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必备】浙江地区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提分卷2(浙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分必备】浙江地区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提分卷2(浙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0 20: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分必备】浙江地区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提分卷2(浙教版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盒子里有7个红球,3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的可能性比较大.
A.红球 B.黄球 C.C、 D.D、
2.5比4多25%,4比5少( )
A.25% B.20% C.10%
3.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地球上每天有人出生 B.人没喝过水
C.鸡在打架
4.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
B.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的比值
C.圆周率表示π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
5.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1,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比是( )。
A.1:1 B.3:1 C.1:3 D.1:9
二、填空题
6.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   .
7.“扇形就是圆里的一部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
8.连接圆内一点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判断对错)
9.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r=   cm d=   cm d=   cm d=   cm.
10.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的   ,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11.如果抛8次硬币(均匀的),一定是4次正面朝上,4次正面朝下.   .
12.为保证不影响居民正常用水,下面是某水文站发布的8月1日~8日下午3时的汛情报告,根据汛情报告完成下表.
警戒水位56.00米 历史最高水位:56.75米
8月1日 水位55.80米8月2日 水位56.35米8月3日 水位56.20米8月4日 水位56.00米 8月5日 水位56.06米8月6日 水位55.92米8月7日 水位56.15米8月8日 水位56.19米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水位/米 55.80 56.35 56.20 56.00 56.06 55.92 56.15 56.19
高出警戒线水位/米 -0.20 +0.35 ( ) ( ) ( ) ( ) ( ) ( )
13.化简下面各比.
(1)0.125∶1= ∶

14.下图中五角星有 条对称轴。
15.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中,最长的是直径.   .(判断对错)
三、判断题
16.今年收成比去年增产三成,就是说今年产量是去年的30%.( )
17.比的前项乘2,后项除以,比值不变.( )
18.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较大。 ( )
19.半径与直径的比是1:2.( )
20.甲数的与乙数的50%一定相等。(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2.64+3.6= 2.4×50= 2+7÷9= 0.3÷3%=
22.简便计算。


23.求下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五、解答题
24.画一个周长25.12厘米的圆.
25.在下面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然后在圆内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26.
(1)用数对表示圆心O位置(   ,   ),并画出圆O的一条对称轴.
(2)以点(11,4)为圆心画一个圆,使其半径是上图圆O的2倍.
(3)设计一个等腰梯形(顶点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上),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各顶点的位置.
2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28.动手画画,动脑算算.
(1)画一个周长是6.28厘米的圆,再画出把这个圆按1:2的比扩大的圆,使得这两个圆组成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并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2)从一个长方体中锯掉一个正方体后,成了右图所示的形状.求现在这个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29.光明中心小学把老式水龙头改成节水型水龙头后,每个星期比以前节约用2吨,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几分之几吨?(周六、日除外)
30.一种药水是按药粉和水的比1∶2500配制成的.现在用药粉25克配制成这样的药水,需要加水多少千克?(列比例解答)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要比较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直接比较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因为红球比黄球的个数多,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较大,据此解答.
解:因为盒子里有7个红球,3个黄球,7>3,所以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如果不需要准确地计算可能性的大小时,可以根据各种颜色球个数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2.B
【详解】试题分析:用5减去4求出差,然后用差除以5就是4比5少百分之几.
解:(5﹣4)÷5,
=1÷5,
=20%;
答:4比5少20%.
故选B.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3.B
【详解】试题分析: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0的事件.
解:A、一定会发生,属于必然事件;
B、人没喝过水,一定不会发生,是不可能事件;
C、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属于不确定事件中的可能性事件;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概念是解决基础题的主要方法.
4.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π取近似值3.14;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可知:A、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说法错误;
B、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的比值,说法正确;
C、圆周率表示π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圆周率的意义,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5.C
【详解】略
6.长度相等
【详解】试题分析: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根据半径的定义及画圆的过程可知,一个圆的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解:根据半径的定义及画圆的过程可知,
一个圆的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故答案为长度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半径的特点.
7.×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扇形的定义是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解:扇形可以看成圆的一部分,但圆的一部分不一定是扇形,比如随便割一刀下去,所造成的两部分很难会是扇形.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平面图形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注意基础概念的熟练掌握.
8.×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半径的意义直接进行判断即可.
解: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
所以上面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半径的意义.
9.6,8.6,9,5
【详解】试题分析:①半径是6厘米;
②梯形的高,即圆的半径,已知r,求d,根据“d=2r”解答即可;
③圆的直径即正方形的边长,因为正方形的边长是9cm,所以圆的直径是9cm;
④已知圆的半径,求d,根据“d=2r”解答即可.
解:①r=6cm;
②d=2r=4.3×2=8.6(cm);
③d=9cm;
④d=2r=2.5×2=5(cm);
故答案为6,8.6,9,5.
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并根据同圆中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10.半径,位置,大小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半径的含义及圆的特征: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据此解答.
解:根据半径的含义及圆的特征可知: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的半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故答案为半径,位置,大小.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圆的特征及半径的含义,注意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11.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虽然硬币只有正、反两个面,落地后朝上的可能性和朝下的可能性都是;但是抛8次硬币,由于每一次都是一个独立事件,所以正面朝上或正面朝下的次数是不确定的,有可能8次全部都是正面朝上,也有可能8次全部都是正面朝下,还有可能是4次正面朝上,4次正面朝下…
解:抛8次硬币,由于每一次都是一个独立事件,
所以正面朝上或正面朝下的次数是不确定的,有可能8次全部都是正面朝上,也有可能8次全部都是正面朝下,还有可能4次正面朝上,4次正面朝下…;
故判断为:错误.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判断出现情况的可能性,不能只是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要思考是否还有其它情况的出现.
12. +0.20 0 +0.06 +0.08 +0.15 +0.19
【详解】表中“-0.20米”表示8月1日的水位比警戒水位低0.20米.如果某日的水位比警戒水位高,用正数表示;如果某日的水位比警戒水位低,用负数表示,如果某日的水位和警戒水位相同,用0表示.
13. 1 8 4 5
【详解】0.125:1=1:8;;
故答案为1;8;4;5.
14.5
【详解】根据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得到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
15.√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圆的有关性质和直径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解:圆里除直径外的线段都小于半径长的2倍,直径长是半径长的2倍,
故直径长是圆里最长的线段.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圆的认识.注意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在同一圆里,直径有无数条,条条都相等.在同一圆里,直径长是半径长的2倍.
16.×
【详解】试题分析: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三成,即增长30%,把去年的产量看成单位“1”,那么今年的产量就是去年的(1+30%).判断即可.
解:1+30%=130%
即:今年收成比去年增产三成,就是说今年产量是去年的1+30%=130%,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进一步发现比单位“1”多或少百分之几,由此解决问题.
17.√
【详解】试题分析:后项除以,相当于后项乘2,比的前项也乘2,根据比的性质,比值不变.
解:比的前项乘2,后项除以,相当于后项乘2,比值不变.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要明确:比的前后项都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比值不变.
18.√
【分析】可设圆的周长为c,正方形的边长为x,圆的半径为r,因为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大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设周长为c,正方形边长为x,圆半径为r
则c=4x=2πr
x=,r=,
正方形的面积为:x2=,
圆面积为:πr2=,
4π=4×3.14=12.56,
因为12.56<16,
所以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
19.×
【详解】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比是1:2.随便的两个圆,不一定有这样的关系.
20.×
【详解】略
21.6.24;120;2;10
【分析】(1)根据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注意进位和退位,小数点要对齐;
(2)根据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点、积的末尾有几个0;
(3)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可将式中的百分数化为小数后再根据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1)2.64+3.6=6.24;(2)2.4×50=120;(3)2+7÷9=2;(4)0.3÷3%=10;
【点睛】这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小数点要对齐,小数的位数,灵活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进行计算.
22.47;37.5;
2024;
【分析】改写成,再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将分数除法改写成分数乘法后,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改写成,可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





