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9 21:30:08

文档简介

兴化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
(考试用时:75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2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经过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与空间站类型相同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月球 D.哈雷彗星
2.下列选项中,空间站所属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清末光绪年间出版的蒙学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写到:“日面有黑影,大小方圆凹凸斜角不等,亦无定在,篆文象之。”图1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文中的“黑影”出现在图中的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4.当“黑影”现象增多时,地球上最可能出现
A.使气候变化降水显著增加
B.高纬度的极光现象消失
C.导致有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D.信鸽可能迷失方向 图1
2023年10月11日在西藏卓奥友峰科考中,中国科考队员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图2)。这次发现被认为具有重大的科考和生物学演变研究方面的意义。据此完成5~6题。
5.该鲨鱼化石所在地层中,存在数量最多的植物化石可能是
A.被子植物化石
B.蕨类植物化石
C.裸子植物化石
D.藻类植物化石
6.此次西藏科考发现鲨鱼化石指示了哪种环境变迁
A.生物演化
B.陆地漂移
C.地壳升降 图2
D.气候变化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止19日13时,造成当地113人死亡,535人受伤,房屋损毁155393间,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国家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全力抢险救灾。图3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①~④表示各圈层)。据此完成7~8题。
(

3
)
7.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圈层
A.① B.② C.③ D.④
8.造成本次地震受灾严重的原因有
①浅源地震,地表破坏力严重 ②时值深夜,来不及躲避
③房屋抗震能力差 ④海拔低次生灾害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中国天宫空间站。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距离地面约400千米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图4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成功会师时飞船外的大气层
A.天气多变
B.有臭氧层
C.密度较大
D.气压较小
10.以下关于①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厚度夏季小于冬季
B.对流运动显著
(

4
)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臭氧
D.极光现象出现在这一层
唐代诗人元稹《咏甘四气诗·霜降九月中》有“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的诗句。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2.出现“空天万里霜”的景象时
A.①强④强
B.②强④弱
(

5
)C.③弱④强
D.②弱③弱
图6为某时刻我国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3~14题。
图6
13.图中四个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A.拉萨 B.西宁
C.北京 D.成都
14.此时,四个城市的风向表述正确的是
A.北京偏南风 B.西宁偏北风
C.拉萨偏东风 D.成都偏西风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小洋口海涂湿地上,数千亩的大米草与潮汐形成的自然纹理构成完美的水墨画卷。我国沿海居民早就掌握了潮汐涨落的规律,他们不但把潮汐当作“天然的钟表,而且知道怎样利用潮汐。图7为小洋口海涂湿地潮汐纹理景观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天都有两次海水涨落
B.潮汐是深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C.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D.潮汐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16.人类可以积极利用潮汐来
①涨潮进港 ②滩涂养殖
③灌溉水稻 ④潮汐发电
A.①②③ B.①③④ 图7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图8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景现。据此完成17~18题。
图8
17.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山麓的主要植被景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丙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叶面宽大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来到东北某地,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9)示意图及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图10)。据此完成19~21题。
图9 图10
19.关于土壤剖面结构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淀积层 C.③为成土母质 D.④为淋溶层
20.左图中未见参与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A.成土母质 B.气候 C.地形 D.时间
21.东北黑土腐殖质层厚,土壤肥沃,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侵蚀速度较慢 B.年均温低,有机质积累多
C.降水较少,矿物质流失少 D.森林广布,枯枝落叶量大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嶙峋,草木摇扬,升降宛转”。图11为四个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22~24题。
图11
22.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与《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形态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顶平坡陡,地表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4.图中③所示的地貌景观较为广泛的分布在我国的
A.东北雪原 B.南方竹海 C.海南椰林 D.西北大漠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大致划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该线东多西少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图12为我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东多西少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自然环境
C.交通状况
D.政策导向
26.图中Q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

