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整体把握 理清思路 no.5 宋老师语文课堂
qq:605134031“盲人摸象”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看问题,不能只看局部,要抓问题的全部;
看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抓文章的整体把握。
叶圣陶曾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思路,指的是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什么是思路 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使我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从而提高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
“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我相信用这个办法练习读和写,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叶圣陶教学目标:1.探究说明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一般方法。
2.帮助学生养成科学阅读说明文的良好习惯。 温故知新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
知识卡片(1)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2)总括说明图画美这一特点(3)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图画美(4)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图画美(5)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图画美(6)近景远景的层次讲究图画美图画美说明对象:(7)角落的布置讲究图画美(8)门窗的雕琢讲究图画美(9)色彩的调配讲究图画美图画美图画美图画美图画美图画美图画美图画美苏州园林分析《苏州园林》: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说 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分说局部大处分说角落的修饰
注意图画美门窗的装饰
注意图案美色调的处理
注意淡雅美局部小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阅读说明文步骤与要求
步骤:观全篇,重圈画。
要求:
①??分析题目。
②??边读边勾画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③ 把握各段大概意思,明确文章主要内容。
④ 分析段落间的关系,理清全文思路。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课堂训练 材料一:①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②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③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④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⑤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材料二:漫游奥运中心区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早在申奥时北京提出的三大理念,如今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下200多天了,三大理念的落实情况如何?2008年来北京的人能够从哪些方面切实感受到三大理念带来的不同之处?正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行的“2008奥运工程建设贯彻落实三大理念成果展”上,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一一亮相,现在,我们就带您提前“游”一次奥运中心区,看看那里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
对于有车族来说,到一个新地方,停车总是最头疼的问题。奥运中心区为来看比赛和游玩的车友们修建了一个大型地下停车场,这个停车场的特色在于没有安装一盏灯,完全靠自然光来照明。地下车库共安装了19套导光筒,单套导光筒系统可提供80平方米的照明面积,全年可利用太阳光时数为2892小时,按照照明功率密度5W蛐平方米计算,全部导光筒每年可节电19232千瓦时。
走在公园的大路上,在称赞道路平坦的同时,你可会想到脚下的路是怎样铺设成的?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工艺要将沥青和矿料加热至高温进行拌和,消耗大量燃料并且排放大量的废气。中心区的道路在铺设过程中,操作温度降低了40摄氏度,减少了30%的燃料消耗、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40%的粉尘排放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控制了对空气的污染。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这里的道路明显高于两侧的绿地,这又是什么原因?原来如果道路和绿地的高度差不多,大部分雨水都通过下水道流入了河湖中,再进行绿地浇灌的时候又要用自来水,十分浪费。而奥林匹克中心区采用的是下凹式绿地,利用雨水径流引入绿地进行灌溉,地面采用新型透水材料铺装,保证雨水的回渗收集,并且设置了蓄洪沟,用于雨水的调蓄回用。预计雨洪综合利用量达到80%,每年补充地下水32万立方米,补充水系9万立方米,回收的雨水可以为绿地提供5万立方米的灌溉用水。一位老园林工不无感慨地说,北京本来就是少雨缺水的城市,许多枝干很粗的树木根系却并不发达,因为周围的土壤水分太少,不利于根系的扩散,现在充分利用了雨水,北京的树一定会长得更好。
走累了,天气又热,想喝口水解解渴,一定要花钱买吗?奥运会期间,园区内将设置供游人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公共场所12处直饮水终端的饮水点,每小时供水2吨,可以满足6万人的用水需求。饮水器的设计照顾到了不同人员的饮水需求,并且设置了适合残疾人的专用饮水器。还有为身体残障者铺设的无高度差路面,为视觉障碍者铺设的盲道,为听觉障碍者配备的视觉信息装置,这些细节都彰显了北京的人文关怀。材料二:(联合体)《漫游奥运中心区》(一)整体感知
——①带您提前“游”一次奥运中心区,看看“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落实情况。
——②介绍奥林匹克中心区大型地下停车场——完全靠自然光来照明
——③介绍公园的大路道路铺设——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控制了对空气的污染
——④介绍奥林匹克中心区下凹式绿地——保证雨水的回渗收集,雨水的调蓄回用
——⑤介绍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系统、无高度差路面、视觉信息装置——彰显了北京的人文关怀。
——⑥介绍中心区的下沉花园——体现古色古香的中国文化,极具中国风情
——⑦总结全文——明年的北京一定会带给你一次不同寻常的奥运之旅。(二)文章结构——总分式结构
——总说:①
——分说:先介绍“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②③④
再介绍“人文奥运”—— ⑤⑥
——总说:⑦(三)题目
(1)本文围绕哪三个方面介绍奥运中心区?
