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1月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1月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0 12:26:35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物理仿真模拟试卷01·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远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时,地球能看成质点;火车进站所用的时间是从车头进站开始到车尾进站为止,不能将火车看成质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比赛比的是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及协调性等方面,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要研究运动员跨栏的姿势(即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协调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只有选项A正确。
2.【答案】D
【解析】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不一定选取地面,故A错误;我们常说“日落西山”,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故B错误;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以自己为参考系,认为自己不动,铁路旁的树木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刻,A错;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刻,B错;“前3秒”“最后3秒”“第3秒内”指的都是时间间隔,C对;“第1秒末”指的是时刻,“最后1秒”指的是时间间隔,D错。
4.【答案】B
【解析】400 m比赛中,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里圈,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B正确。
5.【答案】B
【解析】 A是速度图像,表示列车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B是速度图像,表示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都是位移图像,都表示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D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A错误;应根据情况选取点迹清晰的部分纸带,不一定从第一个点开始,B错误,C正确;每相邻的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连续n个计时点间有(n-1)个时间间隔,故时间间隔为(n-1)×0.02 s,D错误。
7.【答案】B
【解析】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是指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为瞬时速度,A错误,B正确;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碰撞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C错误;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D错误。
8.【答案】B
【解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火箭的速度改变量Δv=v2-v1=100 m/s-0=100 m/s,故A错误;汽车的初速度v1′=108 km/h=30 m/s,汽车的速度改变量Δv′=v2′-v1′=0-30 m/s=-30 m/s,故B正确;根据a=得火箭的加速度a1== m/s2=10 m/s2,汽车的加速度为a2== m/s2=-12 m/s2,所以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故C、D错误。
9.【答案】B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gt,可知t=0时v=0,且v与t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为g,故C错误。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x=gt2可知,x与t2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
10.【答案】D
【解析】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1 cm=0.01 m,弹簧的弹力为F=5 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N/m=500 N/m,故D正确,A、B、C错误。
11.【答案】D
【解析】滑动摩擦力Ff=μFN,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正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三种情况下μ相同,FN也相等,故三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12.【答案】B
【解析】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状态无关.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A、C、D错误,B正确。
13.【答案】B
【解析】只有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才能合成,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合成,合力是原来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分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存在,合力F与分力效果相同,不一定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所以选项B正确。
14.【答案】C
【解析】将题图甲、乙中的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则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N甲=mg-Fsin θ,FN乙=mg+Fsin θ,FN丙=mg,因它们均相对地面滑动,由Ff=μFN知,Ff乙>Ff丙>Ff甲,故C正确。
15.【答案】D
【解析】以风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FT与F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由图可知,FT一定大于F,B错误;FT与F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C错误;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轻绳所受拉力的大小为FT′=FT=,D正确。
16.【答案】C
【解析】当汽车突然向前加速时,人会向后倾,反之人会向前倾,由题图可知,汽车此时可能突然减速,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17.【答案】C
【解析】开始时两力大小相等,相互平衡;将F1转过53°时,小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F2-F1cos 53°=2 N-2×0.6 N=0.8 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0.8 m/s2,故选项C正确。
18.【答案】A
【解析】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选项A正确,B错误;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仍然受重力,选项C错误;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D错误。
19.【答案】A
【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故与笔尖经过位置P时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的是笔尖经过位置1时的速度方向.故选A。
20.【答案】C
【解析】由于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飞机发生的水平位移:x=vcos 37°·t=640 m,A错误;飞机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vsin 37°=200×0.6 m/s=120 m/s,B错误;经过t=4 s飞机在竖直方向上升的高度:h=vy·t=120×4 m=480 m,C正确;由于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则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也为零,飞行员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错误。
21.【答案】B
【解析】子弹发射速度越大,根据x=v0t,则子弹飞行的时间越短,根据y=gt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越小,由s=可知合位移越小,故A错误;子弹飞行时间t=,故初速度越大,空中飞行时间越短,故B正确,C错误;由子弹竖直方向位移y=gt2=g()2,子弹发射速度越大,击中点离靶心越近,故D错误。
22.【答案】C
【解析】在地面时“嫦娥五号”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G,当其离地距离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G=,故选C。
23.【答案】A
