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概括课文内容。
2.针对课文的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逐步学习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提问。
3.在梳理问题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难点: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走进童话
1.学习时最怕没有疑问,带着疑问学习必有进步。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提问”,“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示单元语文要素)
2.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文里的豆荚是什么植物的果实?(出示豌豆生长图片:发芽、长叶、爬藤、开花、结豌豆荚)
3.同学们都十分喜爱童话。你们读过安徒生的哪些童话?(出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故事图片)
二、聚焦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
(出示14个一类字:豌、按、舒、适、暗、恐、僵、硬、枪、耐、探、愉、曾、沟。)
如何才能写好他们呢?这些字按结构可以分成几类?(三类:左右结构11个,上下结构2个,半包围结构1个。)
左右结构的字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按”和“探”右半部分注意两横的长短;“枪”和“愉”右半部分中的捺要写舒展;“舒”和“耐”右半部分中都有一竖钩,写得要稍微长一些。)
“曾”这个字如何才能写好?(上宽下窄,上半部分的笔顺先写中间的短竖,再写短竖两边的点和撇。)
(师范生练,注意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认认真真写好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认真写字。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讲究写字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这一板块生字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重点指导和强调,并引导学生养成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课文,感知豌豆们的性格和命运
1.五粒豆的性格。
(1)从一个豆荚里五粒豆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
(2)生读相关文字,交流想法。
预设1:第一粒豌豆对世界充满好奇,很向往自由,想去探索世界。
预设2:第二粒豌豆非常自高自大,都想飞进太阳里去了。
预设3:从第三粒和第四粒豌豆的话中感受到它们很自信,又有点骄傲。
预设4:我读出了第五粒豌豆的随遇而安,落在哪里就在哪里住下来。
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从对话中体会豌豆不同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豌豆的语言体会角色性格,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第五粒豆的生长和女孩的康复。
(1)豌豆的生长。
富有童心的安徒生用孩子式的口吻,写出了五粒豌豆不同的性格特征。除了有趣的对话,作者对第五粒豆还有更细致的描写。细品文字,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描写豌豆的动词用得好。“它被射到空中,落到……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裂缝里。”我好像看到了豌豆的运动过程。
师点评:你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安徒生的用词精当。
预设2:“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这句把被青苔裹起来的豌豆比作“一个囚犯”,写出了豌豆被包裹的情形。
师点评:描述得很形象,请读出豌豆被包裹成囚犯的样子。
预设3:这里说被青苔包裹着的豌豆像一个囚犯,后来又为什么长得很好了呢?
师点评:(学生把问题贴到对应的框内)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出来的,还是针对全文提出来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读文字,讨论交流概括豌豆的生长过程:生了根—长出小叶子—顺着绳子往上长—开出紫色的花。
观察插图,这是一粒怎样的小豌豆?
预设1:这是一粒有着完美“豆生”的豌豆,它没有被鸟吃掉,也没有被泡在脏水里。它生根,长叶,开花,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结果。
预设2:小豌豆一直很努力,没有因为自己的生长环境恶劣就放弃生长。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这个问题,你能理解为什么豌豆被青苔裹得像个囚犯,却能生长得很好了吗?(学生练习用完整的语言说理解)
(2)女孩的康复。
观察图片:这株长在女孩窗台下的豌豆花给女孩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尝试概括,填写表格。并讨论课后练习:“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预设1:豌豆苗使小女孩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所以她的病就慢慢好了。
预设2:小豌豆顽强的生命力感动了小女孩,让她也变得乐观坚强起来。
出示导学单中学生提的问题:生病卧床一年的女孩看到豌豆生长开花,就能渐渐好起来,难道是这粒豌豆有魔力吗?让学生对比豌豆和女孩生长的过程,并找出相似处。
预设1:我发现躺在床上的女孩和裹在青苔里的豌豆很像,都像囚犯。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正因为如此,所以豌豆顽强的生命力给了女孩战胜病魔的勇气、希望、信心……
预设2:女孩与病魔斗争,除了配合治疗,更需要强大的内心。青苔里的豌豆能够生根,长叶,开花,就像在给女孩助力,为她鼓劲儿。
这就是豌豆给女孩带来的奇迹,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小豌豆的生长和女孩的康复过程,整理问题清单:哪些问题已经在学习中解决了,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问题一:女孩的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
预设1:我认为女孩整日躺在床上,妈妈没有时间陪伴她。这株豌豆苗对她来说就代表了春光,所以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
预设2:这里的花园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花园,而是一座长在女孩心里的花园。它让女孩看到美好,变得愉快。
指导问题归类:把答案贴到相应的地方。就像这样我们继续去探究。
问题二:(对第21自然段的结尾提问题)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这一天是哪天?对谁而言像过节?
