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课后习题检测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课后习题检测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0 00:2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课后习题检测-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食用油桶对应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厨余垃圾 D. 有害垃圾
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环境问题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A 酸雨 二氧化硫
B 白色污染 二氧化硅
C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D 臭氧层空洞 氟氯烃
A.A B.B C.C D.D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4.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D.存在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塑料 B.不锈钢 C.陶瓷 D.高纯硅
6.CO2光催化还原反应制备清洁太阳能燃料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策略。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的太阳能合成气(CO和H2)可作为工业原料进一步转化为下游化学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结构式:O=C=O B.H2O的球棍模型:
C.12C18O和14C16O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D.H2和D2互为同素异形体
7.关于乙烯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用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制取乙醇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两者反应原理相同
C.通过燃烧的方法可鉴别甲烷和乙烯
D.1mol乙烯发生加聚反应能生成1mol聚乙烯
8.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戊烷的是
A.
B.
C.
D.
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
B.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乙烯水化法制乙醇
D.甲烷和氯气光照反应生成CH3Cl
10.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B.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D.CS2分子的结构式:S═C═S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消毒是高温让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死亡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福尔马林能作食品的保鲜剂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13.下列物质既属于芳香烃,又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A.③④ B.②⑤ C.①②⑤⑥ D.①⑥
14.按反应特征与产物的结构关系,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3CHO+HCHO→HOCH2CH2CHO B.C6H5Li+CO2→C6H5COOLi
C. D.CH2=CH2+O2→CH3COOH
15.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与C2H4 B.CH4与C3H4
C.C2H2与C3H6 D.C2H4与C3H4
16.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①由乙烯制乙醇;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⑤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
A.①② B.③⑤ C.①③ D.④⑤
17.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O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B. C2H4 溴水 溶液褪色 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 SO2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还原性
D. NH3 Mg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H3有碱性
A.A B.B C.C D.D
18.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关于回收和垃圾分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废弃荧光灯管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
B.厨余垃圾发酵后制成肥料,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废弃的聚乙烯塑料有毒不易降解,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D.废旧玻璃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属于可回收垃圾
1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1H12O3
②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分别与Na、NaHCO3反应,两个反应中需要Na、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④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反应
⑤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0.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 )
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 B.苯能燃烧
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1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属于过渡元素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非极性共价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④⑥ B.①②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
22.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的分子式为C2H4O2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CH4S的结构式
2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苯的分子式CH
C.醛基的结构简式—CHO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24.由乙炔为原料制取CHClBr-CH2Br,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
A.先与HBr加成后,再与HCl加成
B.先与H2完全加成后,再与Cl2、Br2取代
C.先与HCl加成后,再与Br2加成
D.先与Cl2加成后,再与HBr加成
2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 B C D
实验室保存液溴 验证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有乙烯 实验室制 制备少量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26.依据如图所示A~E的分子示意图填空。
(1)B的名称是 。
(2)D的分子式为 。
(3)最简单的饱和烃是 (填标号,下同)。
(4)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
(5)上述分子中属于C的同系物的是 。
27.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NaOH的电子式 ;②NH3的电子式: ;③CO2的结构式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
(3)已知氧化性:Br2>Fe3+,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写出离子方程式 。
28.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电子式为 。
(2)上述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硫与氯同周期,写出一个能比较硫和氯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硫单质不溶于水,易溶于CS2,则CS2分子的结构式为 。
(4)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NaClO3与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室温下Ⅱ中不断加入细粒状KCl,搅拌,发生复分解反应,析出KClO3晶体。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食用油桶通常为塑料制品,属于可回收物,A项正确;