【解析】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等于7.9km/s,飞行器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A正确,B错误。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运行速度,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故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故D错误。而发射越高,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大,需要的初动能也越大,故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故C错误;故选A。
24.【答案】A
【解析】设两物块的位移均为l,则F1做功为W1=F1lcos α,F2做功为W2=F2lcos α,因F1=F2,则W1=W2,故B、C、D错误,A正确。
25.【答案】C
【解析】A、B选项所述情景中,位移都为零,D中冰壶滑行时,不受人的推力,故人对物体不做功,只有C选项所述情景人对物体做了功。
26.【答案】B
【解析】赛车爬坡时要克服重力做功,因此需要较大的牵引力,由功率P=Fv得牵引力F=,为了能够顺利爬上陡坡,应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减小速度v,才能获得更大的牵引力F,因此应拨1挡,加大油门,故选B。
27.【答案】B
【解析】足球由1运动到2的过程中,足球高度上升,重力做负功,所以重力做的功为-mgh,选项A错误;足球由2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了mgh,选项B正确;足球由1运动到3的过程中,高度没有变化,所以重力做功为零,选项C错误;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无关,重力势能的大小才与参考平面有关,选项D错误。
28.【答案】D
【解析】物块上升的高度为h,则物块的重力所做的功为-mgh,故A错误;物块初动能为零,末动能为mv2,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故B错误;F为水平恒力,则推力F对物块做的功为Fx,故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知Fx-mgh+Wf=mv2-0,解得阻力对物块做的功为Wf=mv2+mgh-Fx,故D正确。
29.【答案】D
【解析】根据W=ΔEk可知,分别用水平拉力由静止开始拉两个物体,使它们获得相同的动能,由于地面光滑,所以拉力即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故水平拉力对两物体做的功一定相等,而两拉力大小、两个物体的质量、以及两物体的速度变化等都不一定相等,所以A、B、C错误,D正确。
30.【答案】A
【解析】在这段时间内只有水平力对滑块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mv22-mv12=×1×(-6)2 J-×1×62 J=0,选项A正确。
31.【答案】C
【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题图甲中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物体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物体A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题图乙中物体B除受重力外,还受弹力,弹力对B做负功,机械能不守恒,但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B错误;题图丙中绳子张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代数和为零,A、B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C正确;题图丁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错误。
32.【答案】C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平面,海平面低于地面的高度为h,所以物体在海平面上时的重力势能为-mgh,故A错误;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抛出点与海平面的高度差为h,并且重力做正功,所以整个过程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故B错误;由动能定理得mgh=Ek2-mv02,则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Ek2=mv02+mgh,故C正确;根据机械能守恒知,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等于抛出时的机械能,为E=mv02,故D错误。
33.【答案】A
【解析】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则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重物的动能,另一部分要克服阻力做功,即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故选A。
34.【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故A错误,B正确;根据v=ωr和vA=vB可知,前、后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故C错误;由an=可知,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与半径成反比,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D错误。
35.【答案】B
【解析】由F=mω2r可知,选项A错误;由F=mr可知,选项B正确;由F=m可知,选项C错误;由F=mvω可知,选项D错误。
36.【答案】D
【解析】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做离心运动,因为水平方向不受力,将沿轨迹Pa运动,故A错误;若拉力变小,拉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小球将做半径变大的离心运动,即沿Pb运动,故B错误,D正确;若拉力变大,则拉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小球将沿轨迹Pc做近心运动,故C错误。
37.【答案】B
【解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分析可知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在C处所受的静电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设AB=r,则BC=r,根据库仑定律有F=k,故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在C处所受静电力大小为FC=k=,故B正确。
38.【答案】A
【解析】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场强大小有关,电场线密处电场强,电场线疏处电场弱,所以EA39.【答案】D
【解析】由于集尘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尘埃在静电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负电,A错;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B错;尘埃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C错;根据F=qE可知,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静电力越大,D正确。
40.【答案】A
【解析】因为电容与两极板所带电荷量无关,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无关,A错误,B、D正确;根据C= ,电容不变,Q与U成正比,故C正确。
41.【答案】B
【解析】带电粒子所受的静电力沿电场线向右,带电粒子带负电,则电场线方向向左,场源电荷一定是负电荷,故A错误;从M到N,由动能定理,静电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所以粒子在M点的速率小于它在N点的速率,故B正确;从M到N,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故C错误;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由题图知M点的场强大于N点的场强,由a=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
42.【答案】A
【解析】由I=,可得==,故选A。
43.【答案】B
【解析】依题意,有Q=I2Rt,则条件变化时,Q′=(2I)2R=2Q,故选B。
44.【答案】B
【解析】由B=解得B=10 T,方向竖直向上,由于撤走导线后,P处的磁感应强度不变,故选B。
45.【答案】C
【解析】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线框ABCD的磁通量增加;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穿过线框ABCD的磁通量保持不变;离开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线框ABCD的磁通量减小.故磁通量先增大再不变后减小.选项C正确,A、B、D错误。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46.【答案】 0.02
【解析】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们每隔0.02s打一次点。
47.【答案】向右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定,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判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
48.【答案】太阳能
【解析】使用太阳能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能源;煤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污染环境;石油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质,污染环境;天然气燃烧时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污染环境。
