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导学案(含答案)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导学案(含答案)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0 09: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高中部编版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教学案
学案编订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学内容 第8课时 主题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教 材 分 析 重点 春秋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中华法系的形成和特点、乡约与法律合流。
难点 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变化。
学情分析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 归纳提升 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 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背景 (1)礼制的产生: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殄灭民命;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新思想萌发: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以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2.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导火索: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也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3.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表现:儒法之争 主张代表人物及观点儒家人性善,实行德治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 人性恶,实行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鼓励农民通过军功上升为中小地主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战国时期对德治与法治思想的抉择 (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并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1)秦朝开创: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经》的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2)汉承秦制:汉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汉朝律令后来变得繁乱庞杂,条目字数都很多. (3)律令并行: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1)推动因素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知识分子又主动参与法律解释,以经注律,并逐渐主导了律令修纂. 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2)量刑原则: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 (3)实施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的法律与教化 (1)唐朝的法律 ①发展: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后来,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以便于官吏使用,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唐律疏议》继承了汉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特点:礼法结合的典范. ③影响: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对邻近的日本也有重大影响。 (2)唐朝的教化 ①提倡礼治.开元二十年(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这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②注重基层教化.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历史解释】探究《唐律疏议》 史料一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也是中国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的古代刑律。《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修改唐初《武德律》《贞观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共12篇,502条,于永徽四年颁行,原称《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在结构上采用律疏结合的形式,把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立法水平。在内容上,《唐律疏议》“礼法结合”,进一步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征。同时,它科条简要,刑罚适中,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制度也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承袭,并对东南亚各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等 (1)根据史料一,归纳《唐律疏议》的主要特点。 史料二 处罚有碍于皇帝生命安全、尊严及权力行使的规定遍布唐律各篇,专设侵犯皇帝而处死刑的不下二十条,以此来特别体现特别尊君之意。官民之间,官尊民卑。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良贱之间良尊卑贱,贱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唐律户婚律》严格禁止自耕农出卖国家授予的口分田,如农户将口分田私自出卖,要给予笞杖不等的刑事处罚,但将没收的田地仍交农户耕种。对于买主只没收财物,但不追究责任。类似的规定还有一些。唐律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体现了封建伦理的基本精神,即完全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定罪量刑的理论依据。 ——摘自曾宪义主编 《中国法制史》 (2)根据史料二概括唐律的基本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唐律基本精神的成因。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 "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1)儒学的基层渗透: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①发展历程:北宋目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球的“六谕”,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②影响: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面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史料史证能能力训练二】中国古代的乡约制度 史料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1)根据史料一,简要指出《吕氏乡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乡约出现的原因。 史料二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 知识升华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积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围绕核心知识和重点难点设问,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环环相扣、绕疑深入的目的,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 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本节的知识结构及探究本课重点难点: 一、全面认识以礼入法的意义 1.进步性: (1)以礼入法建立了封建法律秩序,维护了皇权和封建等级,巩固了封建秩序。 (2)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2.局限性: (1)以礼入法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实际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这样的定罪量刑有失公正客观。 (2)儒法结合重在礼法合一,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二、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1.刑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 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 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 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知识延伸】 明律的特点 (1)加强了对危害封建专制统治行为的刑事镇压。 (2)设立“奸党罪”专条,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3)重点整饬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4)以刑罚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严惩流民。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方法 (1)强调示范,树立榜样:我国古代实施社会教化基本上采用的是儒家提出的这一办法,即所谓“上行下效”。 (2)设官教民:设官教民是“政教合一”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实施教化的又一条途径。 (3)依靠族规乡约以化民成俗:在古代中国,还有一条非常深入有效的施教途径,那就是依靠乡里、宗族与家庭的力量来施行社会教化。 (4)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我国古代曾经保留下来许多通俗道德教育读本。它们既不属于家庭教育范畴,也不是学校教育的课本,但却在整个社会教育中起过十分巨大的作用。 (5)注重学风与世风的密切关系: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学校教育对整个社会教化的建设作用,即学风与世风的关系。最后,与学校教育直接有关的取试考试制度,更加直接地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成为影响世风的一个重要手段。 【知识拓展】 家训、族规、乡约制度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1、家训、族规、乡约制度形成的原因 (1)封建士大夫的积极推动。 (2)统治者挽救社会危机,加强基层管理的需要。 (3)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脆弱性。 (4)民间自治的传统;宗法性社会结构。 2、家训、族规和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有利于维护家庭、宗族内部的团结、稳定和发展(凝聚家庭、宗族乃至中华民族)。 (3)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4)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儒家思想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传承和发展。
默写过关 知识深化
高效训练 不练不讲 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 当场训练、同步测控: 一、选择题 1.公元前539年,郑国子产主政期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遂于公元前536年下令“铸刑书”,即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布于众,使上下人等共同遵守。子产的这一改革措施说明(  ) A.法家思想开始产生     B.宗法制瓦解 C.旧体制的崩溃 D.郑国欲称霸 2.《荀子》:“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源)清则流清,原(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天行有常 B.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 D.施行德治 3.“《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反映了该学派(  ) A.主张严刑峻法 B.认为道德与法律界限分明 C.主张礼法并用D.认为法律须以刑罚为基础 4.《汉书》《后汉书》等记载了两汉时期许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这说明了汉代(  ) A.实际上以法家为统治思想 B.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 C.司法制度不够健全 D.儒法结合思想渗透入司法 5.《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治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治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治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6.《唐律疏议》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要求维护“孝”的伦理的相关律文有数十条之多。材料说明(  ) A.《唐律疏议》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B.唐朝开始律令儒家化 C.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D.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推崇 7.《唐律疏议·职制》载:“诸官有员数,而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谓非奏授者。一人杖三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两年。”据此可知唐太宗(  ) A.以法制防止官员冗滥 B.任人唯贤以提高效能 C.以法制推进机构精简 D.惩治贪官以肃清吏治 8.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9.明朝颁布的《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这一规定意在(  ) A.维护君主统治 B.保证社会稳定 C.协调君臣关系 D.突出法律权威 10.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 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基层社会 C.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11.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下列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  )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12.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 A.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 B.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 C.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 D.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 13.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14.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 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化不定 D.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15.《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 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察举制度雏形出现 16.《唐律疏议》规定:来自同一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依该国法律处理;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则依据唐律处理。这表明《唐律疏议》(  ) A.坚持传统夷夏观念 B.维护了国家司法主权 C.阻碍中西文化交流 D.奠定了封建国家立法原则 17.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其中心内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据此可知(  ) A.宋代出现儒释道合流的趋势 B.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宋代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 D.乡约削弱了乡村宗族势力 18.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  ) A.确立了民主法治的政治统治 B.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D.强化了民族不平等政策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但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约是宋朝地主阶级士大夫在社会变迁面前提出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基本建制,其途径就是通过士大夫自觉地义务地在乡村建立起开展思想教化的组织或机构,向全体民众宣传传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陕西蓝田的吕大钧兄弟撰写了《吕氏乡约》。该乡约规定:“在地方上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都约正,另外推举两位有学行者为约副。每月另选一人为直月。”年高有德、堪身体力行之人是可能被推举为乡约正副的基本条件,即声望和学识是乡约凝聚力之形成的基本要求,其主要任务是扬善惩恶,对乡里社会实行教化,在乡里社会提倡互敬互爱、患难与共的淳朴社会风气。这本是过去历朝乡里制度所一贯坚持的宗旨,汉朝至唐朝的三老教化属于官方控制,但到了宋朝,这一任务却日渐转由吕氏乡约这样的民间组织加以执行。 ——摘编自王日根《论明清 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 材料二 下面是清朝时期某地《刘氏族规》的节选内容: 一、敦孝悌:孝悌为人之本,人惟孝悌为先。孝在养其身而顺其心,悌在不藏怒而不宿怨。……四、严家教: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妇女声音不闻于外,性情正而品节明。五、笃宗族:族中我果有余,多方设法,分润族人,将见祖宗,默佑其衷。……七、务本业:读书明理,自是有用,农工商贾亦自成一家。人必有业,务业须正。……十、重名节:族中如有贞女节妇,孝父母、立节操,请旨旌奖,以培风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乡约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氏族规》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案参考答案
【历史解释】探究《唐律疏议》
(1)《唐律疏议》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封建成文法典);总结以往的立法经验,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相结合;法律制定的理论依据是儒家学说,法律规范与封建伦理道德相结合;条目简明,内容周详;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基本精神: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小农经济,维护封建伦理。
原因: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儒学的重视。
