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0 19: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单元基本信息
课程标准模块 阅读单元
使用教材版本 部编版
单元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话故事)
单元课时数 11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单元主题是 “童话故事”,全单元主要包括《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和《枣核》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故事,复述故事。
单元(或主题)教学背景分析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读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学生要填写表格,根据表格复述故事更容易。复述《方帽子店》时,可以真正戴着帽子,隔岸观火不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下记忆会更深。《漏》课后有示意图,借助文字提示来复述故事会轻而易举。《枣核》讲了一个让人开心和振奋的故事,复述时要抓住不同人的性格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提示或者联系课文内容复述故事。
单元(或主题)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语气、神态来体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内心情感。3.借助表格或示意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会复述故事。4. 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5. 讲故事要自然、大方,表达要清楚。6. 听故事要认真,能清楚地交流和表达。7. 选取一种熟悉的动物,抓住它的反向特征,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8. 通过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突出故事的趣味性。9. 整理复述故事的方法。10. 通过字旁表意的功能,积累“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11. 体会修饰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学以致用。12.通过标点和人称转换,掌握转述的方法并加以运用。13. 继续积累描写春天的诗。
单元(或主题)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本课介绍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的故事,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故事。2反复诵读,理解故事过程,复述故事。26.《方帽子店》本课介绍了方帽子店被淘汰的过程,重点是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1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27.《漏》本课介绍了贼和老虎偷驴不成,反而被“漏”吓坏了的故事。重点是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2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2.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28.《枣核》本课介绍了枣核机智勇敢的故事,重点是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枣核斗智斗勇的故事、复述故事。口语交际本次活动以“趣味故事会”为内容,重点是提高学生讲故事的水平和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11.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2.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 习作本次习作主题是“这样想象真有趣”,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要写出故事的趣味性、奇特性。21.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奇异的想象。2.指导学生写出故事的趣味性、奇特之处。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要交流了复述故事的方法,借助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来学习形旁表义功能,学习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了解带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词组,学会转述别人的话,学习理解了古诗《大林寺桃花》。重点要学会用连续的动词写手工活动和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21.采用多种形式来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单元(或主题)学习效果评价及作业设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通过学生复述故事、探究道理、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来展开。复述故事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借助示意图、表格、文字提示等方法,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等使故事复述得更加精彩生动。
本单元(或主题)教学特色分析 本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这个专题编写。由单元导读、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5部分内容组成。单元导读明示了本单元以故事为专题,明确了本单元的两个学习目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四篇课文四个故事,有的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有的以心理描写的形式展开,其中有两篇是根据民间故事整理的,但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题目的阅读期待性很高,故事的趣味性很强,儿童化的色彩浓厚。《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通过急性子顾客与慢性子裁缝对服装的四次不同要求及反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故事。《方帽子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人们坚守的“从不改变的方帽子店”被孩子们创新的“各式各样的帽子店”取代的故事。《漏》则围绕老夫妇雨夜说“漏”,老虎和贼怕“漏” 为线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想象奇妙、情节奇特、趣味十足的民间故事。 《枣核》则讲述了枣核借助自己特殊的身材和聪明才智挽救了乡亲们的财产,惩处了县官 的故事。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对讲述人和听者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作则要 求根据文字信息结合画面,选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其相反的特征,编一个童话故事。语文园地既有单元知识的整理与巩固,又有知识的拓展运用与积累。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要注意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 充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整理和积累复 述的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
以下请从单元整体设计中精选一个课时,详细描述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
(一)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枣核》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核、妻”等10个生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折、涨”。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把握故事内容,复述课文。
3.感受枣核的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反抗黑暗势力的可贵品质。
某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他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他的名字叫“枣核”。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机智勇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板书课题,(板书:枣核)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文插图,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2.检查自学情况。(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出示词语:
  枣核 夫妻 爹娘 扶犁 折腾 困得很 牲口 官府 善罢甘休 涨红脸(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折”,前鼻音“困 ”,后鼻音“牲 涨”。另外,两个多音字“折”,在这里读“zhē”,还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zhé”,组词为“打折”,另一个读音是“shé”,组词为“折本”;多音字“涨”在这里读“zhàng”,还有一个读音“zh ng”,组词为“涨潮”。(2) 识记生字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熟字加偏旁:“父+多=爹”“利+牛=犁”“口+木=困”“牛+生=牲”“广+付=府”“四+去=罢”(2)形近字组词:核一该 折一拆 (3)组词扩展:妻子 夫妻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衙役:衙门里的差役 。②善罢甘休: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③钱搭:古代装钱物的口袋。④惊堂木: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古时县官也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枣核是个勤快而又聪明的孩子。)(板书:勤快 聪明)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画出来。交流展示如下。出示:“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板书:天天干活 学了许多本领)指名朗读。想象一下,枣核很能干什么农活?(还能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牲口……)正像枣核自己说的——“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过渡:枣核虽然人特别小,他不光能做一般人能做的事情,还能做一般人干不了的事情。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枣核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2.默读课文4~13自然段。(1)枣核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预设:把官府赶走的牲口全部偷偷地赶回来了。预设:被官府抓去后,和县官斗智斗勇,由于人特别小,官府最后奈何不了他,县官反而挨了打。(板书:偷偷赶回牲口 与县官斗智斗勇)(2)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找出来读一读。“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有趣了?(枣核很小,人可以钻进驴耳朵里,衙役们不会发现他。)“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你觉得以上句子,有哪些想象合理的地方?(枣核小,是完全可能从铁链缝里钻出来的。)“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这个片段,你想到了哪个故事?(活佛济公的故事。)(2)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小组内表演课文内容,再选代表在全班表演故事。 【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说写训练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2.续编故事。想象一下,枣核还有哪些聪明能干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说写的训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板书设计
28 枣核
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
聪明:偷偷赶回牲口;与县官斗智斗勇
附件(如有学习任务单或给学生提供的其他学习过程性资料,请附后)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