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平行线的性质(2)(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区)

文档属性

名称 5.3.1 平行线的性质(2)(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12-20 10: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 周 课时 10 授课时间: 2008年 3月 13 日 授课教师:
课题 5.3.1 平行线的性质(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并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毛
重点 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 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法 引导发现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3.完成下面填空. 已知: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AD∥BC,AB∥CD,若∠D=100°,则∠C=_____, ∠A=______,∠CBE=________. 4.a⊥b,c⊥b,那么a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 为什么 尝试活动 探索新知教师出示例题:例 (课本P23)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教师把学生情况,可启发提问:①梯形这条件如何使用 ②∠A与∠D、∠B 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 为什么 尝试反馈 理解新知 学生能积极的思考教师所提出的各个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准确的回答每一个问题,对于错误的知识点要加以及时性的纠正.(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学生能由教师的引导进行认真的分析题意,并能完成解题过程:见教材p20的解答过程:明确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出所求角的度数即可,自己计算时,不一定书写如教材一样的完整.
第 2 周 课时 10 授课时间:2008 年 3月 13日 授课教师:
教 学 过 程 已知:如上图,a∥c,a⊥b,直线b与c垂直吗 为什么教师板书定义: 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行线的哪些知识 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呢 布置作业习题5.3第6,7题. 学生思考:EF是否垂直直线CD 垂线段EF的长度d是平行线AB、CD的距离吗 学生能由教师的引导归纳: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距离. 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及平行线间的距离意义及度量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5.3.1 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 例题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引入资料及出处
教 后 记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并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答实际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能及时性的提出问题并能主动的在小组内解决问题,但个别的学习态度要加强教育与引导。 组 长
教 导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