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费孝通曾经对礼治秩序做出过探讨,他认为,乡土社会并非“无法无天”或者“无政府状态”的社会,礼治社会也“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人们理出合乎道德的经济秩序。礼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规范,也是一种传统习惯,更是一种社会秩序。作为一种礼治秩序,“礼”通过自身的特点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首先,礼治秩序主要是通过道德约束力来发挥社会控制作用。第一,礼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形成普遍约束力,比如古人通常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等说法;第二,礼治秩序的形成不依靠强制力实施,它不同于法律,法律是国家规定并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及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礼治秩序依靠的更多是乡规民约和民间习俗来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第三,礼通过一种积极控制引导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为在调节手段上是费孝通所说的“让人主动服膺的”而并非让人被动遵从的,它是一种德治的社会控制。
其次,礼治秩序是通过礼俗教化以及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乡村治理和控制。“教化”的作用就是让人们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这是传统乡村礼治社会秩序建构的核心理念。社会学者赵旭东认为:“从乡村社会的传统治理而言,乡村秩序建构的核心理念从来都是强化礼教对人的教化作用,并不存在那种特意要改造农民成为新人的现代观念下的意识形态;更多地在于感化和树立礼教的榜样。”
最后,礼治社会秩序处理矛盾与调解纠纷的特点通常表现为“无讼”。这一特点在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一节中有所提及。传统乡土社会秩序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打官司”。传统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村民犯错误之后,通过家族内部进行“调解”“劝服”,而不会诉诸公堂。可以说,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就是一个“无讼”而“自觉”的礼治社会。
传统乡村社会秩序就是通过“礼治秩序”保障了人们的权益,实现村民对公正的诉求。当然,费先生也提出,“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如果环境一改变,就需要“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
(摘编自赵旭东等《城乡中国》)
材料二:
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转型的乡土中国,现如今已经迈入后乡土中国。
后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从乡土社会的熟悉关系转向熟悉关系加陌生人关系的混合型关系,乡村秩序形成基础和维系力量从教化权威力量转向代表国家法规政策的法理权威与乡村礼俗混合而成的力量,乡村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环境从封闭的共同体转向流动的开放空间。乡村社会所有这些重要的变迁,都反映出乡村社会治理及秩序的基本性质也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基本性质上看,后乡土社会治理的秩序基础是一种“法礼秩序”。所谓法礼秩序,是指既非单纯现代法治秩序,亦非传统礼治秩序,而是法理秩序和礼俗秩序特性兼具的混合型社会秩序。
在社会秩序构建和国家治理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提出“隆礼至法”的理想境界,后乡土社会的法礼秩序或许尚未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但法礼秩序兼具法理秩序和礼俗秩序的特征。法理秩序,是指国家力量主导的权力、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在秩序构建和维系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即按国家法理构建起的社会秩序。法理秩序与法治秩序的区别在于,法治秩序更为偏重于狭义的法学意义上的法律规范在秩序构建和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礼俗秩序是指乡村居民按照传统和习惯而在平常生活中构成的一种自然有序状态。法理和礼俗秩序的混合而构成法礼秩序,即意味着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持包含了法理和礼俗两种力量的共存与混合作用。
之所以把后乡土社会治理的秩序基础概括为法礼秩序,主要是针对当前乡村社会的两个方面的现实而言的:
一方面,就国家与乡村、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实而言,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规范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乡村居民行为的主导性力量。如今的乡村社会治理秩序,已经基本按照国家法理规范建立起来,并依靠合法的力量来维持秩序,从而具有法理秩序的特征。
另一方面,就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现实而言,聚村而居的生活仍是后乡土社会的基本形态。这意味着乡村熟悉社会的性质依然部分维续下来,那些已有传统和新形成习俗的规则,又在村落共同体的生活中被认同为自愿遵循的行动准则,从而对维持乡村社会秩序特别是生活秩序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乡村社会秩序又不完全是依靠国家法理规范和力量来支撑的,乡村社会秩序的礼俗基础尤其是生活秩序的自然基础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乡村秩序仍具有明显的礼俗性。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法礼秩序及其实践》)