49.【答案】4.8×10-6 A
【解析】电子枪2 s内发射的电荷量q=6×1013×1.6×10-19 C=9.6×10-6 C,所以示波管中的电流大小为I== A=4.8×10-6 A。
50.【答案】3.33 m
【解析】根据c=λf可得,λ= m≈3.33 m。
1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物理仿真模拟试卷0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5题,每小题2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研究下列四种情况中所提出的问题时,所涉及的对象能看作质点的是( )
【答案】A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远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时,地球能看成质点;火车进站所用的时间是从车头进站开始到车尾进站为止,不能将火车看成质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比赛比的是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及协调性等方面,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要研究运动员跨栏的姿势(即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协调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只有选项A正确。
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
B.我们说“日落西山”,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答案】D
【解析】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不一定选取地面,故A错误;我们常说“日落西山”,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故B错误;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以自己为参考系,认为自己不动,铁路旁的树木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故D正确。
3.以下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间间隔
B.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前3秒”“最后3秒”“第3秒内”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D.“第1秒末”“最后1秒”指的都是时刻
【答案】C
【解析】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刻,A错;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刻,B错;“前3秒”“最后3秒”“第3秒内”指的都是时间间隔,C对;“第1秒末”指的是时刻,“最后1秒”指的是时间间隔,D错。
4.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
B.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
C.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
D.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答案】B
【解析】400 m比赛中,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里圈,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B正确。
5.列车进站关闭发动机后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其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是速度图像,表示列车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B是速度图像,表示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都是位移图像,都表示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D不符合题意。
6.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若打点周期为0.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B.必须从第一个点开始选取整条纸带
C.根据情况选取点迹清晰的部分纸带
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n×0.02 s
【答案】C
【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A错误;应根据情况选取点迹清晰的部分纸带,不一定从第一个点开始,B错误,C正确;每相邻的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连续n个计时点间有(n-1)个时间间隔,故时间间隔为(n-1)×0.02 s,D错误。
7.电动自行车(如图)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答案】B
【解析】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是指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为瞬时速度,A错误,B正确;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碰撞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C错误;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D错误。
8.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
【答案】B
【解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火箭的速度改变量Δv=v2-v1=100 m/s-0=100 m/s,故A错误;汽车的初速度v1′=108 km/h=30 m/s,汽车的速度改变量Δv′=v2′-v1′=0-30 m/s=-30 m/s,故B正确;根据a=得火箭的加速度a1== m/s2=10 m/s2,汽车的加速度为a2== m/s2=-12 m/s2,所以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故C、D错误。
9.下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答案】B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gt,可知t=0时v=0,且v与t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为g,故C错误。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x=gt2可知,x与t2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
10.一轻质弹簧原长为9 cm,在5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1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50 m/N B.50 N/m
C.500 m/N D.500 N/m
【答案】D
【解析】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1 cm=0.01 m,弹簧的弹力为F=5 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N/m=500 N/m,故D正确,A、B、C错误。
11.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F丙 B.F乙>F甲>F丙
C.F丙>F乙>F甲 D.F甲=F乙=F丙
【答案】D
【解析】滑动摩擦力Ff=μFN,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正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三种情况下μ相同,FN也相等,故三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12.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答案】B
【解析】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状态无关.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A、C、D错误,B正确。
13.关于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B.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C.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D.合力F一定等于F1、F2大小之和
【答案】B
【解析】只有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才能合成,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合成,合力是原来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分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存在,合力F与分力效果相同,不一定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所以选项B正确。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答案】C