12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数十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27~28题。
27.海口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气候因素 C.文化因素 D.资源因素
28.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第三产业发展
C.廉价劳动力充足 D.资源消耗降低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屋围合形成相对封闭独立的院落,以明清、民国时期北京城区最为典型。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建有一座没有围墙的四合院。图13示意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布局和奥林匹克公园四合院景观。据此完成29~30题。
图13
29.四合院“北面窗小、墙体厚”的特点反映了当地
A.夏季炎热,多洪涝 B.河网密布
C.冬季寒冷,多北风 D.地势低平
30.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四合院。此现象蕴含的地域文化是
A.由封闭保守到开放包容 B.由中规中矩到天人合一
C.由平等自由到等级森严 D.由传统守旧到传承创新
图14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据此完成31~32题。
31.图中M地是
A.文化区
B.工业区
C.仓储区
D.商业区
32.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最适合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4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与2000年相比,目前上海城市面积增加了近50%,摩天大楼迅速崛起。上海城市发展虽然已走在全国最前列,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相比,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图15为上海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3~34题。
33.衡量上海城镇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
A.城镇人口增加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等级上升
34.上海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不可能的是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教育压力大
D.经济衰退 图15
中老铁路(昆明-万象)是中老共建“一带一路”和体现中老友谊的标志性项目。中老国际货运列车通车一年多后,2023年4月13日,首趟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运行,使昆明至万象实现当日通达,“友谊之路”再添新活力。图16示意中老铁路分布及沿线概况。据此完成35~36题。
35.影响中老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社会经济
B.自然资源
C.科学技术
D.地形地质
36.中老铁路的修建对老挝的积极意义有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③促进区域联系
④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图16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泰州中国医药城,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由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会展交易区、康健医疗区、教育教学区、综合配套区等功能区组成,是中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区内已集聚国内外60多家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10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申报。每天都有价值上亿元的医药产品,带着“泰州医药城”的印记销往世界各地。据此完成37~38题。
37.按照主导因素划分,中国医药城医药研发产业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38.科研、生产、交易等企业集中布局于医药城的主要目的是
A.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    B.大力拓展本地市场
C.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    D.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依据国家发展格局,我国依托黄金水道,深入推进发展长江经济带。图17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9~40题。
图17
39.与川渝地区相比,长三角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土地价格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0.长三角和川渝地区应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长三角为川渝地区提供资金、人才支持
B.川渝地区为长三角提供原料、能源
C.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D.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部转移到川渝地区
2023年1月,英国南极考察队研究人员发现,一块巨大冰块从南极布伦特冰架上脱落,变成一座巨大的浮动冰山,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担忧。据此完成41~42题。
41.引发南极冰架断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南极臭氧空洞 C.酸雨蔓延 D.热岛效应
42.对冰山漂移的监测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电子地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分)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6分。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本州岛东海岸,濒临太平洋。从2023年8月24日起,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开始排入太平洋,此举除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外,还会通过水循环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正确示意图中A、B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方向(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并写出以下环节对应的名称: B ▲ 、C ▲ 。(4分)
(2)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有害物质进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环节是 ▲ (名称),日本此举破坏我国生态系统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2分)
(3)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为显著的环节是 ▲ ,其中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2分)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地图发生巨大变化,新疆棉花总产占全国85%,原东部传统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萎缩。新疆的棉花品质世界顶尖。2020年“光伏+”棉花的种植模式(即在田地里棉花种植和光伏发电同时开展)也开始在新疆出现并大幅推广。这种模式利用“农光互补”优势,实现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促进了新疆棉花生产的升级。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棉花种植分布图”及“光伏+”棉花的种植示意图。
(1)新疆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 ;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新疆棉花品质世界顶尖的原因是 ▲ 、 ▲ 。(3分)
(2)“光伏+”棉花种植模式体现出经济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2分)
(3)新疆棉花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 ▲ 、 ▲ 。(3分)兴化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测试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42题,每题2分,共8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D C C A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A D B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D B D B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B D A C B D D D
题号 41 42
答案 A B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2题,共16分)
43.(8分)
(1)绘图:(2分)
B:降水(1分)  C:地下径流(1分)
(2)水汽输送(1分) 公平性(1分)
(3)地表径流(1分) 跨流域调水(1分)
44. (8分)
(1)水源不足(1分) 光照充足(1分)    昼夜温差大(1分)
(2)社会(1分) 生态(1分)
(3)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绿洲生态环境;重视科技投入;完善交通网;发展棉织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树立品牌。(任答3点得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