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自主学习方案 冀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自主学习方案 冀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9 19: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藤野先生
【学习目标】
1、自主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跳读方法,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3、学习研读方法,把握通过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4、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学习研读方法,把握通过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要告别藤野先生?
【教学时数】
3课时(第3课时讲评练习)
【学法指导】
1、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生词。
2、读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主要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结构顺序来写的——用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按照这样的思维顺序通读全文,认真思考。
3、阅读作品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对其中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评价,感悟作品的启发作用。
【学习过程】
自 主 预 习
一、参考资料
写作背景: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初读。扫除文字障碍,理解题目,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读一读,写一写,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并读几遍,然后在文章中找出来,并把拼音写在这个字的上方。)
(1)给加点字注音。
驿站 解剖 不逊 挟着 瞥见 绯红
教诲 系住 深恶痛疾 油光可鉴 喝彩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ī( )形 nì( )名 jié( )责 yǎo( )无消息
2.思考:本文的题目“藤野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阅读信息?
答:
二、疑读。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按照文章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的思路阅读全文,边读边问,自我解疑。
课 堂 研 讨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反馈:简单介绍预习检查情况。
二、细读,探究问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跳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叙事线索。
思考: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教师板书三个地点名称,引导学生明白文章的写作顺序,初步把握文章的思路。
2、学生跳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
思考:作者围绕题目,写了关于藤野先生哪几件事情?请你用你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件事情。
师生订正后,板书。
3、精读关于藤野先生事迹的段落。
思考: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做的这几件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师生订正后,板书。
4、环节过渡: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
5、思考问题: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教师指导学生采取跳读和细读想结合的方式阅读相关段落。
师生订正。
6、当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速读。阅读作者回到北京后的相关段落,思考:
作者回到北京后做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师生订正。
二、精读。阅读1—5段,思考:
1、作者在东京和仙台各有怎样不同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师生订正。
2、本文题目为“藤野先生”,文章1—5段似乎跟藤野先生没有关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生订正。
三、味读。品味本文的语言。
以“我喜欢……句话,因为……”,或“我觉得……这个词语用得好,因为……”的形式品味文章语言。
四、悟读,结合自己阅读文章的感受,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1、从鲁迅的角度。
2、从藤野先生的角度。
3、其它角度。
五、总结全文学习过程。
自 我 巩 固
一、课堂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驿站 解剖 不逊 挟着 瞥见 绯红
教诲 系住 深恶痛疾 油光可鉴 喝彩
畸形 匿名 诘责 杳无消息
二、课外延伸阅读。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 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 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⑤“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⑥“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 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⑦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 “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⑧“别啰嗦,上不上?”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 “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 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⑨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⑩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11)“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 “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12)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①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2分)
答: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答: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答: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有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4分)
答:
4.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4分)
答: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6.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画线词语的含义。(2分)
叫座:
7.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3分)
事例一: ;事例二:
8.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3分)
只是一个普通人
①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②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③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④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 ( http: / / www.21cnjy.com )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会交车。一住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⑤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⑥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⑦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⑧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⑨到了下一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年轻人上了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⑩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⑾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⑿“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⒀“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说。
⒁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9.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
答:
10.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4分)
11.选文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2.选文第段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3.请结合选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
答:
`14.选文人物众多,请任选一个,谈谈你对他的看法。(3分)
答:
参 考 答 案
1.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2、①“斩钉截铁”表现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②“把心一横”表现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3、参考示例:“病得不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
4、勤劳、机智、善良、助认为乐等。
5、表示想法的:“真是个好人啊!”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的:“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或“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车钱,迟疑地放回口袋,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等等都可。
6、(2分)叫座:指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7、(3分)事例一:抗战期间蓄须明志。 事例二: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
8、略。
9、表明年轻人对一个陌生人的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表现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赞美;也表现出作者对人们都应该付出爱心的呼唤。(各1分)
10、(1)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2)年轻人脱下鞋袜,给老妇人穿上。(逗号前后的内容各1分)
1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天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衬托(突出、烘托)老妇人赤脚在雪中行走的艰难(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渲染凄凉的气氛。(各1分)
12、外貌描写;突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年轻人将鞋袜脱给老妇人作铺垫。(外貌描写、天气各1分;铺垫2分(缺少具体内容扣1分))
13、生动形象地写出年轻人看到老妇人光着双脚时的震惊,表现年轻人的善良。(生动形象、震惊、善良各1分)
14、示例:我认为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良的孩子,从他所说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他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评价人物1分;结合内容2分)
年轻人赤脚下车,
众人揣测赞叹。
老妇人乘车,
众人反感漠视,商人解囊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