材料三:
最近复兴中学进行了一次“家乡文化生活”问卷调查。面对“如果有人借了您的钱赖着不还,您会怎么办”这一问题,火把赵村村民的解决方式及各种方式占比,统计如下。
解决方式 忍了算了 托熟人解决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找村委会或村党支部解决 带上一帮人来硬的 其他
占比 2.3% 33.3% 25.7% 35.8% 1.2% 1.7%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治秩序”主要是通过道德约束力、礼俗教化等不外显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社会乡村产生影响。
B.当今中国乡土社会中,虽然国家法理规范还没有完全起到核心作用,但已经具备法理秩序的特征。
C.从乡土中国到后乡土中国,社会治理秩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依托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基础。
D.前两则材料都围绕“礼治秩序”展开,各有侧重,但都肯定了“礼”在社会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乡村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那么在处理矛盾与调解纠纷方面,一定是主动遵从礼德而不打官司的。
B.乡村秩序的形成基础和维系力量发生了根本转变,可知礼治秩序已经不符合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要求。
C.法理秩序和礼俗秩序融合在法礼秩序里,在后乡土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中,二者共存并发挥作用。
D.随着村落共同生活的延续,尽管一些历史的或传统的规则被中断或打破,但又会形成新的传统和习惯。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礼治社会”礼治特征的一项是( )(3分)
A.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B.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C.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
D.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家训》)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5.请运用前两则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对材料三的统计结果进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澄河边上
茹志鹃
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解放军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的计划后,作战略性转移。敌人乘机前阻后追。大部队迅速转移了,掉在后面的是二十多个伤、病、弱的同志。临时组成的一个小队,由警卫连副连长周玉兆带领,在后面慢慢地走。上级规定,明天傍晚前,小队定要赶到总集合地,与大队会合。
澄河急流滚滚,一个人都没渡过去。
小队坐在河边召开紧急会议,背后传来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一阵近似一阵。会议决定,由两个同志出去寻找当地老乡,了解一下哪里有浅滩,如何渡河。
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来,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柔和。他们看见不远的田野中央,孤零零地有一所看青人的矮草房。“老大爷,我们……”,老人好像懂了,点了点头,停了一会,他把手里的一件东西摇了摇说道:“同志,你们看看。”周玉兆一看,见是张湿的字条、另一张是一元北海币。周玉兆便凑着月色,分辨那模糊的字迹,念道:“种瓜的老大爷老大娘,我们走渴了,摘了你们两个瓜,给一元钱,不知是不是叫你们吃亏了。请原谅,我们实在渴极了。解放军某部。"
周玉兆念完,便问道:“老大爷,前面部队过去多少时候了?”
老人向他们打量了一下。
“你们要过河是不是?”
周玉兆点点头,老人沉吟了一会,便说:“不怕河水再大,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
……
一会儿,周玉兆背了一大圈水淋淋的牛绳,疲惫地从河边走来,他走近老人轻声地说:“老大爷,我们再试试看,把筏子扎小一点。”老人摇了摇头,皱起眉,严厉地说:“你去睡,过了河还得走路呢!”自己却佝偻了身子,走掉了。
周玉兆对小余说:“时间不多了,天亮以前,我们就过河,不然就得向后转。”周玉兆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了看小余说道:“小余,我们要是留在这里打游击,你怕不怕?”
“不怕,和你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小余坚定地回答着。
路边的谷子,带着露水,拂着他们的脚面,青蛙在呱呱地叫着,四周是绿油油的一片。一切都是这么宁静、美好,但是明天……远处的机枪声又清脆地响了起来。
“明天这时候,敌人会站在这里。”周玉兆目光深邃的望向夜空,说道,“小余,应该说,和老百姓在一起,我们什么也不怕。”
忽然河堤那边又传来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会,便和小余加快脚步向河边走去。一会儿,他们望见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举起锄头,在地上掘着什么东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见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已从堤的里边快通到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就快步抢过去夺下锄头,喘吁吁地说道:“大爷,你……”老人一见他,也不奇怪,平静地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们来,准备过河。”“不行!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周玉兆不等他说完,就坚决地说道,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
老人问道:“同志,你家在哪里?”