【史料史证能能力训练二】中国古代的乡约制度
(1) 特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道德教化),强调互助互勉;强调自治。
原因:理学的形成;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
(2)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从民间规范到与法律合流。
(3)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选C。【解析】春秋后期,诸侯之间相互征战, 上层社会奉行的礼仪已经崩溃,子产“铸刑书”之举表明周天子权威衰落,诸侯国君已经无法按照原有的制度继续统治,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继续维持统治,故选C项;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B、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答案】选D。【解析】引文的意思为: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则河流清澈,源头污浊则河流污浊,所以如果拥有社稷而不能爱人民,不能有利于人民,却要求人民把君主当作亲人一样敬爱,是不可能的。可见荀子主张施行德治,故选D。“天行有常”是荀子的观点,但在材料中未体现,A错误;材料未出现任何“法”的信息,B错误;材料未体现“君民共治”,C错误。
3.【答案】选C。【解析】依据材料“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以看出,该学派主张礼法并用,故选C项。材料“《礼》者,法之大分”“隆礼至法”说明该学派主张礼法并用,而非单一的严刑峻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在治国中君主应该礼法并用,而不是道德与法律界限分明,排除B项;材料反映治国中法律应该和礼制结合,而不是法律以刑罚为基础,排除D项。
4.【答案】选D。【解析】“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说明儒法结合思想已经渗入司法,故选D项。根据题目中的时间“汉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儒家思想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A项错误;B项表述只体现了材料的一个方面,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司法制度的问题,C项错误。
5.【答案】选A。【解析】题干信息“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表明儒家思想是法治的基本原则,故选A项。B项表述本身错误,不能够说“等同”,排除;C、D两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均不正确。
6.【答案】选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中重视“孝”,强调维护“孝”的伦理,这说明唐律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故选C项;材料不能说明《唐律疏议》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排除A项;律令儒家化始于汉朝而非唐朝,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答案】选C。【解析】 材料中的“诸官有员数”说明唐代法律对各级官员的人数配置作了规定,这种以法定员的方式有利于规范官员的编制,故选C项;根据“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十人徒两年”可知,对于配置官员过少也要受到惩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数量规定,而不是用人标准,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惩治贪官无关,排除D项。
8.【答案】选C。【解析】 据材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以得出,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故选C项。儒家学者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但不合题意,A项错误;儒家学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但不合题意,B项错误;“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不合题意,D项错误。
9.【答案】选A。【解析】“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都可以威胁到皇帝的统治,故这一规定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君主统治,故选A项。保证社会稳定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协调君臣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维护君主权威而不是法律权威,排除D项。
10.【答案】选A。【解析】宋代,乡约是利用理学思想教化乡民的工具,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推行,并把宣讲皇帝“圣谕”作为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出皇权借助儒学向基层社会扩张,故选A。官方推行乡约,宣讲“圣谕”虽然反映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加强,但据此认为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基层社会则属于对历史现象的过度解释,排除B;南宋后期,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排除C;材料所示变化实际上是儒学士人自发的社会教化被官方化,成为宣扬国家意志的工具,而儒学本身也是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所以这一变化实际上有利于加强儒学社会道德教化的功能,排除D。
11.【答案】选A。【解析】题干材料中子产否定秘密法,通过将刑书铸在鼎器上强调法治的作用,由此可知其属于法家思想,与“一断于法”思想一致,故选A项。荀子的唯物论思想“天行有常”强调自然规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属于孔子的儒家思想,“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属于墨家思想,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2.【答案】选A。【解析】商鞅强调“法令者……为治之本也”,认为必须对民众加强“法治”教育,以达到“一教则下听上”,即达到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故选A。
13.【答案】选A。【解析】题干中“敬天保民”“德治”“仁政”“民之师帅”“正君心”都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以德治国,故选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故C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观点,D项表述不全面,错误。
14.【答案】选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先秦百家争鸣到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再到西汉初年以道家黄老为主,最后到汉武帝后儒学独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每个历史时期统治者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故选A项。
15.【答案】选A。【解析】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居于官方统治地位,从材料可知表彰孝道善行属于乡官三老的职责,这说明官方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基层治理中,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治理中对儒家伦理的应用,与社会救济无关,排除B项;朝廷赋予乡官三老之职责“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皆属于儒家伦理范畴,排除C项;察举制在西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
16.【答案】选B。【解析】题干提出了两种解决司法纠纷的方法,一种是“依其俗”,一种是按照“属地”原则,就是适用唐朝法律,这表明《唐律疏议》维护了国家司法主权。
17.【答案】选B。【解析】由材料中“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可知,宋代《吕氏乡约》注重道德、礼俗和互助,这说明其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故选B项。材料信息体现出儒家思想,没有体现道教、佛教教义,排除A项;《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不能由此得出“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的结论,排除C项;乡约可以规范宗族子弟,加强了乡村宗族势力,排除D项。
18.【答案】选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以及《大清会典》等使清政府各机关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故选C项。清朝没有确立民主法治的政治统治,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主旨和强化民族不平等政策无关,D项错误。
19.【解析】第(1)问从体系、思想、影响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教化和刑法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从经济、思想、政治等角度归纳。
【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2)不同之处: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原因: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
20.【参考答案】(1)特点:自觉性(民间性、自治性);义务性;侧重道德教化;选贤任能。原因:士大夫的积极推动;社会变迁(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冲击传统伦理道德;挽救社会危机,加强基层管理的需要;民间自治的传统;宗法性社会结构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