;二甲醚分子中只存在C—H键和C—O键,乙醇分子中有C—H键、C—O键和O—H键,C项可以鉴别;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二甲醚只有1个吸收峰,乙醇有3个吸收峰,D项可以鉴别。
答案:B
5.答案:A
6.解析: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A项错误;苯酚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故B项错误;丙醇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OH和,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且氢原子个数比为1∶1∶6,与图像不符,CH3CH2CH2OH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故C项错误;乙酸乙酯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且氢原子个数比为2∶3∶3,故D项正确。
答案:D
7.答案:C
8.解析: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项正确;稀释时用的是烧杯,不用容量瓶,B项错误;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项正确;检验Fe3+一般用KSCN溶液,还需要的仪器为试管、胶头滴管,D项正确。
答案:B
9.解析:甲苯生成二甲苯和苯,可分别理解成甲苯中苯环上的氢被甲基取代、甲苯中的甲基被氢取代,A项正确;同系物中,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所以甲苯的沸点应低于二甲苯,即低于138℃,B项错误;苯的沸点最低,可最先分离出来,C项正确;三种二甲苯沸点相近,熔点差异大,将温度控制在稍低于13℃,对二甲苯结晶析出,D项正确。
答案:B
10.解析:根据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其含有C—O—C结构应为醚类,还含有对称的—CH3和—CH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计算出其含有2个—CH3和2个—CH2—,所以应为二乙醚,A项正确,B、C、D都错误。
答案:A
11.解析:由A的红外光谱可知,有机物A含C—H、H—O和C—O键,有3种不同的化学键,故A正确;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个不同的峰,表示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B正确;由A的质谱图可以得知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故C正确;根据B项分析可知,有机物A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而CH3—O—CH3只有一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C2H6O应为CH3CH2OH,故D错误。
答案:D
12.解析: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可用红外光谱法或核磁共振氢谱法。(1)中有C—H、C===O、C—O、O—H4个振动吸收,有2种氢,应有2个峰。同理(2)中有C—H、C===O、C—O3个振动吸收,有2个峰。
答案: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氢谱法 (1)4 2 (2)3 2
13.解析:本实验使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该实验装置按照“制氧气→干燥氧气→燃烧有机物→吸收水→吸收二氧化碳”排列。实验可测知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C元素的质量,由水的质量可求得H元素的质量,结合有机物的质量可求出O元素的质量,由此即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C、H、O个数比,也就是确定了实验式,若要再进一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知道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H2O2溶液(或双氧水) 2H2O22H2O+O2↑(或H2O 2Na2O2+2H2O===4NaOH+O2↑)
(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3)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CO2
(4)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
(5)CH2O
(6)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