“黄河北。”
“是解放区?”老人问得很认真。
“是解放区。”周玉兆不知老人问这干什么。
老人听了,突然皱起眉,说道:“你家解放了,这很好。那你想没想过那些没有解放的地方?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人在河里蹬水走也能过去了。”周玉兆含泪说道“大爷,我们是人民的部队……”老人不等他说完,一挥手说道:“小同志,你知道‘指望’吗?一个人过日子,要是没个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着也没有趣。”
周玉兆忽然透过了明天,清楚地看到了后天,以及后天以后的将来。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把沟填得结结实实。老人坐在那里,不说话,也不来夺锄头了。他皱起眉,看着黑沉沉的河水,说道:“好吧!我去看一看。你们在这里等着,我顶多两顿饭的工夫就回来。”说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一度沉寂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且很近很激烈。
两顿饭的工夫,老人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来了两个中年老乡,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扁担。
“好了,好了,我捉了两条‘水鳗’”来了。他们到山里跑反,恰巧就跑进我张的网里了。”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高兴非凡。那两位被叫做“水鳗”的老乡,笑嘻嘻地跟大家打了招呼,也没多说话,就和老人动手绑扎扁担。显然,老人已和他们谈过情况,并且已商量了过河的办法了。
东方蒙蒙发白,天快亮了。老人和那两位老乡也把扁担绑扎好了。老人送到水边,刚才那副高兴样子忽然又不见了,神态又变得冷静、严峻。他嘴唇动了一阵,一会,决断地说道:“同志们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同志过河去。记住我们的澄河,明年我老头子还是种瓜,等同志们来吃。”说完,笑了笑,他还想说什么,但只举了举手,终究没有说。
小队渐走渐远了,他们带着一个不可推毁的信念走远了。河边仍然站着那个人影,佝偻了身子,一动不动……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写“敌人乘机前阻后追”“明天傍晚前”,点明解放军小队与大部队会合的形势危急、时间紧迫,为下文渡河的情节作铺垫。
B.周玉兆阻止老人挖沟时,“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并不是不讲人情,而是心系百姓,同时也契合了他解放军战士的身份特征。
C.“澄河急流滚滚”“澄河水在猛涨”等构成了小说的特定环境;澄河水流湍急,加大了小队渡河的难度,使情势更加危急。
D.与《百合花》关注连名字都没有的通讯员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刻画了一位有名有姓的领队周玉兆,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多次写到“枪炮声”,渲染紧张的战争氛围,既强化了小队急于渡河时内心的焦灼,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B.小说以小队要渡河开头,以顺利渡河结尾,张弛有度,整体色调由阴郁转向明朗;这使小说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C.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讲述小队在老乡帮助下渡河的故事,视野开阔,自由灵活,给人以统观全局的感觉。
D.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大多较简短,朴实无华,塑造的人物形象却生动鲜活,跃然纸上。
8.请分析小说中周玉兆和小余对话这一情节的作用。(4分)
9.景物描写使小说总是洋溢着一种或浓或淡的诗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以“夏夜景物描写”为鉴赏对象,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6分)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
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文然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归里后,主梅花、钟山、紫阳、敬敷诸讲席,凡四十年。所至,士以得及门为幸。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皆亲服。纪文达撰《四库书目录》,颇诋宋儒,先生直斥其妄。先生貌清臞,神采秀越,澹荣利,有超世之志。王兰泉称其蔼然孝弟,有儒者气象,而文名尤重天下。和硕礼恭亲王薨,遗教必得姚某为家传。自望溪方氏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推文家正轨,刘海峰继之。论者谓:“望溪之文质恒以理胜,海峰以文胜,学或不及,先生则理与文兼至。”三君皆籍桐城,故世或称“桐城派”。
(选自《清先正事略选》,有删改)
材料二:
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堂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漫天。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选自刘大櫆《送姚姬传南归序》,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
B.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
C.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
D.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类别之一,由各州、府主持,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弱冠,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C.经学,此处指注解儒家经书的学问,与《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经”相同。
D.拥旄仗钺,旄,旗帜,钺,节钺,手执军队旗帜与出征的节钺,文中指掌握着军事大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姚鼐治学精深,他的文章理性和文采并重,他和方望溪、刘海峰被世人称为“桐城派”。
