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原始社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稻谷说明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所以,选项中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河姆渡人,C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以采集狩猎为生,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AB项;半坡居民地处北方黄河流域,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中的“花”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这一考古研究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了仰韶文化的考古情况,无法证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排除B项;“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大胆假设更需小心求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不同墓葬的随葬品差别明显”可以看出,陶寺遗址中已经初具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项正确;陶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排除A项;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文字,排除B项;单一的遗址不能得出文明的多元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分工。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也就产生了私有制。随着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也就出现了阶级分化。有产者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国家暴力机器也就应运而生,即文明产生的先后表现有原始农业畜牧业——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D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文明产生的先后表现有原始农业畜牧业——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ABC项表述错误,排除ABC。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良渚地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得不出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排除A项;这一时期并未形成国家,排除C项;精耕细作农业是铁型牛耕推动下产生的,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可得出当时出现了刑罚以及城市,这些都是早期 国家出现的象征,C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不能反映阶级、王、世袭的出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史记夏本纪》还是《战国策燕策一》都说明了启最终成为了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也没有体现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排除C项;《战国策》成书比《史记》更早,但不一定记载更可信,著作有作者的个人感情,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D
【详解】材料“王兼为巫之所事,是王亦巫也”意思是君王主持和参与祭祀,体现的是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说明神权是维系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D项正确;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有利于王权的加强,无法得出商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世俗领袖难以决定军国大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祭祀问卜情况不能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早期国家的特点,可知商朝政治上实行内外服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②③C项正确;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的礼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祭祀祖先和祖先崇拜体现的是对血缘传承的重视,这和宗法制紧密相连,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并不是禅让制,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众建诸侯,拱卫王室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西周通过实行宗法制,维系政治等级,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根本目的是巩固国家统治,B项正确;确保分封制的实施、保障王室内部团结、消弭内部不稳定因素,都属于实行宗法制的具体目的,都可归入到“维护西周统治”的根本目的中,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可知,西周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分封制,从横切面看是宗法制,体现的是家国一体的结构,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C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家天下出现是在夏朝,排除B项;西周对地方的管理属于间接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因此赏赐内容不再是大量山川土田和人口,而是仅限于服饰、弓箭及仪仗等,C项正确;这一时期血缘政治尚未崩溃,排除A项;西周后期尚未确立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西周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不是集权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其中《三年卫盉》铭文记载了裘卫用玉器和礼服,换回矩伯‘十三田’土地之事”可知,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交换土地,说明土地可以买卖,井田制松动,A项正确;商鞅变法后土地私有制才确立,排除B项;西周时期分封制还未瓦解,排除C项;西周中期社会等级观念并未弱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之下,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周天子,但从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可知,鲁国国君亲自朝见周天子的次数明显少于朝见齐国、晋国的次数,由此可见,当时周王室的地位已经衰微,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直接得出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及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的结论,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鲁国与齐晋结好,只是材料所反映的表面现象,并非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少数民族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各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即“华夷一体”,这是民族交融不断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确有大量游牧民族内迁,但这不等于华夏认同,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华夷交往问题,不是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但争霸战争不等于华夏认同,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根据材料“魏惠王在各路诸侯面前摆出了天子仪仗,效法齐桓公九合诸侯,自称‘夏王’,并对诸侯发号施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被破坏,周天子地位衰微,导致地方诸侯国君自称为王、号令诸侯的现象时有发生,B项正确;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趋于激烈,并且材料无法体现争霸的激烈程度,排除A项;材料中魏惠王自称为王、号令诸侯不能体现国家统一趋势明显、华夏认同观念强化,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8.C
【详解】材料“春秋时期,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核心即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说明当时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受到冲击而非强调分封制,材料也没有体现诸侯之间的关系,而且“化解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因此A项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况且秦朝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材料不体现统治阶层致力于变革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9.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封君明显受到国君的控制,这体现了国君权力的上升,也表征当时中央集权趋势的强化,C正确;A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瓦解,排除;封君并不能制约国君,排除B;监察制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
2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商周时期商业为官府垄断……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官营商业存在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还出现了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可知商周时期,政府垄断商业,但是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业也随之发展,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并出现了商业发达的城市,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交流,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业,并未提及分封制度发展情况,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商业发展对兼并战争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表述夸大,并且没有涉及商业发展对商人政治地位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2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B项正确;学术中心下移、士阶层的崛起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并不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排除AC项;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社会转型的表现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22.D
【详解】根据材料“加倍征收户口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异子之科”的目的是增加秦国赋税收入,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增加收入,未涉及稳定社会秩序,确立私有制度以及加强思想控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
23.D
【详解】根据材料“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秦妇婴皆言商君之法”可以看出商鞅因为变法而死,但是变法措施仍然沿用下来,说明当时商鞅变法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需求,D项正确;“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未反映,排除A项;“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是意义不是原因,排除B项;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统治者支持,被杀死,排除C项。故选D项。
24.C
【详解】根据《诗经》蕴含忧患意识的材料主旨,并结合孔子整理《诗经》和《诗经》为儒家“六经”之一的史实,可知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诗经》蕴含着忧患的意识,未体现人们生活的内容或形式,故A项错误;《国风》多是采自列国的民歌,并非由贵族所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诗经》的思想内容而非艺术风格,且不符合《诗经》属于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C。
25.C
【详解】据题意可知,贵族阶级垄断知识到逐渐变为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也能掌握知识,这体现了教育权利的下移,C项正确;当时出现了私学,但没有取代官学,排除A项;儒学到汉代才确立统治地位,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统治尚未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26.B
【详解】根据“抱一”、“得一”、“定于一”、“一天下之义”等信息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各诸侯战争不断,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却有共同之处,即都蕴含着“统一”的理念,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与士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政策,排除C;材料与争论共鸣无关,排除D。
