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5张 )

文档属性

名称 3.2.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5张 )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0 13:1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思考:影响鞍钢和宝钢布局的主导因素一样吗?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章 第二节(第2课时)
能根据地理资料,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区域地理资料,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区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结合典型地区的工业发展,学会工业布局及变化的分析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动力
劳动力
数量
原料
科技
市场
交通
信息
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原料、能源、劳动力数量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影响日本早期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2.影响日本现代钢铁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3.日本旧、新钢铁工业中心空间分布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考
原料(铁矿)、动力(燃料)
交通、市场
原料、燃料的影响逐渐减弱,
交通、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
日本主要钢铁工业分布
19世纪,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靠近大煤田,如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期开始,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如右图),钢铁工业改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转向靠近大铁矿,如包钢、武钢、鞍钢等。
二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钢铁工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如上海宝钢。
冶炼技术提高
原料利用率提高
拓展延伸: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
原料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
船舶大型化
运输成本降低
原料影响弱化
原料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小结
(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
10大研发中心
108个制造中心
从1984年创业至今,海尔集团经过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发展阶段、生态品牌战略阶段。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10大研发中心,建立108个制造中心。
长城汽车目前销售网络已经扩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并形成了全球化的研、产、供、销布局,其中包括“七国十地”全球研发体系,和包括泰国罗勇工厂以及5个海外KD工厂在内的“12+5”全球生产布局。
长城汽车全球研发中心
长城汽车全球生产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制造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汽车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分散
· 中国国产商用大型C919飞机组装系统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是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
大型工业企业总部趋向于市场广阔的地方
复杂产品各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
小结
1.东风汽车公司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址十堰市的主要原因。
2.东风汽车公司把总部迁往武汉的原因。
政策(“三线建设”的指导方针)
科技、交通、市场等
十堰市
武汉市
1969年,根据政府决策,我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某汽车公司工厂选址在湖北武当山北麓的十堰市。2006年,公司总部迁到武汉。为什么该汽车公司要将总部从十堰迁到武汉?
东风汽车公司选址
活动
材料一 辽宁鞍山钢铁厂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鞍钢接近燃料和原料产地。鞍山铁矿是全国最大的铁矿,铁矿储量达百亿吨以上;早期炼焦煤主要来自抚顺、本溪,辅助原料主要来自周边地区。此外,鞍钢靠近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中心,工业用水、用地条件在鞍钢建设初期也都比较好。
材料二 上海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特大型项目。过去,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都是建在内地的矿山附近,而宝钢的建设使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从靠近矿山转向靠近市场。宝钢北临长江,东濒吴淞口,邻近我国最大的海港。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既能将产品远销海外,又能从水路取得国外的廉价原料(铁矿石、煤炭等),降低成本。宝钢以大城市为依托,充分利用了我国最大工业城市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的市场、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活动
1.鞍钢:原料、燃料、市场、水源、土地等;宝钢:市场、科学技术、交通、人力资源等。
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
2.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运输能力的提高(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
1.影响鞍钢和宝钢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其区位选择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许多国家的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沿江港口布局,引起其布局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活动
思考:这样一家位于上海一栋写字楼内的服装公司,既没有自己的制衣工厂,也没有自己的销售门店,其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完全依托互联网
发达的物流支撑
某新型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示意
(三)发达的物流
思考:家具厂的区位选择由临近市场转为临近原材料供应地的原因
家具生产的产品由整体家具变革为组装家具,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扩大市场范围。
材料 我国家具工业的区域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广东为我国主要的家具生产基地。中国内地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四大家具产业区,分别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家具工业区;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中心的华东家具工业区;以广州及周边的顺德、中山、深圳及东莞为中心的华南家具工业区。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华北家具工业区。
(四)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五)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奶产品加工厂由临近市场转向临近原料产地。
蒙牛在中国建立了41座生产基地,在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各建有1座海外生产基地,年产能合计逾1000万吨。2016年以来,蒙牛在澳大利亚陆续收购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知名有机婴幼儿奶粉和辅食生产商贝拉米(Bellamy's Organic)等企业,搭建完善的海外产业链。
首钢搬迁示意
阅读教材P69页内容,并思考: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查阅资料,并结合学过的知识,提出自己的建议。
以首钢的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
参考答案:
1.靠近煤矿,能源丰富;位于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污染小;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2.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战略不符;城市化发展,郊区变为市区,污染环境;“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 临近煤矿、铁矿,资源丰富;临港(海),有铁路相通,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位于曹妃甸,地价便宜;政府政策支持;市场更加广阔等。
4.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1.制鞋业区位选择一般在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推测制鞋业在劳动力、技术、原料方面的需求。
2.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制鞋业集聚的主要优势条件。
3.21世纪初,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吸引国内外知名制鞋业在此建厂的主要优势条件。
上高
区位比较优势
自学窗
参考答案:
1.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成本占比较大;对技术要求不高;耗用原材料较少。
2.改革开放政策;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侨乡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交通便利。
3.上高的劳动力价格较低;上高的位置较为优越;上高拥有充裕的制鞋业熟练技工;上高县的发展战略、优惠条件等。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2课时)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发达的物流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