B.姚鼐淡泊名利,有超凡脱俗的志向,告老还乡后,在书院讲学数十年,致力于教诲后辈。
C.刘大櫆回忆了与姚鼐交往的情景,既有时光流逝的感伤,又透露出自己老而无成的慨叹。
D.材料二尾段点明文章的中心,勉励姚鼐应当志存高远,努力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之人。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3小题,每小题4分)
(1)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4分)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长恨歌(并序)》)(4分)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4分)
14.两则材料都从侧面衬托了姚鼐的形象,请结合材料举例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5—16题。
八声甘州 寿阳楼八公山作①
[宋]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②,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③。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④。
【注】①寿阳楼:指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城楼,东晋改名寿阳。八公山在寿县北,淝水经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东晋谢安、谢玄以八万精兵大败苻坚八十万众于此。②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奔鲸: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③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④桓筝: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写登山所见。“迷岸草”和“孤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的空间即视感,奠定了怀古的感情基调。
B.“坐看”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转盼”二句承接“坐看”,突出了少年豪杰的风采。
C.“漫云”一句抒发词人“不见古人”的浩叹,这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D.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
16.叶词受到苏轼“豪放”词风的影响,显得“豪”中有“悲”,“亢奋”中有“感慨”。请结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中“笑我”所体现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9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北朝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的结局。
(3)儒道两家都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与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4)在《登高》中,国难当头,仕途坎坷,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杜甫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之音。
(5)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一句,以达成其哲学审美效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6分)
1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凌万顷之茫然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客有吹洞箫者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渌水荡漾清猿啼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⑤暮去朝来颜色故 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铁骑突出刀枪鸣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④⑤⑧ D.③⑥⑦⑧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 ②顺流而东也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泣孤舟之嫠妇 ⑤云青青兮欲雨 ⑥浔阳江头夜送客
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⑧对此欲倒东南倾 ⑨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A.①④⑨/②⑧/③⑤/⑥/⑦ B.①⑨/②③⑤/④/⑦/⑥⑧
C.①⑨/④/②⑧/③⑤/⑥/⑦ D.①⑨/②⑥⑧/④/⑦/③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
从孟子讲的“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到梅兰芳说的“移步不换形”,国乐传承其来有自,从未中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延续生命、永葆活力。
