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中学2023—2024第一学期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H--1 O--16 Na--23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分散系中,容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黄山云雾 B.氢氧化铁沉淀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属于盐 B.液氯属于单质 C.Cu属于电解质 D.空气属于纯净物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4、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淀粉溶液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雾
☆5、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CO—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纯碱—碱 D.氯化铵—盐
☆6、下列各组粒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7、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
A. B. C. D.
☆8、将4gNaOH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2 B.1 C.0.1 D.0.05
☆9、下列氯化物既可以由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得,又可以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
B.钠与水反应:
C.鸡蛋壳(主要成分为)与 醋酸反应:
D.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11、下列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0mL0.3mol/L溶液 B.100mL0.5mol/LNaCl溶液
C.25mL0.1mol/L溶液 D.30mL2mol/LNaClO溶液
☆☆12、下列能用来表示其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B.
C. D.
☆☆13、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水中所含分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C.与足量的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D.将的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胶粒数目为0.2
☆☆1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A.反应①中作为还原剂 B.Z元素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D.反应可以进行
☆☆☆15、已知和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
☆16、现有下列5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物质。
①碳酸氢钠 ②浓硫酸 ③氧化铁 ④次氯酸钠 ⑤四氧化三铁
(1)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1分)
(2)用作治疗胃酸的是_________(填序号)。(1分)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序号)。(1分)
(4)具有磁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1分)
(5)能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1分)
☆17、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稀)、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所示,请回答:物质A为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_,D为_______,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野外焊接钢轨常采用铝热反应,发生的反应为。
①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②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还原反应的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还原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常利用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 NaClO,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9、填空。
(1)0.5mol中的氧气分子数目是___________。
(2)1mol中的氢原子数目是___________。
(3)1.5mol中的数目是___________。
(4)个分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
(5)个氧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目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2分)
☆☆20、Ⅰ.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仪器B上标记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质量 ②温度 ③刻度线 ④浓度 ⑤容积
Ⅱ.现用98%的浓(密度为)来配制的稀。
有关操作:①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⑥摇匀。
(3)应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________mL,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4)将所配制的稀进行测定,发现实际浓度大于。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将烧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化学试卷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分散系中,容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黄山云雾 B.氢氧化铁沉淀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答案】
1、答案:A
解析:A.黄山云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氢氧化铁沉淀属于浊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食盐水属于溶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属于盐 B.液氯属于单质
C.Cu属于电解质 D.空气属于纯净物
【答案】
2、答案:B
解析:A.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A错误;
B.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只有氯元素构成,属于单质,B正确;
C.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选B。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
3、答案:C
解析:A.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从反应前的+1价变为反应后的-1价和+5价,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C。
4、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淀粉溶液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雾
【答案】
4、答案:A
解析: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属于浊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属于溶液,淀粉溶液、雾属于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顺序为浊液>胶体>溶液,故选A。
5、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CO—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纯碱—碱 D.氯化铵—盐
【答案】
5、答案:D
解析:A.CO为不成盐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和水或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含义,B错误;
C.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C错误;
D.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氯化铵属于盐,D正确;
故选D。
6、下列各组粒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
6、答案:C
解析:A项中与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与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与不能大量共存。
7、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
A. B. C. D.
【答案】
7、答案:B
解析:亚铁离子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会迅速变为氢氧化铁,所以向含有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8、将4gNaOH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2 B.1 C.0.1 D.0.05
【答案】
8、答案:A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5ml,其物质的量浓度仍然是,A项正确。
9、下列氯化物既可以由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得,又可以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B. C. D.