【解析】将题图甲、乙中的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则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N甲=mg-Fsin θ,FN乙=mg+Fsin θ,FN丙=mg,因它们均相对地面滑动,由Ff=μFN知,Ff乙>Ff丙>Ff甲,故C正确。
15.屋檐下重为G的风铃被水平风力吹起,在偏离竖直方向θ角的位置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设风力为F,系风铃的轻绳对风铃的拉力为FT,若F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T和G是一对平衡力
B.FT一定小于F
C.FT与F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轻绳所受拉力的大小为
【答案】D
【解析】以风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FT与F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由图可知,FT一定大于F,B错误;FT与F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C错误;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轻绳所受拉力的大小为FT′=FT=,D正确。
16.下列选项是四位同学根据图中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分别对向前(向左)运动的汽车运动情况做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汽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汽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答案】C
【解析】当汽车突然向前加速时,人会向后倾,反之人会向前倾,由题图可知,汽车此时可能突然减速,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17.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恒力F1=2 N和F2=2 N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突然把F1绕其作用点在竖直平面内向上转过53°,F1大小不变,则此时小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53°=0.8,cos 53°=0.6)( )
A.2 m/s2 B.1.6 m/s2
C.0.8 m/s2 D.0.4 m/s2
【答案】C
【解析】开始时两力大小相等,相互平衡;将F1转过53°时,小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F2-F1cos 53°=2 N-2×0.6 N=0.8 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0.8 m/s2,故选项C正确。
18.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如图所示。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C.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宇航员的重力消失了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
【解析】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选项A正确,B错误;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仍然受重力,选项C错误;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D错误。
19.如图为一圆规在水平纸面上画出的曲线,与笔尖经过位置P时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的是笔尖经过位置( )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故与笔尖经过位置P时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的是笔尖经过位置1时的速度方向.故选A。
20.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沿仰角37°方向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sin 37°=0.6,cos 37°=0.8),速度的大小为v=20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t=4 s飞机发生的水平位移是800 m
B.飞机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100 m/s
C.经过t=4 s飞机在竖直方向上升了480 m
D.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答案】C
【解析】由于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飞机发生的水平位移:x=vcos 37°·t=640 m,A错误;飞机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vsin 37°=200×0.6 m/s=120 m/s,B错误;经过t=4 s飞机在竖直方向上升的高度:h=vy·t=120×4 m=480 m,C正确;由于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则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也为零,飞行员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错误。
21.如图所示,玩具枪枪管保持水平且与固定靶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靶心距离不变。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子弹击中靶后即停止,则子弹发射速度越大( )
A.位移越大 B.空中飞行时间越短
C.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D.击中点离靶心越远
【答案】B
【解析】子弹发射速度越大,根据x=v0t,则子弹飞行的时间越短,根据y=gt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越小,由s=可知合位移越小,故A错误;子弹飞行时间t=,故初速度越大,空中飞行时间越短,故B正确,C错误;由子弹竖直方向位移y=gt2=g()2,子弹发射速度越大,击中点离靶心越近,故D错误。
22.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若“嫦娥五号”在地面时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当其上升到离地距离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在地面时“嫦娥五号”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G,当其离地距离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G=,故选C。
23. 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7.9km/s B. 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11.2km/s
C.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发射速度 D.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运行速度
【答案】A
【解析】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等于7.9km/s,飞行器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A正确,B错误。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运行速度,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故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故D错误。而发射越高,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大,需要的初动能也越大,故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故C错误;故选A。
2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且M>m)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设此过程中F1对A做的功为W1,F2对B做的功为W2,则( )
A.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W1=W2
B.若水平面光滑,则W1>W2
C.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
D.若水平面粗糙,则W1【答案】A
【解析】设两物块的位移均为l,则F1做功为W1=F1lcos α,F2做功为W2=F2lcos α,因F1=F2,则W1=W2,故B、C、D错误,A正确。
25.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
B.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
C.小超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D.小陈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
【答案】C
【解析】A、B选项所述情景中,位移都为零,D中冰壶滑行时,不受人的推力,故人对物体不做功,只有C选项所述情景人对物体做了功。
26.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输给运动系统,一般赛车的变速箱有1挡到5挡5个逐次增高的前进挡位,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时,挡位越高车速越快,加大油门可以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如图所示是赛车越野比赛时正在爬坡的情形,为了能够顺利爬上陡坡,司机应该( )