①____________,又要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文化以时代新内涵,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博节目《国家宝藏》,用民乐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国宝“活”起来,利用新技术让观众全方位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坚守传统不等于固步自封。回溯千年以来的乐器变迁史,我们会发现,琵琶、二胡、箜徯等乐器都来自外来文化,而今天,再也没有人会将它们视作“外来之音”。这说明,②____________。我们要利用好文化的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还要积极推动③____________,借力新媒体平台,不断开拓音乐传播的舞台,才能汇聚更多观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7月,中央民族乐团与抖音直播联合发起“乐上花火国乐大会”活动,获得了1.5亿多的观看量。网络的点击量、播放量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数字背后就是实实在在的热爱。
2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B.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提出转导师,这样,问题来了,谁来“接盘”。
C.“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批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由武汉发布的32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秋时苇如雪,天涯共苍苍”……32处美景,配上32句各具特色的语句,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所言,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
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
语文答案
1.(3分)D(前两则都围绕礼治秩序展开错误。)
2.(3分)B(礼治秩序已经不符合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要求错误)
3.(3分)A
4.(4分)①举例论证。举古人“非礼勿视”等说法,论证了“礼教”对人们生活行为的约束教化作用。②对比论证。通过与法律的对比,指出“礼治秩序”对人们社会行为规范约束的非强制性。③引用论证。引用社会学者赵旭东的表述,论证了礼治的教化作用;通过大量引用费孝通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威论述,来增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每条2分,答对两条即可)
5.(4分)①这种现象是后乡土社会治理中“法礼秩序”的真实表现,体现了法理和礼俗两种力量共存与混合的作用。②“托熟人解决”是村民按照熟人社会中“无讼”的传统和习惯来保障权益、实现对公正诉求的做法,属于礼治秩序。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偏重法律规范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属于法治秩序。④“找村委会或村党支部解决”就是在法理秩序中寻求国家力量主导的法理帮助。(每条1分)
6.(3分)D(“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错)
7.(3分)C(“第一人称视角”错)
8.(4分)①舒缓叙事节奏。在“渡河”的情节叙述中宕开一笔,使故事讲述的节奏放缓,增强抒情性和审美效果;②引出下文情节。因为两人无眠对话,才引出老人为了帮助解放军渡河而掘沟淹自家瓜田的情节;③凸显人物精神。对话中“和老百姓在一起,我们什么也不怕”体现了解放军为解放人民而战的革命情怀。(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
9.(6分)(示例)夏夜景物描写:柔和的月光、带露的谷子、呱呱的蛙鸣、绿油油的稻田……作者着意勾画出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但是“远处的机枪声又清脆地响了起来”一句环境描写,完全破坏了这种氛围,将炮火置于美丽的夜景中,用前后反差的环境描写点出战争的残酷紧张色彩。这种环境描写的艺术性处理,既可以将这种紧张与残酷的氛围渲染出来,突出渡河的紧迫性,又将人物活动置于优美宁静的意境中,增添了文章的诗性美。(评论要围绕“景物特点”“具体体现”“作用效果”三个层面来组织语言,每个要点2分。)
10.(3分)D(他与人谈论,终日不烦,但不可以用浅陋庸俗的问题冒犯他。有人前来求问,他一定竭尽诚意告诉那人;提携才俊如恐不够。“终日不忤”是对“与人言”的补充说明,“而”表转折,是下文另说内容,所以应该在“而”前面断开,排除AC;“以鄙私”都是“干”的状语,不能断开,“有”是“有人”的意思,是“来问”的主语,应从“有”的前边断开,排除B,故选D)
11.(3分)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经学:此处指注解儒家经书的学问。“余以经学应举”句意:我因为被举荐参加儒家博学鸿辞科考试。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句意: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这里“经学”和“经”含义不同。故选C。)
12.(3分)C(C选项“刘大櫆回忆了与姚鼐交往的情景”理解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是刘大櫆回忆和姚鼐的伯父、父亲交往的情景,并没有与姚鼐交往的情景。故选C。)
13.(3小题,每小题4分)
(1)我读他所写的诗文辞赋,几乎有赶上和超过我们这辈人的势头,他能够在当世闻名,本来就是事先预料到的。(“殆”,几乎;“上”,超过;“固”,本来;“前知”,事先预料到。)
(2)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吟唱一番来赠送给她,一共有六百一十六字,命题为《琵琶行》。
(3)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14.(3分)①学术上与姚鼐见解不一致的人对他信服。②王兰泉称赞他有儒者的气度,其文名被天下看重。③刘大櫆认为自己无法和姚鼐相比。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姚文然的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考中进士,被授为庶吉士,后来改任礼部主事。曾经担任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选拔的举子大多是知名人士。四库全书馆开设,姚鼐担任纂修官,《四库全书》完成后,在记名御史的官任上,请求辞职奉养父母,回到故里,不肯再出来做官。姚鼐说:“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他将会考虑他的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他的方法能否对大众有所补益。”
