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中学2023-2024第一学期高一物理第三次月考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B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所受合力为零,反之,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必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C正确;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只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因此选项B错误;平衡条件F合=0,若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根据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可知选项D正确.]
2.B [传送带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力平衡,麻袋包除受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外,还受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选项A错误,B正确;传送带向上减速运动时,麻袋包相对传送带可能有向下的运动趋势、向上的运动趋势或无相对运动趋势,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传送带向上、沿传送带向下或为零,选项CD错误.]
3.C
4. D
5.A [设下面一个圆柱体对上面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F,受力分析可得2Fcos 30°=mg,解得F=mg,则可知上面圆柱体对下面一侧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选项B错误.隔离下面一个圆柱体,分析受力可得,木桩对圆柱体作用力大小为FN=Fcos 60°=mg,选项A正确.对三个圆柱体整体受力分析可得,地面对下面两个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3mg,根据对称性可知地面对下面其中一个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1.5mg,选项C、D错误.]
6.B [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距80 cm的两点上,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以钩码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胡克定律F=k=0.1k,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几何知识得F==;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设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l′,由胡克定律得F′=k,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联立上面各式解得l′=92 cm,选项B正确.]
AD
8.CD [小孩和车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利用正交分解法分析易知,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根据力的合成和二力平衡易知,拉力、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平衡,重力、支持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选项B错误,C正确;小孩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所受的合力为零,故选项D正确.]
9.BD [解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通过推力和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关系判断是否受静摩擦力作用.设斜面倾角为θ,若Fcos θ=mgsin θ,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推力3个力作用,若Fcos θ>mgsin θ,则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故物体共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4个力作用,若Fcos θ10.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1.[解析] (1)做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我们是让两个力拉橡皮条和一个力拉橡皮条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测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用力的图示画出这三个力,用平行四边形做出两个力的合力的理论值,和那一个力进行比较.所以我们需要的实验器材有:方木板(固定白纸)、白纸(记录方向画图)、刻度尺(选标度)、绳套(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图钉(固定白纸)、三角板(画平行四边形)、橡皮条(让力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故还必须有的器材是橡皮条和三角板.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即用一个力与用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测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要把橡皮条拉到最大长度,故B、C、D错误,A正确.
(3)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是理论值,和橡皮条同线的那个是实际值,所以F′是理论值,F″是实际值,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就是比较F1、F2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际值是否相等.
[答案] (1)橡皮条 三角板 (2)A (3)F′ F″
12.(1)A.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重物体积要小,质量要大,所以材料应该选择铁球,故A错误;
B.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实验不需要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故B错误;
C.为了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保证重物尽可能自由下落,纸带要与限位孔平行,故C正确;
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用的交流电源,故D错误。
故选C。
(2)重物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数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以由图乙可知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由于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计时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纸带记录数据,由逐差法可测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3)不合理,因为这样做就默认为A点为下落的起点,根据
显然比纸带中所测量AB间的距离小很多,即A点不是下落的起点,所以不能用该同学方法来测当地重力加速度。
13.[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图中F1与F2的合力F==5.0 N.若木块滑动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FN=μmg=6.0 N.由于F当F2顺时针旋转90°时,F1与F2方向相同.它们的合力为F1+F2=7.0 N>6.0 N.此时木块运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木块受的合力为1.0 N.
[答案] 5.0 N 1.0 N
14.[解析](1)设B球落地所需时间为t1,
因为h1=gt,
所以t1= = s=1 s,
设A球落地所需时间为t2,
依h2=gt得t2= = s=1.2 s,
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t2-t1=0.2 s.
(2)当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与B球的速度相等。
即vA=vB=gt1=10×1 m/s=10 m/s.
[答案] 0.2 s 10 m/s
15.
[解析] 分析气球受力如图所示,气球静止,故水平方向有F风=F1=F拉cos θ
竖直方向有F浮=G+F2=G+F拉sin θ
代入数值解得F拉=4 N,F风=2 N.
[答案] 4 N 2 N
16.
[解析] (1)结点O的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上
FTAcos 60°+FTBcos 30°-Mg=0
水平方向上FTAsin 60°-FTBsin 30°=0
解得FTA=10 N
FTB=10 N=17.3 N.
(2)由于m也处于平衡状态,故在水平方向上
FTB-FTA-Ff=0
所以摩擦力大小Ff=FTB-FTA=7.3 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1)10 N 17.3 N (2)7.3 N 方向水平向左向明中学2023-2024第一学期高一物理第三次月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C.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D.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某粮库使用电动传输机向粮垛上输送麻袋包,现将一麻袋包放置在倾斜的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其间突遇故障,传送带减速直至停止.若上述匀速和减速过程中,麻袋包与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只受重力与支持力作用
B.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
C.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下
D.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
B.两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
C.两直线的交点P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两直线的交点P表示此时甲追上乙
★★4.汽车以大小为24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1∶9 B.1∶1 C.1∶3 D.3∶4
★★★5.如图所示,放置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每个圆柱体质量为m,截面半径为R,为了防止圆柱体滚动,在圆柱体两侧固定两个木桩.不计一切摩擦,由此可知( )
A.木桩对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
B.上面圆柱体对下面一侧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
C.地面对地面上一个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
D.地面对地面上两个圆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为2mg
★★★6.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 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A.86 cm B.92 cm
C.98 cm D.104 cm
★7.伽利略曾经假设了两种匀变速运动:第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第二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那么,关于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
B.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不等
C.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
D.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不等
★8.如图所示,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
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
★★9.如图所示,水平推力F使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则( )
A.物体一定受3个力的作用
B.物体可能受3个力的作用
C.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10、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
A.人拉绳的力是200N B.人拉绳的力是100N
C.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右 D.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1.(6分)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际值.
★★1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纸带一端系着重物,另一端穿过计时器。用手捏住纸带上端,启动打点计时器,松手后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一串小点。
(1)下列实验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请填选项前的字序号)
A.重物体积要小,材料可以选择塑料球、木球、橡皮球或铁球
B.必须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C.纸带要与限位孔平行,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
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用的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两个计时点未画出。纸带的________端与重物相连(选填“左”或“右”)。若要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则测得重力加速度大小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考虑用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其中为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若不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
★13.(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 kg的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上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拉力F1、F2,已知F1=3.0 N,F2=4.0 N,g取10 m/s2,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若将F2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合力大小为多少?
★15.(12分)如图所示,气球重10 N,受到空气的浮力为16 N.由于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系气球的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60°角.则绳子的拉力和水平方向的风力分别为多大?
★★14.(12分)在离地面7.2 m处,手提2.2 m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 m/s2).求:
(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
(2)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
★★16.(14分)两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M重20 N,m静止在水平面上.求:
(1)OA绳和OB绳的拉力大小;
(2)m受到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