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4课背诵
1.列举古代的疫病及其流行的历史
2.古代疫病带来的影响
3.中国应对疫病的措施、西方应对疫病的成就
4.列举中医药的成就
5.近代以来西医的成就。
6.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明末清初、鸦片战争以来),西医传播的影响。
7.中西医的特征。谈谈你对中医药特征的认识。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与影响
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一、历史上的疫病
1、古代近代疫病的流行
①主要疫病:天花、鼠疫(黑死病)斑疹伤寒、流感等
②疫病流行的影响
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造成社会混乱
导致政治变动,影响历史走向
劳动力短缺,导致经济衰退
人们挑战基督教神学权威,促进欧洲人文精神复兴
客观上促进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进步
思考点:83页 古人有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鉴?
①注意公共卫生,修建饮水道、下水道,清理污水
②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探索治疗疫病的方法
③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1)君主的克星——天花
疫病种类: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为感染者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繁殖能力,感染患者通常在3到5天内就会死亡。病人去世以后,病毒依然能存活数月之久。
彼得二世
路易十五
拉美西斯五世
顺治皇帝
玛丽二世
杀死阿兹特克人的,竟然是西班牙人第一轮进攻中留下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生物武器:
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
①查士丁尼大瘟疫
它使正常的食物生产与供给体系受到破坏,重创了帝国经济和帝国军队,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此后它还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直到1/4的罗马人口死亡。这次鼠疫使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走向崩溃。而且对拜占庭帝国、地中海、欧洲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在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1)鼠疫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在堪称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死去的总人数为其人口的5%。
黑死病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大规模啮齿动物流行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会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在面部、腋下、腹股沟长出大肿块,并且皮肤会出现黑斑,大多会在感染48小时内死去。
②黑死病
(3)西班牙大流感
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导致2500万-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它 是人类历史上致命的传染病,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
人类疾病
麻疹 新冠
肺结核 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 埃博拉病毒病
百日咳 MERS
疟疾 2019-nCoV
SARS …
当代致命流行病毒
“传染病、战争、饥荒”
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
这其中最悲剧的是传染病,由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战争、饥荒死亡的人数要多。
有些疫病毁灭了一个村落,
有些毁灭了一个城邦,
有些甚至毁灭了一个文明。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总结古代疫病规律如下:
1.疫病在古代中国发生的概率比较频繁,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平均每4年中就有一年发生过疫灾。
2.疫病发生原因与天灾人祸密不可分,大部分疫病是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或战争导致。动乱时期疫病多发
3.疫病分布城市高于乡村,城市人口比较密集,且流动频繁。疫病分布的区域从黄河中下游向外逐渐扩展。
(2021·重庆高考·6)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增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问题探究:课本85页,用事实说明其观点
有一定道理。历史发展存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疫病的爆发就是不能忽视的偶然因素。如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时,雅典鼠疫横行导致军民大量死亡;亚历山大大帝死于疫病,亚历山大帝国分崩离析。
但人类能够认识规律,偶然因素会影响历史的进程,却不会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
1、古代近代疫病的流行
2、近代医学防疫成就
①英国牛痘接种法;
②法国巴氏灭菌法;
③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一、历史上的疫病
二、中医药的成就
㈠古代
1、独特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2、诊断方式:
望、闻、问、切(战国)
3、临床防治经验
东汉华佗创制麻醉药和健身方法“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唐朝孙思邈著成《千金方》—临床学
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上的针灸治疗
4、中药典籍:
①《唐本草》—世界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
②《本草纲目》—“东方药学巨典”
学思之窗:85页,谈谈对《本草纲目》体例特点的认识?
思考点: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中医药特征的认识?
特征:理论体系独特完整;重视临床经验;强调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学遗产,如针灸、推拿、药食同源等。
认识:中医在实践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㈡新中国成立后
1、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
2、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
3、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西医的特点?
1、开始传入:
2、加快传播:
表现:
①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②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西医成就被引入
③西医院校建立
影响:
⑴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⑵推动了中国医疗机构的近代化和医疗技术的科学化
⑶培养了西医人才
⑷推动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西医刚进入中国,有人认为是“妖术”,坊间还有洋医生“挖眼珠子配药”的传说。因此,既是声明是免费医治。医局开业首日仍无人求诊。
一天,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求医。经检查,医生认为非截肢不可。一听要动手术,该男子吓得面如土色,死活不答应。医生苦苦相劝……更拿出50大洋要他收下。眼见快挺不住了,该男子才勉强同意。医生马上为其开刀,术后男子很快痊愈了。 ——《南方日报》
剖腹出儿
妙手割瘤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每年的3月17日为中国国医节。1929年初,西医余云岫等提出废止中医的议案。3月17日,全国医药团体代表组成赴京请愿团,要求政府取消议案。议案最终未被采纳。为了纪念这次抗争,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你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在2019年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指示
跟踪训练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6分)
【答案】(2)理论来源: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2分)
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2分)
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