A.拨1挡,减小油门 B.拨1挡,加大油门
C.拨5挡,减小油门 D.拨5挡,加大油门
【答案】B
【解析】赛车爬坡时要克服重力做功,因此需要较大的牵引力,由功率P=Fv得牵引力F=,为了能够顺利爬上陡坡,应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减小速度v,才能获得更大的牵引力F,因此应拨1挡,加大油门,故选B。
2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在水平地面的位置1被踢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3,在空中达到的最高点位置2的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由1运动到2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mgh
B.足球由2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足球由1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mgh
D.因为没有选定参考平面,所以无法确定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答案】B
【解析】足球由1运动到2的过程中,足球高度上升,重力做负功,所以重力做的功为-mgh,选项A错误;足球由2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了mgh,选项B正确;足球由1运动到3的过程中,高度没有变化,所以重力做功为零,选项C错误;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无关,重力势能的大小才与参考平面有关,选项D错误。
2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从粗糙山坡底部的A处由静止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处,并获得速度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物块的重力所做的功为mgh
B.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mgh
C.推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mgh
D.阻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mgh-Fx
【答案】D
【解析】物块上升的高度为h,则物块的重力所做的功为-mgh,故A错误;物块初动能为零,末动能为mv2,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故B错误;F为水平恒力,则推力F对物块做的功为Fx,故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知Fx-mgh+Wf=mv2-0,解得阻力对物块做的功为Wf=mv2+mgh-Fx,故D正确。
29.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体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
A.水平拉力相等
B.两物体质量相等
C.两物体速度变化相等
D.水平拉力对两物体做功相等
【答案】D
【解析】根据W=ΔEk可知,分别用水平拉力由静止开始拉两个物体,使它们获得相同的动能,由于地面光滑,所以拉力即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故水平拉力对两物体做的功一定相等,而两拉力大小、两个物体的质量、以及两物体的速度变化等都不一定相等,所以A、B、C错误,D正确。
30.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6 m/s的初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仍为6 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滑块所做的功是( )
A.0 B.9 J C.18 J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在这段时间内只有水平力对滑块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mv22-mv12=×1×(-6)2 J-×1×62 J=0,选项A正确。
3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A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物体A机械能守恒
B.乙图中,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B沿光滑斜面下滑,物体B机械能守恒
C.丙图中,不计任何阻力和滑轮质量时A加速下落、B加速上升过程中,A、B系统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系在橡皮条一端的小球向下摆动时,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C
【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题图甲中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物体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物体A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题图乙中物体B除受重力外,还受弹力,弹力对B做负功,机械能不守恒,但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B错误;题图丙中绳子张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代数和为零,A、B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C正确;题图丁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错误。
32.如图,在地面上以初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物体在海平面上的重力势能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02+mgh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02+mgh
【答案】C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平面,海平面低于地面的高度为h,所以物体在海平面上时的重力势能为-mgh,故A错误;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抛出点与海平面的高度差为h,并且重力做正功,所以整个过程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故B错误;由动能定理得mgh=Ek2-mv02,则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Ek2=mv02+mgh,故C正确;根据机械能守恒知,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等于抛出时的机械能,为E=mv02,故D错误。
3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关于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B. 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动能
C.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则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重物的动能,另一部分要克服阻力做功,即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故选A。
34.如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A和B是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若车行进时车轮没有打滑,则(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前轮和后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1
D.A点和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故A错误,B正确;根据v=ωr和vA=vB可知,前、后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故C错误;由an=可知,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与半径成反比,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D错误。
35.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拴着一个重物,固定另一端,现使重物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半径相同时,角速度越小绳越易断
B.周期相同时,半径越大绳越易断
C.线速度相等时,半径越大绳越易断
D.角速度相等时,线速度越小绳越易断
【答案】B
【解析】由F=mω2r可知,选项A错误;由F=mr可知,选项B正确;由F=m可知,选项C错误;由F=mvω可知,选项D错误。
36.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近心运动
D.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答案】D
【解析】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做离心运动,因为水平方向不受力,将沿轨迹Pa运动,故A错误;若拉力变小,拉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小球将做半径变大的离心运动,即沿Pb运动,故B错误,D正确;若拉力变大,则拉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小球将沿轨迹Pc做近心运动,故C错误。