27.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人们的思想顾忌较少,为孔子形象变异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必要的社会条件,D项正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材料中看不出,思想界的统一趋势,排除A项;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可,排除B项;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思想没有交叉,排除C项。排除D项。
28.D
【详解】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符合题意;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A错误;据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C错误。
29.C
【详解】根据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基础,甚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有所体现,说明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故答案为C;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的高峰,是受战国时经济的影响,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百家争鸣促进儒家吸收各家思想,有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D不符合史实,排除。
30.A
【详解】根据材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及所学知识可得,法家强调事变则备变,不能有守株待兔的思想,强调趋时更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等级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不是守株待兔的行为,而是守株待兔的反思,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而是说明思想一定要强调趋时更新,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1.(1)嫡长子继承制不健全;争夺王位的斗争激烈;政局动荡。
(2)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促进了奴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3)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低下;周王室实力强大,诸侯实力相对弱小;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
32.(1)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
(2)社会变革的需要;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宣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2. 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其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引人注目,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这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材料表明该考古研究( )
A.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B.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C.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 D.需要大胆假设更需小心求证
3.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不同墓葬的随葬品差别明显。据此可知陶寺遗址( )
A.已处于旧石器时期 B.开始产生成熟文字
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文明分布多元一体
4. 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文字的发明,单偶制家庭的确立和阶级的产生为标志的,是人类或达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指一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下列对文明产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始采集和渔猎 ——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发展——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B.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农业畜牧业——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文字出现
C.原始采集和渔猎——早期城市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D.原始农业畜牧业——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5. 良渚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良渚出土的工具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出土了磨制精致的石犁和耘田器。另外,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遗迹。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明显
6. 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
7.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传位于益
B.启最终成为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
C.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
D.《战国策》成书更早,所以记载更可信
8. 中国现代知名学者陈梦家指出:“卜辞中常有'王卜’,'王贞’之辞,乃是王亲自卜问,或卜风雨,或卜祭祀征伐田游……王兼为巫之所事,是王亦巫也。”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商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世俗领袖难以决定军国大政方针
C.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升 D.神权是维系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9. “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世袭王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以部族联合或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进行国家管理。”下列在商朝实施的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内外服制 ③井田制 ④宗法制
A.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0.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
11.西周时期,天子按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相传,是“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分封为诸侯,他们是从属“大宗”的“小宗”,依此类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 B.维护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 D.消弭王朝内部不稳定因素
12.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13.虽然西周后期有不少册封典礼,但是封赏的财物仅限于服饰、弓箭及仪仗等,以示荣宠而已,不再有周初封邦建国时赏赐大量山川土田和人口那样的宏大气魄。这一现象表明西周后期( )
A.血缘政治已经崩溃 B.土地私有制已确立
C.王室势力日益衰微 D.集权体制遭到削弱
14.1975年陕西岐山出土了西周中期裘卫家族的一批青铜器,其中《三年卫盉》铭文记载了裘卫用玉器和礼服,换回矩伯“十三田”土地之事。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的松动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 D.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15.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周王室地位衰微
C.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鲁国与齐晋结好
16.在古代中国,从商周时期的“夷夏异制”到春秋战国以来的“华夷一体”,体现了对中原地区最高境界“华夏”的认同。这一认同( )
A.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B.说明了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C.彰显了国家统一的潮流 D.证实了诸侯争霸日益剧烈
17.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逢泽之会,参加会盟的共有十二个诸侯国。魏惠王在各路诸侯面前摆出了天子仪仗,效法齐桓公九合诸侯,自称“夏王”,并对诸侯发号施令。这反映了当时( )
A.争霸斗争趋于激烈 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C.国家统一趋势明显 D.华夏认同观念强化
18.春秋时期,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据此可知,当时
A.分封制化解了诸侯间矛盾 B.中央集权出现加强的趋势
C.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 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19.战国时期在郡县之外仍设有封君,封君拥有大小不同封邑,有征收赋税及其它特权。但在其封邑之内,必须接受国君命令,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到封邑,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重新恢复 B.国君封君权力相互制约
C.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 D.地方监察制度逐步确立
20.商周时期商业为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官营商业存在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还出现了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这一变化( )
A.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交流 B.表明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加剧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 D.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2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社会制度变革,通过变法先后建立起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这一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 )
A.学术中心下移 B.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C.士阶层的崛起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2.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其目的是( )
A.稳定社会秩序 B.确立私有制度 C.加强思想控制 D.增加赋税收入
23.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杀死。但“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秦妇婴皆言商君之法”,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 )
A.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 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24.据统计,《诗经》中含有忧、患、惊、恐、惮、悲、哀、怨等字眼的诗篇有140余篇,约占全书的46%,其中“忧”字出现次数最多,《风》38次,《雅》52次。这反映出
A.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 B.贵族群体的忧患意识
C.儒家的社会责任意识 D.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25.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 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26.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圣人、侯王“抱一”、“得一”,儒家主张工者“定于一”,墨家主张天子“一天下之义”,法家主张君主“作一”,杂家主张王者、天子“执一”。材料充分表明
A.士阶层心怀天下 B.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C.统治者开放包容 D.诸子百家争论共鸣
27.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29.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30.《韩非子》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法家引用这则寓言意在
A.强调趋时更新 B.否定等级秩序
C.讽刺不劳而获 D.阐释农本思想
二、非选择题(共2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材料二 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基础。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材料三 除了向周边部族征战,西周很少发生战争或动乱,到第十任天子周厉王发生“国人暴动”时,西周已基本上稳定了200余年。西周是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200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为什么呢?
(1)材料一反映了商朝哪些历史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为什么200年没有出现诸侯分裂和政局动荡的局面?(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图》。
——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