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单元教学规划+课件+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单元教学规划+课件+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6 14:36: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物体的运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物体的运动
主题概述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初步形成科学认识。同时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体会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的科学实践的成功和乐趣。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1)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2)工程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1)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②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 ③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大致速度。 ④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2)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⑤知道制作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尝试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改进并展示。 三、学业要求: (1)能说明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和特点,知道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能对常见的物体运动形式进行分类,概括不同运动的特点。 (3)能用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等表达物体运动的方式。 (4)能在探究过程中描述现象并如实记录。 (5)能完成实物模型制作,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8 课,以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为线索,从三个层面进行编排。第一层面(1~6课),从物体的位置、物体运动形式、物体运动快慢等方面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第二层面(第7课),针对具体任务,明确设计要求,利用给定材料,进行设计、制作、评价、改善科技作品,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第三层面(第 8 课),在观察、测量、比较中综合应用单元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运动有着许多生活经验,比如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有的物体笔直前进,有的物体绕弯前进;有的物体运动得比较快,有的物体运动得很慢。尽管如此,学生对物体的运动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他们往往习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臆测不同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等。通过本单元机械运动系统学习,帮助学生对运动有初步的科学认识。
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2.物体的运动有不同形式。 3.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5.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二、科学思维 (1)运用观察、分析、描述、测量、比较等方法逐步对物体运动形成科学认识。 (2)用发散和聚合思维方式参与技术设计项目,了解和领悟技术工程的一般方法。 三、探究实践 1.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描述某个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2.通过观察和比较,记录和描述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 3.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借助秒表、软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 5.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制作、评价、改进自己小组的“过山车”。 四、态度责任 1.亲历对物体运动的探究活动,如实地记录和讲述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表现出相应的探究兴趣。 2.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物体的运动》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实验课运动和位置(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1)知道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1 实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么运动的?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1实验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 (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知道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实验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是怎样运动的?(1)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知道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1实验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知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1实验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 的快慢(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1)知道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1实验课我们的“过山车”(1)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2)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 让我们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1实验课测试“过山车”利用自制的“过山车”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 体运动的快慢。“过山车”做好了吗 让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吧。知道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1)知道运动相同的时间,可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了解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2.科学思维:
运用对比分析物体运动的快慢,归纳概括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探究实践:
(1) 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4.态度责任:
(1)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利用常见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比较运动的快慢。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给交通工具排序 能调动原有经验对运动快慢做出准确判断 能 基本能 不能
不同地点同时出发 能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 能 基本能 不能
