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3物质的量课时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3物质的量课时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0 09:44: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3物质的量课时练习
1.准确理解概念内涵才能准确把握概念本质。下列有关1mol的含义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16gO2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4mol水中含有8molH和4molO
D.1molNe中含有6.02×1023个电子
【答案】A
【详解】A.并非所有物质都由分子构成,比如NaCl中不含分子,A错误;
B.16g 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其含有1mol O,即约6.02×1023个氧原子,B正确;
C.4mol H2O中含有8mol H和4mol O,C正确;
D.1个Ne原子含有10个电子,则1mol Ne含有10mol电子,即6.02×1024个电子,D正确;
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只要所含原子数目相等,则所占体积一定相等
B.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和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C.标准状况下11.2L乙烷和乙醇的混合物中氢原子数目为
D.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若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两容器的压强一定相等
【答案】B
【详解】A.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若该分子为多原子分子,则所含原子数目不相等,A项错误;
B.和的摩尔质量相等,由于质量相等,所以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分子数相等,B项正确;
C.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应用气体的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项错误;
D.根据pV=nRT,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气体物质的量相等,若两个容器的温度不同,则压强不相同,D项错误;
故选B。
3.《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火药燃烧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反应每转移6mol电子,则能生成11.2LN2
C.每生成l1gK2S,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D.该反应中分别被S和硝酸钾氧化的碳原子数之比为1:5
【答案】B
【分析】反应S+2KNO3+3CK2S+N2↑+3CO2↑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K2S和N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A正确;
B.气体体积没有注明是标准状况,无法计算的体积,B错误;
C.碳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生成3mol二氧化碳转移12mol电子,每生成11gK2S,即0.1molK2S,0.3mol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2mol,C正确;
D.1个S能得2个电子,2个中N能得10个电子,所以能氧化的碳原子数之比为1:5,D正确;
故选B。
4.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甲<乙 B.相对分子质量:甲<乙
C.摩尔体积:甲>乙 D.原子个数:甲>乙
【答案】A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气体的物质的量,A正确;
B.甲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气体的物质的量,两种气体质量相等,根据M=m÷n可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B错误;
C.同温同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C错误;
D.不确定甲乙分子的构成,不能确定甲乙原子数目的多少,D错误;
故选A。
5.某溶液中仅含有、、、四种离子(不考虑水电离出的和),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若为4mol/L,则为( )
A.5mol/L B.6mol/L C.7mol/L D.8mol/L
【答案】D
【详解】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若为4mol/L,则=3mol/L、=1mol/L;利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规律,可知:4mol/L×2+3mol/L×3=1mol/L+2,=8 mol/L;故选D。
6.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右侧充入一定量的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左侧与右侧原子数之比为
B.右侧的质量为
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6倍
D.保持温度不变,若改变右侧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则应再充入
【答案】C
【分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图可知,左、右两侧气体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两侧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由左侧容器中氮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可知,右侧容器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mol×=0.5mol。
【详解】A.由分析可知,左、右两侧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左、右两侧原子数之比为(4×2):(0.5×5)=16:5,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右侧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甲烷的质量为0.5mol×16g/mol=8g,故B正确;
C.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气体摩尔质量之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倍数为=8,故C错误;
D.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时,左、右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由分析可知,左侧容器中氮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时,右侧再充入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0.5mol=1.5mol,故D正确;
故选C。
7.叠氮化钠()是点击化学中常用的一种催化剂,真空中加热分解成和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完全分解,转移
B.的摩尔质量为
C.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
D.在真空中完全分解,产生的体积为33.6L
【答案】C
【分析】NaN3在真空中完全分解生成钠与氮气,2NaN3=2Na+3N2,钠的化合价从+1到0,1molNaN3在真空中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NA。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真空中完全分解,转移,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式,的摩尔质量为,故B错误;
C.中钠的化合价为+1,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故C正确;
D.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计算的体积,故D错误。
答案选C。
8.Na2O2作熔矿剂,使一些难溶于酸的矿物变成可溶于水或酸的物质。过氧化钠与铬铁矿[主要成分为亚铬酸亚铁(FeCr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r2O4+7Na2O24Na2CrO4+Fe2O3+3Na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Na2O2和S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B.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Na2CrO4和Fe2O3
C.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Na2O2为7mol