23.周长:71.4cm;面积:121.5cm2
【详解】周长:3.14×10+20×2=71.4(cm)
面积:20×10-3.14×(10÷2)2=121.5(cm2)
24.如图
【详解】试题分析:先利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求出所化圆的半径,进而利用画圆的方法,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圆.
解:25.12÷3.14÷2=4(厘米),
以任意一点O为圆心,以4厘米为半径,画圆如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基本画法.
25.如图
【详解】试题分析:(1)抓住画圆的两大要素:圆心和半径,即可画出符合题意的圆;
(2)圆内最大的正方形的特点是它的对角线分别是圆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由此即可画出这个最大的正方形.
解:(1)圆心确定位置,半径确定大小,即可画出圆心为o,半径为2厘米的圆如下图所示:
(2)圆内最大的正方形,即圆内接正方形的特点是:两条对角线分别是这个圆的两条直径,由此可画出如下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画法和圆内最大的正方形的特点的灵活应用.
26.如图,2,6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再过圆心沿列划出一条直径即是圆O的一条对称轴;
(2)先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找到点(11,4)的位置,再以上图圆O的半径的2倍为半径画出圆即可;
(3)先在有数列的方格图上画出一个等腰梯形(顶点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上),再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各顶点.
解:(1)用数对表示圆心O位置( 2,6 ),画出圆O的一条对称轴如下图;
(2)先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找到点(11,4)的位置,再以上图圆O的半径的2倍为半径画出圆,如下图;
(3)先在有数列的方格图上画出一个等腰梯形ABCD(顶点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上),如下图,再用数对表示各顶点分别是:
A(2,4),B(1,1),C(6,1),D (5,4);
故答案为2,6.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目,考查了圆的画法、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以及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7.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30°;60°;90°
【详解】180°÷(1+2+3),
=180°÷6,
=30°,
所以三个角分别为:
30°×1=30°;
30°×2=60°;
30°×3=9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度除以分成的总份数,求出每一份的角度,再分别乘各个角度所占的份数即可解答.
答: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30°;60°;90°.
28.如图
【详解】试题分析:(1)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由此只要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得这个圆的半径即可画出符合题意的圆;把这个圆按1:2的比扩大的圆,就是把圆的半径按1:2的比扩大得到的圆;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都是经过圆心的直线;所以要使这两个圆组成一个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那么这两个圆必须是同心圆;
(2)根据图得出在长方体木块上锯掉一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可按照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长方体木块的中间有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的孔.长方体木块的体积也就是用长方体的体积减去中间正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把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解答;
解:(1)圆的半径为:6.28÷(2×3.14)=1(厘米),
把这个圆按1:2的比扩大的圆的半径为:1×2=2(厘米),
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2)表面积:(8×12+12×4+8×4)×2
=(96+48+32)×2,
=176×2,
=352(cm2);
体积:12×4×8﹣4×4×4
=384﹣64,
=320(cm3),
答:现在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352平方厘米,体积是320立方厘米.
点评:1、此题考查了(1)圆的两大要素是:圆心和半径;(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组合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2、关键是分析图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求体积是指哪部分,表面积是指哪些面;然后根据它们的相应的公式解答即可.
29.吨
【详解】每周五天,求每天节约用水几分之几吨,其实就是求把2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即为2÷5=(吨).
解:2÷5=(吨)
考点:考察分数应用题中基本分数应用题.
规律总结:此题考查实际生活中分数应用题,掌握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就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
30.62.5千克
【详解】解:设需要加水x克
25:x=1:2500
解得x=62500
62500克=62.5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