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节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课时 第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总课时 授课人
主备教师设计思路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利用声音测距的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总结
课前自学
自学活动: 一、观察课本P27页“想想做做”图片后 1.自备橡皮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2.当说话时,用手一直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仔细体会手的感觉。然后停止说话,再体会手的感觉,两次一样吗? 现象: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在 ;说话时,手感觉到振动,说明喉咙的声带在 ;当停止说话时,手感觉不到 ,说明不说话时,声带停止 ,声音也就停止。 由此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物体发声也停止。 3.除了上述实验,你还能想到的生活中的类似证明实例有哪些? 例如: ,它是由于 振动发声的。 二、阅读课本P28-29页后思考 4、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时近在咫尺,为什么还要靠无线电波而不是直接交流呢?你从中得出的猜想是 。 你知道有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呢?你能举出实例来说明吗? 例如: 。 5、在空气(15℃)中的声速是 m/s。 自学质疑: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的质疑和困惑还有: 。
课上研学
一、自学反馈 师生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 结论一、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 ----发声体) 二、聚焦问题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 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吗? (看课件图片及学生举例) 2、怎样证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怎样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3、声音产生后怎样传播出去的?需要什么条件吗? 4、声音的传播有快慢之分吗?什么物质中会传播的快呢?声音在它们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吗? 三、研究分享 探究活动一:教师提供器材,学生操作证明 1、鼓面振动发声 2、发声的音叉(使水花溅起)在振动 探究活动二:播放真空铃实验视频,感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结论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讨论回答课前自学活动第4题。 思考: 1.老师上课时,声音通过什么介质传到你的耳朵? 2.将一只耳朵用手堵住,另一只耳朵贴在桌子一端,请同学用手轻轻敲桌子另一端,贴在桌面的耳朵能听到声音吗? 3.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用防水袋包裹好放在水里,还能听到声音吗? 结论:声音可以在 、 和 中传播。声以声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向远处传播。 那么,声音在那种介质中传播的快呢?(阅读课本P30“小资料”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1、 ;2、 ;3、 ;4、 归纳:①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通常固体传声比液体、气体传声快; ② 声音在空气(15℃)中的速度为340m/s—其物理意义是 。 ③同种介质中,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④同种介质中,声速还与介质的状态有关。 活动三:阅读教材P30第二段后 讨论: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时遇到障碍物会怎么样呢? 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被 回来而形成的。 2.人能区分出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要在 s以上,请你利用速度知识计算一下人离障碍物至少要多少米才能听清回声?(可以学生板演过程之后纠错) 3、教室里你听到老师讲课的回声了吗?为什么? 四、深度构建 课堂反馈练习: 1敲锣发声, 在振动;拉小提琴时, 在振动;悠扬的笛声是由于 在振动而产生。 2人在讲话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咙部分,会感到声带在 ;刮风时,听到“呼呼”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 3.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的过程中,声音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说明 不能传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说话也听不到彼此的对话声,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于是只能通过 交谈。 4.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子,水管内已经充满了水,小宏同学用槌敲打水管的一端,小冬在水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在水管上听,小冬先后听到了三个声音,其中第一声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第二声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第三声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5.声音从声源处产生经过空气直接传播到某人耳中被听到用10S,则该人距离声源处有多远? 6.某同学对着高大障碍物大喊一声后2S听到回声,则他到障碍物的距离有多远? 注:1.当堂检测:设计练习或问题检测本节所学 2.梳理反思:学生本节课的收获,感受、疑问、 3.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体系或思维导图或思想方法等。
课后拓学
巩固知识 布置作业:A类:课后 1、2、3、5 B类:课后2、3、4、5 二、拓展提升 1.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声音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4.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 A.气体能够传声 B.固体能够传声 C.电流能够传声 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 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6.打雷闪电同时发生,某人看到闪电后6S听到雷声,则打雷的地方距人有多远? 7.在运动会上,小明进入了100米短跑决赛。在比赛时,他做好起跑准备后,一听见终点线处的发令枪响他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请你帮他计算,当他起跑时,终点处裁判手里的秒表显示已经过了多长的时间?他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
1、页眉:勤勉三中ARE教学几年级(上或下)学科教学设计,楷体、小五号字、加黑 。
2、页脚: 勤勉博学 知行合一 楷体、小五号字、加黑。
3、标题: 五号,黑体, 正文: 五号,宋体 单倍行距。
4、主备人:XXX,审核人:备课组长、黑体、小五号。
5、课前自学:
(1)设计自学任务、自学活动等,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如:设计课前自学课本、知识链接内容、知识延伸或拓展知识等任务驱动。
(2)设计相应的自学检测练习等。
6、课上研学:新课教学必须含有以下四个环节:一、自学反馈、二、聚焦问题、提出问题。 三、探究活动(至少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进行合作研究、展示分享、讨论质疑)四、深度构建: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及问题,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体系。除了这四个环节教师可以加其它自主学习等环节。
7、课后拓学:属于知识巩固、拓展提升分层作业,可设计基础与拓展两个层次作业。
8、板书设计: 授课教师自己设计。
9、教学反思:授课教师自己写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