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0 08: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律·长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崖、岷、逶、迤、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万水千山、磅礴、岷山、只等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深刻含义,领略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 导入新课
教师以简介课题导入。
2. 简介背景
(课件出示长征路线图)
教师讲述: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离开根据地,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向大渡口进发的过程中,遇到了蒋介石调集大军围追堵截,这时,红军英勇奋战,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完成了长征的壮举。毛主席在长征胜利后,满怀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刻划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英勇无比的战斗气势。
二、初读课文,理解诗文
1. 听课文录音,了解七律诗的节奏及韵律。
2. 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 指名读课文。
4. 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深化理解
【第1自然段讲解】
《七律长征》是一首由毛泽东创作的诗歌,该诗的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整首诗的诗眼,表达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不畏艰险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这句诗强调了红军对于长途行军和严峻考验的乐观和勇敢态度。“万水千山只等闲”则表达了红军将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看作是平常的事情,无所畏惧。这种表达方式突出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坚毅不拔的精神风貌。
这句诗不仅表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同时也展现出红军的英勇和顽强。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考验,如翻山越岭、强渡江河等,但他们都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成功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这句诗也表达了毛泽东对于红军的赞扬和崇敬之情。他通过这首诗,赞扬了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不畏艰险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是《七律长征》中的核心诗句,它不仅表现了红军在长征中所经历的艰辛,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坚毅不拔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的赞扬和崇敬之情。
【第2自然段讲解】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七律长征》中的一句,描绘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
“五岭逶迤腾细浪”这一句,五岭指的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是红军长征需要翻越的主要山脉之一。“腾细浪”则形容红军在翻越这些山岭时所遇到的困难被视为是小小的不起眼的浪花。这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敢面对的精神。
“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句中,“乌蒙”指的是乌蒙山,也是红军长征需要翻越的一个巨大山脉。“走泥丸”则形容乌蒙山的陡峭和险峻,即使像泥丸一样小的东西,在这里也难以翻越。然而,红军依然以英勇无畏的精神,将这座巨大的山岭视为泥丸一样轻松翻越。
总的来说,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不畏艰险、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第3自然段讲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描绘的是金沙江浊浪滔天的景象,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
“大渡桥横铁索寒”则描绘的是大渡河上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以上是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赏析,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出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天险的战斗豪情。
【第4自然段讲解】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七律长征》中的一句,表达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更喜岷山千里雪”中的“岷山”是红军长征途中需要翻越的一座大山,“千里雪”则形容山上的积雪绵延千里,景象壮丽。然而,对于红军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需要克服严寒和积雪的困难。
“三军过后尽开颜”则表达了红军在成功翻越岷山之后的喜悦心情。“三军”指的是红军的三个主力方面军,“尽开颜”则形容他们都非常高兴和愉快。这句话的含义是,当红军成功翻越了岷山,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展现出非常开心和乐观的心态。
四、总的来说,这句诗表达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课文总结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远征难”三个字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间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等闲”意思是“轻易;随便;平常”。红军仅用七只小船,经过九天九夜偷渡过了金沙江,全歼对岸守敌,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围。诗人把寒冷的江水写得如此温暖,那是在战斗胜利后,诗人在江畔流露出的胜利的喜悦。另一处水是大渡河水,红军在阴冷的天气下夺取泸定桥,泸定桥的铁索高悬在湍急的河面之上,寒光闪闪,不由地让人想起大渡河战役的惨烈场面。
五、拓展延伸,熟读成诵
1. 你还知道长征途中的哪些感人事迹?请与同学交流。
2. 背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