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借箭、草船借箭、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通过学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顾全大局的品质,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顾全大局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有关三国的故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的特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时期的故事吗?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他曾用“草船借箭”之计,使周瑜佩服得五体投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诸葛亮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教师随即板书:周瑜、诸葛亮、曹军、草船借箭。
4.过渡:周瑜和诸葛亮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斗智的故事既有趣又惊险。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斗智的经过。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周瑜和诸葛亮是怎样斗智的?他们在斗智中分别表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并划出相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以下是一个示例:从“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句中可以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和陷害之心,想借机除掉诸葛亮。教师随即板书:周瑜:妒忌、陷害。而诸葛亮却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并表示“都督委托,当然照办”,这体现了诸葛亮的自信、胸有成竹。教师随即板书:诸葛亮:识破计谋、自信。在“草船借箭”这一部分中,通过“鲁肃吃惊地说”、“诸葛亮说”、“曹操下令说”等语言描写,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顾全大局的品质。教师随即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同时引导学生从“大雾漫天”、“一字摆开”、“掉转船头”等描写中体会诸葛亮的智谋和胆略。在“借箭经过”这一部分中,通过对天气、箭数、船的行驶速度等的具体描写,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胸有成竹的气质。教师随即板书:诸葛亮:聪明才智、胸有成竹。在“借箭成功”这一部分中,通过周瑜的“长叹一声”、“不得不佩服”等词语和诸葛亮的语言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周瑜的自叹不如。教师随即板书:周瑜:自叹不如、心悦诚服。通过以上品读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3.集体交流讨论: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品质和精神。
4.拓展延伸:通过学习《草船借箭》,你对三国时期的人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还知道哪些三国时期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教师引导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通过复述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草船借箭》,我们了解了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斗智的故事,通过品读词句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学习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胸有成竹的气质,也学习了周瑜的自叹不如和心悦诚服。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做一个有智慧、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3.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准备与同学交流。
七、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读词句,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顾全大局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我还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