答案选A。
2.B
【详解】A.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为二氧化硫,A正确;
B.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是聚乙烯等难降解的塑料,B错误;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碳,C正确;
D.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为氟氯烃,D正确;
答案选B。
3.A
【详解】A.加成反应,A正确;
B.氧化反应,B错误;
C.苯环上的H被硝基取代,取代反应,C错误;
D.甲烷中H被Cl取代,取代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4.C
【详解】A.苯的分子式为C6H6,A正确;
B.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
C.苯的性质稳定,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不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C错误;
D.苯的性质稳定,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正确;
答案选C。
5.A
【详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为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正确;
B.不锈钢是合金,为金属材料,B错误;
C.陶瓷为传统硅酸盐材料,C错误;
D.高纯硅可用作太阳能电池与芯片,是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A。
6.A
【详解】A.的结构式为,A正确;
B.是V形分子,但原子半径:,B错误;
C.1个和分子的中子数目均为16,但该选项未说明两种分子个数是否相同,C错误;
D.和是同种物质,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工业上可以用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制取乙醇,A说法错误;
B.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两者反应原理不相同,B说法错误;
C.甲烷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伴有黑烟,可通过燃烧的方法可鉴别甲烷和乙烯,C说法正确;
D.1mol乙烯发生加聚反应不能确定生成聚乙烯的量,D说法错误;
答案为C。
8.C
【分析】含碳碳双键的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且加成后碳链骨架不变,生成3-甲基戊烷,以此来解答。
【详解】A.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甲基丁烷,故A错误;
B.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甲基丁烷,故B错误;
C. 含2个碳碳双键,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3 甲基戊烷,故C正确;
D.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甲基丁烷,故D错误;
答案选C
9.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苯在铁粉存在下与液溴的反应,苯中H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
B.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因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B错误;
C. 乙烯水化法制乙醇,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两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羟基,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 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0.D
【分析】A.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根据形成稳定结构,氧原子与氢原子、氯原子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B.14C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为6;
C.聚氯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
D.球棍模型中,棍表示化学键,球表示原子的大小。
【详解】A.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氧原子与氢原子、氯原子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H O Cl,故A错误;
B.14C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
D.球棍模型中,棍表示化学键,球表示原子的大小,则丙烷的分子球棍模型示意图:,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D。
11.D
【详解】A. 甲酸甲酯中含有酯基,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A错误;
B. 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B错误;
C. 为球棍模型,H2O分子正确的比例模型是 ,故C错误;
D. CS2分子为直线型结构,其结构式为S═C═S,故D正确;
答案选D。
12.A
【详解】A.细菌、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达到消毒的目的,故A正确;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福尔马林有毒,不能用作食品的保鲜剂,故C错误;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无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是芳香烃,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烷烃基取代后得到的有机物是苯的同系物,则:
①⑥既属于芳香烃,又属于苯的同系物;
②是苯乙烯,属于芳香烃,不是苯的同系物;
③是硝基类化合物,不是芳香烃,也不是苯的同系物;
④是苯酚,不是芳香烃,也不是苯的同系物;
⑤是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
答案选D。
【点睛】掌握有机物的分类标准、芳香烃、苯的同系物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同系物的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需要注意:同系物必然符合同一通式,但符合同一通式的不一定是同系物;其中符合通式CnH2n+2且碳原子数不同的物质间一定属于同系物;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同系物组成元素相同。
14.D
【分析】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发生在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碳碳三键、碳氮三键等不饱和的化学键上。
【详解】A. CH3CHO+HCHO→HOCH2CH2CHO,反应发生在HCHO的碳氧双键上,属于加成反应;
B. C6H5Li+CO2→C6H5COOLi,反应发生在CO2的一个碳氧双键上,属于加成反应;
C. ,反应发生在三个碳碳双键上,属于加成反应;
D. CH2=CH2+O2→CH3COOH,该反应为氧化反应,不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假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其燃烧通式为CxHy+(x+)O2xCO2+H2O,在105℃时,H2O是气体。1L的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仍为10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1+x+= +,可知y=4。该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其燃烧前后的体积均不变,则两种气态烃的H原子数均为4。则不符合题意的是C。
答案选C。
【点睛】注意题干所给的温度,105℃,此时水为水蒸气。如温度低于100℃,水为液体,相比于气体,其液体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则反应前后的体积差为x-(1+x+),恒小于0,则燃烧后,体积一定会变小。
16.C
【详解】①由乙烯制乙醇是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和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
⑤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综上所述,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③;
故选C。
17.C
【详解】试题分析:A.NO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法收集,故A错误;B.乙烯密度比水空气略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可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故C正确;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相关知识。
18.C
