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六课《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 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2. 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的方法。
3. 反复朗读,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至背诵、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学习作者的好学精神和求学态度。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的思想感情,翻译课文。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石潭记》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有水、石、树、竹、鱼、蔓……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鸣佩环”,那种由水声带来的快乐也跃然纸上。21·cn·jy·com
背景链接: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他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抑郁、愤懑,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幽深冷寂的环境又使他陷入忧伤、悲凉之中。
预习自测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⑵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1.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课文体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质疑探究
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课文研读
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⑵.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⑶.“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⑷.文章前面写“心之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主题归纳:《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21教育网
写作特色:
构思新巧,结构严谨。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语言极为精美。
当堂检测
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的“ ”埋下伏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 ”和“ ”两个句子得到印证。www.21-cn-jy.com
课后反思
第二十六课参考答案
(西:__向西,名词做状语)
(乐:_意动用法,以。。。为乐。)
(空:名词做状语,在空中。)
(斗: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做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 犬牙: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心情凄凉_寒:寒气透骨)
探究质疑
1.译句: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译句: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译句: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2.
○1.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然后伐掉竹子,发现了小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时
1.
○1、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特点: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3、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1cnjy.com
3.乐----忧 (心乐之----悄怆幽邃)
4.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1·c·n·j·y
当堂检测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西南而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