37.如图所示,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在A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B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静电力为F;移去B处电荷,在C处放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静电力大小为( )
A. B. C.F D.2F
【答案】B
【解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分析可知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在C处所受的静电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设AB=r,则BC=r,根据库仑定律有F=k,故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在C处所受静电力大小为FC=k=,故B正确。
38.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用EA、EB分别表示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于两点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AB.EA>EB,方向相同
C.EA=EB,方向不同
D.EA=EB,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场强大小有关,电场线密处电场强,电场线疏处电场弱,所以EA39.如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原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的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
B.电场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
C.带电尘埃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静电力越大
【答案】D
【解析】由于集尘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尘埃在静电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负电,A错;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B错;尘埃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C错;根据F=qE可知,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静电力越大,D正确。
40.如图所示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A
【解析】因为电容与两极板所带电荷量无关,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无关,A错误,B、D正确;根据C= ,电容不变,Q与U成正比,故C正确。
41.如图所示,实线为某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为一带负电粒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电荷
B.粒子在M点的速率一定小于它在N点的速率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
D.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答案】B
【解析】带电粒子所受的静电力沿电场线向右,带电粒子带负电,则电场线方向向左,场源电荷一定是负电荷,故A错误;从M到N,由动能定理,静电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所以粒子在M点的速率小于它在N点的速率,故B正确;从M到N,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故C错误;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由题图知M点的场强大于N点的场强,由a=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
42.如图所示,电阻R1、R2接入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已知U1∶U2=1∶2,则R1∶R2为( )
A.1∶2 B.1∶4
C.1∶6 D.1∶8
【答案】A
【解析】由I=,可得==,故选A。
43.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R,电流为2I,则在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 )
A.4Q B.2Q C. D.
【答案】B
【解析】依题意,有Q=I2Rt,则条件变化时,Q′=(2I)2R=2Q,故选B。
44.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某处P放一根长度L=0.2 m,通电电流I=0.5 A的直导线,测得它受到的最大磁场力F=1.0 N,现将该通电导线从磁场中撤走,则P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
A.零
B.10 T,方向竖直向上
C.0.1 T,方向竖直向下
D.10 T,方向肯定不是竖直向上
【答案】B
【解析】由B=解得B=10 T,方向竖直向上,由于撤走导线后,P处的磁感应强度不变,故选B。
45.如图所示,线框ABCD水平向右从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穿过,匀强磁场方向与线框ABCD垂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不变
B.磁通量先减小再不变后增大
C.磁通量先增大再不变后减小
D.磁通量一直增大
【答案】C
【解析】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线框ABCD的磁通量增加;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穿过线框ABCD的磁通量保持不变;离开匀强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穿过线框ABCD的磁通量减小.故磁通量先增大再不变后减小.选项C正确,A、B、D错误。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46.电火花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电压约为220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答案】 0.02
【解析】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们每隔0.02s打一次点。
47.如图所示,小磁针放置在螺线管轴线的左侧,当闭合开关S后,不计其他磁场的影响,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是 。
【答案】向右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定,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判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
48.利用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环境的气体排放的是 。
【答案】太阳能
【解析】使用太阳能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能源;煤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污染环境;石油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质,污染环境;天然气燃烧时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污染环境。
49.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内发射了6×1013个电子(e=1.6×10-19 C),则示波管中电流的大小为 。
【答案】4.8×10-6 A
【解析】电子枪2 s内发射的电荷量q=6×1013×1.6×10-19 C=9.6×10-6 C,所以示波管中的电流大小为I== A=4.8×10-6 A。
50.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 m/s,有一个广播电台的频率f=90.0 MHz,这个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λ为 。
【答案】3.33 m
【解析】根据c=λf可得,λ= m≈3.33 m。
1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物理仿真模拟试卷0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5题,每小题2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研究下列四种情况中所提出的问题时,所涉及的对象能看作质点的是( )
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
B.我们说“日落西山”,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3.以下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间间隔
B.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前3秒”“最后3秒”“第3秒内”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D.“第1秒末”“最后1秒”指的都是时刻
4.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
B.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
C.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