(2)第⑤段与第④段可以对调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①绿色奥运(绿色环境);②科技奥运(先进科技);③人文奥运(深厚文化)。
(2)不能对调。因为全文是按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顺序介绍的,第⑤段着重突出“人文奥运”,而第④段着重突出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所以不能对调。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选自2012年5月7日《科技日报》作者杨朝晖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3分)
数字说明(或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传统垃圾处理技术不堪重负;引出下文说明对象,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
2.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2分)
破碎垃圾→高温处理 →生成灰渣 磨碎再烧 →水泥成分
3.“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分)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4.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
逻辑顺序;先概况介绍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再具体介绍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和巨大优明胶的那些“马甲”(有删节)
①最近,随着“毒胶囊”和“老酸奶”备受关注,“明胶”这个陌生的名词迅速广为人知。
②实际上,明胶并非新事物,只不过它以前总是穿着别的“马甲”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明胶”这个称呼往往用于工业界,也就不为寻常百姓所熟悉了。
③明胶的真实身份是一种胶原蛋白水解物。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毛、骨头和胃肠等组织中:在分子层面上,它呈爱牙笨状,很坚韧,也不溶于水。传统小吃中的皮冻,由浓的骨头汤影友皎获耪,毯是原生态的皎原蛋白。
④从本质上说,明胶或者胶原蛋白是蛋白质,但是它们作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很低。决定蛋白质营券价值的主要是其氨基酸组成。通常的氨基酸有20种,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各不相同,有8种是必需的,其他12种则可以通过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来。衡量一种蛋白质是否优质,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含有多少必需的氨基酸,以及这些必需的氨基酸的比例有多接近人体需求:所以,如果把它作为食谱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那么无论吃多少都满足不了人体的需求,而大量非必需的氨基酸反倒增加了代谢负担。⑤不过,明胶行走江湖靠的不是营养价值,而是不同的“包装”。穿上不同的“马甲”,它就具有了不同的卖点。
⑥最“高贵”的“马甲”是阿胶。阿胶与普通明胶的不同只在于现代的阿胶要用驴皮来做原料,而生产方法是涂上了神秘色彩的“传统工艺”。穿上了“阿胶”这个“马甲”,它就成了“美容圣品"‘‘补血佳品”,具有各种神奇的“功效”。尽管包括阿胶厂家在内的许多人试图用科学方法去证实它的“神效”,不过迄今为止也没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⑦名声最差的“马甲”就是明胶了,虽然营养价值有限,但它却有优越的加工性能。在食品中,它的用途是增稠。比如说,牛奶中的脂肪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脱脂牛奶做成的酸奶口感很差,就可以用明胶来增稠。虽然营养价值不高,但毕竟没什么害处,现在流行的“老酸奶”,也是同样的思路。明胶的另一大用途是成胶。许多厨艺爱好者熟知的“吉利丁粉”,其实就是明胶的英文音译,把它在热水中溶化,凉下来就成了固体胶,许多果冻就是这么做出来的。除了酸奶和果冻,还有许多加工食品需要增稠和成胶,明胶也就成了现代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之一。
⑧明胶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工业明胶的存在。除了在食品中有用,明胶在工业和医药中的应用也很广泛,而工业明胶对有害杂质处理的要求不高,因而对原料和生产流程的控制不像食品和药品那样严格,特别是皮革加工中的下脚料,经过了一些有毒试剂的处理,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更多。用这样的原料生产的明胶,用于工业也还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就比较危险了。比起生产要求高的食品明胶,工业明胶的成本明显要低,不过,有害杂质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使用性能。也就是说,加到食品里,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同样“好使”,这就是不法分子有捣鬼机会的根源。1.第④段中“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是其氨基酸组成”一句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根据第③段提供的信息给“明胶”下定义。(3分)
3.“工业明胶”为什么不能作食品添加剂使用?结合第⑧段简要说明。(3分)
4.文中的“马甲”指的是什么?结合⑤~⑦段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宣德炉
①宣德炉从宣德时期开始烧造,一举成功,此后五百年来名声不减,以至于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这一点跟景泰蓝一样。今天没人会咬文嚼字地说“送你一对掐丝珐琅瓶”,都说“送你一对景泰蓝瓶子”。景泰蓝是在景泰年间发扬光大的,宣德炉则是在宣德年间达到顶峰,名气大。
②宣德炉有这么大的名气,一定不是白来的。铜材料冶炼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把铜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质,剩下的是精华,但分量就会减少。由于宣德皇帝亲自督造此事,所以质量非常高。一斤进贡来的铜材料经过冶炼,最后只能剩四两。这四两还是小两,过去一斤是十六两,有个词“半斤八两”,说的是旧制,今天应该说“半斤五两”才对。【甲】
③过去做炉都是用翻砂法,宣德用的是失蜡法。历史上铸造青铜器用过失蜡法,但没有做过炉。而宣德炉用的是失蜡法,较之翻砂法,铸好的炉变得非常光洁好看。有人认为宣德炉铸好以后,还有专业的人给它上色。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上色就是把颜色刷到上面,而是用各种方法使炉身呈现一种自然的色泽。都有什么色泽呢?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等等。【乙】④宣德炉里除了精炼铜外,还有锌、锡、银、金。史料非常清楚,当时进贡风磨铜的单子上明确写着含有黄金。今天用科学的方法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一测试就知道了。最简单的测试是用比重,黄金的比重非常大,铜的比重大概是黄金的三分之一。【丙】
⑤我听一个老师傅跟我说,最好的宣德炉的含金量大约是3%。我曾经买过一个宣德炉,特别沉。我很高兴,直接上菜站找了个普通的秤一约,八斤四两,也就是4200克。我乘上3%,大概是126克。你想,这样一个香炉里如果含126克黄金,那质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对衣料比较熟知,如果纯棉的衣料里加3%的毛,质感马上得以改观;如果纯毛的衣料里加3%的化学纤维,它可能变得不易起褶。古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我认为好的宣德炉里一定含金,一加上金,就不容易生锈,而且颜色明显跟普通铜器拉开了距离。
1.下面A、B两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的,请根据内容判断它们应在原文中甲、乙、丙的位置。(2分)
A.《古玩指南》上的记载是46种颜色,有的书记载的比这个数量还多,那都手机微妙的区别了。
B.这是明末大收藏家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的记载:“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着才四两耳。”宣庙,就是指宣德皇帝。
A应在 处 B应在 处
2.宣德炉名气大的三个原因是什么?(3分)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⑤段为例具体分析。(3分)
2.本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概括。(2分) 树立 种答题意识文本意识——以文解文
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 过渡句、中心句等,准 确、深入理解
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找全, 简洁回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