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传送带问题(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传送带问题(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0 11: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传送带问题
一、传送带问题分类
滑块在传送带初速度不为0
滑块在传送带初速度为0
水平传送带
不同向
同向
v0v0>v传,先减速后匀速或一直减速
v0>v传,先减速后加速再匀速或一直减速
v0一直加速或先加速后匀速
倾斜传送带
滑块在传送带初速度不为0
滑块在传送带初速度为0
同向
不同向
v传从上向下
v传从下向上
>tanθ,x>l,一直减速
>tanθ,xv0>v传
v0x>l,一直加速
>tanθ,x >tanθ,x>l,一直减速
>tanθ,xv0>v传
v0 >tanθ,x>l,一直减速
>tanθ,x v传从上向下,物块从上端释放
x>l,一直加速
>tanθ,x v传从下向上,物块从下端释放
>tanθ,x >tanθ,x>l,先加速后匀速
二、水平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v0
A
B
G
f
N
【典例分析1】如图所示,传送带从A到B长度为L,传送带以v0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从A运动到B需要的时间.
二、水平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v0
A
B
v物
v0
A
B
v物=v0
2.传送带较长。提示:物体还未到达B端时就有v物=v0.
【讨论】a.运动时间;b.相对位移;c.运动图像。
1.传送带比较短时。提示:物体运动到B端时有v物≤v0.
二、水平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例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若A端与B 端相距l=4m,g=10m/s2。
求:(1)物体由A到B的时间;(2)物体由A到B的过程中,物体相对传送带滑过的距离;(3)画出物体的v-t图像。
解:(1)受力分析如图,
由f=ma,有
mg=ma
a= 2m/s2
加速过程,
v=at1
t1=1s
物体随后做匀速运动,由x1=vt2,有
x2=l–x
t2=1.5s
x1= t1
2
v
x1=1m
∴t=t1+t2=2.5s
(2)物体加速过程中,传送带位移
x′=vt1=2m
∴物体相对传送带滑过的距离⊿x=x′–x1=1m
(3)由题可得
…. ….
……
2
1.0
…. ….
2.5
受力分析并求加速度
判断物、带能否共速;
求物体运动时间;
求物、带相对位移;
根据所得结果画图
思维导图
对照分析
【练习1】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物体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一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求:
(1)分析、说明物体在传送带的运动过程;
(2)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工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4)若物体底部沾有油污,试计算传达带上的油污痕迹的长度。
(一)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二、水平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有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典例分析3】如图所示,小物体以v0=4m/s的速度从左端冲上两端相距l=5m的传送带。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传送带向左的速度v=2m/s,g=10m/s2。求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v0>v
v
解:受力分析如图,
mg
N
mg
由f=ma,有
mg=ma
a= 2m/s2
减速过程,v=v0+at,
t1=2s
减速位移
x1= t1
2
v0
∴x1=4m物体反向加速,
v=at2
t2=1s
加速位移
x2= t2
2
v
∴ x2=1m
此后物体匀速
x1–x2=vt3
∴t3=1.5s
∴ t=t1+t2+t3=4.5s
对照分析
受力分析并求加速度
判断物、带位移关系
求物体运动时间
求物、带其它物理关系
思维导图
二、水平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有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练习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2kg的可视为质点小物块从倾角为θ=370、高为h=0.6m的斜面顶端A处无初速自由滑下,经过斜面底端B后立刻滑上正在以v=3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上,滑上传送带时无能量损失,已知物块与斜面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传送带两轮之间的距离为s=1.2m,g取10 m/s2,sin370=0.6,cos370=0.8,求:
(1)物块下滑到斜面底端B处的速度大小;
(2)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和物块运动到C处的速度大小;
(3)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要使物块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传送带的最右端C处,传送带的速度至少为多大?
三、倾斜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无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讨论】a.运动时间;b.相对位移;c.运动图像。
1.传送带比较短时。
mg
N
N
2.传送带较长。(提示: 与tanθ的关系)
mg
N
f
mg
N
f
ff≥mgsinθ
三、倾斜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无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典例分析3】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θ=37°,从A到B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 m/s2,求:
(1)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的长度。
【解析】(1)受力分析可知
N=mgcosθ
mgsinθ-f=ma1
f= N
∴a1=g(sinθ+μcosθ)=10 m/s2,
加速过程中,有,
x1= a1t12=5 m,
速度达到v0后,受到向上的摩擦力,则
a2=g(sinθ-μcosθ)=2 m/s2,
x2=L-x1=5.25 m,
由x2=v0t2+ a2t22,
解得t2=0.5 s。
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t1+t2=1.5 s。
(2)第一过程痕迹长Δx1=v0t1-x1=5 m,
第二过程痕迹长Δx2=x2-v0t2=0.25 m,
两过程痕迹部分重合,故痕迹总长为5 m。
t1=
a1
v0
1
2
1
2
对照检查讨论
三、倾斜传送带类型分析
(一)无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练2.如图所示,传送带以v=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传送带两端相距l=16m,传送带倾角θ =37°。在传送带上端A处轻轻放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g取10m/s2 。求: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以及物体到达B端时的速率。
三、倾斜传送带类型分析
(二)有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典例分析4】如图所示,传送带以v=4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传送带倾角α =37°,两端相距l=29m。在传送带上端A处,一个小物体以沿传送带向下的初速度v0=6m/s开始下滑,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8,g取10m/s2 。求: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以及物体相对传送带滑过的距离⊿x。
v=v0+at1
∴ t1=5s
由x= t,
2
v0+vt
解:
受力如图所示,
由f=ma,有
mgcosθ–mgsinθ=ma
∴ a=0.4m/s2
∴x1=25m
可知mgsinθ< mgcosθ,物体减速到v后作匀速运动
l–x1=vt2
∴ t2=1s
∴物体由A到B的时间t=t1+t2=6s
⊿x=x1–vt1=5m
对照检查讨论
三、倾斜传送带类型分析
思考: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速度v顺时针匀速转动.将一小物块轻轻地从传送带的底端放上传送带.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传送带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倾角θ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上传?
2. 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