D.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5.列车进站关闭发动机后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其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6.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若打点周期为0.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B.必须从第一个点开始选取整条纸带
C.根据情况选取点迹清晰的部分纸带
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n×0.02 s
7.电动自行车(如图)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8.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
9.下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10.一轻质弹簧原长为9 cm,在5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1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50 m/N B.50 N/m
C.500 m/N D.500 N/m
11.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F丙 B.F乙>F甲>F丙
C.F丙>F乙>F甲 D.F甲=F乙=F丙
12.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13.关于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B.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C.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D.合力F一定等于F1、F2大小之和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15.屋檐下重为G的风铃被水平风力吹起,在偏离竖直方向θ角的位置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设风力为F,系风铃的轻绳对风铃的拉力为FT,若F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T和G是一对平衡力
B.FT一定小于F
C.FT与F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轻绳所受拉力的大小为
16.下列选项是四位同学根据图中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分别对向前(向左)运动的汽车运动情况做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汽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汽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17.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恒力F1=2 N和F2=2 N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突然把F1绕其作用点在竖直平面内向上转过53°,F1大小不变,则此时小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53°=0.8,cos 53°=0.6)( )
A.2 m/s2 B.1.6 m/s2
C.0.8 m/s2 D.0.4 m/s2
18.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如图所示。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C.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宇航员的重力消失了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19.如图为一圆规在水平纸面上画出的曲线,与笔尖经过位置P时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的是笔尖经过位置( )
A.1 B.2
C.3 D.4
20.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沿仰角37°方向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sin 37°=0.6,cos 37°=0.8),速度的大小为v=20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t=4 s飞机发生的水平位移是800 m
B.飞机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100 m/s
C.经过t=4 s飞机在竖直方向上升了480 m
D.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1.如图所示,玩具枪枪管保持水平且与固定靶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靶心距离不变。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子弹击中靶后即停止,则子弹发射速度越大( )
A.位移越大 B.空中飞行时间越短
C.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D.击中点离靶心越远
22.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若“嫦娥五号”在地面时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当其上升到离地距离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23. 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7.9km/s B. 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11.2km/s
C.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发射速度 D.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运行速度
2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且M>m)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设此过程中F1对A做的功为W1,F2对B做的功为W2,则( )
A.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W1=W2
B.若水平面光滑,则W1>W2
C.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
D.若水平面粗糙,则W125.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小华用力推石头,但没有推动
B.小明举起杠铃后,在空中停留3秒的过程中
C.小超提着书包,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D.小陈将冰壶推出后,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5米的过程中
26.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输给运动系统,一般赛车的变速箱有1挡到5挡5个逐次增高的前进挡位,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时,挡位越高车速越快,加大油门可以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如图所示是赛车越野比赛时正在爬坡的情形,为了能够顺利爬上陡坡,司机应该( )
A.拨1挡,减小油门 B.拨1挡,加大油门
C.拨5挡,减小油门 D.拨5挡,加大油门
2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在水平地面的位置1被踢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3,在空中达到的最高点位置2的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由1运动到2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mgh
B.足球由2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足球由1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mgh
D.因为没有选定参考平面,所以无法确定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2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从粗糙山坡底部的A处由静止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处,并获得速度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物块的重力所做的功为mgh
B.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mgh
C.推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mgh
D.阻力对物块做的功为mv2+mgh-Fx
29.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体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
A.水平拉力相等
B.两物体质量相等
C.两物体速度变化相等
D.水平拉力对两物体做功相等
30.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6 m/s的初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仍为6 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滑块所做的功是( )
A.0 B.9 J C.18 J D.无法确定