【详解】A.废荧光灯属于有害垃圾,因为荧光灯管内有荧光粉、水银、铅、镉等重金属,它们会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潜在或直接的危害,A正确;
B.厨余垃圾发酵是氧化还原反应,则厨余垃圾发酵后制成肥料,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聚乙烯塑料无毒、不易降解,C错误;
D.废旧玻璃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可以再生循环,属于可回收垃圾,D正确;
故选C。
19.B
【分析】有机物含有C=C、-COOH、-OH官能团,其中C=C能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反应,-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且具有酸性,-OH能发生酯化、取代等反应,结合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解答该题。
【详解】①该物质分子中含11个C原子、3个O原子,12个H原子,则分子式为C11H12O3,故①正确;
②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②正确;
③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Na反应,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两个反应中需要Na、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③正确;
④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④错误;
⑤在水溶液中羧基能电离出H+,羟基不能电离出H+,故⑤错误;
故选:B。
20.C
【详解】A.乙烯也是一个高度对称的平面形结构,A错误;
B.大部分有机物均可以燃烧,B错误;
C.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因此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正确;
D.苯和烯烃均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21.B
【详解】①泥沙、水形成胶体,海水还有大量的盐类,在入海口发生胶体聚沉,泥沙沉降形成三角洲,聚沉是胶体性质之一,故①说法正确;
②钢材为合金,一般是铁和碳的合金,故②说法正确;
③“钡餐”是BaSO4,BaSO4难溶于水,但溶解到水中BaSO4完全电离,即BaSO4是强电解质,故③说法错误;
④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原料是晶体硅,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但不是过渡元素,是主族元素,故④说法错误;
⑤常用自来水消毒剂的是Cl2和ClO2,Cl2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lO2中含有极性键,故⑤说法错误;
⑥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⑥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⑥正确,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2.C
【详解】A.是乙酸的键线式,分子式为C2H4O2,A正确;
B.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球棍模型为,B正确;
C.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2,碳碳双键不能省略,C错误;
D.CH4S可以看成-SH替代了甲醇的-OH,结构式为,D正确;
故选C。
23.C
【详解】A.羟基中氧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羟基中含有1个氧氢键,羟基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苯的分子式为C6H6,故B错误;
C.醛基为醛类的官能团,醛基的结构简式为 CHO,故C正确;
D.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链节中主链含有2个碳原子,聚丙烯正确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C。
24.C
【详解】分子中要引入两个溴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最好采用加成方法而不用取代方法。加成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少。有两个碳上都有溴,故加成Br2,只有其中一个C上有Cl,故加成HCl。答案选C。
25.D
【详解】A.液溴会氧化橡胶塞,应该选用玻璃塞,A项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但不能验证石分解产物中含有乙烯,B项错误;
C.实验室制,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C项错误;
D.将二氧化碳通入NH3饱和的NaCl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H2O+NH3=NaHCO3↓+NH4Cl,能制备少量,D项正确;
答案选D。
26.(1)乙烯
(2)C6H6
(3)A
(4)C、E
(5)A
【解析】(1)
根据B的球棍模型可知B为C2H4,名称为乙烯;
(2)
根据D的球棍模型可知该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6个H原子,分子式为C6H6;
(3)
最简单的饱和烃为CH4,即A;
(4)
C为丙烷的结构简式,E为丙烷的球棍模型,二者为同种物质;
(5)
C为丙烷,A为甲烷,二者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2个CH2,互为同系物。
27. O=C=O 2Fe3++Cu=2Fe2++Cu2+ 2Fe2++2Br-+2Cl2=2Fe3++Br2+4Cl-
【详解】(1)①NaOH由氢氧根和钠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②NH3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每个H原子与N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所以电子式为;
③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结构式为O=C=O;
(2)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的原理,是把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在覆铜板上用蜡或不透水的物质覆盖,然后将覆铜板浸泡到FeCl3溶液中,利用FeCl3溶液将不需要的铜腐蚀掉,FeCl3溶液与铜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已知氧化性:Br2>Fe3+,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不妨设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先氧化Fe2+,消耗0.5mol氯气,剩余的0.5mol氯气再氧化1molBr-,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28.(1)1s22s22p5
(2)Na>Cl>O
(3) H2S+Cl2=S+2HCl S=C=S
(4)
(5)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
【分析】(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为F,原子序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9;
(2)上述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有O、Cl、N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
(3)利用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比较非金属性;CS2分子与CO2分子结构相似;
(4)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NaClO3与H2,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NaCl+3H2ONaClO3+3H2↑,该反应中Cl失去电子,H得到电子,共转移6e-;
(5)发生复分解反应,析出KClO3晶体,与其溶解度小有关。
【详解】(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为F,原子序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9,则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
(2)上述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有O、Cl、N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Cl>O;
(3)利用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比较非金属性,能比较硫和氯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H2S+Cl2=S+2HCl;CS2分子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分子的结构式为S=C=S;
(4)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NaClO3与H2,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NaCl+3H2ONaClO3+3H2↑,该反应中Cl失去电子,H得到电子,共转移6e-,反应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5)II中不断加入细粒状KCl,搅拌,发生复分解反应,析出KClO3晶体.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