D.向体系中通入适量O2能减少Na2O2的用量
【答案】D
【详解】A.Na2O2为氧化剂,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2价,当1molNa2O2和S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A错误;
B.该反应中,FeCr2O4中铁、铬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2CrO4和Fe2O3为氧化产物,B错误;
C.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Fe2+失去2mol电子,被Fe2+还原的Na2O2为1mol,C错误;
D.Na2O2为氧化剂,氧气具有氧化性,因此通入适量O2能减少Na2O2的用量,D正确;
故选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气体X相对氢气的密度是16,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2
B.溶液中含,取此溶液用水稀释为,则稀释后溶液中为
C.常温常压下,同质量的气体X和气体Y,体积,则摩尔质量
D.m g气体Y含分子数为b,则n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C
【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某气体X相对氢气的密度是16,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2g/mol,A错误;
B.原溶液中,则,取此溶液用水稀释为,则稀释后溶液中,B错误;
C.常温常压下,体积,则物质的量,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相同,则摩尔质量,C正确;
D.m g气体Y含分子数为b,则其摩尔质量为,n g该气体为,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D错误;
故选C。
VmL溶液中含有,取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VmL溶液中,取溶液浓度不变,物质的量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个数比,则,;
故答案为:C。
11.已知可以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得到气体和,与水反应生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也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B.与潮湿反应方程式为,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反应得到的气体经干燥后测得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7.5,则与的物质的量比为
D.将剩余固体配成溶液,若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
【答案】D
【详解】A.因Cl2O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故Cl2O也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A正确;
B.Cl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O,Cl2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aCl,则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正确;
C.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气体的密度之比为气体摩尔质量之比,则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根据十字交叉法,,则Cl2与Cl2O物质的量之比为12:4=3:1,C正确;
D.如果剩余物中含有NaHCO3与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生成碳酸钙沉淀,D错误;
故答案为:D。
12.工业上常用碱性废液吸收,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过程中的部分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1”中是还原剂
B.是该部分过程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每吸收,整个过程需要的质量为
D.“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答案】C
【详解】A.“过程1”中Ni元素的化合价由Ni2O3中+3价升至NiO2中+4价,Ni2O3是还原剂,A项正确;
B.“过程1”中Ni2O3被氧化成NiO2,“过程2”中NiO2又被还原成Ni2O3,Ni2O3是该部分过程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B项正确;
C.SO2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未知,不能计算22.4LSO2物质的量,不能计算需要Ni2O3的质量,C项错误;
D.由图示可知,“过程2”为NiO2与ClO-反应生成Ni2O3、Cl-和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iO2=Ni2O3+Cl-+2O,D项正确;
答案选C。
13.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的(易潮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所装的试剂为饱和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气体
B.装置和中的试刘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和中
C.用含的浓盐酸与足量的反应,所得嵫气可以制取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预热铝粉,达到温度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
【答案】B
【分析】由于题目中已知氯化铝易水解,所以反应和收集的环境中不能出现水,A中产生氯气中混有HCl和H2O,B中装饱和食盐水除HCl,C中装浓硫酸除H2O,D为反应装置,E为收集氯化铝的装置,F为浓硫酸,吸收从G中带出来的水,G中的氢氧化钠用于吸收多余氯气。
【详解】A.装置B应该装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气中的HCl,不能装饱和NaHCO3,会生成杂质气体二氧化碳,A错误;
B.由于氯化铝易水解,故C、F两个装置须装浓硫酸,C是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水,F是用于防止G中的水进入,B正确;
C.用含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即盐酸中含0.6molHCl,若0.6molHCl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理论上可以制得氯气,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再由方程式,则制得的氯化铝的质量为,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当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不再产生氯气,故实际制得的氯化铝的质量比26.7g小,C错误;
D. 由于装置中有空气,实验过程中若先点燃D处酒精灯预热Al粉会让Al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先反应而降低产率,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故要先点A处酒精灯,让生成的氯气充满了整个装置之后,再点燃D处酒精灯开始反应,D错误;
故选B。
14.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49g的物质的量是 。
(2)中所含质子数与 克中所含电子数相等。
(3)已知中含有个,则该A的摩尔质量为 。
(4)39gNa2O2中的Na+数目为 NA,将其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 。
(5)溶液中含,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1)0.5mol
(2)1.8
(3)40g/mol
(4) 1 5.6L
(5)
【详解】(1)49g的物质的量n==0.5mol;
(2)0.1molNH3中所含质子数=0.1×10×NA=1NA,1分子H2O含有质子数目为10个,1molH2O含有质子数为10NA,含有1NA个质子需要水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水的质量为0.1mol×18g/mol=1.8g;
(3)中含有个,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的物质的量为0.5mol,的摩尔质量为,A的摩尔质量为164-2×62=40g/mol。
(4)39gNa2O2的物质的量为, Na+的物质的量为1mol,数目为1NA;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molNa2O2与水反应生成1molO2,则0.5molNa2O2生成0.25molO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
