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新课导入
图4.1义务机场航站楼
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2007 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2014年8月, 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
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
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四章 第一节
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目的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任
务
目
的
交通线网、场站如何组织
客流、货流如何分配、引导
实现区域运输一体化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要求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
2.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有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运输需求
因地制宜
适度超前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交通运输的需求而定
知识延伸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对象: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等 大宗、笨重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
水路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品等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急需,量小,贵重的货物,如急救药品等
管道运输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占地少,不占农田。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液态或气态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中国高铁规划,西部运输需求小、东部运输需求大,所以路网布局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2018年12月28日,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设计年吞吐量:8200万)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中国最“寂寞”的飞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5万人次,每天只有一架航班。
抚远东极机场(设计吞吐量26万人次)
国家铁路局发布《“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到2025年,铁路创新能力、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更加适用,工程建造技术持续领先,运输服务技术水平显著增强,智能铁路技术全面突破,安全保障技术明显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总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推动3万吨级重载列车、时速160公里及以上快捷货运装备成熟应用,推进25~40吨轴重货运装备、时速120公里级多式联运、高速货运装备技术研究运用及产业化。
图为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下线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km,新建1110km,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地区约550km,岛状冻土区82km,全部在海拔4000m以上。受多年冻土的工程特性决定,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之一在于如何在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基上修筑稳定的线路。
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尽量少占土地
京沪高铁全线规划占用耕地6万多亩,与最初规划占用8万多亩耕地相比,少占耕地2万多亩。“以桥代路”是京沪高铁的一大特色。全线长约1318公里,共有桥梁244座,桥梁总长度为1059.7公里,占全线的80%,为全线少占耕地奠定了基础。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包括航空、城际铁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市内公交等多种换乘方式于一体的交通“巨无霸”。
其它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
南昆线,是一条连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和云南省昆明市的铁路,也是南方铁路网的一条东西向运输大干线,是西南地区通往防城、北海、湛江港最便捷的通道 ,是西南出海通道的组成部分。南昆铁路穿越在西南边疆,在战时对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用不可忽视。
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区域
交通
运输
布局
的变
化
新的交通线、站建设
原有交通线、站的改建、扩建或废弃
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
适应运输专业化、快速化而建设的专用线、站等的改善
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趋向完善、优化
12月30日上午9:02分,随着安九高铁G4791次首发列车从合肥南站驶出,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以下简称京港高铁安九段)正式开通运营,合肥至南昌间实现高铁直通、2022年1月10日调整运行图后最快2小时22分钟可达,标志着“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全线贯通。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一)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上海虹桥高铁是京沪高铁上海市终点,站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含机场),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设16站台。昆山南站是京沪高铁沿线重要站点之一,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4站台。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的规模较小;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的规模较大。
(二)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
城市往往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318国道恩施至上海段,串联起了沿途大大小小的城镇
重要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需求庞大,为满足其需求往往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如:北京和天津之间,除了高铁,还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等不同交通线。
2.交通运输布局应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1)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货
运
贵重或急需货物,数量不大
货物的性质、数量
运距、价格、时效
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活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航 空
公 路
铁 路
水 运
管 道
短程
远程
客
运
价格、安全
时效、目的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航空、城际铁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市内公交等集中便捷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2.交通运输布局应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2)交通运输布局需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运转效率——形成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交通运输量大。因此,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应尽量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京沪高铁连接了沿线主要城市,站点
分布比较均匀。
2.为什么交通线路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1.京沪高铁沿线的高铁站布局有什么特点?
思考
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经济发展;不干扰城市内部交通;城区边缘地价较低,高铁建设成本较低;距城区较近,方便居民乘坐高铁。
3.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高铁站过密会导致停车频繁,影响运行速度;占用土地面积大,增加交通建设成本;
站点距离过疏,站点之间距离远,不方便居民出行,不能满足沿线交通运输需求;使高铁铁路客源减少,不利于高速铁路运营。
4.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思考
(1)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3.交通运输需求变化和分布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举例: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对航空需求快速增长,促使义乌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
举例:受殖民的影响,非洲多数国家经济模式,任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交通运输需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很少;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2)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3.交通运输需求变化和分布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及交通布局
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1989年建成通车,没过几年,四车道的道路因巨大的车流量导致承载负荷过重。
1.为什么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交通运输的建设具有滞后性?
2.有足够的交通运输需求,为什么不能有相应的交通运输布局
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交通运输建设问题;
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政府才能有足够的资金逐渐提高交通运输水平。所以,交通运输水平往往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对应。
思考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及交通布局
发展阶段 资金来源 交通布局
工业化初期 借助外力 建设急需的交通线、站点
发展至一定水平 政府提供足够资金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水平
建国初期我国前进号蒸汽火车
The S-train of QJ in the E-days of the P-Republic of China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中国援助非洲国家铁路建设
China's assistance to railway C in African countries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线、站的密度和质量
经济落后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
交通线和站点稀疏
质量低
交通线和站点密集
质量高
资金充足
资金不足
(三)资金推动技术,使交通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减弱
我国青藏铁路的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在冬春和秋冬过渡时期,土壤层反复冻融。当地表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结时,铁路路基不稳定,威胁列车运行安全。在这样的时候,插入地基下面的热棒可以排出下层土壤多余的热量,使下层土壤保持结冻状态。
QINGHAI-TIBET
RAILWAY
矮寨大桥(Ai'zhai Bridge),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高速通道,是包头—茂名高速公路G65关键控制性工程
随着桥隧技术的成熟,我国不仅使公路、铁路跨越河、海天堑,还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穿越山区,改变了传统盘山迂行的布局方式,缩短了通行里程,节省了通行时间
沪昆高速铁路贵州段景观
我国西部山区山高谷深,在这里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常常是高架桥梁与隧道相连,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单位历程建设资金是平原地区的数倍。例如,沪昆铁路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比例,贵州段高达81%,云南段也达70%。
Distribution rate of highway bridges in Guizhou Province
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活动
结合课本85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三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至实际旅客年吞吐量超过设计旅客年吞吐量分别用了多少年?
2.交通运输线、站布局一般强调“适度超前”。通过首都机场扩建的案例,说明你对“适度超前”的理解。
3.首都机场设计在2015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200万人次,可是至2012年,首都机场旅客年合吐量已达8371万人次。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增加的速度远超专家的预测,就此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想。
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活动
结合课本85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三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至实际旅客年吞吐量超过设计旅客年吞吐量分别用了多少年?
二号航站楼设计旅客年吞吐量2650万人次,1999年11月投入使用,实际旅客年吞吐量在2004年突破3000万人次,中间用了5年;三号航站楼设计旅客年吞吐量8200万人次,2008年投入使用,实际旅客年吞吐量在2012年突破8000万人次,中间用了4年。
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活动
结合课本85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2.交通运输线、站布局一般强调“适度超前”。通过首都机场扩建的案例,说明你对“适度超前”的理解。
交通运输的布局在设计标准和运输能力上要留有余地,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满足一定时期内运输需求的增长。运输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无法储存和调拨,因此交通运输设备要保持一定的能力储备。但能力储备要避免因标准过高造成浪费,也要防止因标准过低造成再改造的浪费。因此既要超前,又不能过分贪大求全,导致资金的浪费。
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活动
结合课本85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3.首都机场设计在2015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200万人次,可是至2012年,首都机场旅客年合吐量已达8371万人次。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增加的速度远超专家的预测,就此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想。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且北京是我国首都;从国际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与来越密切。
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目的
交通运输布局的要求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及交通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线、站的密度和质量
资金推动技术,使交通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