回归故里后,他先后主持了梅花书院、钟山书院、紫阳书院、敬敷书院的讲席,前后有四十年。先生所到之处,士子们把能到先生门前拜问过他作为荣幸。他与人谈论,终日不烦,但不可以用浅陋庸俗的问题冒犯他。有人前来求问,他一定竭尽诚意告诉那人;提携才俊如恐不够。即使学术上与先生见解不一致的人,见到先生后都觉得他亲近和蔼,令人信服。纪晓岚撰写《四库书目录》时,多有诋毁宋儒之言,先生直接斥责其妄自尊大。姚鼐先生形貌清瘦,神采清秀超越,淡泊名利,有超凡脱俗的志向。王兰泉称赞他和气友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有儒者的气度,其文章的名气尤其被天下人看重。和硕礼恭亲王逝世,临终教诲家人说一定要请姚先生来作家传。自从望溪先生方苞凭借文章称誉天下,接着是归有光推崇作文章的正道,刘海峰又接续其后。评论者说:“望溪先生的文质常以理性取胜,海峰以文采取胜,学识上或许赶不上(望溪先生),姚鼐先生则是学识与文采兼具。”三人祖籍都是桐城,所以世人称他们“桐城派”。
材料二:
姚鼐字姬传,刚到二十来岁就已经无所不学了,我非常敬服他。姚鼐是我朋友季和的儿子,他的伯父就是(著名的)南青先生,回忆(我)年轻时与南青交往,(那时)南青才二十岁,姚鼐的父亲还没有长大成人,还未娶妻。此后,我一直在外漂泊,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再)回乡见到姚鼐时,这时姚鼐的年龄已超过他父亲与我交往时的岁数了。第二年,我因为被举荐参加儒家博学鸿辞科考试,再次来到京师。不久,就听说姚鼐乡试中举也来到了京城,还没有娶妻成家。我读他所写的诗文辞赋,几乎有赶上和超过我们这辈人的势头,姚鼐能够闻名于当世,这是本来就事先预料到的。只有我还像以前一样穷困无知,而学问的积累增长也将衰落。我不能不对姚鼐感慨赞叹啊。
现在既然上天赋予姚鼐以稀世的才华,并且姚鼐也有志于古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做法,那考中进士做大官,不是姚鼐所追求的;如果他只是凭文章出众而名传后世,也不是我对姚鼐的期望。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认为不值得去做尧舜,那是违背天理;有能成为尧舜的天资却说做不到,那是不尊重天理。像那举着大旗,手持武器,统领士兵,在遥远的边疆立下战功,这是英雄豪杰们所做的,而我认为还是其次的。
15.(3分)A(“迷岸草”和“孤城”所营造的是一种迷蒙、苍茫的历史厚重感)
16.(6分)同:两首词中的“笑我”都带有“自嘲”之味,都是登临怀古时抚事伤今。
异:苏词中的“笑我”是词人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相对照,叹惋自己仕途不顺、壮怀莫酬;叶词中的“笑我”则是词人面对淝水之战的战场故址,回想当年成功驱逐异族的战争,愤慨朝廷无心御敌和自己遭受排挤。(每个要点2分)
17.(9分)(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此时无声胜有声
18.(2分)B(例句定语后置句,A状语后置句,B定语后置句,C宾语前置句,D判断句)
19.(2分)C(②⑦不属于古今异义)
20.(2分)B(①⑨为意动用法/②③⑤为名词作动词/④为使动用法/⑦为形容词做名词/⑥⑧为名词作状语)
21.(3分)B(A.表引用,B.表特殊含义,C.表特定称谓,D.表讽刺,故选B。)
22.(6分,每句2分)①我们既要立足传统②不同文化之间有相互的吸引力③传统艺术与互联网融合
23.作文(60分)
写作指导
议论文就论证方式而言,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直接阐明论点,驳论是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一篇文章中有时需要从正面去立论,有时又需要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有时还需要边破边立。
一、驳什么
1.驳论点
行文时,可直接反驳对方论点,也可间接反驳对方论点。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这种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证反驳或者道理反驳,即提出新的事实论据或理论依据,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例如:材料中“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这个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我们就可以通过列举语文在交流工具、涵养情操、治国安邦等方面很有实际用处的事例与道理来进行反驳。
间接反驳又分归谬法和反证法。归谬法反驳,先假定它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将对方论点的错误合理“放大”,并推向极端,使之暴露全部的谬误、荒唐而不攻自破。这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反证法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
2.驳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依据,揭露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也就驳倒了对方的论点。一般来说,揭露对方理论的荒谬和事实的虚假。
3.驳论证
反驳论证是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存在的逻辑错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例如:一次,有位西方外交官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对一位中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这位中国外交官反击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须向别国作出什么保证。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作出什么保证吗?”这就是采用对方的方法和逻辑来对付对手,从而使对方折服。
二、怎样驳
1.树靶子
抓住对方错误观点,确立攻击目标。或直截了当地摆出,或针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
反驳型议论文不论是反击敌人,揭露敌论的诽谤诬陷还是批判某种思想、行为错误,都是为了驳倒对方,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以此来明辨是非,匡正错误,弘扬真理,伸张正义。因此,在写驳论文时,首先要明确反驳的论点,即确立攻击目标。
