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二期末检测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审题人:24中王桂宁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
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紧密相连、互相成就,前者为后
者创设学理论证,后者为前者提供传播场城,两者共同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
响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加快建构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叙事体系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一定时期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时
代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表达范式,是一国在以国外受众为主要对象的沟通传播中使用的话语模式
或话语风格,承载着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中国叙事体系,是由中国特色的术语、概念、范畴和
言说体系构成的。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当务之急是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积极参与和平发展、环境
治理,气候变化等世界性议题的设置,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的
关键,则在于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斯表述。标识性
概念是构建叙事体系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等,既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愿景,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
中国方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背景下,构建中
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要用中国实践做好国际传播“文章”,积极创设世界性议题;也要善
于讲好中国发展“故事”,挖掘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的叙事,增强对外传播的自塑能力。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受众准确理解中国、激
发共鸣和共情的重要举措。话语方式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个方面。内容创新重在
以理服人、以事化人,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从道理上说服人、打动人;形式创新则重在以
情动人,以趣引人,打通话语表达方式和受众的共情通道。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
协同推进话语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话语内容创新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情感为铺垫,讲好中国
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生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百年大党的光辉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2023一2024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二期末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并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B.“叙事体系…是由
中国特色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构成的”错误。材料一第2段原文为“中国叙事体系,是由中国特
色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构成的”。故选B。
2.(3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材料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曲解文意,材料一第2
段原文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当务之急是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积极参与和平发展、环境治理、气候变化等
世界性议题的设置,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的关键,则在于坚持用中国理
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C.张冠李戴,材料一第3段原文是“话语形
式创新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活的时代话语、通俗易懂的群众话语、言之成理的学术话语”,不是“内容创新”。
D.主客颠倒,材料二第3段原文是“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内涵及其成果,
必然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发展”。故选A。
3.(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圆明园的废墟是警示人们勿忘国
耻的重要元素,重建圆明园,不能证明“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这
一观点。故选C。
4.(4分)①优化拓展话语内容。②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③既要用中国实践做好国际传播“文章”,
也要善于讲好中国发展“故事”。④协同推进话语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
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材料一第2段“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当务之急是优化拓展话语内
容”“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的关键,则在于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
新表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要用中国实践做好国际传播‘文章’…也要善于讲好中国发
展‘故事’…”可以提炼概括出前三点:结合材料一第3段“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协同推
进话语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可以提炼概括出第四点。每点1分,共4分,答到相近意思即可。
5.(6分)①有利于提升我国话语权地位,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②防止西方意识渗透,打破“文化霸权”,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③能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感,
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推动其发展和传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整合
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建构是提升我国
话语权地位的应有之义,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可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有
利于提升我国话语权地位,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结合“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
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肆无忌惮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渗透和‘文化霸权',妄想通过‘和平演变’政策
推翻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有利于应对错误思想的影响,有利于提
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可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可以防止西方
意识渗透,打破“文化霸权”,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结合“与时俱进地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的生命力与时代
感,而且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推动其发展和传播”可知,能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推动其发展和传播。每点2分,共6分,
答到相近意思即可
(二)(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又痛恨国民党部队的惴弱”错误,原文“他感
慨万端,一想到有朝一日要和这样的部队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他不由得暗暗心惊”,楚云飞感慨的是八路军
的英勇,心惊的是日后和八路军在战场上刀兵相见。面对这样英勇的队伍,他心里很震撼。这是对八路军英
勇的侧面描写,并没有体现楚云飞“痛恨国民党的懦弱”。故选D。
7.(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林志强认为兵力对比是
1:1,和敌军作战会给自己的军队带来很大的伤亡,而这次作战是帮八路军的忙,以自身的伤亡来助八路军,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