不同时间不同出发地 能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比较运动快慢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体育田径比赛中,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明确:用秒表计时,用时短,跑得快;用时长,跑得慢。 2.体育田径比赛中,观众没有拿着秒表计时,他们是怎么判断谁跑得快慢? 明确:相同时间内,谁跑的路程长,谁跑得快;谁跑的路程短,谁跑得慢。 3.在动物世界中,羚羊很机敏,会随着猎豹追捕的启动而立刻逃跑,直至被捕到。羚羊和猎豹,谁跑得快?怎么判断出来的? 明确:相同时间内,猎豹跑的距离比羚羊远,因为猎豹在追捕启动前,肯定和羚羊有一段距离,所以猎豹跑得快。 4. 我们知道,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从学生熟悉的体育赛事入手,引出相同时间内运动快慢话题,聚焦问题,承上启下,激发探究兴趣。 关注学生是否知道体育赛事中评判运动快慢的方法。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给交通工具排序 现代的交通工具,如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按照运动的快慢,给下面6种交通工具排序。 【分析】 从图表中,我们获得哪些信息? 明确: (1)6种交通工具运动时间相同,都是1小时 (2)6种交通工具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 (3)相同时间里,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越快;通过的距离越短,运动越慢 【填写表格并交流】 活动评价二:不同地点同时出发 1.实验准备:皮尺2个 皮尺,是一种测量工具。使用前,观察皮尺总长度是多少,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分别是多少。 2.实验步骤 (1)两名同学听口令,从两条摆放方向不同的软尺旁用相同方式行走,听到第2次口令时停止走动。 (2)两位同学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用软尺分别测量他们的运动距离,记录下来。 (3)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3.温馨提示 (1)小组4名成员,分工合作:2位比赛者 、1位发令员 、1位记录员。 (2)用脚跟接脚尖的方法来行走 4.记录比较两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5.我的发现 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活动评价三:不同时间不同出发地 1.实验准备:秒表(2个)、皮尺(2个) 2.实验步骤 (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一名同学、一名计时员兼测距员。各组分别在不同地点进行实验。 (2)各组同学按自己所在位置进行直线行走,计时员发令、计时10秒,最终分别记录同学10秒后行走的距离。同学依然采取脚跟接脚尖的方法来行走。 (3)测距员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说出判断依据,最终得出结论。 3.两名同学出发时间和地点都不相同的运动比较 4.我的发现 即使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活动一:以图表方式,直观比较通过的距离长短,调动原有经验对运动快慢做出准确判断。 活动二:通过活动详细指导,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时,可以通过同时出发和停止来保证时间相同,并且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 活动三:通过活动详细指导,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从不同时间不同出发地时,可以通过秒表测定相同时间和用软尺测量距离的方法来判断运动的快慢。 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调动原有经验对运动快慢做出准确判断。 活动二: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 活动三:关注学生能否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比较运动快慢。
(三)研讨 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 明确: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总结提升课堂知识。 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概括与归纳能力。
(四)拓展 (一)“追及跑”游戏 两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 1.结果会怎么样? 明确: (1)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 (2)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 2.针对不同结果,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二)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喷气式客机 1 小时飞行 900 千米,汽车 1 小时行驶 120 千米,喷气式客机比汽车运动速度快。因此: (1)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运动的时间短,速度快;运动的时间长,速度慢。 (2)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快;运动的距离短,速度慢。 “追及跑”游戏,是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 “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关注学生能否综合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否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五)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知道运动相同的时间,可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了解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小李和小亮参加六一游园活动“一分钟夹弹珠“比赛,是在 ________相同情况下,比较夹起弹珠的多少来决定成绩和名次。
(2)汽车、火车、自行车、飞机四种交通工具中,相同时间内运动得最快的是_______, 运动得最慢的是________。
(3)在相同的距离内,我们可以用工具________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物体运动的越________;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的越_________。
2.判断题
(1)做追跑游戏时,两位同学间的距离缩小,说明两人跑得一样快。( )
(2)两人在公路上跑步,跑在前面的人比跑在后面的人跑得快。( )
(3)飞机1小时行900千米比自行车1小时行15千米快。( )
(4)小科跑了1000米,小新只跑200米,小科跑得更快。( )
3.选择题
(1)草原上猎豹正在追捕羚羊,虽然羚羊跑在前面,但是猎豹只用了40秒就抓住了它,这说明( )
A.猎豹速度快 B.羚羊速度快 C.羚羊跑的距离长
(2)乌龟和兔子从相同起点出发,用方法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 )
A.都跑10秒,跑的距离越长,说明跑得越快
B.都跑10秒,跑的距离越短,说明跑得越快
C.跑完全程,用的时间越长,说明跑得越快
【综合实践类作业】
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参考答案
1.(1)时间 (2)飞机 自行车 (3)秒表 慢 皮尺 快
2.(1) (2) (3)√ (4)
3.(1)A (2)A
七、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距离大→运动快 相同时间,距离不同 距离短→运动慢
八、教学反思
本课和第 5 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 5 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在第 5 课中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对于本课重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帮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新知讲解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9
目录
03
核心素养目标
04
新知导入
01
02
单元主题概述
单元教学结构图
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旨在学生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初步形成科学认识。同时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体会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的科学实践的成功和乐趣。
单元教学结构图
物体的运动
运动位置(方向+距离)
变了→运动
没变→静止

运动形式(平动、滚动、摆动、振动、转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运动快慢
相同距离,比较时间
相同时间,比较距离
时间、距离不同,比较速度
制作过山车
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1)知道运动相同的时间,可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了解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运用对比分析物体运动的快慢,归纳概括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1)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新知导入
体育田径比赛中,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用秒表计时,相同距离比时间:用时短,跑得快;用时长,跑得慢。
新知导入
体育田径比赛中,观众没有拿着秒表计时,他们是怎么判断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相同时间内,谁跑的路程长,谁跑得快;谁跑的路程短,谁跑得慢。
新知导入
在动物世界中,羚羊很机敏,会随着猎豹追捕的启动而立刻逃跑,直至被捕到。猎豹在追捕启动前,肯定和羚羊有一段距离。羚羊和猎豹,谁跑得快?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相同时间内,猎豹跑的距离比羚羊远,所以猎豹跑得快。
新知导入
我们知道,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新知讲解
活动1:给交通工具排序
现代的交通工具,如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按照运动的快慢,给下面6种交通工具排序。
新知讲解
活动1:给交通工具排序
从图表中,我们获得哪些信息?
