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新课导入
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第二节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
工业1.0 工业2.0 工业3.0 工业4.0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思想的形成
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
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
“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50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
第5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
《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指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组成及关系。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人的管理调控”的作用?
思考
可持续发展系统
参考答案: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4.“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系统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各国共同的任务,需各国参与。地区性问题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其丰富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指导性框架。济持续发 2015年联
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
了2016—2030年世相互联 界
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该议
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
标,是《21世纪议程》实施
计划的深化。
案例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①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②涸泽而渔。
③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终止《巴黎协定》的所有条款。而早在2001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退出另一份有关气候问题的协议《京都议定书》。
④“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违背共同性原则)
(符合公平性原则)
(违背持续性原则)
(违背公平性原则)
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评价下列行为或观点。
活动
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活动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
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看法。
观点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观点二: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观点三: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机会上的公平性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讨论时,应该充分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句话中“共同”和“责任”的内涵。
“共同”:每个国家都要承担起环境治理的义务。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面临生存危机,所有国家都必须齐心协力相互扶持来共同应对和解决危机,置身事外的国家必然要受到谴责。
“责任”: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任,他们也拥有应对气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仍以社会经济发展及消除贫困为首要和优先考虑事项。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概念
内涵
基本原则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小结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监管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等。
企业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实施。
公众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实施监督企业行为(监督政府行为)等。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
在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关系中,政府、企业、公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思考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其强调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途径
1.消除贫困
千年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什么把消除贫困和饥饿作为首要目标?
思考
可持续发展系统
世界贫困 生活在赤贫中的人
World poverty, people living in extreme poverty
每日生活费低于1.90美元的人口百分比
高
低
俄罗斯
中国
加拿大
格陵兰
美国
巴西
印度
澳大利亚
宁县村民在苹果生产基地内修剪果树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
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领城已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2020年4月11日,宁县王庄村村民在苹果生产基地内修剪果树。苹果产业是宁县目前的主导扶贫产业,近三年间,宁县借助苹果产业带动全县90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1.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村、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生产本地特色明显、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并借助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推广。如“一村一品”等发展模式,能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我国农村脱贫途径举例
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
思考
2.转移就业:通过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通过与区外劳务需求对接,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
3.异地搬迁:对居住在深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搬迁。政府新建住房及配套基础设置、保障异地搬迁贫困人口的住房、教育、医疗。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的自然发展能力,实现就业和稳定脱贫。
我国农村脱贫途径举例
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
思考
甘肃武威 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从江县 贵运社区安置点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4.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文体、广电、电信公共服务,改善贫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农村脱贫途径举例
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
思考
5.教育扶贫:实施自主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全覆盖,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绿色经济”是相对于“褐色经济”(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而言的。
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
2.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环保健康的经济形式,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
循环经济:是资源循环型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低碳经济:强调的是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
不同点:低碳经济着眼能源和能量;循环经济着眼资源和物质。
相同点: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
概括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异同之处。
思考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
从碳排放角度来说,我国的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具体表现为:
①改善能源结构,使用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炭、石油,大力发展新能源;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碳排放,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保护森林等绿色空间,提高碳汇能力。
从物质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
①减少资源消耗,以多次使用替代一次性使用,延长产品寿命,保护自然资源;
②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③加强污染物减排、监测与治理,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绿色经济是现阶段世界各国探索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
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联合国鼓励各国基于国情探索各具特色的绿色经济模式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采用节水措施,使用中水;节约用纸,双面打印,或使用电子阅读;接受二手书籍,闲置物品互换,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拒绝一次性商品,反复使用购物袋、水杯、筷子、手绢等。
3.提倡可持续消费
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
思考
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
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时期
改造自然
崇拜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和谐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
环境对人类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弱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谋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问题不严重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认真阅读P108图文材料,完成表格。
活动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
途径
消除贫困
发展绿色经济
提倡可持续消费
小结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思想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
可持续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