2.析危害
每一种丑陋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与危害。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但有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危害性,这就要求写作者既要有深邃的目光,敏锐的洞察力,又要有高度的前瞻性,精准的政策性。
3.挖根源
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从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揭示事物发展的原因。
4.指出路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政府规范、教育引导、自我价值等方面去把握。
四个步骤是驳论文基本的写作规范,也可以突破,灵活运用。
范文
破无稽言论,捍语文尊严
近日来,鼓吹“语文无用论”的人越来越多,类似“文科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种种风声越来越大,随着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些无用论与虚无主义隐隐呈现出无法遏制的态势,操纵着舆论风向。(树靶子)
“语文无用论”,析其根源,一是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二是任由他人牵着鼻子走的乌合之众的盲从。急功近利的人们总是重结果而轻过程,只看得见摆在眼前的,赤裸裸的利益,却不知他们口中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那些盲从他人颠三倒四的推波助澜者,不过是仗着无知的胆大听风便是雨,躲在虚拟网络编织的屏障背后隐隐作祟。(挖根源)
“语文无用论”的一系列危害简直不胜枚举。于某些尚未明事理的学生,这可能成为他们荒废语文学科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于社会,会招致一股漠视传统文化的叛逆风气;于中国长远而言,将不利于语文人才的培养及母语的传承。教育兴,人才兴,国才会兴,若任由这种虚无主义的言论滋长蔓延,其必将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不端思想的污池。(析危害)
所谓“语文无用论”显而易见是站不稳脚的,应该说:语文惠及天下苍生。(立观点)
语文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知识的桥梁。语文是培养人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学术研究中的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论证阐述等工作就无法开展。数学家华罗庚说:“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只有学好语文,我们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学语文,我们还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语文不仅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涵养国人精神、提高思维品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对于治国安邦、促进人类文明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语文,就像是一颗需要你精心照料的种子,只有在你悉心的栽培与灌溉下,才能生根发芽,
只有在你日夜的相伴下,才能与你一同成长。要想这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持之以恒的积累不可少,对情感深刻而敏感的把握不可少,日常生活中对事理的洞悉与思考更不可少,想只凭草草翻阅几本经典名著便领悟语文的精髓,胡诌几篇辞不达意的诗句便成为文学大家,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
与付出成正比的,是语文带给你的回报。不同于肉眼可见的开花结果,语文的回报是无声而又漫长的,有时甚至要以几十年的人生跨度作见证。如果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带给你的是饱腹的果实,那持之以恒的语文学习带给你的便是滋养灵魂的万灵药。钟南山院士也曾强调过语文学习的作用,并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所带来的思考与总结的能力的重要性。综上可见,“语文无用论”者口中的虚无言论根本站不稳脚跟,漏洞百出。(辨是非)
此种不良社会风气亟待破除。政府公关部门对相关言论的整治与净化不可缺席;作为播种者,学校的思想教育也应紧跟其后;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时刻保持批判性思维,提高眼力不盲从是我们的责任。
“秋时苇如雪,天涯共苍苍”,武汉抗疫感恩海报彰显着语文的无穷意蕴,“行而不得,反求诸己”,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反驳掷地有声,折射思想的智慧。面对“语文无用论”甚嚣尘上的现状,只有用睿智的眼光辨是非,用批判的思维明事理,才可能在语文的学习中领悟醍醐灌顶的通透,感受字字珠玑的玄妙。(指出路)
语文不是顷刻花,而是永恒绽放的思想美。在凿凿的历史现实与社会共识面前,“语文无用论”的空洞内核终将原形毕露,语文的益处将惠及天下苍生。(作结论)
评点
文章的标题“破无稽言论,捍语文尊严”,一开始就抓住了驳论文的特点。行文在树起批驳的靶子之后,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语文惠及天下苍生。内容上做到了破立结合,中心明确,符合题意,材料充实,记20分。
表达上文体为驳论文,符合任务指令。结构上既遵循四个基本环节,又有所创造。尤其对语文重要性的阐释,巧妙地驳斥了“语文无用论”的荒谬。分析危害,挖掘根源,做到切中肯綮,深入透彻。语言表达有内蕴,但对任务情境中的“学生小陈”略显关联不够,记19分。
全文讲道理,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彰显了考生敏捷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等级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文句有表现力”上比较突出,记20分。
总分:20+19+20=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