(1)6种交通工具运动时间相同,都是1小时。
(2)6种交通工具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
(3)相同时间里,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越快;通过的距离越短,运动越慢。
新知讲解
活动1:给交通工具排序
6种交通工具排序
名次 通工具 1小时通过的距离(千米)
1
2
3
4
5
6
喷气式飞机
高速列车
汽车
快艇
轮船
自行车
900
300
120
100
45
15
新知讲解
(1)两名同学听口令,从两条摆放方向不同的软尺旁用相同方式行走,听到第2次口令时停止走动。
(2)两位同学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用软尺分别测量他们的运动距离,记录下来。
(3)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实验步骤
活动2:不同地点同时出发
新知讲解
活动2:不同地点同时出发
(1)小组4名成员,分工合作
2位比赛者
1位发令员
1位记录员
(2)可以用脚跟接脚尖的方法来行走。
新知讲解
记录比较两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活动2:不同地点同时出发
相同时间(秒) 运动的距离(厘米)
____同学
____同学
结论 _____同学比_____同学运动得快。 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我的发现:
新知讲解
活动3:不同时间不同出发地
实验准备
秒表
卷尺
新知讲解
活动3:不同时间不同出发地
实验步骤
(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一名同学、一名计时员兼测距员。各组分别在不同地点进行实验。
(2)各组同学按自己所在位置进行直线行走,计时员发令、计时10秒,最终分别记录同学10秒后行走的距离。同学依然采取脚跟接脚尖的方法来行走。
(3)测距员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说出判断依据,最终得出结论。
新知讲解
活动3:不同时间不同出发地
相同时间(秒) 运动的距离(厘米)
____同学
____同学
结论 _____同学比_____同学运动得快。 两名同学出发时间和地点都不相同的运动比较
即使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我的发现:
新知讲解
研讨活动
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新知讲解
拓展活动
(1)“追及跑”游戏
两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结果会怎么样?
(1)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 (2)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
新知讲解
针对不同结果,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拓展活动
游戏结果 运动快慢比较
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
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
时间相同,追的同学通过距离长,运动快
1.测量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来比较快慢。
2.测量两名同学间的距离来比较快慢,两人间的距离缩小,追的同学运动快;两人间的距离变大,前面的同学运动快。
新知讲解
拓展活动
(2)速度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喷气式客 机 1 小时飞行 900 千米
汽车 1 小时行驶 120 千米
喷气式客机比汽车运动得快、运动速度大
新知讲解
(1)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运动的时间短,速度快;运动的时间长,速度慢。
(2)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快;运动的距离短,速度慢。
拓展活动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小李和小亮参加六一游园活动“一分钟夹弹珠“比赛,是在 ________相同情况下,比较夹起弹珠的多少来决定成绩和名次。
(2)汽车、火车、自行车、飞机四种交通工具中,相同时间内运动得最快的是_________, 运动得最慢的是_________。
(3)在相同的距离内,我们可以用工具________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物体运动的越________;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的越_________。
时间
飞机
自行车
秒表

皮尺

课堂练习
2.判断题
(1)做追跑游戏时,两位同学间的距离缩小,说明两人跑得一样快。( )
(2)两人在公路上跑步,跑在前面的人比跑在后面的人跑得快。( )
(3)飞机1小时行900千米比自行车1小时行15千米快。( )
(4)小科跑了1000米,小新只跑200米,小科跑得更快。( )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草原上猎豹正在追捕羚羊,虽然羚羊跑在前面,但是猎豹只用了40秒就抓住了它,这说明( )
A.猎豹速度快 B.羚羊速度快 C.羚羊跑的距离长
(2)乌龟和兔子从相同起点出发,用方法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 )
A.都跑10秒,跑的距离越长,说明跑得越快
B.都跑10秒,跑的距离越短,说明跑得越快
C.跑完全程,用的时间越长,说明跑得越快
A
A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运动相同的时间,可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了解了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时间,距离不同
距离大→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作业布置
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