(5)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3mol,浓度为mol/L。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单线桥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
(2)配平下列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碱性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2发生反应,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某消毒小组人员用的浓硫酸配制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mL;所配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如图所示,气缸的总体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0℃时向Ⅰ中充入,Ⅱ中充入,则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比为 。
【答案】(1)
(2) 314627 614627
(3) 100 6.8mol/L
(4)1:2
【详解】(1)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反应中转移10个电子,用单线桥表示为。
(2)①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2价,失去1个电子,氮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得到3个电子,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为314627;
②反应中铬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铁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为614627;
③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碱性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2发生反应,其中氧化剂是次氯酸根离子,还原剂是氢氧化铁,则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某消毒小组人员用的浓硫酸配制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要用500mL容量瓶,则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mL=100 mL; 是二元强酸,所配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4mol/L×2=6.8mol/L。
(4)当活塞不再移动时,两端压强相等,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Ⅰ、Ⅱ两部分体积比为。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某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取该金属氯化物配成水溶液,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g/mol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在一定量中恰好完全反应: (注:l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则反应前的体积是 mL,反应结束后, mol
(3)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再向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的盐酸,(忽略液体混合带来的体积变化)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OA段、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答案】(1)27g/mol
(2) 672mL 0.02
(3)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1.2
【详解】(1)金属氯化物26.7g配成水溶液,与足量AgN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86.1g氯化银沉淀,得氯化银物质的量为 ,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金属氯化物MClx的摩尔质量为133.5g/mol,该金属氯化物质量是26.7g,物质的量为 ,解得x=3,所以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133.5g/mol (35.5g/mol×3)=27g/mol,故答案为:27g/mol;
(2)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反应前O2的体积也是672mL,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2molYO2,则反应结束后,0.02mol;
(3)①加入盐酸100mL时开始生成气体,当加入盐酸300mL时不再产生气体,则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加盐酸,O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答案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②B点时溶质只有NaCl,n(NaCl)=n(HCl)=0.3L ×2mol/L=0.6mol,c(NaCl)==1.2mol/L,故答案为:1.2mol/L。
17.Ⅰ现有21.6g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13.44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气球的体积为 L。
Ⅱ.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3)0.5molNa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在 molNa2CO3中所含Na+数与上述0.5molNaOH所含Na+数目相等。
(4)现有14.4gCO,CO2和C2H4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则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
(5)物质A在一定温度下有分解反应A(s)=B(s)+C(g)+4D(g),若测得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氢气的10倍,且当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所得B的质量为30.4g,A的摩尔质量为 。
【答案】(1)
(2) 28 6.72
(3) 0.25
(4)
(5)
【分析】Ⅰ.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列方程:28x+44y=21.6g①,x+y=mol②,解之得x=0.3mol,y=0.3mol,气体共为0.6mol。
【详解】(1)根据分析,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题中所示装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经浓硫酸干燥,得到的气体为CO。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CO,相对分子质量为28;
②0.3 mol CO含有的电子数为;
③。
(3)0.5molNa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5molNaOH中含有0.5mol Na+,其与Na2CO3中所含Na+数目相等。
(4)由于CO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因此可将混合气体看成只由CO和CO2组成,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列方程:28x+44y=14.4g①,x+y=mol②,解之得x=y=0.2mol,则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5)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A(s)=B(s)+C(g)+4D(g)可知生成C和D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所以C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消耗A(s)的物质的量为0.2mol,测得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氢气的10倍,则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等于1mol氢气质量的10倍,即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0g+30.4g=50.4g,故A的摩尔质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3物质的量课时练习
1.准确理解概念内涵才能准确把握概念本质。下列有关1mol的含义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16gO2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4mol水中含有8molH和4molO
D.1molNe中含有6.02×1023个电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只要所含原子数目相等,则所占体积一定相等
