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0 16: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建议2 学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学 习 目 标 目标1:能整理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理解古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能理解并解释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目标2:能解释我国早期国家的起源。
目标3:能分析商周时期的政治特征。
重点 了解早期人类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中华早期国家的政治管理
难点 分析早期国家的起源及特征
整体认知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自主预学
互动学习
整体认知
预学问题1: 阅读课文后,想一想我国境内古人类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时间
生产工具
生产方式 渔猎采集 农耕、饲养
代表性遗址 黄河流域 北京人 会用自然火 距今7000-5000年
距今5000年
长江流域 元谋人 会保存火种 距今7000-5000年
距今5000年
社会组织与生活方式 原始人群时期、群居生活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定居生活 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部落联盟
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
打制石器
距今约1万年——4千年
磨制石器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彩绘陶器、粟
黑陶
水稻、养蚕缫丝技
玉器、祭坛、神庙
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自主预学
互动学习
整体认知
预学问题2:阅读课文,查阅资料,解释以下名词。。
(1)阶级社会:
(2)私有制:
(3)国家:
(4)禅让:
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
社会形态。
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产进行个人
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
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
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
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自主预学
互动学习
整体认知
预学问题3:关于史实与和传说的理解。
下列哪项属于历史史实而非传说 ( )
A.炎帝和黄帝 B.禅让制
C.大禹治水 D.禹建立夏
参考答案:D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自主预学
互动学习
预学问题4:阅读课文后,整理归纳夏商西周三代的起止时间以及相关史事,完成下表。
整体认知
起止时间 关键人物 重大史实
夏 夏禹
夏启
商 商汤
纣王
西周 周武王
周厉王
周平王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传启,传子代替传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最后一个王,最后自焚而死
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定都在镐京
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二里头遗址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能理解并解释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讨论:阅读教材完成P2[思考点]问题: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答案示例:
我国早期人类分布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地区往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目标1
任务一:阅读课本,完成课本P2“思考点”问题。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史料一:
史料二:播放视频
讨论:为何说“我国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任务二:通过阅读史料和观看三星堆视频,能理解并解释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答案示例:
讨论:为何说“我国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玉琮作为新石器时代墓葬中部落酋长身份的象征,分别在浙江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辽河红山文化、三星堆都有出土,证明中国不同区域的文明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可知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能解释我国早期国家的起源。
史料一:
埋葬方式十分规律,秦魏家为男右女左,皇娘娘台遗址为男左女右。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为侧身屈肢,多数面向男性,表现为明显的男尊女卑。随葬品数量也出现很大差异。
目标2
任务:通过阅读图文史料,能解释我国早期国家的起源。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史料三:昔禹致会群神(各部落联盟首领)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讨论1:据考古史料与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原始社会末期的哪些现象?
答案示例:
① 原始社会末期已步入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② 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史料二:据《尚书·尧典》记载,尧召集部族联合体议事会,尧在会上询问有谁能领导治理洪水,“四岳”(以联盟内负责公共事务的人员)都推荐鲧,尧认为鲧恐怕不能胜任,“四岳”说“试乃可已”,认为不妨试用一下。尧接受“四岳”的意见,任命鲧领导治水。
——李亚光《大禹治水是中华文明史的曙光》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讨论2:站在史学研究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中许宏史学观点的看法。
史料四:
作为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却是中国考古学界少数认为二里头的夏都地位乃至夏王朝的客观存在都还存疑的人。“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
——刘周岩《寻找夏朝》
答案示例:
许宏因为目前没有内证性的文字材料可以确认,二里头文化就是夏王朝,所以对于二里头是否是夏这个问题持怀疑观点。虽然并非所有的“历史解释”都能通过“史料实证”来实现,其他考古学家通过传世文献将二里头文化遗址视为夏朝存在的标志,但这只是逻辑推理式的“历史解释”,而许宏的史学观点是赞成“史料实证”式的“历史解释”,他这种通过“史料实证”来获取“历史解释”的方式无疑是更为严谨的。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能分析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特征。
史料:
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这样,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中外历史纲要上》
讨论1:说说夏商周三代政治发展的历史趋势。
目标3
任务:通过读史料,分析商周时期政治特征。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答案示例:
中央逐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政治制度越来越完善。
讨论1:说说夏商周三代政治发展的历史趋势。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讨论2: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史学界不乏为褒姒“翻案”的声音,请谈谈这个故事背后反映的历史本质问题。
答案示例: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周幽王无故废黜申后及宜臼,而另立褒姒、伯服,是严重违反宗法制的行为,对周天子的威信造成了致命打击,故而自此以后,诸侯对王室日益冷淡,以至于后来周幽王遇难之际无人营救。以“烽火戏诸侯”来解释西周灭亡,不过是用“红颜祸水”之说掩盖维护分封制基础的宗法制遭到破坏的事实。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课堂评价
自主预学
请使用平台数字试题检测
学习检测
知识归纳
互动学习
自主预学
思维建构
学生独立完成主干知识的网络结构化梳理,加强知识的体系化,便于理解和记忆。
下节课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