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6.少年中国说》学案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6.少年中国说》学案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0 18: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少年中国说
课前热身 温故知新
写出至少两句你积累的有关少年壮志雄心的名句。
示例:
①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目标 有的放矢
(有目标就有方向,同学们,加油!)
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3.学习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
指点迷津 授之以渔
1、重点:体会作者通过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原精神。
2、难点:从语言角度,赏析文章,学习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
涉及考点,形成网络
少年中国说
理想 实现 希望
少年中国 责任 中国少年
教学流程
一 未雨绸缪
1.预习
(1)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9),字(    ),号(    ),别号(      ),广东新会人。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在文学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赞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汉魏古文的影响,而是追求“务为平易畅达”、“纵笔所至不检束”。他的散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魅力,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著有《饮冰室合集》。
(2)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2.小试牛刀
(1).朗读全文,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划线字正音。
怯懦(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苟且( ) 瘠牛( ) 澌( )亡 矞矞皇皇( ) 发硎( )鹰隼( ) 地履其黄( )
(2).大声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二 课堂探究
1.自主学习(朗读、体味、理解)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词语。
老大 照例 未经 破格 好 怯懦 苟且 瘠 大略 固
宜澌亡 翘足 鹰隼 矞矞皇皇 发硎 履 疆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
②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放也故冒险。
③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④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⑤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⑥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⑦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3)谈谈读本文后的最初感受。
2.合作探究
(1)给文章划分层次。
(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3)何为“老大帝国”?何为“少年中国”?
(4)文章将社会腐朽的原因归结为“老朽之人”,你认为这恰当吗?
(5)文章运用什么手法或修辞表现了少年中国的哪些特点?
(6)概括本文主旨。
(7)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赏析。
方法提示: (语句)运用 (修辞或写作手法)生动形象(或具体委婉或全面深刻等等)地写出了(表现了) (内容或情感)。
示例: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
3.成果展示
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结果.
4.质疑解疑
小组合作中未解决的问题,首先其它小组解答,仍未解决的,教师点拨.
5同步练测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2.释词。
⑴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苟且:
⑵则吾中国为过去,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翘足而待:
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吸张:
3.文中以龙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
4.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实现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中国主要靠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5.从文中摘出一组对偶句抄写在下面。
二.同步解读
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⑵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⑶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6.对上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设问  对比  排比  夸张
B.反问  对比  排比  拟人
C.反问  对比  排比  比喻
D.设问  对比  反复  比喻
7.第⑴句的“老大”和“少年”分别指什么?
老大:
少年:
8.第⑵句中“使”的意思是(  )
A、出使  B、使令  C、特使  D、假使
第⑵句中“举”的意思是(  )
A、抬举  B、推举  C、全部  D、举起
9.将下列表象征关系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
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A、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⑵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B、象征中国的巨大声威
⑶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C、象征中国的巨大前程
⑷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D、象征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⑸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E、象征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⑹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F、象征中国的美好生活
⑺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G、象征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10.用“||”给文段划分层次。
11.点明本段中心的句子是(  )
A.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B.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C.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D.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美文赏读
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力量
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野蛮袭击我驻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使馆,将我们推向当前国际格局的一个特殊位置,使我们进一步看清了两个问题的本质。一个是这一暴行的侵略本质昭然若揭,任什么人权、人道、民主、自由的标榜都再难掩盖得住;一个是发展是硬道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是硬道理。这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不讲道义,只讲实力,称王称霸,必将自取灭亡;主持正义,缺少实力,贫穷落后,则只能挨打。只有两个文明相结合,有理有义又有力,才可能成为掌握命运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②关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生产力发展对于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步的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早在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就成为共产党人的基本常识和理论武器,并因此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但是,像今天这样,以如此强烈的形式在这两个问题上给中国人民以震撼,以提醒,这在过去并不多见。中国人民似乎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成熟了许多,因此也强大了许多。
③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力量,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全国上下义正辞严的抗议活动中,也体现在群情激昂而不乱、仇恨万丈而不过激的严格依法行事中,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巨大凝聚力,体现了不畏强暴、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意志;展现出一派“国家兴亡, ”的感人景象和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形象。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再不会因反帝爱国出现百年前的“义和团”运动,也不会因盲目造反出现“文化大革命”时的“红卫兵”运动。这是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一个极大提高,是中华民族素质的一个极大提高。
④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力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现在化悲愤为力量,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上,把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巨大动力。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教训,也是血的见证。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正是因为我们坚持这样做,保持了稳定,促进了发展,取得了成就,西方敌对势力难以容忍,妄想把我们搞乱,以便乱中伺变,以压促变,这是比导弹袭击更为狠毒的罪恶用心。但在觉悟的中国人民面前,什么力量也难扰乱中国人民的阵脚,扭转前进的方向。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坚守岗位,努力学习和工作,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最有力量的抗议。
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凌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在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中锻造了不畏强暴的优秀传统。中国人民今天的觉悟和力量,是近百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改革开放20年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必然结果,是10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勇于开拓,努力奋斗的结果。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力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领导的坚强和成熟。通过对于这起事件的处理,我们看到党中央驾驭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气魄和能力,看到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坚如磐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前途无量,不可阻挡!
12.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段中成语“昭然若揭”:。从感彩上看,这个成语是 词。
13.补写出第③段中所引名句的下句。
14.第④段中“悲愤”一词能不能换成“悲痛” 为什么
15.第④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
16.将第⑤段中划线句改成反问句。
17.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力量体现在许多方面,联系文章,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体现在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义正辞严的抗议活动中。
B.体现在群性激昂、仇恨万丈,而又不乱、不过激的严格执法行事中。
C.体现在对西方敌对势力所标榜的人权、人道、民主、自由的清醒认识,并展开持久的批判上。
D.体现在化悲愤为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不动摇上。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当今国际社会的特征便是:不讲道义,称王称霸;主持正义,只能挨打。
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野蛮袭击我驻南使馆,给中国人民上了这样一课:帝国主义改变不了侵略的本性;我们一定要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C.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的暴行,中国人民最有力的抗议就是,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坚守岗位,努力学习和工作。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优秀传统在对西方列强的反抗斗争中提到锻造。
三 提高拓展
背诵并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四 我的收获和质疑
6课《少年中国说》
一.
1.怯懦(qiè )( nuò)苟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gǒu)瘠牛(jí) 澌(sī)亡 矞矞皇皇( yù )发硎(xíng)鹰隼( sǔn)地履其黄(lǚ)
2.(1)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2)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3)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也。
(4)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5)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二.
1.(1)老大:古老,文中指落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衰老。盖:大概。果:果真,真的。欲:想要。既往:已经过去。 惟 :仅仅,只。 故:因此。 永旧:永远陈旧。 日新:天天创新。 已经:已经经历。
照例 :按照惯例。 未经:没有经历。 破格:打破常规。 好:喜欢。怯懦:胆小怕事。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瘠:瘦弱。
大略:大概。固:本来。 宜:应当。澌亡:灭亡。 翘足:抬脚 鹰隼:雄鹰和猛隼。 矞矞皇皇:光明盛大的样子。
硎:磨刀石。 履:踏着。 疆:指时间界限。
(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