B.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和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C.标准状况下11.2L乙烷和乙醇的混合物中氢原子数目为
D.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若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两容器的压强一定相等
3.《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火药燃烧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反应每转移6mol电子,则能生成11.2LN2
C.每生成l1gK2S,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D.该反应中分别被S和硝酸钾氧化的碳原子数之比为1:5
4.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甲<乙 B.相对分子质量:甲<乙
C.摩尔体积:甲>乙 D.原子个数:甲>乙
5.某溶液中仅含有、、、四种离子(不考虑水电离出的和),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若为4mol/L,则为( )
A.5mol/L B.6mol/L C.7mol/L D.8mol/L
6.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右侧充入一定量的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左侧与右侧原子数之比为
B.右侧的质量为
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6倍
D.保持温度不变,若改变右侧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则应再充入
7.叠氮化钠()是点击化学中常用的一种催化剂,真空中加热分解成和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完全分解,转移
B.的摩尔质量为
C.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
D.在真空中完全分解,产生的体积为33.6L
8.Na2O2作熔矿剂,使一些难溶于酸的矿物变成可溶于水或酸的物质。过氧化钠与铬铁矿[主要成分为亚铬酸亚铁(FeCr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r2O4+7Na2O24Na2CrO4+Fe2O3+3Na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Na2O2和S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B.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Na2CrO4和Fe2O3
C.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Na2O2为7mol
D.向体系中通入适量O2能减少Na2O2的用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气体X相对氢气的密度是16,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2
B.溶液中含,取此溶液用水稀释为,则稀释后溶液中为
C.常温常压下,同质量的气体X和气体Y,体积,则摩尔质量
D.m g气体Y含分子数为b,则n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VmL溶液中含有,取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11.已知可以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得到气体和,与水反应生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也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B.与潮湿反应方程式为,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反应得到的气体经干燥后测得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7.5,则与的物质的量比为
D.将剩余固体配成溶液,若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
12.工业上常用碱性废液吸收,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过程中的部分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1”中是还原剂
B.是该部分过程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每吸收,整个过程需要的质量为
D.“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13.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的(易潮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所装的试剂为饱和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气体
B.装置和中的试刘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和中
C.用含的浓盐酸与足量的反应,所得嵫气可以制取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预热铝粉,达到温度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
14.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49g的物质的量是 。
(2)中所含质子数与 克中所含电子数相等。
(3)已知中含有个,则该A的摩尔质量为 。
(4)39gNa2O2中的Na+数目为 NA,将其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 。
(5)溶液中含,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单线桥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
(2)配平下列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碱性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2发生反应,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某消毒小组人员用的浓硫酸配制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mL;所配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如图所示,气缸的总体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0℃时向Ⅰ中充入,Ⅱ中充入,则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比为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某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取该金属氯化物配成水溶液,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g/mol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在一定量中恰好完全反应: (注:l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则反应前的体积是 mL,反应结束后, mol
(3)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再向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的盐酸,(忽略液体混合带来的体积变化)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OA段、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17.Ⅰ现有21.6g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13.44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气球的体积为 L。
Ⅱ.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3)0.5molNa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在 molNa2CO3中所含Na+数与上述0.5molNaOH所含Na+数目相等。
(4)现有14.4gCO,CO2和C2H4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则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
(5)物质A在一定温度下有分解反应A(s)=B(s)+C(g)+4D(g),若测得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氢气的10倍,且当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所得B的质量为30.4g,A的摩尔质量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