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0 11: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2023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意义和读法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
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_______、_______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各微粒的个数比,通
过化学式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反应物
生成物
知识讲解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 2H2O为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读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和“===”的读法。(2)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
质和化学反应。
(2)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要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
目保持不变。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_______,并注明_________及生成物
的_____。
(2)配平,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_____。
(3)符号使用:用“△”表示_____,“↑”表示生成物是_____;
“↓”表示生成物是_____。
化学式
反应条件
状态
相等
加热
气体
固体
配平化学方程式
(1)配平化学方程式,只是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定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数字。
(2)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的气体用“↑”;当反应发生在溶液中时,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则生成的固体不需要标“↓”。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从而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常用的配平方法有以下三种:
(1)最小公倍数法:
①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的元素,已经相等的元素可以暂时不管,从不相等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着手配平。
②求出不相等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并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该化学式的计量数。
③由已经求出的计量数推出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并将短线改为“===”。
(2)观察法(又名“设1法”):
①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化学式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把它的计量数看作1,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
②根据已确定的化学式的计量数来确定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并将短线改为“===”。
如在Fe+H2O——Fe3O4+H2↑中,Fe3O4是化学式较复杂的物质,把它的计量数看作1。则Fe的化学计量数为3,O的化学计量数
为4,H2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4,H2的化学计量数也应为4。
(3)奇偶数配平法:
①选定化学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若有几种元素在反应式两边同时出现奇偶数时,从出现次数最多的那种元素开始,如在KClO3 KCl+O2↑中,配平时应从氧元素开始。
②在已确定奇、偶数原子的化学式中,将奇数原子的化学式配成偶数,如在KClO3前写“2”。
③根据已有的化学计量数,确定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并将
短线(或箭头线)改为“===”,如在KCl前写“2”,O2前写
“3”,将“―→”改为“===”。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典例1 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C
典例分析
变式1 下列有关“2CO+O2 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
是(  )
A.若56 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 g
B.若16 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
C.若10 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 g
D.若5 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7 g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
典例2 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
B.银放入稀盐酸中:2Ag+2HCl===2AgCl+2H↑
C.碳酸钠投入稀盐酸中:Na2CO3+HCl===NaCl+CO2↑+H2O
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2KClO3 2KCl+3O2↑
D
变式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4Fe+3O2 2Fe3O4
B.2KClO3===2KCl+3O2↑
C.4P+5O2===2P5O2
D.2C2H2+5O2 4CO2+2H2O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典例3 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3b=6c+d B.2e=b
C.c+d=b D.d+e=a
思路导析⊙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析解答。
答案⊙ B
变式3 已知化学方程式;4A+2B2===2AxBy,可推知x、y的值
为(  )
A.4 6 B.2 2 C.2 3 D.3 2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典例4 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合成如下:在氮气流中,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l2O3+N2+3C 2AlN+3CO
“三看法”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1)先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主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而非Fe2O3。
(2)再看:是否配平,即式子两边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
(3)后看:是否标注反应条件及标注是否正确,是否多注或漏注“↑”或“↓”。
变式4 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3在MnO2催化下放出O2,使红磷燃烧。同时Sb2S3也可与O2反应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Sb2S3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A.Sb2S3+8O2 Sb2S3+3SO2
B.Sb2S3+9O2 Sb2O3+3SO2
C.2Sb2S3+8O2 2Sb2O3+6SO2
D.2Sb2S3+9O2 2Sb2O3+6SO2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质量
随堂练习
2.化学方程式2Mg+O2 2MgO可读作(  )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
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
3.如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和 分
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
是(  )
4.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后,化学计量数之和
为(  )
A.27 B.25 C.14 D.18
5.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C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
6.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
技术。
(1)若甲醇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OH+O2 2X+2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44 g 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他物质均不含碳
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量为___g。
CH2O
2CH3OH+3O2 2CO2+4H2O
====
点燃
32
7.化学课上,老师把同学们作业、练习中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收
集起来,写在黑板上,要求大家积极动脑,判断对错,错误的
说明理由,并改正过来。
(1)S+O2 S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 H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反应条件和“↑”标错,应改为S+O2 SO2
====
点燃
====
MnO2
错,生成物之一写错,应改为2H2O2 2H2O+O2↑
(3)2H2O 2H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O2 P2O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电
错,反应条件写错,应改为2H2O 2H2↑+O2↑
错,没有配平,应改为4P+5O2 2P2O5
====
点燃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