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一个宿舍住多少人?假设你们宿舍住20人会怎样?那假设住1人呢?
那么,到底宿舍住多少人最适合呢?最大的容量是多少呢?
小到一个宿舍,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我们的全球,都涉及到我们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人口的容量问题。
人口容量
第一章 第三节
结合实例,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说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利用资料,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资源和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示。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一)概念
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二)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结论: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力。
图1.22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饥荒、疾病
污染、资源枯竭
(三)影响因素——①自然资源状况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
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纳多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最短木板
结合P17思考,回答:
1.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思考
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和开发新的资源、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等。
最短木板
道理:由于资源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承载力最小的资源成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瓶颈。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依赖自然资源,如耕地、水、矿产等。
人口越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大;而每个区域的资源量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口需求。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因水资源短缺导致人口稀少。
水资源成为了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三)影响因素——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科技发达地区
提高区域
环境承载力
资源利用效率高
方便通过贸易从其他地方获取资源
利用科技便于找到短缺资源的替代品
容易发现新的资源
日本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都非常缺乏,但小小的国土却承载了1.26亿人口,这是为什么?
通过扩大地域开放程度,大量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提高本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思考
日本人口密度分布图
日本工业原料进口输入示意图
Import of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in Japan
人口容量 POPULATION CAPACITY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
消费水平低,
资源消耗少。
消费水平高,
资源消耗多。
区域环境承载力大
区域环境承载力小
(三)影响因素——③人均消费水平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口就要比现在少得多。这是因为美国人在吃、穿、住、行和娱乐等方面消耗的资源之多,与其人口数量是不成比例的。
印度
INDIA
美 国
AMERICA
国土面积 :937万Km2
人口数量 :3.30亿人
人类发展指数 :0.914 极高
国土面积 :298万Km2
人口数量 :13.24亿人
人类发展指数 :0.586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你赞同哪种估计,为什么?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小结
最主要的因素
正相关
资 源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科 技
经 济
文化水平
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环境
承载力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决定消耗数量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
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
二、人口合理容量
(一)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是一个极限。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能够养活好多少人。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二)特点
<
1.人口合理容量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2.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上海2035年版“总规”里,把城市分为1个中心城区、4个主城片区(虹桥、宝山、川沙、闵行)5个新城。
(三)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现代社会人口过快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就业、住房、交通
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
社会问题
(四)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解决措施
人类要保证合理的人口容量,
任务十分艰巨。
倡导各国政府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将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
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客观 规律
因地制宜之地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
图1.25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生活)
人口数量 大 小
相同点 制约因素相同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特征相同 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小结
三、活动:我国人口容量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78724人。
我国人口众多,一些人认为这是个大负担,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但也有人认为,适当的人口增长可以带来人口红利,即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较轻等,是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
China's population profile
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40多年来,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缓解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期。
中国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活动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如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政策。这是国家根据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作出的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
国家全面三孩生育政策宣传海报
马寅初
[1882年—1982年]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我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 这不仅要依据我国资源、环境的状况,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
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为7亿一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结合P19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
读我国人口政策的宣传图片,说说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情况。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考虑哪些因素
中国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结合P19活动,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活动
1.读右图,说说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情况。
中国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1)1949~1970年:限制节育和鼓励节育的交错
2)1971~1979年:以“晚、稀、少”为特征的计划生育。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少”指只生两个孩子
3)1980~2013年:以“一胎化”为基调的计划生育
4)2014年~20201年: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三孩政策
结合P19活动,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活动
2.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中国的人口政策是指中国政府调节和指导本国人口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主要包括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单独二孩政策、双独二孩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婚姻政策和人口迁移政策等部分。
政府根据全国人民和整体民族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着眼于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协调、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兼顾人民意愿和民族习俗等客观条件,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概括说来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结合P19活动,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活动
3.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考虑哪些因素?
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人口容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概念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影响因素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特点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解决措施
活动:我国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