【答案】
9、答案:A
解析:A.由可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故A正确;
B.只能由Fe和盐酸反应生成,与氯气反应生成,故B错误;
C.只能由Fe和氯气反应生成,与盐酸反应生成,故C错误;
D.Cu为不活泼金属,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
B.钠与水反应:
C.鸡蛋壳(主要成分为)与 醋酸反应:
D.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答案】
10、答案:D
解析:A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11、下列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0mL0.3mol/L溶液
B.100mL0.5mol/LNaCl溶液
C.25mL0.1mol/L溶液
D.30mL2mol/LNaClO溶液
【答案】
11、答案:A
解析:A.2×0.3mol/L=0.6mol/L;
B.1×0.5mol/L=0.5mol/L;
C.3×0.1mol/L=0.3mol/L;
D.NaClO溶液中无;
故选A。
12、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能用来表示其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
12、答案:D
解析:A.,离子方程式为,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硫酸银微溶,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B不符合题意;
C.与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C不符合题意;
D.,离子方程式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13、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水中所含分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C.与足量的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D.将的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胶粒数目为0.2
【答案】
13、答案:B
解析: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故水不是水,A错误;
B.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为3mol,氧原子个数为3,B正确;
C.与足量的反应,只转移个电子,C错误;
D.将的溶液制成胶体后,因为1个胶粒是由许多粒子聚合而成的,因此其中含有胶粒数目远小于2, D错误;
故答案选B。
1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作为还原剂
B.Z元素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D.反应可以进行
【答案】
14、答案:D
解析:A.反应①转化为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A错误;
B.反应②中转化为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
C.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反应①可知,还原性:,同理根据反应②可知,,所以还原性比较:,C错误;
D.根据C项分析可知,还原性:,所以反应可以进行,D正确;
故选D。
15、已知和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答案】
15、答案:B
解析:由A项反应可得还原性,与已知相符,A项反应能发生;由B项反应可得还原性,与已知不符,B项反应不能发生;由C项反应可得还原性,与已知相符,C项反应能发生;由D项反应可得还原性,与已知相符,D项反应能发生。
二、填空题
16、现有下列5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物质。
①碳酸氢钠
②浓硫酸
③氧化铁
④次氯酸钠
⑤四氧化三铁
请回答:
(1)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用作治疗胃酸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序号)。
(4)具有磁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5)能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6、答案:(1)③
(2)①
(3)④
(4)⑤
(5)②
解析:(1)氧化铁俗称铁红,为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
(2)碳酸氢钠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用于中和胃酸。
(3)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4)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
(5)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可以用作干燥剂。
17、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稀)、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所示,请回答:物质A为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_,D为_______,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7、答案:NaOH;;Fe;;
解析:酸+碱盐+水,A和B一个是酸,一个是碱;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知C是Fe,B为,A为NaOH,则D是。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18、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野外焊接钢轨常采用铝热反应,发生的反应为。
①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②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还原反应的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还原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常利用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 NaClO,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18、答案:(1)①置换反应;②Al;;;Fe
(2)Cl;Cl;
解析:
19、填空。
(1)0.5mol中的氧气分子数目是___________。
(2)1mol中的氢原子数目是___________。
(3)1.5mol中的数目是___________。
(4)个分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
(5)个氧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目是___________。
【答案】
19、答案:(1)
(2)
(3)
(4)0.2mol
(5)
解析:(1)0.5mol中的氧气分子数目是
(2)1mol中的氢原子数目是。
(3)1.5mol中的数目是。
(4)个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5)1个氧原子中含8个质子,个氧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目是。
三、实验题
20、Ⅰ.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仪器B上标记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质量
②温度
③刻度线
④浓度
⑤容积
Ⅱ.现用98%的浓(密度为)来配制的稀。
有关操作:①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⑥摇匀。
(3)应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________mL,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步中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5)将所配制的稀进行测定,发现实际浓度大于。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将烧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
20、答案:(1)量筒;容量瓶;温度计
(2)②③⑤
(3)5.4;容量瓶
(4)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5)ACF
解析:(1)仪器A是量筒(由下到上读数越来越大,并且无“0”);仪器B是容量瓶(有刻度线);仪器C是温度计(“0”在中间位置)。
(2)容量瓶标有刻度线、温度和容积。
(3),配制溶液只能用容量瓶,根据稀释规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因此,解得,即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4)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5)A项,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量取浓硫酸体积偏大,溶质偏多,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B项,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C项,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所标示的体积,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项,将烧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有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E项,烧杯未进行洗涤,溶质有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F项,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造成容量瓶内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所标示的体积,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G项,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造成容量瓶内溶液的体积大于容量瓶所标示的体积,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综上所述,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有A、C、F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