3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A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物体A机械能守恒
B.乙图中,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B沿光滑斜面下滑,物体B机械能守恒
C.丙图中,不计任何阻力和滑轮质量时A加速下落、B加速上升过程中,A、B系统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系在橡皮条一端的小球向下摆动时,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32.如图,在地面上以初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物体在海平面上的重力势能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02+mgh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02+mgh
3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关于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B. 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动能
C.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D. 以上都有可能
34.如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A和B是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若车行进时车轮没有打滑,则(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前轮和后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1
D.A点和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35.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拴着一个重物,固定另一端,现使重物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半径相同时,角速度越小绳越易断
B.周期相同时,半径越大绳越易断
C.线速度相等时,半径越大绳越易断
D.角速度相等时,线速度越小绳越易断
36.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近心运动
D.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37.如图所示,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在A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B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静电力为F;移去B处电荷,在C处放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静电力大小为( )
A. B. C.F D.2F
38.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用EA、EB分别表示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于两点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AB.EA>EB,方向相同
C.EA=EB,方向不同
D.EA=EB,方向相同
39.如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原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的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
B.电场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
C.带电尘埃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静电力越大
40.如图所示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41.如图所示,实线为某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为一带负电粒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电荷
B.粒子在M点的速率一定小于它在N点的速率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
D.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42.如图所示,电阻R1、R2接入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已知U1∶U2=1∶2,则R1∶R2为( )
A.1∶2 B.1∶4
C.1∶6 D.1∶8
43.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R,电流为2I,则在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 )
A.4Q B.2Q C. D.
44.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某处P放一根长度L=0.2 m,通电电流I=0.5 A的直导线,测得它受到的最大磁场力F=1.0 N,现将该通电导线从磁场中撤走,则P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
A.零
B.10 T,方向竖直向上
C.0.1 T,方向竖直向下
D.10 T,方向肯定不是竖直向上
45.如图所示,线框ABCD水平向右从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穿过,匀强磁场方向与线框ABCD垂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不变
B.磁通量先减小再不变后增大
C.磁通量先增大再不变后减小
D.磁通量一直增大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46.电火花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电压约为220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47.如图所示,小磁针放置在螺线管轴线的左侧,当闭合开关S后,不计其他磁场的影响,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是 。
48.利用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环境的气体排放的是 。
49.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内发射了6×1013个电子(e=1.6×10-19 C),则示波管中电流的大小为 。
50.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 m/s,有一个广播电台的频率f=90.0 MHz,这个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λ为 。
1江苏省 2024 年学考仿真模拟卷
物理·答题卡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第Ⅱ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违纪标记
2.选择题必须用 2B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 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 4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用 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笔填涂
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 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选择题填涂样例:
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正确填涂
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错误填涂 [×] [√] [/]
第Ⅰ卷(请用 2B铅笔填涂)
1 [A] [B] [C] [D] 11 [A] [B] [C] [D] 21 [A] [B] [C] [D] 31 [A] [B] [C] [D] 41 [A] [B] [C] [D]
2 [A] [B] [C] [D] 12 [A] [B] [C] [D] 22 [A] [B] [C] [D] 32 [A] [B] [C] [D] 42 [A] [B] [C] [D]
3 [A] [B] [C] [D] 13 [A] [B] [C] [D] 23 [A] [B] [C] [D] 33 [A] [B] [C] [D] 43 [A] [B] [C] [D]
4 [A] [B] [C] [D] 14 [A] [B] [C] [D] 24 [A] [B] [C] [D] 34 [A] [B] [C] [D] 44 [A] [B] [C] [D]
5 [A] [B] [C] [D] 15 [A] [B] [C] [D] 25 [A] [B] [C] [D] 35 [A] [B] [C] [D] 45 [A] [B] [C] [D]
6 [A] [B] [C] [D] 16 [A] [B] [C] [D] 26 [A] [B] [C] [D] 36 [A] [B] [C] [D]
7 [A] [B] [C] [D] 17 [A] [B] [C] [D] 27 [A] [B] [C] [D] 37 [A] [B] [C] [D]
8 [A] [B] [C] [D] 18 [A] [B] [C] [D] 28 [A] [B] [C] [D] 38 [A] [B] [C] [D]
9 [A] [B] [C] [D] 19 [A] [B] [C] [D] 29[A] [B] [C] [D] 39[A] [B] [C] [D]
10 [A] [B] [C] [D] 20 [A] [B] [C] [D] 30 [A] [B] [C] [D] 40 [A] [B] [C] [D]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