预设1: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的那一天。
预设2:是豌豆开花的那一天。
问题三:一切都那么美好,就像过节一样。对谁而言像过节?
预设1:对女孩来说就像过节,因为她有了健康的光彩。
预设2:对豌豆而言,也是一个节日,因为它迎来了开花的时刻。
问题四:这一天还对谁而言,也像是一个节日?
预设1:对读者来说就像是个节日,因为所有人都愿意在童话里找到幸福快乐。
预设2:我觉得这种快乐是作者安徒生带给大家的,所以这一天对作者来说,也像一个节日。
故事中的人物、写故事的人、读故事的人都为女孩恢复健康、为生命的美好而感到高兴,所以说对所有的人而言,这一天简直像个节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学文本边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提问。将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同步进行,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学生从中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也为进一步学习运用提问策略打下基础。在提问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整理问题清单,说出自己的发现,交流解决相关问题。适度引导,使学生提问的角度更加多样化,并在对比阅读中,洞悉五粒豌豆的愿望与命运。】
四、大胆提问,学习分类
1.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提问”,请同学们再读课题,联系全文,大胆提出一个问题。
预设:豆荚里的五粒豆都到哪儿去了?它们的结局一样吗?五粒豆有什么愿望?它们的愿望实现了吗?
豆荚里的五粒豆想去哪里?结果怎样?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通读全文。(板书:针对全文提出问题)
2.读下面这段话,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难道我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觉得外面似乎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预设:为什么豌豆认为自己会变得僵硬?那粒豆到底有什么预感?
因为老这样一动不动,什么都不做,身体自然会僵硬。它预感到天气在变化,豆荚在生长、变黄。(板书:针对部分内容提出问题)阅读时,既可以针对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在读完全文后针对全文提问。
【设计意图】教材编者将如何“提问”做了清晰、可见的规划。“读完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课后习题明确了提问前要做什么。教师要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通过示范与引导,由扶到放,让学生辨别两种提问方法,有效掌握提问的策略。
3.(出示课后习题“小组问题清单”)你认为“小组问题清单”中的这三个问题,哪些是针对全文提的?哪些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
预设:第一、第二个问题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的。
4.默读课文,再提几个不同的问题,写在相应课文边。
5.四人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汇总“小组问题清单”。(出示学生问题)
预设:五粒豆为什么一会儿以为世界是绿色的,一会儿以为世界是黄色的?豌豆们为什么要比谁飞得最远?五粒豆分别想飞到哪里?结果呢?五粒豆中,哪一粒是最了不起的?豌豆花开了,为什么小女孩觉得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课文的题目是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什么只详细写了第五粒豆和小女孩之间的故事?
6.将提出的这些问题分类,归纳哪些是针对文章部分内容提问,哪些是针对全文提问。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后,如何筛选、归类问题,课后的“小组问题清单”为学生提供了正确的操作路径。学生从全文和部分内容两个维度提问,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提出的问题,互相学习不同角度的提问,去掉重复的问题,甄别更有内涵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初步实现了提问策略的自我建构。
五、课堂提升,延伸学习
1.五粒豆的结局。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豌豆们的结局。适时讨论: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为什么说自己是最了不起的?
预设1:它觉得只有它自己达到了胖得就要爆开了,其他豆子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它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
预设2:这粒豆一开始想飞到太阳里去,可见它很自高自大。结果掉进水沟里去了,被水泡得涨开了,可它自命不凡,不仅体型膨胀了,内心也膨胀了。
哪怕在隐蔽的裂缝中生根发芽,哪怕只是开出小小的一朵花,这朵花也是生命的绽放。舒展自己的生命,同时唤起别人对生命的热情,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
故事的结尾,作者描绘出了一幅画面,请齐读。
2.拓展延伸。
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哪一粒豌豆?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生去思考。愿我们都能长成心目中的那粒豌豆,都能成为一粒有价值的豌豆。
【设计意图:课末开放式的结尾,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有所思考,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整个课堂,学生的提问呈现进阶性:数量多—角度多—质量高—运用好。教与学经历了“鼓励—发现—思辨—提炼—再运用”的过程。以单元篇章导语、语文要素、课后练习、学习提示、交流平台作为抓手,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中思、思中悟,掌握了“提问”这一阅读策略,种下阅读要思考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